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Ⅲ2025年07月05日 保险行业周报(20250630-20250704) 推荐 (维持) 非车险“报行合一”在即,行业格局预计进一步优化 ❑本周行情复盘:保险指数上涨1.73%,跑赢大盘0.19pct。保险个股表现分化,新华+2.96%,平安+2.19%,太平+1.56%,太保+0.49%,国寿+0.44%,财险+0.04%,人保-1.14%,阳光-3.31%,友邦-3.42%,众安-8.56%。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4%,较上周末持平。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徐康电话:021-20572556邮箱:xukang@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8060005 ❑本周动态: (1)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日江南水务发布公告称,利安人寿已持有公司股份4699.54万股,占总股本的5.03%。7月3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称,信泰人寿已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购买该公司股份至3.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已达到5%。 联系人:陈海椰邮箱:chenhaiye@hcyjs.com (2)格隆汇:2025年6月26日,中信银行遭瑞众人寿减持300万股,涉资约2330.28万港元。减持后,瑞众人寿最新持股数目为7.44亿股,持股比例由5.01%下降至4.99%。 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股票家数(只)60.00总市值(亿元)31,403.163.01流通市值(亿元)21,693.662.64 (3)券商中国: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文批准同意阳光资产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全资设立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国际金融报:6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经审议,同意吸收泰康人寿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 (5)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向各财险公司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非车险领域全面实施“报行合一”进入倒计时。 %1M6M12M绝对表现7.6%16.0%47.2%相对表现4.7%10.5%31.6% ❑《征求意见稿》点评: 《征求意见稿》所称非车险是指财险公司经营的除车险、农险、出口信用险、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之外所有保险业务。2024年,财产险公司合计保费1.69万亿,其中上述口径非车险合计3709亿元,占比22%。 《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要求财险公司“报行合一”和“见费出单”,以及引导行业注重价值和效益,合理设置费率,避免盲目抢份额。 其中,“报行合一”主要是指财险公司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的赛用不得超过产品报备的手续费率上限,不得以直接业务虚挂中介业务等方式套取手续费,不得虚列“会议费”“宣传费”等方式套取费用,变相突破报备的手续费率上限。“见费出单”则是指财险公司应在收取全额保费或首期保费后向客户出具保单和开具保费发票。 相关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周报(20250623-20250627):风偏上行催化板块行情,看好负债端经营质量改善趋势》2025-06-29《保险行业月报(2025年1-5月):寿险提速,财险稳健增长》2025-06-29《保险行业周报(20250616-20250620):险企提前筹备利率换挡,分红险“限令”预计利好头部》2025-06-23 我们认为,非车险领域作为财险领域的“蓝海”,虽然整体增速快于车险,但长期以来面临承保盈利欠佳的问题。以中国财险为例,2024年整体财险COR98.8%, 其 中 车 险96.8%, 但 非 车 险 中 责 任 险/企 财 险 分 别 为105.2%/113.4%,显著拖累整体承保盈利水平。从费用结构来看,上述两类险种费用率亦高于整体水平,2024年中国财险综合费用率25.8%,而非车险中责任险/企财险对应分别为31.2%/27.6%。非车险“报行合一”预计有望从监管角度减少行业无序竞争,降低费用率,提升整体承保盈利能力。从长期角度来看,未来非车险成本结构预计应在保持盈利的范围内,降低费用占比,将空间让渡给赔付率,从而实现保险商业盈利与社会责任的“双赢”。 ❑投资建议:从行业格局来看,非车险“报行合一”引导行业理性发展,费用竞争乱象预计减缓,将有利于头部险企发挥品牌、网点、规模等多方位优势,非车险整体盈利水平或有望受益改善。寿险方面,预定利率下调在即,新单销售虽面临下行压力,但行业利差风险逐步收敛趋势不改。分红险转型优化成本结构,叠加渠道降本增效助力,保险负债端经营质量稳步改善。看好保险板块“强beta”属性+“转型alpha”,港股估值更低、具备股息率优势。 人身险标的PEV估值: A股:国寿0.83x、平安0.72x、新华0.73x、太保0.64x。 H股:国寿0.35x、平安0.6x、新华0.51x、太保0.43x、阳光0.37x、太平0.24x、友邦1.31x、保诚0.72x。 财险标的PB估值:财险1.21x、人保A1.37x、人保H0.85x、众安1.08x。我们的推荐顺序是:中国太保H、中国人寿H、中国平安H、中国人保H。❑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动、权益市场波动、长端利率下行、改革不及预期。 金融组团队介绍 金融业研究主管,金融组组长、首席分析师:徐康 曾任职于平安银行,2016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7年金牛奖非银金融第四名团队;2019年金牛奖非银金融最佳分析师团队,2019年Wind金牌分析师非银金融第五名团队;2020年新财富最佳金融产业研究团队第8名;2020年水晶球非银研究公募榜单入围;2021年金牛奖非银金融第五名,2021年新浪财经金麒麟非银金融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非银最佳分析师,2022年第十届东方财富Choice非银最佳分析师,2022年水晶球非银研究公募第五名,2022年第四届新浪财经金麒麟非银金融行业最佳分析师。覆盖非银金融行业、多元金融、金融科技等。 高级研究员:贾靖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金融硕士。曾供职于中泰证券,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所在团队获2018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19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2021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22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四名;2018-2021年水晶球银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22年水晶球银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22年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第三名;2018年保险资管最受欢迎银行分析师第一名。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负责银行业研究。 研究员:刘潇伟 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管理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证券行业及财富管理领域研究。 助理研究员:陈海椰 浙江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保险行业及养老金领域研究。 助理研究员:崔祎晴 杜克大学商业分析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金融科技及资产管理领域研究。 研究员:林宛慧 厦门大学学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曾任职于长城证券,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主要负责银行业研究。 助理研究员:杜婉桢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华创证券机构销售通讯录 华创行业公司投资评级体系 基准指数说明: A股市场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 公司投资评级说明: 强推:预期未来6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20%以上;推荐:预期未来6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10%-20%;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变动幅度在-10%-10%之间;回避: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跌幅在10%-20%之间。 行业投资评级说明: 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中性: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5%-5%;回避: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跌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分析师声明 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 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对任何其他券商发布的所有可能存在雷同的研究报告不负有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可能责任。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 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本公司对具体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本报告所载信息不构成对所涉及证券的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预期收入可能会波动。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许可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华创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请您务必对盈亏风险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创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