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具身智能行业研究:人形机器人明年或登火星,智能驾驶多重催化 - 发现报告

具身智能行业研究:人形机器人明年或登火星,智能驾驶多重催化

信息技术2025-03-15陈传红、冉婷国金证券等***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具身智能行业研究:人形机器人明年或登火星,智能驾驶多重催化

核心观点: 智能驾驶: 理想汽车两款纯电SUV与智驾大模型即将亮相。3月14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截至2024年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增至1128亿元。2024年理想交付了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在随后的业绩交流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透露,今年将会发布两款全新的纯电SUV,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并计划与i8同时发布。 小鹏新车上市,标配图灵AI芯片。3月12日,小鹏汽车旗下中大型SUV——2025款小鹏G9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售价区间为24.88-27.88万元。作为年代改款车型,其主要升级图灵AI智驾,全系标配高阶智驾以及双腔空气悬架等。据官方介绍,视觉感知距离较上一代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同时,端到端大模型每2天迭代1次,每18个月智驾能力提升30倍。 机器人: 五洲新春与杭州新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与杭州新剑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协议签署后,双方进一步推动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等零部件产品和智能汽车用丝杠产品的生产配套,双方根据相互需要完成相应产品开发、送样等工作。对于本次与杭州新剑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五洲新春表示,将借助双方的优势资源、技术互补的特点共同为行业及客户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产品。协议的签订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有助于公司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马斯克:“星舰”明年底将携带“擎天柱”前往火星。3月15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星舰”将于明年年底携带“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前往火星。马斯克说,如果登陆顺利,那么人类登陆火星可能最快于2029年开始,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 投资建议 ROBO+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而智驾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两个方向。在电动化之后,智驾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智能驾驶:高阶智驾1-N,robotaxi 0-1,供应链芯片、激光雷达、光学器件(摄像头镜头以及国产cis芯片)和清洗等赛道迎爆发式增长。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步入爆发式增长,智能驾驶和robotaxi共同驱动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光学器件、传感器清洗系统等赛道高速增长,芯片领域重点关注龙头公司地平线机器人,激光雷达领域建议关注整机龙头公司,光学器件建议关注舜宇光学、宇瞳光学,传感器清洗赛道关注清洗系统领先公司,整车领域建议关注华为系、理想汽车等在五大竞争要素都具备积累的厂商。机器人:紧抓THB(特斯拉、华为、字节)主线,关注低估值龙头。量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矛盾点,本体:从巨头独舞到百花齐放。24年我们认为机器人产业主要是巨头独舞,因为机器人是大模型公司必争赛道,机器人是现实世界数据的入口和商业变现的出口。25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开源趋势加速,大脑成本和壁垒下降,机器人作为应用终端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壁垒逐步从大脑逻辑转向小脑、硬件迭代和场景壁垒。供应链:从“产品有无”逐步过渡到“技术迭代和客户资源能力”阶段。25年THB等陆续步入供应链确认阶段,供应链技术和产品迭代以及客户资源能力将成为能否进入头部供应链的最核心要素。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理想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与理想i8同时发布、小鹏新车上市,标配图灵ai芯片、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宣布正式获准北京南站Robotaxi商业收费服务、禾赛财报&欧洲以及国内top5车企新定点、五洲新春与杭州新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林股份发布国产首款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鼎股份拟投资10亿加码机器人、零跑朱江明:已成立几十人机器人团队、宁德时代进军机器人4亿元再次入股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汽车与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 一、智能驾驶 1.1理想汽车发布24年财报,两款纯电SUV与智驾大模型即将亮相 事件:3月14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截至2024年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增至1128亿元。2024年理想交付了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在随后的业绩交流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透露,今年将会发布两款全新的纯电SUV,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并计划与i8同时发布。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的现金流比较健康,2024年经营现金流为159亿元,自我造血能力突出;到2024年末,拥有1128亿元现金储备,同比增长8.8%,为行业最高水平之一。财报也披露,理想汽车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全年研发费用为111亿元,占收入总额的7.7%,同比增长4.6%,连续两年超百亿元,重点投入智能驾驶、AI大模型及纯电技术。截至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增至5930人。 1.2小鹏新车上市,标配图灵AI芯片 事件:3月12日,小鹏汽车旗下中大型SUV——2025款小鹏G9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售价区间为24.88-27.88万元。作为年代改款车型,其主要升级图灵AI智驾,全系标配高阶智驾以及双腔空气悬架等。据官方介绍,视觉感知距离较上一代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同时,端到端大模型每2天迭代1次,每18个月智驾能力提升30倍。 点评:随着新款小鹏G9车型的上市,其继续与蔚来ES8、问界M7、理想L8等车型,虽然这些竞品中包含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总成,但整体的消费人群还是有着很高的重叠度。同时,包括像阿维塔11、凯迪拉克LYRIQ锐歌等与小鹏G9有很高价格重叠度的产品,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1.3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宣布正式获准北京南站Robotaxi商业收费服务 事件:3月13日,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均对外宣布,北京南站自动驾驶出行接驳获准开启收费服务。北京南站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覆盖了从北京亦庄225平方公里任意打车点往返南站的复杂线路,其中包含了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的两条长度为16公里和29.3公里的接驳线路,第一次解锁了北京环路、高速路、市区道路的部分路段,包括南五环、南四环、南三环及三环辅路、京开高速,以及开阳路、马家堡西路的自动驾驶行驶场景。 点评: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自动驾驶测试路网向北京市中心逐步拓宽,交通更繁忙、车流更密集,这也体现出国内L4自动驾驶的技术泛化能力达到城市级规模应用的关键节点。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面开展4.0阶段的建设,加快推动包含“五站两场”在内的更多机场、火车站往返城区接驳场景。 1.4供应链 1.4.1禾赛科技2024年营收交付再创新高,全球首家盈利激光雷达企业强势领跑 事件:2025年3月11日,禾赛科技(纳斯达克:HSAI)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2024年,禾赛以强劲的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收入创历史新高,稳居行业榜首,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点评:2025年禾赛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净营收预计将达30亿至35亿元,GAAP盈利将达2亿至3.5亿元,Non-GAAP盈利更将预计飙升至3.5亿至5亿元——这将是2024年Non-GAAP盈利的25至35倍。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2025年将飙升2至3倍,达120万至150万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将达近20万台。 1.4.2禾赛科技携手Top 5新势力车企,ATX激光雷达助力高端智驾量产 事件: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禾赛科技(纳斯达克:HSAI)今日宣布,与国内销量Top 5头部新势力汽车品牌的激光雷达定点合作项目即将迈入量产阶段。该品牌专注于高端智能汽车领域,隶属于一家大型全球化汽车集团。今年,该品牌将有多款车型标配禾赛ATX激光雷达,首款合作车型将于近期上市。随着双方合作持续深化,禾赛先进的激光雷达产品为其智驾系统注入强大感知力。 点评:当前,激光雷达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的轨道上蓬勃发展。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首次跨越150万颗,较2023年实现了翻倍增长。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年12月,在中国1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激光雷达渗透率已经达到29%。激光雷达正作为智能汽车的“隐形安全气囊”,迎来大规模应用落地。。 1.4.3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标配黑芝麻智能芯片,加速智驾平权时代到来 事件:3月伊始,吉利举办“银河浩瀚安全平权”AI智能科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旨在通过全域AI智能化布局与发展战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落地。黑芝麻智能作为AI生态合作伙伴,旗下的华山A1000芯片成功集成到“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并搭载吉利银河旗舰轿车双子星焕新发布,以“高性能+高安全+高性价比”方案助力“智驾平权”从愿景迈向现实。 点评:“千里浩瀚”共有H1至H9五大智驾层级,其中标配级H1系统基于亿咖通·天穹 ® Pro智驾平台打造。该平台采用创新的“行泊一体”架构,集成两颗华山A1000芯片,综合算力达116TOPS,可支持5R10V传感器配置,为吉利银河品牌提供了强大的智能驾驶支持。 二、机器人 热点事件与点评 2.1政策: 2.1.1武汉:聚力发展AI+机器人等五大应用 3月10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推动AI+机器人、AI+汽车、AI+PC/服务器、AI+手机、AI+眼镜五大应用落地。 具体而言,AI+机器人领域,武汉将支持“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实现小规模量产;AI+汽车领域,推动整车厂提升L2以上智驾车型比例,推动公开测试道路里程达到4000公里;AI+PC/服务器领域,推动本土企业与大模型企业合作开发AI PC、训推一体机等产品;AI+手机领域,聚焦AI芯片、传感器、端侧大模型等环节,推动产品升级;AI+眼镜领域,加快智能穿戴设备布局,抢占创新发展先机。 人工智能产业的跃迁,离不开发展生态的系统优化。今年围绕人才引育和平台建设,武汉将重点做好保障。一方面制定出台青年科技人才政策,推动政府政策与企业薪酬叠加,批量引进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师等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区试点建设人工智能“特区”,开放部分领域的公共数据和应用场景,多层次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的试用迭代。 过去5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武汉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1000余家,基本实现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下游应用层全覆盖。今年以来,在AI大模型带动下,武汉智能算力平均利用率上涨近20%。 2.1.2上海&蚂蚁集团:推动人形5G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 3月11日上午,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浦东举行揭牌仪式,助力浦东加快技术引领、行业集聚、产业升级步伐,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引领的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产业生态。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蚂蚁集团签署的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蚂蚁集团将加大力度投入前沿技术领域研究,积极参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蚂蚁灵波科技是蚂蚁集团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主要载体,致力在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产品,此番落地将与浦东携手共进,在未来产业新赛道上相互促进、共谋发展。 目前,浦东已形成了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开源训练场和智元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为核心的高质量数据“语料库”;以快速制造平台、手板厂、检验检测为核心的功能性服务平台;以大模型、操作系统、感知系统等软件企业,以及关节执行器、传感器和灵巧手等硬件零部件企业为核心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集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