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国际]:每日晨讯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每日晨讯

2025-04-15中泰国际D***
每日晨讯

每日大市点评 4月14日,受到消费电子等部分产品获暂时辖免对等关税的利好消息,港股继续反弹,恒生指数全日升503点或24, 收报21417点。恒生科指全日升23,收报5015点。大市成交金额则减少至2534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减少至 6133亿港元。港股多数板块录得反弹,权重金融板块带领大市向上,港交所(388HK)受惠憧憬中概股加速回归港股上市带来的业务前景,股价大升69。友邦1299HK、人保1339HK、中人寿2628HK也分别升30至57不等,建农工中四大内银升17至25左右。生物医药及黄金相关股大升,山东黄金1787HK及赤峰黄金6693HK分别升99及221,后者创出自H股上市以来新高。政策预期支撑消费股继续有好表现。 港股及离岸中资股的估值已从高位显著回落,恒生指数的PE已回落至93倍,风险溢价也回到滚动两年平均水平,而加权风险溢价中债30美债70也已回到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的水平。当前估值韧性依赖内部政策刺激加码对冲外贸压力的预期。另一方面,恒生科指的预测PE回落至15倍的历史低位附近,恒生科指与纳指100的估值比也回到389分位数的水平。考虑到人工智能、半导体及机器人行业进入快车道,料政策也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行业发展,恒生科指具有趁低买入的价值。不过,地缘政策风险持续、企业盈利下修风险增加均会压制港股短期的上行空间。 尽管3月港股市场表现相对强韧,但外资机构仍将其定位为“交易性机会”,尚未形成系统性配置。国际金融协会 (IIF)数据显示,3月新兴市场资金净流出达1204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单月撤资895亿美元,规模相当于今年前两月合计流入量的66。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撤资主体集中于亚太地区性资金及对冲基金,而传统欧美长线资金仍维持观望态度其港股配置比例不仅显著低于基准指数权重,更因中美地缘政治局势升温与关税政策风险加剧,进一步压抑回流意愿。与此同时,以南向资金为代表的中国内地机构投资者,正基于估值优势、产业催化以及政策红利的三重因素进行战略配置。港股通机制持续发挥“稳定器”功能。截至4月11日,南向资金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达5812亿港元,已完成去年全年规模的719。 宏观动态: 房地产方面,上周新房销售再次同比下跌。根据初步资料,上周至4月13日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4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89,差于前周的306同比上升,环比下跌80,优于前周的425环比下跌。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上周同比变化率: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23、183、395前周同比:523、282、83。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报道称三月国内乘用车销量继续走强,以旧换新政策作用明显。加上中欧就电动车价格谈判,而不是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市场憧憬中欧加强贸易合作。周一汽车板块在中美关税战的阴霾中反弹。早前公布盈利预喜的比亚迪 (1211HK)和吉利汽车(175HK)单日上涨24;新势力跑赢同业,蔚小理上涨37。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跟随恒指回升43,主要企业多数上涨。对于近日市场关注的美国关税的问题,我们维持上周观点,即由于美国从中国引进的主要是低利润率的抗菌药和中低端医疗耗材,因此短期看按照目前的规定,就算药品被征税影响也不大,重点关注的创新药板块暂时不受影响。市场对于美国可能把目前从中国进口的抗菌药等转向从印度进口或在印度生产有所忧虑,但根据印度化工和肥料部药品管理局2023年3月的报告,印度制药行业70的原料来自中国,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看这种做法也不可行,所以暂时美国关税对港股医药行业的影响有限。港股中原料药与抗生素龙头主要是石药(1093HK与联邦制药(3933HK,药明康德(2359HK)有原料药基地,昨日三个公司分别上涨3295。 昨日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上升。光伏港股涨幅相对较大。信义光能968HK、福莱特玻璃6865HK、协鑫科技3800HK分别上升58、42、37。由于美国豁免部分电子产品的额外关税,市场或期望光伏行业可获得类似放宽。可是考虑到近期美国政策反复多变,我们提议投资者暂时采取观望态度。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中泰国际】策略周报:中美关税博弈白热化,政策预期驱动估值修复 每周策略建议 港股:美国推迟除中国以外的对等关税,并短期豁免部分关键品类关税,此前压制港股的风险溢价有望部分修复。关税战聚焦中美,双方均保持强硬姿态,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构。当前恒指预测PE回落至9倍,风险溢价回归两年均值,叠加美元指数回落催化资金回流,港股估值性价比逐步显现。行业层面可关注两大主线:一是国内消费刺激政策加码预期升温(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生育支持政策等),消费板块或迎阶段性估值提振;二是高端制造业投资提速(半导体设备、AI算力、机器人),与政策扶持方向高度契合的硬科技龙头或获资金聚焦。但中期仍需警惕两大风险传导:其一,高关税下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或持续挤压企业利润率,出口依赖度较高的汽车、消费电子板块盈利预期仍存下修压力;其二,地缘政治博弈存在反复风险,若美方升级中概股监管或扩大禁投令,或引发外资配置结构性转变,压制市场流动性中枢。短期继续关注中美经贸团队谈判进展,在外部压力加剧的背景下,4月初总理专家座谈会表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预示二季度政策工具箱将加快开启,有望在稳预期、扩内需、畅循环三端协同发力。 美股:当前美股呈现技术修复与基本面博弈的震荡格局:标普500及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在200周均线形成强支撑,标普500 及纳指在上周分别跌至181倍及204倍预测PE,已跌近2022年为熊市的水平。本轮美股跌势主要是规避关税风险引发的抛售,一旦关税战边际缓和,情绪修复也很易造就美股反弹,VIX指数也自高位明显回落。如果债市流动性得到控制,美股在短期再破底机会较微。美股进入一季报的业绩发布期,打头阵的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业绩超预期,上市公司重启回购短期形成托底力量。然而,美国公布的数据指向经济逐渐放缓,通胀超预期回落,消费者信心预期低迷,增加盈利下修压力。关税进入拉锯战阶段,风险偏好难以完全修复,关注标普5005500点及纳指17400点阻力。策略上,谨慎做多Mag7及金融股,做多医疗保健板块、必选消费、公用事业。 美债: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逆势飙升,中美贸易战升级推升中长期通胀预期,部分高杠杆“基差交易”因市场波动被迫抛售美债,进一步驱动长债抛售潮。潜在转机需关注两大变量,中美关税谈判出现边际缓和信号,或对冲基金去杠杆压力阶段性释放,可能触发技术性反弹,但反弹空间受制于通胀韧性,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 美元指数:关税政策持续反复,部分冲击美元信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至100关口略下。随着对等关税风险边际缓和,基本面数据暂无大碍,短期美元进一步下跌风险可控。但关税扰动的不确定性仍存,特朗普政策走向是重塑美元信用的关键。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高关税压力持续加剧,人民币中间价逐步上移,央行稳汇率态度下,料人民币短期继续保持震荡偏弱格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程,以及潜在的内部增量刺激政策。 美国经济软指标显露疲态但硬数据韧性仍存 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创2022年6月新低,中小企业乐观指数连跌五个月,反映关税不确定性正压制预期。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飙至40年新高67,叠加对华125关税推升输入性通胀,支撑美联储抗通胀优先。然而硬数据尚未触发衰退警报,3月就业和零售暂时无虞,信贷市场亦无系统性风险。尽管软指标预警经济下行风险,但3月FOMC纪要显示美联储坚持观望等待更清晰信号,在就业与消费韧性犹存、通胀粘性高企的背景下,年内降息超过两次的概率依然偏低。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中泰国际】海尔智家6690HK更新报告:海外增速放缓增加不确定性(评级:买入;目标价3160港元) 受4Q24净利润波动扰动,全年同比129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859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94。毛利率278,同比下跌37百分点。国内国外毛利率分别为298254,同比提升0303百分点。全年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加129,净利润率66。全年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年内收购开利公司Carrier所产生的重组费用以及汇率波动所造成第四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公司并宣布全年每股派息0965元,派息率从45提升至48。公司计划逐渐提升派息率至超过50。 美国消费疲弱的影响大于关税 在美国,海尔智家通过GE、Monogram、Caf和Haier等品牌覆盖各高中低端市场。2024年美洲销售收入约7953亿,占海外收入55或总收入278。公司在美国本地的工厂可满足当地约50的需求,另外30产能由墨西哥工厂提供,剩余约20产能由中国工厂提供。公司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转移部分东南亚产能至美国工厂、与上游供应商协商定价等方法等措施抵消额部分外关税的冲击。另一方面,如果实施大规模加征关税预计将重新引发美国通胀上升,以及进一步削弱消费增长。我们认为美国消费低迷对海尔收入增速的影响将大于关税的影响。 “以旧换新”政策促消费支撑国内增长 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海尔发挥高端产品与品牌优势,四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卡萨帝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政策将持续在2025年发挥作用,促进国内销售增长。公司还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产销协同体系,推进场景化体验,提升毛利率。2024年,智慧家居场景解决方案三翼鸟成套销售占比达57,卡萨帝占比35。公司将持续通过模式创新、内容营销转型和多品牌多品类协同等举措,实现全链路经营效率提升,进一步提升客户零售转换率。 新目标价3160港元;维持“买入” 收到关税和海外消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下调FY25E26E净利润4639,至2052亿2263亿元,同比增长95103。我们并下调估值市盈率至13倍FY25E市盈率,新目标价为316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不承担责任声明 台端对本报告读取时即视为同意接受下列各项之约束。 本报告只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要约、招揽或邀请、诱使、任何不论种类或形式之申述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概与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无涉。 报告中部份内容及数据发放可能于部份地区受到法律上限制而此报告并非提供予置身于该等在法律上限制我们发放此等数据之地区的人士使用。翻阅此等报告之人士须自行负责了解有关限制。 此报告之相关内容如在任何地区向任何人士招引或游说出售投资或接受存款乃属违法时则此等报告之内容不应视为于该等地区作出该等招引或游说。 本报告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版面、设计、相关网站或其它项目只备作一般参考用途。虽然数据已力求准确唯本公司对上述数据之正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不予保证并表明不会对该数据内之错误或遗漏负任何赔偿责任。关于上述数据并不提供任何种类之保证、明示或法定保证包括但不限于不侵犯第三者权利、所有权、可商售性、对某特定用途的适用性等保证。 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每日晨讯

中泰国际2021-12-24
hot

每日晨讯

中泰国际2021-12-14
hot

每日晨讯

中泰国际2021-12-02
hot

每日晨讯

中泰国际2021-11-25
hot

每日晨讯

中泰国际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