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定期报告2025年07月06日 分析师:徐驰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80003 Email:xuchi@zts.com.cn 分析师:张文宇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0120003 Email:zhangwy01@zts.com.cn 相关报告 1、《AH股市场周度观察(7月第1 周)》2025-07-05 2、《如何看待科技金融强势反弹?》 2025-06-29 3、《AH股市场周度观察(6月第4 周)》2025-06-29 报告摘要 一、“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 中央财经委会议发声“反内卷”,市场相应板块涨势显著。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写进了会议纪要,这一政策信号释放出国家对“内卷”现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中。随后,光伏、水泥等行业相继发声,通过减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迅速形成了“反内卷”合力。7月2日,A股市场光伏、大宗商品等板块集体表现强势,资本市场反应积极,资金涌入明显,显示出投资者对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环境改善的乐观预期。 新一轮改革的总体思路,继续强化“强干弱枝”机制,中央对地方与各部门的统一领导愈加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是紧接在2025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之后的首个重大政策性会议。就在6月30日,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确立了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安排,旨在“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进一步提升党中央对重大事务统领和协调能力。在该背景下召开的财经委会议不仅是一次经济议题研讨,更标志着制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构建统一高效的国家治理和市场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预期管理”是本次“反内卷”政策的主要手段,大宗商品或难以复制2016年供给侧改革牛市。结合两次会议精神,可预计中期目标或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国家级行业龙头与协会体系,强化中央对各地去产能和控价的监管。然而,从基本面看,当前周期性商品价格下行的主因仍是需求侧疲软——居民收入和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从产能角度看,目前煤炭、钢铁等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落后产能”已基本出清完毕,加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央国企整合也基本完毕,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通过行政手段进一步出清产能的空间已极为有限。结合当前宏观与行业结构背景,在需求疲软与产能结构调整空间有限的现实条件下,依靠政策导向产生的市场预期提振,商品与周期股的走势将更偏向“阶段性、有限幅度”的反弹,而不是形成2016年级别的持续性上涨行情。 二、投资建议 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区间,尚未开启主升行情。结构上,投资热点依然集中在科技、军工以及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这些资产享受到政策稳健带来的收益,并通过“美股资金回流”进一步增强。 1)科技板块:7月科技或成为弹性主线。一方面,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大而美”法案签署引发美元资产回流,这将支撑美债收益率下行与纳斯达克上涨,有利于科技类海外映射持续回暖。另一发面,国内“十五五”规划将科技置于核心地位,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调仓已尾声,为半导体、算力、服务器等与AI国产替代相关板块提供资金环境支撑。 2)军工板块:在北约提升国防预算至占国内生产总值5%目标和国内9月3日高规格阅兵预期的推动下,海外订单增多,军工股有望持续表现。 3)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鉴于地产内生动能减弱、贸易融资端及转口贸易走弱,加之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定力,以及监管从严,债券、国央企及公用事业板块在三季度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 内容目录 一、“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3 二、投资建议4 三、下周展望5 四、周度市场回顾及展望(6月30日-7月4日)5 4.1指数与行业表现6 4.2情绪指标跟踪7 4.3估值指标跟踪9 风险提示10 图表目录 图表1:本周主要AH指数涨跌幅(%)3 图表2:7月7日至7月11日国内外经济数据与重要事件5 图表3:本周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涨跌5 图表4:本周市场风格指数涨跌5 图表5:本周领涨领跌行业6 图表6:本周主要宽基指数与大类行业指数涨跌7 图表7:本周中信一级行业涨跌7 图表8:万得全A换手率(%)8 图表9:上证指数换手率(%)8 图表10:深证成指换手率(%)8 图表11:创业板指换手率(%)8 图表12:融资余额变化9 图表13:次新股指数9 图表14:主要行业估值(PB)9 图表15:主要行业估值(PE)10 本周市场呈现震荡上涨走势,大盘价值板块上涨幅度最大。指数方面,本周主要指数均上涨,其中万得全A、沪深300和中证2000分别上涨1.22%、1.54%和0.59%。成交额方面,本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为1.44万亿,环比下降2.96%,市场热度稍有回落。 本周我们来探讨“反内卷”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图表1:本周主要AH指数涨跌幅(%)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一、“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 中央财经委会议发声“反内卷”,市场相应板块涨势显著。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写进了会议纪要,这一政策信号释放出国家对“内卷”现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中。随后,光伏、水泥等行业相继发声,通过减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迅速形成了“反内卷”合力。这些措施意在优化供给结构,稳定市场预期,提升行业整体效益和核心竞争力。7月2日,A股市场光伏、大宗商品等板块集体表现强势,资本市场反应积极,资金涌入明显,显示出投资者对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环境改善的乐观预期。 新一轮改革的总体思路,继续强化“强干弱枝”机制,中央对地方与各部门的统一领导愈加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是紧接在2025年6月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的首个重大政策性会议。就在6月30日,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确立了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安排,旨在“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进一步提升党中央对重大事务统领和协调能力。在该背景下召开的财经委会议不仅是一次经济议题研讨,更标志着制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构建统一高效的国家治理和市场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过去半个月以来,反内卷政策步伐稳健。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批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内卷式”竞争,导致市场机制收到扭曲,提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随后,求是网刊登《深刻认识和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批评部分新能源车企无序竞争行为破坏整个行业生态,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要从强化行业自律做起”。紧接着,7月3日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制度管控推向实质性阶段。总的来看,本轮反内卷政策以新能源车和光伏为核心发力,并迅速向其他行业扩散,旨在压制无序价格竞争,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预期管理”是本次“反内卷”政策的主要手段。当前《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布多篇文章探讨“反内卷”,后续预计行业协会将陆续出台控价和控产能文件,以塑造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市场预期,并带动相关公司股价和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反应。结合两次会议精神,可预计中期目标或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国家级行业龙头与协会体系,强化中央对各地去产能和控价的监管,防止地方政府因利益诉求导致无序竞争与产能过剩,推动各行业步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然而,从基本面看,当前周期性商品价格下行的主因仍是需求侧疲软——居民收入和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从产能角度看,在经历2015 年至2016年去产能后,目前煤炭、钢铁等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落后产能”已基本出清完毕,加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央国企整合也基本完毕。在此背景下,通过行政手段进一步出清产能的空间已极为有限,政策更多转向市场化调节与资源集中,去产能已由粗放式下沉至精细化管理。 大宗商品或难以复制2016年供给侧改革牛市。结合当前宏观与行业结构背景,在需求疲软与产能结构调整空间有限的现实条件下,依靠政策导向产生的市场预期提振,商品与周期股的走势将更偏向“阶段性、有限幅度”的反弹,而不是形成2016年级别的持续性上涨行情。从大宗商品结构角度看,产能控制对中游产品如螺纹钢的支撑作用更强。一方面,中游产品的供给调整更灵活、受政策波动影响更直接;另一方面,螺纹钢作为工程建设核心材料,在潜在基建发力下承受压缩的可能性低于上游的铁矿石。因此,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中游周期品将表现更为稳健。 二、投资建议 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区间,尚未开启主升行情;结构上,投资热点依然集中在科技、军工以及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这些资产享受到政策稳健带来的收益,并通过“美股资金回流”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商品与周期板块中,中期政策对商品下跌趋势的延缓,提升了周期性行业中长线盈利的稳定性。结构上,在需求端(如房地产和制造业)相对疲软的背景下,如果进行产能控制,中游产品如螺纹钢的表现预计将优于上游资源,如铁矿石,这主要因为中游产能调整空间更大、与政策及国内需求更直接对接。 1)科技板块:7月科技或成为弹性主线。一方面,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签署引发美元资产回流,这将支撑美债收益率下行与纳斯达克上涨,有利于科技类海外映射(如光模块)持续回暖。另一发面,国内“十五五”规划将科技置于核心地位,金融政策在严监管之外更注重引导保险等耐心资本投入科技领域,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调仓已尾声,为半导体、算力、服务器等与AI国产替代相关板块提供资金环境支撑。 2)军工板块:在北约提升国防预算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目标和国内9月3 日高规格阅兵预期的推动下,海外订单增多,军工股有望持续表现。 3)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鉴于地产内生动能减弱、贸易融资端及转口贸易走弱,加之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定力,以及监管从严(如财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2025年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专项整治),债券、国央企及公用事业板块在三季度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三、下周展望 图表2:7月7日至7月11日国内外经济数据与重要事件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四、周度市场回顾及展望(6月30日-7月4日)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上涨,中小100涨幅较大。三大指数中,上证指数上涨1.4%,深证成指上涨1.25%,创业板指上涨1.5%。本周大类行业涨跌不一,其中医疗保健指数、金融指数上涨明显;但信息技术指数、房地产指数跌幅较大。从风格表现来看,本周大盘价值板块涨幅较大。 图表3:本周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涨跌图表4:本周市场风格指数涨跌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本周中信一级行业大多上涨,其中钢铁、银行、建材领涨市场。活跃度方面,本周一级行业活跃度大多回升,其中建材,钢铁,农林牧渔回升明显。 图表5:本周领涨领跌行业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4.1指数与行业表现 宽基指数:本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上涨,中小100涨幅较大。活跃度方面,本周创业板指换手率回落明显。 大类行业:本周各大类行业表现各异,其中医疗保健指数、金融指数上涨明显;但信息技术指数、房地产指数跌幅较大。在换手率方面,医疗保健指数和日常消费指数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一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