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农银国际]: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宏观、投资策略及行业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宏观、投资策略及行业分析

2021-03-05农银国际听***
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宏观、投资策略及行业分析

1 政策 透视 2021年3月5日 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宏观、投资策略及行业分析 2 政策 透视 2021年3月5日 经济师:姚少华 一、 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宏观解读 中国实现2020年主要经济预定目标 2021年3月5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读了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2020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接着介绍“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最后介绍了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及对2021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 如图1所示,由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设定经济增长目标。2020年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经济实际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有关就业的经济指标城镇新增就业圆满实现目标,2020年全年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2020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及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2%及4.2%,低于6.0%及5.5%的目标。2020年全年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超过2.6万亿元,超过2.5万亿元的增长目标。此外,2020年中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图1:2020年中国经济指标—目标vs.实际 经济指标 目标 实际 实质GDP增长, % 未设立 2.3 城镇新增就业, 百万 9.0以上 11.86 城镇调查失业率, % 6.0左右 5.2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5左右 4.2 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万亿元 超过2.5 超过2.6 消费物价通胀, % 3.5左右 2.5 来源: 2020与2021政府工作报告, 农银国际证券 3 政策 透视 2021年GDP增长目标为6%以上 中国政府将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说明当前中央当局更注重增长的质量而非增长的速度,更强调经济增长的底线(图2)。有见于内需改善和中美冲突或缓和,以及低基数效应,我们相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显着反弹。整体上我们预期2021年中国GDP增长8.0%,意味今年的增长目标不难达到。今年设立的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主要是为结构性改革预留空间,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从而实现高质量增长。总理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此外,相对较容易实现的增长目标亦意味着今年的宏观政策将逐步向正常化回归。 图2: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指标 目标 农银国际预测 实质GDP增长, % 6.0以上 8.0 城镇新增就业, 百万 11.0以上 13.0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左右 5.0 财政赤字占GDP比重, % 3.2左右 3.5 消费物价通胀, % 3.0左右 1.2 来源: 2021政府工作报告, 农银国际证券估计 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我们认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还是要转弯,说明去年超宽松的宏观政策在今年将回归常态;二是转弯的过程要平稳,不能太快,说明今年上半年整体的政策仍趋于宽松,但下半年逐步回归常态。 财政政策方面,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3.6%的目标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安排由2020 年的3.75万亿人民币略微下调至3.65 万亿人民币。根据上面的财政资源安排,说明今年的财政政策逐步回归常态,财政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常态化的减税降费、加大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以及增加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规模。由于财政支出较财政收入的增长为高,我们预期2021年政府会再录得小幅财政赤字,约占GDP的3.5%。 4 政策 透视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我们预计202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与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或分别达至20.5万亿元人民币及33.0万亿元人民币。2021年底广义货币供给(M2)预计增长9.5%,基本上和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此外,随着今年名义GDP增速将大幅反弹,我们预期宏观杠杆率会小幅回落。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由2020 年的900万人上调为1100 万人,而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控制在5.5%左右,比2020 年所设定的6.0%有所回落。我们相信随着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显着回升,上述两个就业目标可以达到。尽管2020年中国经济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极大冲击,但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实际达到1186万人,而城镇调查失业率仅为5.2%,此外,劳动力市场仍然偏紧缺,2020年第3季全国劳动力求供比仍保持在1.40的高位。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一是稳定和扩大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等。二是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尽管今年基建投资的财政支持或减少,但由于较低的基数效应,基建投资有望在2021年低位回升。 2021年消费物价通胀目标由2020 年的3.5%下调至3.0%。然而,我们相信消费物价通胀更多属于软性指标而非硬性指标。有见于食品价格或回落,特别是猪肉价格因供应改善或下跌,2021年CPI通胀或由2020年的2.5%放缓至1.2%。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或反弹以及内需改善,2021年PPI通胀或由2020年的-1.8%回升至1.5%。我们相信2021年的宏观政策制定将不会受到通胀的制约。 报告对“十四五”时期亦提出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比如要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19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精神,“十四五”时期以及到203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以高质量为主题。在中期以及长期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5 政策 透视 展望“十四五”时期,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力度加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最为严峻的外部挑战,但有赖于中国经济超大规模性优势和以5G、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将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我们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在5%-5.5%。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持续挖掘内需潜力,特别会加强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关键技术自主攻关。中国有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6 政策 透视 研究部主管: 陈宋恩 专题分析 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提高国家竞争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发展疾病防治攻关等民生科技。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在财政激励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7 政策 透视 要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增加研发费用和研发强度。我们的分析表明自2020年初以来的全球医疗危机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削弱了全球劳动力的投入,但却促进了资本的扩张。我们仍然认为,未来国家间的竞争力主要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能力。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产生的协同效应是科技进步。科技因素将成为决定中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必须加大力度鼓励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40%。从绝对值的角度来看,我国R&D经费支出是巨大的,绝对值相当于韩国GDP约20%。但在主要工业国家中,我国2.4%的研发强度相对较低。2018年,韩国、日本、美国和经合组织的研发强度分别为4.53%、3.26%、2.83%和2.40%。我们的北亚 邻国的研发强度远远高于我国。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后5年全社会R&D支出将年均增长7%以上。与2020年超过10%的增长率相比,2021-25年R&D经费支出的目标增长率有些保守。在“十三五”期间,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约11.5%。我们预计2021年R&D经费支出总额将至少超过2.61万亿元人民币。政府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将高于6%,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预计2021年研发强度将在2.40-2.45%左右,略高于2020年。 图1: 中国研发强度不断加大 图2: R&D经费投入强度 (R&D/GDP) 来源:2015-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来源:OECD, 国家统计局 1.55 2.44 2.08% 2.12% 2.18% 2.19% 2.40% 1.90%2.00%2.10%2.20%2.30%2.40%2.5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20162017201820192020左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万亿元) 右轴: R&D经费投入强度 (R&D/GDP) 2.12% 2.03% 2.14% 2.23% 2.40% 2.40% 2.83%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