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濮耐股份近况交流-国泰海通建材 - 发现报告

濮耐股份近况交流-国泰海通建材

2025-07-07未知机构秋***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濮耐股份近况交流-国泰海通建材

万吨,若扩产则可能达1012万吨。·印尼市场潜力分析:印尼红土镍矿湿法提镍领域全部采用片碱(氢氧化钠)转碱工艺,尚无使用氢氧化镁的案例。2024年普耐除提钴提镍业务外,通过外资渠道获实验机会,初步反馈显示其活性氧化镁工艺效率和成本优于片碱工艺,但市场拓展效果待察。2、核心客户拓展进展·格林美合作进程:格林美与相关方的合作进程如下:合作时间线方面,2023年完成小试、中试,2024年1月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2月,格林美启动4万吨生产线改造,原计划2024年4月上旬切换投产,但因设备安装问题推迟至5月21日,实际于2024年6月中旬批量正常使用,且使用效果超预期。改造规划上,格林美将原计划改造2条线的计划提升为改造3条线,三条线共用一个打浆站,该打浆站按15万吨/年氧化镁消耗量设计,对应月均消耗1.2万吨;打浆站由濮耐负责重新设计,预计3个月内完成,最快2025年四季度可全量切换。需求规模方面,格林美当前已建成的16万吨镍产能将全部改造,叠加超产部分,全年对活性氧化镁的需求量约为15万吨,且双方在知识产权和保供方面有明确约定。·其他客户拓展情况:关于其他印尼客户拓展,未大规模展开的主要原因是与格林美的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满足格林美需求前,不得向其印尼境内的竞争对手供货。曾与多家规模更大的红土镍矿企业沟通,但对方因专利等问题决定三年内不改造;格林美改造成功后,其他企 业已开始向濮耐发送意向性订单、询价及送样。从市场潜力看,印尼市场此前未使用过氧化镁,其替代现有工艺效果显著,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格林美后续第三、第四条线(如合资线)投产后,需求或进一步增长,当前预计其三条线改造完成后年需求为15万吨。3、产能规划与释放节奏·当前产能与弹性:2025年7月产能目标为11万吨,由新建的6万吨产能与原有的5万吨产能构成,本月已基本达到该产能规模。此外,自2024年底起研究对西藏原有用于生产镁砂(非湿法用氧化镁)的窑炉进行改造,以适配高活性氧化镁生产,经过大半年的推进已取得一定进展,该改造可贡献部分弹性产能。·2025年销量预期:2025年销量预算约为7万吨,主要由核心客户贡献。其中,格林美当前上线的生产线月产量为3000吨,按半年计算约1.8万吨;其改造的三条生产线合计月产1.2万吨(较当前线多9000吨),最快于四季度上线,预计格林美全年消耗量约34万吨。除格林美外,洛钼已供订单、四季度潜在订单,以及非洲其他客户和正在开拓的外资客户共同构成剩余销量。需注意的是,收入确认与交货节奏密切相关,具体确认金额取决于交货时间及订单节奏。·2026年产能目标:2026年底产能目标为30万吨,主要通过新建产能与改造产能实现,建设地以西藏为主,建设周期预计不到一年。从订单释放节奏看,格林美因与供应商为一对一绑定关系,其订单释放较为均匀,每月消耗量为1.2万吨;洛钼则采用季度性招标采购模式, 单订单量约2万吨,且因供应链安全考量,其核心供应商规模较大,同时洛钼存在引进国内供应商的需求,但价格较低(近年因引入小供应商持续降价)。供应商对格林美订单优先保供,洛钼订单因存在多个供应商且采购不连续,并非最大客户。4、价格与盈利分析·价格水平与保密条款:格林美与洛钼的价格信息均涉及保密条款。格林美因与合作方非一对一关系,价格信息较为保密;洛钼因采用招标方式采购,同样要求供应商保密,但过去几年其采购价并非由单一供应商垄断,已有多机构了解其历史采购价情况。洛钼采购价呈现逐年下滑趋势,早期价格约为2000美元/吨,目前已降至1000美元以下。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洛钼持续引入新供应商参与竞争。洛钼的供应商包括马丁公司、昆士兰美业等外资企业及中国供应商。·毛利率变化趋势:一季度毛利率表现方面,主要交付洛钼的订单量为1.2万吨,其中约1万吨的非洲客户销售毛利率水平为40%。下半年毛利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二季度主要结算非洲客户订单,三季度起将大量转向印尼客户,印尼客户的整体销售价格更高,且因在国内交货,回款周期更短、运输等交付条款更优;其二,下半年新投产的西藏生产线生产成本低于青海产线,上半年供应非洲客户的青海产线,下半年部分将转至西藏产线,西藏产线全力生产时成本更低。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三季度起毛利率将优于一季度表现。使用方会综合考虑直接成本、金属收得率(如复配法金 属收得率较矿石法低2%-3%)等因素,最终选择更符合自身综合成本需求的供应商。5、竞争格局与壁垒·海外供应商扩产限制:海外高活性氧化镁市场主要有两家主力供应商。马丁公司采用海水和卤水法提炼高活性氧化镁,技术门槛极高(国内如西美等企业尚未攻克相关技术),且该产品仅为其副产品,非公司主业,因此其扩产意愿较低,主要原因包括扩产投资量大、缺乏动力,甚至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如洛钼的供应需求)。昆士兰美业目前是洛钼的最大主供应商,理论上具备扩产能力,但实际未采取扩产行动(推测可能因不愿降价)。此外,其矿山扩产潜力尚不明确。·普耐竞争优势:普耐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矿山资源壁垒和市场合作逻辑两方面。资源壁垒上,普耐拥有西藏微晶菱镁矿,全球范围内仅昆士兰美业与普耐实际开采此类可用于生产高活性氧化镁的微晶菱镁矿。普耐矿山年开采量约100万吨,理论上可生产约45万吨氧化镁,通过控制底层原料,避免了复配法的弊端(复配法企业供应能力有限,且因无矿山导致原料控制能力弱,存在价格和品质波动风险)。市场合作方面,印尼市场规模庞大,单家企业无法独揽。普耐与格林美采用一对一绑定合作模式,未来市场竞争核心在于客户绑定效果及主供比例。普耐并未计划独自拿下整个印尼市场,而是与其他可能的供应商共同参与。 6、其他客户拓展与未来展望·非洲中小客户情况:在非洲市场,除洛钼外,其他中小客户年需求量普遍较小,多为几千吨量级(如五矿、金川、欧亚等矿企)。潜在客户方面,家门口矿因生产节奏不稳定(股价低迷时会停产),导致需求中断,目前尚未形成供货。开发动态上,公司持续开发非洲其他客户,包括国央企旗下矿企、部分上市公司等,但这些客户单体规模与洛钼的10万吨级需求差距显著。例如,洛钼的订单因内陆运输、海运及船期问题,一季度订单截至目前仍未运抵仓库,导致二季度高活性氢氧化镁确认收入较少(仅几千吨),三季度确认主体将转向格林美。·印尼外市场开发进展:印尼外市场当前开发现状为规模较小且进展不顺。公司通过中资代理商已进入该市场,但受矿企生产连续性差(开采不稳定)影响,虽已完成中样送样及千吨级订单试用且效果良好,但尚未形成典型客户。目前市场开发尚未产生明确的规模化订单,后续需待有明确订单落地后,再与资本市场同步相关信息。Q&AQ:15万吨产能切换后的放量过程是怎样的?包括产能设计、投放后的匹配情况如何?A:今年年底产能目标为11万吨,本月已达成;此外,西藏原有氧化镁窑炉改造可释放弹性产能。格林美当前产线月产3000吨,三条改造线计划月产1.2万吨,今年格林美消耗量预计3-4万吨。叠加洛木 现有及四季度新增订单、非洲客户及外资客户需求,今年销售预算为7万吨。明年产能目标为30万吨,其中格林美明年全年需求15万吨,公司通过改造可保障最高16万吨产能,确保主要客户放量。Q:明年年底30万吨产能的释放节奏如何?其中明年约12万吨规模的释放时段如何?A:产能释放节奏取决于客户订单情况。格林美为一对一绑定客户,需每月均匀供应1.2万吨,按连续生产模式稳定释放;洛钼订单以季度性招标为主,年需求量约10万吨,分批次分配给主要供应商,因引入小供应商导致价格持续降低,订单连续性较差且存在不确定性。其他印尼本岛外红土镍矿客户规模较小,年需求量普遍低于洛钼单月量。Q:当前高活性氧化镁的价格水平及盈利能力情况如何?与海外供应商相比的价格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A:当前高活性氧化镁价格方面,洛钼采购价呈逐年下滑趋势,已从早期的一两千美元降至目前1000美元以下;格林美合作价格因保密条款未公开。盈利能力方面,一季度刚果市场销售毛利率约40%;印尼市场因结算价更高、回款周期更短且下半年西藏新产线投产,预计三季度起活性氧化镁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与海外供应商相比,价格无明显内外资差异,主要由产品标准及使用方综合成本决定,洛钼等客户通过引入新供应商竞争推动价格下行,并非单纯因内外资区别定 价。Q:海外两个主要供应商在产能扩充上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马丁公司采用海水和卤水提镁技术,技术门槛高,高活性氧化镁仅为其副产品,因投资规模大且化工非其核心主业,扩产意愿低;昆士兰美业理论具备扩产能力,但可能因不愿降价及矿山扩产潜力不明而缺乏扩产动力。Q:未来是否有其他供应商能够切入新开拓的养护应用市场,新动力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A:其他供应商难以切入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目标产业规模大,对供应商准入门槛要求高;二是复配法供应能力有限,且无法控制底层原料,导致价格与品质稳定性不足,存在高端与低端原料混用等弊端。潜在进入者中,昆士兰美业与马丁公司具备进入能力,但马丁公司因副产品属性、投资规模大且非主业,扩产可能性低;昆士兰美业若矿山潜力允许则理论可进入,最终竞争取决于客户绑定深度及主供比例。此外,濮耐未计划独占印尼市场,因市场规模过大,单一企业难以完全覆盖。Q:格林美第一条线改造完成后,剩余第二、三条线在原产线上的改造是否仍会有较大改动?还是已具备成熟经验?A:格林美对原产线改造具备成熟经验。第一条线初期改造存在困难, 主要因原转经转检工艺涉及混合液反复循环,存在效率低、设备多的问题。采用高活性氧化镁后,工艺线显著缩短;拆除原氢氧化钠工艺后,后端空出场地可用于增设反应罐以提升金属镍产能。第一条线投资较小,主要通过简化流程并调整搅拌拌浆工艺实现改造。由于氧化镁沉淀效率高、工艺简短且无需多次循环,后续改造经验已成熟。Q:15万吨产能一次性投放后,格力美后续产线配套将环节全部替换为氧化镁的产线调试周期是多久?10万吨产能完全替代预计需要多长时间?A:完全替代是确定的,原氢氧化钠设备已全部移除,改造后设备数量大幅减少,仅新增全自动化打浆设备。工艺简化为氧化镁现场加水搅拌形成氢氧化镁,直接进入反应罐与溶液反应,两步即可产出MHP,为MHP生产的最后一段工艺。格力美第一条线已完成中试,今年直接设计设备切换,过渡期仅需保留原线至确认无问题后移除,无需大量停产。实际效果显示,第一条线6月上线,中旬即下订单,验证了切换的高效性。Q:明年30万吨产能中,青海与西藏的产能分布情况如何?A:青海产能仅5万吨且无扩产空间,主力产能集中在西藏,30万吨产能中西藏占25万吨。Q:当前项目的成本下降空间如何?与青海项目的成本相比情况如 何?A:预计当前项目生产成本比青海项目低约200元,成本更优。Q: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对洛钼订单的预期如何?以及下半年或2026年切入其他中小客户的出货规模大概是怎样的?A:洛钼一季度订单因内陆运输、海运及船期问题,目前仍未运抵仓库,导致二季度高活性氢氧化镁确认收入预计仅几千吨;三季度确认收入主体将转为格力美订单。在其他中小客户方面,刚果除洛钼外,存在国央企旗下矿企由濮耐独家供应,但这类矿企年需求量较大的仅约七八千吨;潜在大客户如家门口矿因生产节奏受股价波动影响不稳定,尚未形成供货;五矿、金川、欧亚等非洲中小矿企年需求量仅几千吨,与洛钼的10万吨级订单量差距显著。此外,非洲其他潜在客户包括外资大矿主及国内新开发的上市公司矿企,均为小批量客户;印尼及其他地区客户因开采连续性不足,虽中试及千吨级订单试用效果良好,但暂未形成明确典型客户,后续进展将持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