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泰君安证券]:IPO专题:新股精要,国内PCB设备制造商龙头大族数控 - 发现报告

IPO专题:新股精要,国内PCB设备制造商龙头大族数控

2022-02-05王政之、施怡昀国泰君安证券别***
IPO专题:新股精要,国内PCB设备制造商龙头大族数控

公司核心看点及IPO发行募投:(1)公司是国内PCB设备制造商龙头,技术优势突出,专利数量行业领先,产品对标国外前沿技术产品,下游覆盖国内主流PCB板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PCB产业升级,在PCB产能向国内转移,PCB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下,公司有望长期收益。(2)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为不超过4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2000万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约占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募集资金有利于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突破产能瓶颈,完善公司的研发实力,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主营业务分析:PCB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国产替代加速,拉动公司产品的需求增长。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63,877.85万元、121,608.08万元、208,900.51万元和182,315.37万元,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0%,增速较快,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PCB全球产值小幅下降带动上游设备需求下滑,随着市场需求复苏,公司业绩增速自2020年起重回快车道。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03%、35.90%、34.92%和34.06%,基本保持稳定。 行业发展及竞争格局:中国成为全球PCB生产制造中心,国内PCB专用设备企业快速成长,2025年产值预计可达461.18亿美元。同时,PCB产品结构加速升级,中高端PCB市场快速发展带动高技术PCB设备需求增加。PCB专用设备领域境外技术较为领先,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公司产品对标国外领先设备,行业地位领先。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公司所在行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近一个月(截至2022年1月28日)静态市盈率为40.19倍。根据招股意向书披露,选择正业科技(300410.SZ)、燕麦科技(688312.SH)、芯碁微装(688630.SH)、东威科技(688700.SH)作为可比公司。截至2022年1月28日,可比公司对应2020年平均PE(LYR)为75.77倍(剔除负值)。 风险提示:1)技术被赶超或替代风险;2)部分原材料境外依赖及单一供应商采购风险。 1.大族数控:国内PCB设备制造商龙头 公司是国内PCB设备制造商龙头,技术优势突出,专利数量行业领先,产品对标国外前沿技术产品,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PCB四大关键工序(钻孔、曝光、成型、检测)设备全覆盖的公司,连续十二年位列CPCA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百强排行榜第一名,2020年收入达22.10亿元,为第二名近两倍,公司子公司麦逊电子连续七年位列第四名。公司掌握高加减速直驱电机运动控制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及先进装配技术等8项核心技术,形成产品平台,实现上中下游多维度业务协同,截至2021H1末,公司已取得161项发明专利及149项软件著作权,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公司龙头效应显著,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18-2020年收入复合增速达到13.25%,且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2021年1-9月实现营收28.67亿元(YOY+74.89%),实现净利润4.51亿元(YOY+77.51%),成长性持续保持。公司下游客户覆盖深南电路、胜宏科技、中京电子、景旺电子等国内主流PCB板厂,公司在多层板机械钻孔机和测试机已基本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未来有望持续提升PCB设备国产化率。 PCB产能向国内转移叠加设备升级迭代趋势下公司产品需求有望持续景气。根据Prismark数据,2020年全球PCB市场规模达到65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63亿美元。从具体应用领域来看,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受服务器运行及传输速率提升将提高对高速PCB板需求;智能手机用PCB核心在内部集成速度提升趋势下,PCB由中低阶HDI向任意层HDI、SLP等升级;无线通讯基础设施用PCB受5G基站升级带动,高速高频板需求大幅提升;汽车电子用PCB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影响,根据Prismark测算新能源汽车PCB价值量将是普通汽车10倍以上。根据Prismark数据,上述领域PCB产值2020-2025年依旧将保持复合增速分别为8.5%/6.8%/6.8%/6.8%的较快增长势头。目前,全球PCB产能呈现显著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主流PCB板厂在国内积极投资扩产,2020年中国大陆PCB产值占比已达到53.8%,带动相关设备国产化需求快速提升。 2.主营业务分析及前五大客户 PCB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国产替代加速,拉动公司产品的需求增长。 公司以钻孔机起家,钻孔类设备收入占比70%以上。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全球PCB产值同比下滑-1.7%,下游PCB制造商资本性开支降低导致公司收入小幅下滑,2020年后随着市场需求复苏,公司业绩重回高增长态势。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63,877.85万元、121,608.08万元、208,900.51万元和182,315.37万元。 图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上涨趋势 图2: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钻孔类设备 公司毛利和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03%、35.90%、34.92%和34.06%,基本保持稳定,2019年激光型钻孔设备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小幅上行。公司期间费用分别为28,152.72万元、26,677.19万元、42,996.19万元和32,471.7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34%、20.17%、19.45%和17.05%。 公司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相对稳定,公司的期间费用以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为主。 图3: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 图4: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稳定 表1:公司2020年前五大客户 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不断转移,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PCB生产基地。中国2006年开始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国,2016年至今PCB产值占比超过全球一半以上。2019年NTI全球百强PCB企业榜中有超过85%的上榜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中国PCB行业在全球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及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提升,我国PCB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预计同比增长8.4%,2020-2025年CAGR达5.6%,2025年产值预计达461.18亿美元。随着5G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VR/AR及可穿戴设备、高级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汽车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多层挠性板等高附加值PCB产品的快速发展,对专用设备除数量需求增长外,对高技术的需求也将提升专用设备的价格,从而促进PCB专用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 PCB产品结构加速升级带动高技术PCB设备需求增加。现阶段我国PCB市场仍以普通多层板等中低端产品为主,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中高端产品的产值占比较低。随着PCB产业链的不断转移,我国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中高端PCB板的产值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5年CAGR预计分别达6.1%、7.2%、12.9%、4.5%,高于全球其他主要地区,PCB产品结构加速升级。中高端PCB板需求增加将显著带动加工设备迭代升级,同时设备单价也有明显提升,中高端PCB市场增加将加速专用设备市场营收增长。 3.2.国外技术领先,国产替代速度加快 PCB专用设备以Schmoll、Orbotech等海外公司为传统龙头,国内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海外PCB专用设备企业依托当地PCB制造商优势,在超高精度钻孔、精细线路曝光、精密检测等技术上不断积累,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主要包括德国Schmoll、日本Mitsubishi Electric、美国ESI、以色列Orbotech、日本Nidec-Read等。随着PCB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国内PCB专用设备企业也开始逐步发展,但由于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在技术上依然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但在与PCB制造商合作中PCB专用设备商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正逐渐形成进口替代。 3.3.产品对标国外领先设备,行业地位领先 公司主要产品已展开与德国Schmoll、日本Mitsubishi Electric、美国ESI、以色列Orbotech、日本Nidec-Read、德国LPKF、德国Atg L&M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 根据CPCA行业协会对PCB专用设备的排名,公司连续十二年(2009-2020)位列CPCA发布的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百强排行榜(专用仪器和设备类)第一名,子公司麦逊电子(2014-2020)连续七年位列第四名,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拥有领先行业水平的专利数量,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已覆盖2019年NTI全球百强PCB企业榜单中的89家及CPCA 2019中国综合PCB百强排行榜中的95家。 竞争对手:正业科技、燕麦科技、芯碁微装、东威科技 4.IPO发行及募投情况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为不超过4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2000万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约占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公司将于2022年2月10日开始进行询价,并于2022年2月14日确定发行价格。 公司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7.07亿元,主要用于扩建规模解决公司产能瓶颈,提升公司自研实力。建设项目包括:1)PCB专用设备生产改扩建项目;2)PCB专用设备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表2:IPO募资资金计划及投资项目情况 5.可比公司及行业估值情况 公司所在行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近一个月(截至2022年1月28日)静态市盈率为40.19倍。 公司专注于PCB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招股意向书披露, 选择正业科技 (300410.SZ)、 燕麦科技 (688312.SH)、 芯碁微装 (688630.SH)、东威科技(688700.SH)作为可比公司。截至2022年1月28日,可比公司对应2020年平均PE(LYR)为75.77倍(剔除负值)。 表3:可比公司财务数据及估值情况 6.风险提示 1)技术被赶超或替代风险:公司布局的多个PCB关键工序均面临多个国际龙头激烈竞争,在钻孔工艺领域面临德国Schmoll和日本Mitsubishi Electric的竞争;检测工序产品面临德国AtgL&M和日本Nidec-Read的竞争,同时国内厂商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公司技术存在被赶超或替代风险。 2)部分原材料境外依赖及单一供应商采购风险:公司的激光器、主轴、控制系统等关键器件依赖Coherent、Novanta、Sieb & Meyer AG等境外品牌。公司机械钻孔机的控制系统向单一供应商Sieb & Meyer AG采购,2018-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向Sieb & Meyer AG采购金额分别为9,868.56万元、8,529.69万元、23,108.04万元和19,652.78万元,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67%、10.23%、12.12%和11.73%。公司与Coherent、Novanta、Sieb & Meyer AG签订了年度采购框架协议,并与Sieb & Meyer AG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虽然公司与前述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若因国际局势恶化、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境外相关国家对器件出口进行限制,则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