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0 宏观策略 宏观深度报告20250608: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升 并购重组行情有望开启回顾历史,2013年至2015年并购潮的诞生建立在宏观经济环境偏弱、政策较为宽松、产业趋势兴起和并购政策放松的条件下,并购重组引发的TMT行情对市场上行的推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转好,资本市场回暖,传统上市公司转型升级、标的企业价值变现、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下,并购重组市场持续火热,众多高估值、高业绩承诺、高商誉的并购标的股价被推向顶峰。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当下宏观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均较为宽松,与2013至2015年期间的宏观环境较为相似,经济转型的诉求较为强烈。并购重组作为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合并、收购或资产整合,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缓解产能过剩对国内价格的冲击,另一方面,并购重组有望在科技层面创造新需求,企业迅速吸纳稀缺的技术引领行业突破,可以创造和开辟新市场,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引导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政策导向和资源导向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聚焦的情况下,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产业周期驱动力增强:今年以来,中国资产的重估主要受益于科技方面的突破,与2013至2015年期间的4G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AI大模型、算力、机器人、智能驾驶技术等快速发展但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环节国产化率仍较低,在产业进程的推动下并购重组有望继续聚焦新兴科技领域,通过并购重组快速获取技术能力或者获得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支持,进一步实现科技的飞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持并购重组行情:自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并购重 组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监管政策环境与2014年较为相似。本轮政策在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抑制炒概念和炒市值类的条件下,有秩序地引导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提前布局,既避免出现上一次并购热潮中遗留的问题,又保持并购重组市场的健康和活力,为本轮并购重组行情良性、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风险提示:并购重组进展落地不及预期;海外关税及其他风险事件负面情绪传导;国内经济增长节奏再次放缓。 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20250608:融资需求回暖,5月社融增速或继续 抬升 预计6月份在贷款季节性新增和政府债券融资的双向支持下,实体经济流动性或继续回升。 海外周报20250608:5月非农超预期带动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 核心观点:本周中美高层就贸易问题通话与超预期非农就业提振市场情绪,美股大涨;而美债利率在降息预期降温的带动下大幅上行,10年期美债利率全周升1052bps至4506。本周美国ISM调查数据走弱与贸易逆差收窄或表明在对等关税带来的进口价格扰动下,此前美国部分企业“抢进口”的行为已经“告一段落”。而周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在新增就业与时薪上均略超预期,市场因此选择交易美国经济不着 2025年06月10日 晨会编辑曾朵红执业证书:S0600516080001 02160199793 zengdhdwzqcomcn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1 证券研究报告 陆,降息预期进一步降温。但新增非农就业前值持续下修、与ADP就业数据的“劈叉”和居民调查就业人数大幅减少或表明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并非那般强劲。风险提示:特朗普政策超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过大引发通胀反弹甚至失控;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时间过长,引发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 固收金工 固收深度报告20250609:债券“科技板”见微知著:科创债新政策下的金融机构发行观察 新出台科创债一揽子政策要点梳理与解读:1)扩大发行主体范围,覆盖多元科技融资需求;2)优化债券条款设计,提升适配性与灵活性;3)优化发行流程,创新信用评估与风险分担机制;4)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考核体系,强化激励导向。总结与观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中,相较于银行系发行的科创金融债,资质较优、外部评级达AAA级的证券公司所发行的科创债的配置价值或更为可观,即因票息收益空间充裕而带来的收益风险性价比或较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更高,适宜对流动性需求尚可、负债端相对稳定的账户适度布局。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偏差;科创债政策超预期收紧;债市超预期波动。固收周报20250609:央行提前预告买断式逆回购,关注流动性宽松对于短端利率下行的支撑 Q:央行提前预告买断式逆回购,重启买入国债讨论增加,如何看待债券长短端性价比?A:本周(202563202566),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上周的1675下行225bp至16525。周度复盘:周二(63),端午假期期间关于关税的消息显示贸易摩擦有升级趋势,6月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美方在日内瓦经贸会谈后,陆续新增出台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发布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EDA)销售、宣布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等。但周一港股探底回升,周二A股开盘后上涨,权益市场的涨势令债市情绪受到压制,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01bp。周三(64),早盘中证报头版文章报道,不排除人民银行将进一步采取降准等措施的可能,且人民银行国债买卖操作有望适时重启。结合大行在端午节后净买入短端债券,令央行重启买债的讨论增加,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05bp。周四(65),午后关于中美通话的信息发酵,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出现上行,随后尾盘商务部表示对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进一步印证关税谈话有所进展。周度思考:本周债券市场仍然没有摆脱微幅震荡行情,后续需要关注关税政策和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的可能性。其中,对于关税政策我们无法给出准确的预期,从通话的通稿上来看,我国仍然坚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即在90天的缓冲期内,仍可将其作为基准情形进行推演。而对于央行的态度,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是央行改变与市场沟通方式的信号。此前,央行于月末披露当月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而6月在月初便发布招标公告,表明沟通机制更加透明化,防止预期混乱,同时再次确认目前央行对于流动性的呵护态度。在此情形下,我们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在1617的箱体中震荡,若央行重启买入国债,则短端利率下行的确定性更高。风险提示:(1)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政策将跟随基本面产生变动,因而各类政策出台的时点或快于或慢于我们当前预估的基准情形; 证券研究报告 (2)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在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时期,新型工具可能出台,从而对资本市场的走向造成影响(3)历史经验不代表将来:本文的分析和推论仅针对已有事实,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固收周报20250608:建议关注核心科技题材转债 策略上我们认为临近信评更新节点,机构整体持仓偏向稳健,或较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博弈资质下沉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建议一方面布局前期回调较大的核心科技题材,另一方面关注业务不确定小,同时可支配现金充裕,对股权投资、收并购表态积极的中低价标的。风险提示:(1)正股退市和信用违约风险;(2)流动性环境收紧风险;(3)权益市场超跌风险;(4)地缘政治危机影响;(5)行业政策调控超预期。 固收点评20250607: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60220250606) 本周(2025060220250606)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共新发行绿色债券 10只,合计发行规模约9570亿元,较上周减少12436亿元。绿色债券 周成交额合计531亿元,较上周减少81亿元。 固收点评20250607:二级资本债周度数据跟踪(2025060220250606)本周(2025060220250606)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共新发行二级资本债2只,发行规模为6000亿元。二级资本债周成交量合计约1213亿元 较上周减少535亿元。 行业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锅圈(02517HK):精耕餐食零售赛道,拓店重启再添万家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收为728834944亿元,同比 131513;归母净利为334049亿元,同比432223;对应PE为242016X,维持“买入”评级。 精锻科技(300258):精密齿轮行业龙头,布局减速器卡位机器人核心部 件 深耕精密齿轮三十余载,锥齿轮赛道隐形冠军:公司成立于1992年,于 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当前公司已形成以汽车差速器锥齿轮、差速器总成、变速器结合齿齿轮铝合金轻量化锻件、机器人减速器双擎驱动的发展格局。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025亿元,同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328。2025Q1营收为512亿元,同比17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144。精锻齿轮领军企业,差速器总成步入收获期。行星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与公司主业行星齿轮在工艺和设备上具有协同性。公司于2023H2开始推进研发工作,截至2024年11月已开发出相关样品。2025年3月公司与工业机器人知名品 牌天津爱码信成立合资子公司太平洋关节,2025年6月3日以5000万元获得格蓝若智能机器人10的股份,加快布局机器人关节、精密减速器、控制电驱动、丝杠等领域。公司卡位机器人核心部件,积极推进机器人智能关节模组业务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关节供应商。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2306265231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1290359亿元,EPS分别为 045052067元股,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为302520倍。差速器齿轮隐形冠军,铝合金锻件和差速器总成加码电动化转型,布局机器人减速器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证券研究报告 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隆鑫通用(603766):无极品牌加速成长,聚焦主业再度出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88240226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2292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11125元,对应PE分别为156128114倍。考虑公司无极品牌势能持续向上,营收利润处于快速增长期,且中长期空间较大,我们认为隆鑫通用应享受更高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波动,摩托车市场价格战,贸易战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奥海科技(002993):端侧AI驱动充电龙头成长,新能源汽车服务器业务贡献新增长极 全球手机充电龙头,布局三大高成长领域持续成长:奥海科技2004年 成立依赖持续高速发展,20192024年公司营收从2316亿元增长至6423亿元,年CAGR为23。同期归母净利润从222亿元增长至465亿元,年CAGR为16。从营收结构看,2024年充电器及适配器营收49亿,占比77,新能源电控553亿占比86,储能等业务营收94亿,占比146。公司制定了“一三三”战略目标,布局智能物联网设备充电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三大领域,短期目标是手机领域维持行业龙头地位,中长期目标是智能物联网设备充储电、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实现三个百亿。手机充电器全球第一,产品和业务结构持续升级: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恢复增长,奥海科技作为全球手机充电器龙头,2023年全球市占率17,有望受益行业复苏。端侧AI应用推升设备算力和续航能力的要求,手机电池容量和充电功率同步提升,充电器功率升级推动产品单价上行。2024年公司60W以上手机充电器营收占比已达到50。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终端涌现,PD协议等政策催化冲储电设备需求提升。同时公司加速打造“AOHI”“移速”等自主品牌,有望实现公司的产品和业务升级。新能源电控服务器电源贡献新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700w,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成本占比50其中电控系统成本占比约55,市场空间大。公司通过收购智新控制战略性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控领域,主要产品包括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