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利财经]: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2017-05-16开利财经缠***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特别关注】 惊魂之后的“温情”:央行、银监会纷纷安抚市场 【开利综合观察】经历了一周股债商“三杀”行情的洗礼之后,监管层开始安抚市场。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4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 另外,央行的安抚动作还包括今日开展4590亿元MLF操作,包括6个月和一年期,中标利率不变,分别为3.05%、3.2%。央行MLF资金将连续10个月净投放,为迄今最长的投放周期。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援引监管人士称,央行近期正在召集“一行三会”加强监管政策的沟通协调、统筹推进。 同样,银监会也发文指出,在监管政策的实施上,银监会开展监管行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在开展监管行动同时,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把握力度和节奏。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间安排4至6个月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同时对新增、存量业务实行新老划断。 对于监管密集发文影响市场情绪的问题,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今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监管文件并无新规定,市场对此没必要紧张。 监管风暴的威力 4月以来,“一行三会”密集发声,盯防重点领域风险、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治理保险市场乱象,坚持引导行业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多举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监管风暴之下,股债商“三杀”行情频频上演,A股沪指连续5周下跌,本周一度下跌逼近3000点关口,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本周一度突破3.70%。 对于金融监管风暴的影响,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曾惊呼,中国周期繁荣正在接近顶点。摩根士丹利还指出,受利率上行、金融监管趋严影响,将上证综指12个月目标位从4400点下调至3700点。 直到前几日,媒体曝出监管部门向银行发文,了解银行间金融市场同业拆借、贷款、票据等利率情况,同时央行就MLF向金融机构进行询量,股债市场才开始止跌回升。 央行: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时机和节奏 央行在今日报告中的“安抚”表态主要包括以下3点:1、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因此不宜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由于第一季度“缩表”受季节性及财政收支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3、稳步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给境外发行人和投资人创造更加友好、便利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积极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有效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风险。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这弹怎么拆? 【开利综合观察】拆弹专家的电影不少,一般就是几种套路,运气好的时候,弹安全拆掉,不出一点动静;一般情况下,大弹拆成小弹,还是会小炸一下,不过可控;最差的时候,就是剪错了根线,引爆了炸弹还伤了自己。 上周五银监会召开了《“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简称通气会),就里面一些监管的说法,谈谈我们的看法: 第一,金融监管是大趋势,不会就此结束。所谓的政策协调只是强调底线思维,影响监管节奏的快慢,而不是就此放松。通气会上有记者问:现在市场对监管反映较大,会不会存在因为金融市场的反应,导致我们不能严格整改,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监管答:监管工作都是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推进的。目前监管部门还没有进行实地现场检查,还处于银行业自查和摸底阶段要把底数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一点绝不能动摇。 银监会的表态表明金融监管是大趋势,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基调和前几天新华社的评论也是一致的(监管要保持定力,不能市场一叫就放松什么的)。过去几年金融杠杆扩张太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核弹,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做同业业务,都在主动负债加杠杆;绝大多数的银行也都在委外;几乎所有的基金和券商都在接委外。目前这个核弹确实到了不拆不行的地步,金融不稳会导致经济不稳,所以监管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决定了债券市场调整的方向还不会改变。 当然,近期监管协调的声音多起来了,尤其是央行。即使乐观的看,监管之间能协调,也只是保持底线思维,只会影响监管节奏,改变不了大趋势。 很多机构看到政策协调就认为是政策要放松,我们不认可这个观点,因为去杠杆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如果银监会在监管,央行流动性放的太松,杠杆去不掉,那怪谁呢?而且要注意一点,所谓的监管协调其实太虚,很多地方是无法协调的。比如,前期证监会对集合产品监管,这是证监会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如何去和央行协调? 当然,我个人其实不看好政策协调的效果,如果目前只是个小炸弹,不协调都可以搞定;问题现在是核弹,能轻松化解吗?2015年股灾教训还历历在目,现在问题可比股市严重得多。就拆弹专家的结局看,一般都是会搞出点动静的。 回到央行的角度,现在市场寄希望于央行救市场于水火。但是不要忽视,3月末超储只有1.3%(这难道不是央行主动所为吗?),央行强调公开市场利率提高不是加息(言下之意是未来还会提高),这些都已经表明央行本身也是很紧的。市场指望央妈仁慈,但她真的就比银监会好吗?可别忘记了,本轮的调控就是从央行收紧流动性开始的。所以政策协调最乐观的就是不把你打死,但是你别想活的好,近期类似的段子都还是很形象的。 其实吧,如果一定是要出清的,快速出清虽然市场短期会很难受,但也会更快获得新生;如果出清的慢,短期波动会降低,但是春天也会更晚一些。本质上,这是公平的组合。 第二,该堵的业务还是会堵,该开的正门也会开,但是现在肯定是以堵为主。通气会上,监管表态说:“要开正门,堵偏门”,其实这一表态并不是新的,监管确实目的不是要业务不能做。我们此前分析过,不管是银行同业业务还是套利,还是委外业务,都是中性词,本身监管对此并不会禁止。但监管现在要管的其实是度的问题,任何业务都不能过度。 第三,金融监管是否给了更宽松的缓冲期?没有。通气会上监管表示“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市场乐观的观点认为是给了更充足的缓冲时间,我们认为并非如此。这个时间和此前4,5,6号文给出的时间节点基本一致,也就是6月12日提交自查报告;11月30日完全全面自查、上查下和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工作报告,这前前后后也有半年时间。 4-6个月的缓冲期是否足够宽松?金融杠杆是这1-2年加起来的,而且负债和资产错配严重,半年时间要把规模压回到监管合意的区间,恐怕难度很大。更关键的是,如果只是部分银行业务超标,还可以腾挪给其他不超标的银行,而目前是行业系统性的超标,腾挪给谁? 第四,新老划断有没有用?银行的存量业务注定是以后的增量业务,新老划断的意义不大。通气会上监管表示“对新增业务,严格按照监管标准进行规范;对存量业务,允许其存续到期实现自然消化;对高风险业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应对预案。”这一点也是市场乐观的地方,但我们认为在银行期限错配严重的当下,新老划断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首先,对存量业务,银行都是短期负债去对接长期资产,依靠短期负债的滚动发行来稳定资产。但是存量负债如果到期,要新发负债就属于新业务,必然受到限制,最终还是会影响到资产的稳定性。例如,同业存单,是可以做到新老划断,但是老的存单都是1年内的,甚至是3个月滚动发的。如果新存单发行规模受到限制,也还是会形成流动性的风险。 其次,对委外也有影响。一般而言,很多银行通过短期负债去对接委外,例如3个月存单去对接1年委外。如果存单到再发新存单会受到限制,如果老委外到期不能做新委外,银行就要赎回产品,管理人就得卖资产,但手里拿的可是3-5年的信用债,如何卖得掉? 最后,对新增业务的冲击是立竿见影的。 所以,期限错配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允许银行续作老业务,短期的新老划断并不真正缓和市场的压力。 展望后期,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几个问题,以此来判断市场的变化: (1)银行同业的感受才是真的感受,多和银行领导们交流交流。近期一带一路开会,是不是处于这个目的而表态缓和不得而知。但是监管严格不严格,银行同业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我们接触的银行同业都较为悲观,天天也忙于自查和写报告;领导们想的是如何避免被监管处罚,就算停止业务也在所不惜,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如何好转? (2)集合产品的赎回压力的变化。就算央行放钱,证监会缓和集合产品的监管,但是如何挽回银行持有人的心是重点,恐怕已经很难了。所以上周市场资金宽松,但是债券依然下跌,可能就受到了类似的冲击。 (3)银行同业存单,现在越发越高了,关键是市场资金面还很宽松。此前3个月和1年倒挂严重,现在都起来了,说明市场更悲观了。如果新老划断,存单滚动发行受到约束,按就是真的要卖资产,赎委外才行了。 【证券内参】 勒索病毒爆发 证监会要求券商自查并做好防护 【开利综合观察】12日起,我国多所高校遭遇网络勒索病毒攻击。被攻击电脑上文档资料被锁定,弹出界面提示,须支付价值300美元的“比特币”才能解锁。 勒索病毒不局限于我国及高校。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万台电脑遭勒索病毒感染。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应急公告,要求各行业警惕防范该病毒。 据悉,某券商信息技术总部接到通知,证监会机构部和协会十分重视勒索病毒事件,要求券商自查并做好预防保护,并于今天(5月14日)中午12点前反馈。 从该券商的应对下发通知中可以看出,该券商已经制定相关技术应急处置方案,并已在进行各业务系统的检查和持续加固中。通知及技术应急处置方案通过 邮件、短信、OA通知等发出,烦请各位提醒各部门、各分公司、子公司、营业部老总安排人员14日中午前完成协同检查,落实防护措施。 举牌潮再次出现 国资系咄咄逼人或为混改铺路 【开利综合观察】股价暴跌,跌出举牌空间,举牌潮再次出现。国资系、同行业、私募和牛散多类型资金近期纷纷举牌上市公司。与之前的举牌大相径庭的是,在这一轮举牌潮中,以往颇为高调的保险系资金已风光不再,这与当前监管层的强监管措施不无关系。另外,一个市场举牌概念股上涨也寥寥无几,而且举牌指数还出现了下跌。 股价暴跌,跌出举牌空间 五矿信托的一位投顾表示,上一轮举牌潮是2015年股灾后,众多机构趁股价低位出手举牌。近期尽管指数横盘,但个股却普遍出现了较大的下跌,此时进行举牌有利于降低举牌成本。 据统计,自今年2月以来,A股发生34起举牌事件,涉及公司有金科股份(000656)、天目药业(600671)、*ST金宇(000803)、开创国际(600097)、新黄浦(600638)、爱建集团(600643)等24家上市公司。进入5月份,举牌延续活跃。5月5日,上市公司开创国际公告称,小间科技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增持开创国际5.15%的股份;5月9日,上海华豚企业举牌上市公司爱建集团。 对于举牌的目的,上述投顾表示,本质上是举牌方看中了上市公司的价值,上市公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融资价值;2,股权收益并表,这一点对保险机构很有吸引力,只要持股超过20%,即可以采用权益记账法将股权收益并入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下,保险公司‘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路径也能持续;3,获得上市公司股权后开展资本和实业运作,举牌机构将旗下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双方的现有业务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达到1+1>2的目的,典型案例是近期的融创举牌地产公司金科股份,融创借此加速进入西南的房地产市场,并有机会获得金科股份的地块和项目。 此外,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的黄建中教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开利财经2016-12-09
hot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开利财经2017-01-06
hot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开利财经2017-04-17
hot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开利财经2017-03-31
hot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开利财经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