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泰君安证券]:东南亚国别消费研究:泰国—消费平稳增长,现代渠道发达 - 发现报告

东南亚国别消费研究:泰国—消费平稳增长,现代渠道发达

2025-06-25李俊、王祎婕、汪立亭国泰君安证券路***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东南亚国别消费研究:泰国—消费平稳增长,现代渠道发达

目录1.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第三产业为经济核心........................................32.消费:东盟第三大消费市场,消费平稳发展...............................................63.零售渠道:现代渠道为主,电商发展迅速...................................................94.本地供应及进出口情况..............................................................................145.资本市场表现及重点上市公司简析............................................................176.风险提示....................................................................................................23 本篇是国泰海通东南亚国别消费研究系列的第四篇,内容主要包括泰国的经济发展、整体消费情况、本地供应链情况、进出口政策以及主要上市公司概况,旨在为泰国消费行业做总概性的介绍。1.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第三产业为经济核心泰国是东盟的创始成员国,也是东盟第三大经济体。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4年泰国GDP约5264亿美元,占东盟GDP比重的13%,仅次于印尼的35%和新加坡的14%,是东盟第三大经济体。由于出口疲软、外资净流出以及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等,2015-2024年泰国实际GDP年复合增速约1.8%,位列东盟主要六国最低。根据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2025》预测,2025-2026年泰国实际GDP预测增速各1.8%/1.6%,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1.4%/1.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7%/3.9%。表1泰 国及其他东盟主要国家经济总量及增速(2024)泰国印尼新加坡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GDP(亿美元)5264139635476461547654221东盟GDP占比13%35%14%12%12%11%15-24实际GDP CAGR1.8%4.1%3.2%4.5%6.0%3.8%25E实际GDP预测增速1.8%4.7%2.0%5.5%5.2%4.1%数据来源:Euromonitor,IM F《World EconomicOutlook, April2025》,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泰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王权兴衰和国内外动乱,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发展。农业是泰国的传统经济产业,虽然其所占GDP比重有所下滑,但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米和天然橡胶出口国,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工业从早期的农产品初加工,到进口替代,再到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发展,GDP占比不断提升,但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周边国家制造业崛起和外资流出,制造业的GDP占比有所下滑。泰国的服务业发展较早,占GDP的比重最高,尤其是旅游业,对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泰国是东南亚唯一未受殖民国家,早期经济发展依赖大米出口。泰国原名暹罗,1238年成立后先后经历素可泰、大城、吞武里和曼谷王朝,长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对外贸易极其有限。1851年曼谷王朝拉玛四世蒙固继位后,与英国于1855年签署了《宝宁条约》,允许包含贵金属在内所有商品在两国间自由贸易,规定进口关税不超3%,并限制征收出口税。《宝宁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泰国现代经济史的开端。泰国随后很快与当时其他主要工业国签署了类似条约,转为几乎完全开放的经济体。拉玛五世朱拉隆功于1868年继位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并进行更全面的现代化改革,包括废除奴隶和徭役、发展基础教育、推动宗教自由、建立职业警察和军队等。为维持国家独立性,泰国于1860-1910年代多次向英法两国割让领土,最终作为缓冲国成为东南亚唯一未受殖民统治的国家。期间,由于《宝宁条约》签署,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大量廉价进口商品涌入,叠加当时海外国家对大米的旺盛需求,泰国大量农民转向种植水稻。根据IMF文献,1850-1930年代,泰国大米出口增长约25倍,占全球贸易总量约30%。直到1920年代,除稻米和木材加工外,泰国国内几乎不存在制造业。之后泰国经历了动乱的三四十年。1932年暹罗立宪革命爆发,泰国进入君主立宪制时代。之后二战爆发,泰国饱受战乱之苦,直到1950年代制造业占GDP比重仍不足10%。1950-1972年工业化发展主要是进口替代,之后逐渐转变为以出口为导向。1960 年代前,泰国国内工业仍主要衍生自农产品加工需求,主要产业包括稻米和木材加工,蔗糖,卷烟,编织袋生产,以及多种满足本地生活所需的家庭作坊。泰国于1954年颁布了首部工业促进法,但直到1960年投资促进委员会成立后才持续通过相关法案加强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后泰国国内投资迅速增长。根据World Bank数据,按本币不变价,1960年投资占泰国GDP比重为18%,到1970年最高峰时已增至36%。国内投资拉动泰国工业产出迅速增长,最初得到发展的是农业衍生的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等,然后是石油精炼、化学品和运输设备等重工业。根据World Bank数据,按本币不变价,泰国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60年的13%提升至1972年的18%。图1泰国支出法GDP各分项占比(1960-2023)图2泰国制造业和农业占GDP比重(1960-2023)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1972年投资促进法颁布后,泰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开始转向出口导向。但转型的开局颇为艰难,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期,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国际能源价格飙升。根据World Bank数据,1973年泰国外债占GDP比重为11%,到1985年阶段性高点时已达45%。为改善国际收支,泰国政府于1984年调整汇率制度为盯住一篮子货币,但美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仍高达80%-82%。1985-1987年,泰铢跟随美元迅速贬值,吸引以日本为代表的外资涌入,泰国出口导向制造业得到高速发展。根据World Bank数据,1987年泰国接受外资直接净投资额占GDP比重仅0.4%,到1990年阶段性高点时已达2.7%。期间,泰国制造业和出口占GDP比重迅速提升,推动实际GDP增速回升至约10%。图3泰国实际GDP增速(1960-2023)图4泰国外债占GDP比重(1970-2023)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199 5200 0200 5201 0201 5202 0净 出口0%5%10%15%20%25%30%35%40%196 0196 5197 0197 5198 0198 5199 0199 5200 0200 5201 0201 5202 0农 业制 造业199 5200 0200 5201 0201 5202 00%10%20%30%40%50%60%70%80%90%100 %197 0197 5198 0198 5199 0199 5200 0200 5201 0201 5202 0 -10%-5%0%5%10%15%196 0196 5197 0197 5198 0198 5199 0 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金融危机对泰国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受迫于国际收支和经济恢复压力,泰国政府被迫于1997年7月改钉住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随后,泰铢剧烈贬值,对外贸易转入顺差,外资开始加速流入。根据World Bank数据,1998年最高峰时泰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净额占GDP比重达6.3%。1995年泰国加入WTO,同时获得“东方底特律”的称号,到2007年制造业占GDP比重已达31%。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由于周边国家制造业逐渐崛起,外资开始大量流出泰国,导致其国内制造业发展陷入停滞,经济增长重心逐渐转向服务业。根据World Bank数据,按本币不变价计算,2007年泰国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各8/39%/53%,到2024年已发展为各9%/33%/59%。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泰国旅游业也迎来跨越式发展。根据World Bank数据,2019年泰国国际旅游收入达644亿美元,占出口额比例达20%,全年旅客总数近4000万人次;根据泰国政府旅游局数据,2024年泰国接待国际旅客总数已恢复至约3500万人次,预计2025年达到3600万至3900万名国际游客和1.98至2.23万亿泰铢旅游收入的目标。图7泰国GDP按产业贡献率拆分(1960-2023,单位:%)图8泰国国际旅游收入及其占出口额比重(1995-2020)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泰国经济重心在曼谷及周边地区。根据泰国NESDC数据,2023年曼谷及周边地区人口约1754万人,占人口总量的25%;地区生产总值8.6万亿泰铢,占经济总量的48%;人均GDP达48.9万泰铢(约1.5万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泰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政府设立了拉廊和春武里工业区等多个特区,在税收、行政程序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支持,吸引了三星、西门子和松下诸多国际制造商,暹罗水泥等大型重工业集团的入驻,同时也发展起了成熟的食品加工业。 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数据来源:World Bank,国泰海通证券研究(15.0)(10.0)(5.0)0.05.010.015.0196 0196 5197 0197 5198 0198 5199 0199 5消 费投 资 200 0200 5201 0201 5202 0净 出口 2.消费:东盟第三大消费市场,消费平稳发展泰国是东盟第三大消费市场。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5-2024年,泰国居民消费总量由2324亿美元增至327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9%,是东盟第三大消费市场;同期人均消费支出由3306美元增至4565美元,年复合增速3.7%,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3.3%的年复合增速。表2东 盟主要国家消费指标(2024)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居民总消费(亿美元)7597327217103505人均消费支出(千美元)2.74.628.43.0人均消费支出2015-24 CAGR4.2%3.7%3.8%4.3%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24 CAGR4.0%3.3%3.8%3.4%数据来源:Euromonitor,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图9泰国居民消费及增速(1990-2024)图10泰国居民消费支出拆分(1990-2024)数据来源:Euromonitor,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数据来源:Euromonitor,国泰海通证券研究餐饮消费支出占比在东盟主要国家中最高。根据Euromonitor数据,泰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长期较为稳定,其中食饮烟酒、住房家居和其他类支出比重较高,2024年占比各27.1%,23.8%和11.8%;横向比较东盟其他主要国家,泰国餐饮消费和住房家具支出占比各10.8%和23.8%,为六国中最高。表3东盟主要国家消费结构(2024)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食饮烟酒41.2%27.1%7.7%37.9%36.6%餐饮7.7%10.8%6.8%5.3%8.8%服饰3.1%2.8%3.0%1.4%4.7%住房家居14.4%23.8%23.2%17.8%20.0%医药健康3.2%5.2%7.6%4.5%4.0%交通16.9%11.3%11.8%9.8%11.4%通信5.4%1.8%2.6%2.6%2.2%文娱2.5%4.2%9.0%1.6%1.3%教育3.5%1.2%4.2%4.9%5.5%其他2.1%11.8%24.1%14.2%5.5%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