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信达国际]:信达国际控股港股晨报 - 发现报告

信达国际控股港股晨报

2025-05-18信达国际L***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信达国际控股港股晨报

頁1/6收市價變動%年初至今%23,345-0.4616.388,468-0.4916.16134.11-0.34-6.225,281-0.3118.203,367-0.400.47995-0.570.6474.57-0.7815.247,3900.529.2737,7540.00-5.6942,6550.780.265,9580.701.3019,2110.52-0.5223,7670.3019.387,8870.426.861,3886.3639.2217.24-3.31-0.63收市價變動%年初至今%296.080.07-0.2262.491.41-12.863,203.65-1.1323.779,448-1.357.75收市價變動%年初至今%101.090.21-7.12145.700.02-7.321.1163-0.218.061.3283-0.176.307.21050.081.807.02150.142.536.7411-0.352.35收市價變動%年初至今%2.1203.36-49.751.666-0.89-1.974.855-0.21-13.224.4771.03-2.32收市價變動%較香港%65.47-1.040.7133.42-2.91-0.6333.55-2.33-0.54123.46-0.36-2.2789.340.17-1.3918.936.712.1658.870.101.0022,7760.3713.542012-01-17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 ➢內地險企首季原保險保費收入按年增0.8%:國家金融監管總局2025年第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0.8%;賠款與給付支出8,274億元,按年增長12.2%;新增保單件數249億件,按年增長20.7%。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底,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4.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6.5%。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及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9.3%、196.6%及25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09.5%、132.8%及221.6%。➢內地首季商業銀行淨利潤6,568億人幣不良貸款率微升:國家金融監管總局2025年第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底,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6,568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資本利潤率為8.82%,較上季末上升0.72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68%,較上季末上升0.0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餘額3.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57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1%,較上季末上升0.01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7.2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2,273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08.13%,較上季末下降3.0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15%,較上季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天貓618開門紅:首小時43個品牌成交破億人幣1.3萬個品牌成交翻倍:據阿里巴巴-SW旗下淘天數據顯示,上周五晚(16日)八點天貓618火爆開售。開賣首小時,超過13,000個品牌成交翻倍,蘋果、海爾、小米-W(1810)、華為、珀萊雅、耐克、格力、歐萊雅及小天鵝等43個品牌快速突破億元人民幣(下同),「億元俱樂部」品牌數量較去年618同期增長超過50%。3C數碼、美妝、家電家裝、服飾、運動戶外、寵物及國際等各大行業成交全面超預期。➢標普指內地房地產市場回穩有利大型銀行:標普表示,今年內地房地產市場可能企穩,對貸款機構而言是一個好消息,面向較大及較富裕城市的銀行將受益最大。標普指出,內地較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企穩,有助於這些城市中的大型銀行、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及區域銀行,相反在復甦滯後的低線城市,地區性銀行將面臨挑戰。標普表示,樓市回穩有助提升消費者的信心,擴大經濟效益。不過,標普仍看到其不確定性,包括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破壞目前的動力。標普指出,對整體銀行體系,房地產表現較弱地區帶來的壓力可控,因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合計佔銀行體系資產逾70%。➢官媒否認全面推行現房銷售:內地新建商品房現房(現樓)銷售制度被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列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而早前有傳政府正考慮在全國範圍推廣現房銷售,住建部主管媒體《中國房地產報》昨天發表分析文章,形容早前的傳言是「小作文」,直言從目前房地產市場形勢來看,全面推行現房銷售時機並不成熟。文章指出,現房銷售作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環,其試點工作早已在推進過程中;全面推行的時機未成熟,因為會對企業端造成更大的經營壓力,去年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降至75.4%,仍處於較高水平。文章又提到,現房銷售意味項目開發周期要由2年延長到3年至5年,房企資本回報率將進一步降低,現金流壓力會加劇,過快推行現房銷售可能導致房企現金流枯竭,若引發房企信用危機,不利於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趨勢。➢內地四部門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動:國家版權局、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四部門,近日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5」專項行動。本次專項行動於5月至11月開展,將以視聽作品版權整治、動漫及遊戲領域版權整治、計算機軟件版權整治、網絡存儲+傳播領域的版權整治、網絡銷售版權整治、流媒體智能終端機版權整治等為重點。國家版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專項行動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侵權問題,和市場主體關注的網絡重點領域,持續深化版權專項整治,強化常態化網絡執法監管,規範網絡版權傳播秩序,破除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版權障礙,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強化版權全鏈條保護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義烏聖誕用品出口旺季提前據報訂單已排到7月底:作為全球聖誕用品主要集散地,義烏今年的聖誕用品出口旺季提前。據《中國證券報》引述義烏市聖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蔡勤亮表示,義烏聖誕用品訂單生產進入高峰期,企業正加班加點趕訂單,有些企業倉庫已出現「爆倉」情況,5月和6月的訂單已到極度飽和狀態,目前訂單已排到7月底。由於大量的訂單都排進來生產,倉庫目前也比較緊張。蔡勤亮又指,最近幾年,海運費用不斷上漲,不少外商想避開出貨高峰期,要求提前出貨,避免海運費上漲帶來的商品成本增加。對於二季度義烏聖誕用品行業出口形勢,蔡勤亮充滿信心,稱第二季度剛好是廣交會前後,客戶來得比較多,訂單數量較第一季度為多,認為第二季度聖誕用品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中國3月美債持倉降189億美元,持倉量跌至英國之後排名第三:美東時間5月16日週五,美國財政部公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3月外國購買美債連續第二個月顯著增長,創下新高。3月海外債主們的美債總持倉合計增加了2331億美元,達到9.05萬億美元。3月正值美債市場近期動盪的前夕。最新的TIC資料反映了特朗普宣佈大規模加征關稅前夕,外國投資者對美債的需求情況。美債的海外需求一直是債市的關注焦點,自特朗普發起大規模加征關稅以來,尤其如此。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佈對等關稅措施後,一度引發美債、美元及美股的股債匯三殺拋售潮,29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遭遇了自2001年以來最嚴重的拋售。彭博美元現貨指數3月下跌1.8%,隨後在4月進一步下跌近4%。3月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波動不大,但4月期間從3.86%大幅上升至4.59%。➢輝達Hopper系列晶片不再供華: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上周六(17日)表示,專供中國銷售的Hopper降規版H20晶片遭美國政府管制後,不會再對中國市場推出Hopper系列的其他版本晶片,「(下一款專供中國的晶片)不是Hopper,因Hopper不可能再修改了。」他稱,美國政府過去對AI的出口管制法規是錯誤的,應專注於在全球最大化美國的技術。黃仁勳上周五乘私人專機抵達台灣,準備今天上午於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主題演講,期間會宣布輝達的台灣總部地點。此前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鑑於H20受到限制,輝達打算向中國客戶供應L20晶片作替代,惟因運算能力較低,大型中資科技公司不願下訂單。➢白宮傳查蘋果夥阿里開發AI功能:《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白宮和國會官員一直在仔細審查蘋果公司選擇阿里巴巴(09988)為中國iPhone手機開發人工智能(AI)的計劃。報道引述3名知情人士稱,美國當局擔心此舉有助推動中國企業在AI領域的能力提升,在審查限制下擴大中國聊天機械人的覆蓋範圍,並進一步加深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對北京方面在言論審查與數據共享法律的依賴。今年2月,阿里巴巴確認將與蘋果合作,為中國iPhone開發AI功能。宏觀焦點 頁2/6 頁3/6➢乘聯會崔東樹:3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增額跌: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數據顯示,3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75.5萬輛,按年增長2.6%,交易額1,170億元,按年則跌0.9%。今年首季累計交易量461萬輛,按年微增0.2%,交易額3,032億元,按年則跌3.4%。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升至8.7%,反映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提高。➢恒指季檢美的集團(0300)及中通快遞(2057)齊染藍比亞迪(1211)加入科指: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恒生指數系列季度檢討結果,美的集團及中通快遞加入恒指,令恒指成分股數目由83隻升至85隻,所有變動將於6月6日收市後實施,並於6月9日起生效。美的集團及中通快遞將分佔恒指比重0.33%及0.44%。此外,恒指成分股比重方面,匯控(0005)由佔比7.63%調高至8%,但騰訊(0700)佔比將由8.21%調整為8%。至於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加入比亞迪,剔除閱文集團(0772),成分股數目維持30隻。比亞迪佔指數達8%,成為5隻佔比最大成分股之一。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成分股加入浙江同源康醫藥(2410)及康基醫療(9997),剔除康寧傑瑞生物製藥(9966)及榮昌生物製藥(9995),成分股數目維持50隻。此外,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加入3隻半新股布魯可(0325)、古茗控股(1364)及蜜雪冰城(2097),成分股數目由502隻增加至505隻。➢香港第一季GDP增3.1%,維持全年預測:政府公布,第一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數字與初值相同。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升1.9%。政府表示,考慮到第一季的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維持在《財政預算案》公布的2%至3%。通脹展望方面,本地成本和外圍價格壓力應會持續可控,整體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輕微。考慮到第一季的通脹情況與較早時預計相若,今年基本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的預測分別維持在1.5%及1.8%。香港經濟在第一季穩健擴張,主要是受到貨物出口和服務輸出顯著上升,以及整體投資開支恢復溫和增長所支持,惟私人消費開支繼續錄得輕微跌幅。第一季,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增長明顯加快,按年實質增幅為8.4%。同時,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次進一步增加、跨境運輸量增多,以及跨境金融及集資活動顯著增加,整體服務輸出在第一季繼續明顯擴張,按年實質增幅為6.6%。本地方面,由於購置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產品的開支明顯增加,加上物業交投量明顯較去年同期高,擁有權轉讓費用急升,整體投資開支重拾溫和增長,按年實質上升2.8%。然而,私人消費開支繼續錄得1.1%的輕微跌幅,反映市民消費模式改變的持續影響。政府表示,隨着近日國際貿易摩擦稍為緩和,外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略為減輕,或會紓緩部分環球經濟前景的下行壓力。再者,內地經濟在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繼續穩步增長,應有利於亞洲以至香港的貨物出口表現。國際貿易往來持續,加上訪港旅遊業繼續改善,香港的服務輸出亦可望受惠。不過,美國的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在,其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依然複雜,或會影響環球金融狀況及投資氣氛。此外,市民和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仍會對拉動本地市場消費構成制約,儘管就業收入持續增加和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推動盛事項目和旅遊業的措施,均有助提振消費氣氛。➢香港今年新股集資額已超600億暫居全球首位: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