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多晶硅周度行情分析 海证期货研究所2025年7月4日 供应端:西南电价下滑,部分硅企恢复生产。不过新疆大厂减产,导致工业硅总产量存在不确定性。 需求端:终端需求暂不明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本次会议主题,仍是关于“限产保价”。且7月陆续陆续召开围绕“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会议,预计光伏三季度将迎来更大力度减产。其中多晶硅因大厂复产/减产计划不明,7月产量存在不确定性(目前预估排产是环增);有机硅增减产并行,7月环比好转。另外铝合金产量好于预期,预计总体仍处于高位。 综合看,工业硅供需格局未有扭转,一方面工业硅较难落实供给侧改革,若多晶硅实施反而不利于其需求;另外,当前为丰水期,西南地区便宜电价吸引当地硅厂生产囤货(枯水期电价抬升)。同时期货盘面拉涨后将吸引一批卖保进入,从而导致减产意愿下降,因此工业硅上方有压力。 对于多晶硅而言,需要关注供给侧改革将如何落实,硅片7月排产预计环降10%左右,基本面呈现疲弱姿态。预计在政策落地前,多晶硅定价将在弱现实-强预期之前切换,但单边做空面临政策风险,回调做多具有一定安全性。另外关注其下游反内卷政策,届时需重估供需平衡以调整政策。 工业硅策略:小仓位试空。期权:新单观望。 套保:上游企业中等比例卖出保值。多晶硅等中下游企业可按订单适量买入保值。 期现套利:关注期现正套机会。 价差套利:无。 多晶硅策略:多单做好止盈设置。并持回调后做多思路。期权:观望 套保:多晶硅下游企业低位适量买入保值,上游企业逢高适量卖出保值。 2价差套利:关注仓单注册进度,若仓单未能增加,可重新建立跨月正套组合(以隔月为优)。 工业硅行情回顾:周内现货价格上涨,期货持稳 截止7月4日,华东通氧553#硅价+450元至8750元/吨,华东不通氧553#硅价+400元至8500元/吨,华东421#硅+350元至9050元/吨,华东有机硅用421#硅持平于10000元/吨,99硅(新疆)+350元至8050元/吨,421#硅与553#价差为300元/吨。 截止7月4日,工业硅期货2509合约周环比-0.6%至7980元/吨,期货指数持仓量+4.3万手至63.34万手。 供应端:西南丰水期缓慢复产、新疆大厂减产 根据SMM调研了解,7月3日当周,新疆样本硅企周度产量在24700吨,周环比-9520吨。云南样本硅企周度产量在2100吨,周环比+260吨。四川样本(新)硅企周度产量在5860吨,周环比持平。 SMM统计6月工业硅产量32.77万吨,环比增加6.5%,同比减少27.7%。2025年1-6月工业硅累计产量187.2万吨,同比-18%。6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主要因为新疆复产以及西南丰水期复产和新项目投产。7月份川滇地区工业硅产量预期继续增加,云南进入丰水期,保山等地部分硅企有复产增开计划,预计环比增量在万吨左右,四川产量增幅放缓。北方地区多数硅企开工基本稳定。 资料来源:SMM,海证期货研究所 除通威绿色基材一期18万吨工业硅项目、云南能投集团永昌硅业年产10万吨水电硅节能环保项目、云南永昌硅业10万吨项目已陆续投产,其余项目投产时间不确定。 成本端:西南地区进入丰水期,电价逐步下移 电价在工业硅生产成本中占比约为40%,参照往年电价变化,通常西南地区11月/12月电价会有明显抬升,在下一年度的1-4月相对稳定在较高价位,然后在5、6月份进入丰水期,电价下降。 成本端:西南硅厂亏损程度收窄 据SMM数据,截止5月31日,全国553#硅平均生产成本10767.4元/吨,亏损-2417元/吨;全国421#硅平均生产成本11188元/吨,亏损2188元/吨。 6月西南地区电价大幅下降,工业硅生产成本也因此下滑。据测算,截止6月19日,新疆平均成本在9885元左右(全煤工艺,含三费及折旧),云南约9964元(非全煤为11994),四川约10050元(非全煤为12077)。西南地区亏损程度收窄。 需求端:光伏三季度或加大减产力度 6月多晶硅产量为10.1万吨,环比微增,主要为四川、新疆地区部分头部基地产量增加,丰水期来临是导致其产量增长主要原因。7月多晶硅产量预计仍将继续增长,主要由于四川、云南地区产量进一步增加以及内蒙地区减产不及预期。截止7月2日,多晶硅库存约27.2万吨,较前期库存+0.2万吨。 据SMM统计,6月国内硅片产量约为58.84GW左右,环比微增,目前市场210R尺寸逆势增加,183硅片销路明显受阻。7月硅片市场整体排产预估将减少4-5GW左右(环降7%左右),几家头部企业减产幅度较明显,其中N型硅片-183mm减产力度较大。截止7月2日,硅片库存为19.22GW,较上期-0.89 GW。 据SMM统计,6月电池片产量56.19GW,环比-7%。预计7月中企全球排产为54-55gw,月环比下降3%,受部分抢装订单余量支撑,总体减产幅度不大,210RN排产占比提升至总量的40%以上。截止2025年6月30日,中国光伏电池外销厂库存-4.8至11.53GW。 据SMM统计,6月组件产量46.3GW,环降11%,主要受到531后装机项目骤减,市场情绪低迷所影响,经销商拿货及出货量双双降低。7月组件排产环比下滑2%左右,除极少数厂家增产外,大部分组件厂减产,但是量不大,原因在于5月装机数据创历史新高,项目为了抢531,采取先申报后安装并网的方式,所以有些项目延期支撑了7月组件的需求。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召开的会议主题,仍是关于"限产保价"。知情人士称,光伏三季度将迎来更大力度减产,预计开工比例将环比降低10%-15%左右。同时,针对"低于成本销售"的严控政策同步落地--第三方专项审计组将全面进行审计,深挖低价销售证据,对违规的企业采取多样化措施,"以次充好"的产品销售行为也将迎来整顿。 近期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预期升温,其中多晶硅方面,目前市场预期的供给侧改革方式包括:(1)收储;(2)通过收购方式整合尾部产能;(3)限制最低价;(4)继续减产限产等。截止6月30日,多晶硅行业产能约294万吨,开工率仅33%,库存27万吨(按3.5万/吨估计货值95亿元)。若采用收储、产能整合等方式,需要付诸巨量资金,因此国家支持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若采用减产限产等方式,在目前开工率基础上继续挤压的空间不大,且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需求端:光伏三季度或加大减产力度 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金社平评论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表示,“内卷”之下,竞争失去节制,市场机制受到扭曲,给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据第一财经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7月3日组织14家光伏企业召开了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本次与会的光伏企业代表包括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阳光电源(300274.SZ)董事长曹仁贤、TCL中环(002129.SZ)董事长李东生、晶科能源(688223.SH)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601012.SH)董事长钟宝申、晶澳科技(002459.SZ)执行总裁杨爱青等。 需求端:主材环节价格继续走低 资料来源:SMM,海证期货研究所 需求端:硅片周度产量略降,多晶硅产量回升 6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环比5月增加13.75%至20.93万吨,同比减少1.60%。6月国内多数有机硅单体企业开工负荷有所提高,经过连续多月的减停产节奏,近期有机硅可检修装置减少,故整体运行产能的走高导致有机硅产量的上升。后续开工方面,7月虽国内仍有部分单体企业开工负荷有所下降,但整体影响量较为有限,7月预估有机硅产量环比6月上升1.53%。 截止7月3日,有机硅生产盈利55元/吨,较上周略回升。截止7月4日,有机硅DMC当周产能利用率为68.2%,较上期+1pct。 需求端:铝合金产量保持高位 2025年5月铝合金产量164.5万吨,同比+15.4%,环比+7.7%。6月19日当周,原生铝合金开工率为53.6%,环比-0.3pct,再生铝合金开工率54.2%,环比-0.6pct。 出口方面:2025年5月工业硅出口量在5.57万吨,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22%。2025年1-5月份工业硅累计出口量在27.24万吨,同比减少10%。 库存端:巨量库存消化尚需时日 截止7月3日,工业硅社会库存(含仓单)55.2万吨,环比上期数据+1万吨。 其中,截止7月3日仓单为5.2万手(25.93万吨),随着盘面价格拉涨,仓单去化放缓。 据SMM统计,截止2025年6月19日,工业硅厂库库存合计20万吨,较上期-2.23万吨,其中新疆-2.28万吨至15万吨。 截止7月3日,厂库+社库(含仓单)合计75.21万吨,较上期-1.3万吨。工业硅库存仍在去化,不过因库存量较大,目前的去库力度无法扭转价格走势。 近期工业硅期货价格上涨后,期现基差走弱,关注421#硅期现正套机会。 工业硅:仓单持续去化,带动月差走强。 11-12合约间价差走强至-200左右,跨期套利观望。 价差端:关注多晶硅仓单注册进度 多晶硅:近期多晶硅反内卷升温下,拉动期货价格强势上涨,而现货价格涨幅偏慢。 另外,仓单注册量仍然缓慢,挤仓风险仍存,同时多晶硅供给侧改革时间不确定(远月也会偏强),可关注买近月-卖远月正套组合,且合约跨度以隔月为优。 附录:光伏行业重要事件-国内 2024年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1)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2)把深化建筑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把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纳入城镇的规划、建设、更新和改造。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动有条件的新建厂房、新建公共建筑应装尽装光伏系统。该指导意见除了坚定发展光伏方向,另外也给光伏未来增加了想象空间。 2024年11月20日,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光伏制造项目电耗应满足以下要求:1.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6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0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53千瓦时/千克。最低资本金比例由原20%提升至30%。这有助于克制多晶硅行业的盲目扩张。 2025年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提到,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各类调节资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更加完善,各类调节资源调用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调节能力的建设优化,支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