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东财煤炭 山西焦煤 – 2025年中期策略会 - 发现报告

东财煤炭 山西焦煤 – 2025年中期策略会

2025-06-26未知机构娱***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东财煤炭  山西焦煤 – 2025年中期策略会

1、焦煤价格走势与调整分析 •价格下跌趋势概述:焦煤价格自2024年至2025年呈单边下跌走势,与前两年市场形势差异较大。2025年一季度行业表现尚可,销量增长弥补部分价格下跌影响,商品销量增长约120万吨。二季度销量同比上升但增速放缓,6月数据显示同比增幅低于一季度。需注意,销量统计存在调度与财务口径差异,部分数据非最终结果,但整体销量仍呈同比上升趋势。 •近期价格调整细节:2025年6月焦煤价格调降,沙曲主焦煤调降后基准价为1200元/吨(含税车板价,即上站台价格),较二季度1350元的水平下降约150元,调降后长协价较市场价格高约100元。关于执行时间,存在6月合同执行或7月开始执行的讨论。近期现货市场略有反弹,幅度约为几十元。市场价格下跌速度快于长协价,长协与市场保持100元左右价差较合理,价差过大下游客户接受度低。 •价格对盈利的影响:焦煤综合成本(含制造成本、洗精成本及3费)约为吨煤750元。2025年一季度综合售价约870元/吨,精煤分品种价格方面,焦煤、肥煤约1100元/吨,瘦煤一季度价格约900元/吨,近期调降后约800元/吨。二季度精煤售价受调降影响,综合来看或下降100元以上。市场价格下跌速度快于长协价,长协与市场保持100元左右价差,成本与售价关系显示煤矿仍有盈利,但分季度和全年盈利情况有差异。 2、成本结构与盈利状况 •综合成本水平:综合成本包含制造成本、洗精成本、三费及大冢商会成本等。经统计,吨煤综合成本约为750元,该成本为月平均价格水平,统计口径涵盖主焦煤、配焦煤、动力煤等所有煤种的综合情况,且需与综合售价的口径相对应。 •不同矿井盈利差异:从全公司平均成本来看,综合成本约750元的情况下整体仍能实现盈利,但不同矿井盈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临汾公司旗下的整合矿(规模多为60万至120万吨)因资源回收率低(仅30%多),一季度已出现亏损;而主力矿井(如吕梁地区矿井)资源回收率较高(普遍在60%-70%),盈利状况较好。回收率差异是导致矿井盈利分化的关键因素,回收率仅30%多的矿井抗价格波动能力弱,价格小幅下跌即可能陷入亏损。 •全年成本控制目标:全年成本控制方面,集团明确指引全年成本需下降10%以上。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压缩非必要开支(如减少不必要的奖励、激励等)。工资结构方面,基本工资(含 一线工人近年普涨的基础工资)保持稳定,绩效工资则与产销、市场行情挂钩,行业整体效益及市场变化会对绩效产生影响。公司强调2025年要以销定产、以效定产和以现定产,其中以现定产重点关注现金流和回款情况。 3、长协兑现与市场关系 •长协与现货价差关系:焦煤市场存在长协价与市场价倒挂现象。当长协价较市场价高约100元时,下游接受度较高,因下游有对优质焦煤品种溢价采购的意愿,且长期合作关系也支撑其接受一定程度的价差。而当价差扩大至200元时,下游兑现压力显著增加。 •长协兑现率趋势:2025年焦煤长协兑现整体呈年初持续下跌态势,调降价格后兑现情况有所改善。基于品质差异和长期合作关系,焦煤长协的粘性较动力煤更强,市场对一定程度的倒挂具有容忍度,但价差扩大至200元以上时,兑现难度明显加大。 4、库存与销售策略 •库存现状与控制:2025年一季度港口库存水平较高;二季度受市场价格反弹及上游传导影响,去库速度较快,价格反弹时去库尤为明显。整体来看,库存处于可控范围,未出现极端积压导致被迫减产的情况。 •销售策略调整:2024年至2025年持续强调紧盯回款与现金流,必要时可让利以保障回款,行情不佳时,现金流与回款比价格波动更重要。2025年重点推行“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产”原则,“以现定产”核心是关注现金及回款状况。此外,公司积极探索新销售途径,已尝试向印尼出口产品。当前出口仍有配额限制,但较以往有所放松,出口路径已恢复打通。基于能源安全需多资源支撑的考虑,未来煤炭出口政策或有调整可能。2024年全国焦煤出口总量约一两百万吨,规模较小。 5、蒙煤供给与行业格局 •蒙煤成本与供给展望:蒙煤边境成本约700元,开采成本低,但运输、转运及运距等因素使综合成本上升。若国内价格持续下跌,将倒逼蒙煤供给量收缩。虽运输能力未来或提升,但国内外市场存在供需平衡点,蒙煤供给并非无限增加。 •蒙煤与国内煤互补性:蒙煤的低硫配焦与山西主焦互补,长流程炼钢中,蒙煤用量增加时仍需山西煤补充。因国内高品煤配比需求限制,低品蒙煤增量有限。 •行业成本与竞争格局:国内焦煤主产区中,山西因地质条件优势,焦煤成本低于山东、淮北、河南等产区。若价格再跌100元,民企可能率先退出市场,但具体退出产能规模难以量化。我国年进口焦煤约1亿吨,存在焦煤缺口,国内外焦煤市场相对独立。当前蒙煤是主要进口来源,但运输半径限制了其在沿海港口的使用,澳洲煤等进口量小,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国内外价格倒挂时,若国内价格降得足够低,可能挤出部分进口煤,但因进口量有限,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6、储量与产能目标 •煤炭储量情况:公司煤炭总储量由66亿吨与9.5亿吨资源量汇总构成,约75-76亿吨。新获取资源的可采比例约为2/3,可采量近40亿吨。当前实际产能控制在4300万吨/年左右,以此产能计算,40亿吨可采储量能支撑较长开采周期。此外,当前一二级市场倒挂严重,若公司储量在一级市场竞拍,价值评估可达几千亿市值。 •全年产能目标:2025年公司原煤目标为4600万吨,商品煤目标为3000-3200万吨,该目标全年不变。分季度看,一季度商品煤销量约550万吨;二季度销量预计环比增长,2024年二季度销量约656万吨(实际恢复量集中在5月中下旬至6月),2025年二季度销量预计超去年,可达700万吨以上。上半年商品煤合计销量预计超1000万吨(约1200万吨)。产能调整上,公司以市场接受度和效益为核心,若市场不佳,不会强行完成目标,遵循以销定产、以效定产原则,关注现金和回款效率。 Q&A Q:当前行业或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如何? A:自去年至今年,整体呈现单边下跌走势,与前两年形势不同。一季度因销量增长部分弥补价格下跌影响,表现尚可;二季度延续销量增长趋势但增速放缓,5月底数据显示销量同比上升但增幅低于一季度。价格下跌速度快于销量增长,集团对执行长协用户调价让利,如沙曲主焦调至约1200元/吨水平。 Q:会议中提及的季度内调价是否指近期观察到的调降? A:该次调价为6月的中煤价格下行调整。Q:报道称河南等地此次调降将于7月1日开始,公司是否已提前执行调降? A:调降基于此前合同兑现率给予优惠,具体按6月份合同对象执行,是否为普遍优惠需进一步核实。 Q:6月中旬价格调降后,6月的合同是否按调降后的价格执行? A:根据合同签署情况,调降后的价格应从7月开始执行。 Q:公司二季度产量是否为1,350? A:当前产量较此前数值下降150。 Q:二季度产量降幅达150的具体情况如何? A:当前已完成降幅调整,调整时点产品价格较市场水平高约100元。Q:某产品价格调整后仍高于市场价格约100元,该调整政策的出台时间及后续价格变动 情况如何? A:该政策于6月初至中旬出台,近期价格有所回升,但涨幅较小。Q:当前已至6月底,正在洽谈三季度长协,因价格偏离未达10%,三季度长协是否不会再降价? A:判断三季度长协不会再降价。 Q:当前价格调整后的盈利情况及对应利润水平如何? A:由于成本存在季度与年度差异,公司保持盈利状态,综合成本约为吨煤700-750元。 Q:综合成本具体包含哪些成本? A:综合成本包含3费、制造成本、洗精成本及大冢商会等各项成本,吨煤综合成本约为750元。 Q:一季度综合售价约为多少? A:一季度综合售价约为870。 Q:一季度的焦煤精煤价格大概是多少? A:一季度焦煤精煤未统计平均价格,主要品种中,肥煤价格约1,000-1,100,焦煤与肥煤价格约1,100出头;主要品种包括焦煤、肥煤、瘦煤,按品种统计涉及马兰、郑庄矿、沙曲等矿。 Q:1,100元的价格是否为报表上的不含税价格?当前提及的沙曲长协报价1,200元是否为含税价格? A:1,100元的价格及沙曲长协报价1,200元均为上站台价格。 Q:上站台的价格是否包含短导的费用? A:上站台的价格为车板价,已包含上站台的费用。 Q:沙曲的不含税价格是否约为1,000元? A:沙曲一季度不含税价格为1,350元,该价格包含短途运费和车板价;若需还原不含税价格,需扣除税费。 Q:当前综合测算仍有盈利,但部分矿井在本次降价后是否可能不再盈利? A:主要面临压力的是临汾公司下属的整合矿,因其资源回收率较低。Q:临汾公司整合矿的具体情况如何?主力矿井的产量保障情况如何? A:临汾公司整合矿规模较小,主要包括60万吨、90万吨、100万吨、120万吨级矿井,其先天资源条件较差,资源回收率仅约30%,且2024年一季度已出现亏损。主力矿井虽今年上量较低,但产量仍有保障。 Q:主力矿井的回收率水平如何? A:各矿井回收率存在差异,但普遍处于60%-70%区间。Q:山西地区去年因安监原因减产严重,今年恢复后焦煤供应进一步宽松,其焦煤企业盈利能力在全国焦煤企业中的排名情况如何? A:山西焦煤企业盈利能力在全国焦煤企业中排名靠前,主要得益于先天资源优势及品种价格优势;其中上市公司作为行业内领先代表,盈利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普通企业。 Q:从生产端感受来看,临汾、吕梁周边企业因当前盈利不佳出现减产的具体情况如何? A:存在个别露天煤矿民营企业因盈利问题停产的情况;国有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较难完全停产,仅能部分减产;且井下需维持一通三防等基础工作,完全停产后复产损失较大。 Q:当前是否存在大面积企业难以维持运营的情况?若存在,停产或减产的企业主要具备哪些特征? A:目前未观察到普遍或大面积的企业运营困难情况。部分低回收率且长期亏损的企业存在停产或减产现象。此外,安全、环保等因素会对部分企业生产形成控制,但主要驱动因素是市场状况良好、上游库存接受度较高,企业仍会维持正常生产。 Q:为何价格不佳时企业减产动力不足? A:企业需要一定的产量规模作为支撑,即使存在一定盈利或阶段性小幅亏损,仍会维持生产。 Q:近期山西吕梁地区因安全环保检查出现减量,目前该区域生产是否已恢复正常?对整体供给影响程度如何? A:由于公司未受影响,未密切关注具体情况,现有信息显示部分企业存在减产、复产及仍停产的情况,但整体对供给影响有限。 Q:当前焦煤长协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焦煤长协兑现情况如何? A:今年焦煤长协兑现情况呈现年初以来持续下降趋势,价格调整后兑现情况有所改善。当长协与现货价差约100元时,下游接受度尚可,主要因下游企业愿意溢价采购优质焦煤品 种,叠加长期合作关系维护需求,不会仅因短期价差选择低价现货,极端行情下仍倾向维持合作;但若价差扩大至200元,兑现压力将显著增加。 Q:今年正常生产且未减产、市场销售不佳的情况下,库存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库存积压导致被迫减产的情况? A:库存情况整体可控,港口库存在一季度偏高,二季度因向上游传导及市场反弹带动去库较快,未出现极端积压情况。销售端通过紧盯回款与现金策略保持良好现金流,今年执行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产,并开展沙曲出口印尼等有益尝试。 Q:当前煤炭出口配额限制是否有所放松? A:目前煤炭出口仍存在配额限制,并非煤炭产业政策的根本性调整,但出口通道已恢复畅通。类比美国从石油进口国通过技术及资源补充实现石油出口的案例,未来若以能源安全为支撑,国家或出台政策支持煤炭出口。 Q:焦煤出口配额是如何确定的? A:去年全国焦煤出口总量约100-200万吨。历史上,约十多年前焦煤出口配额由省级层面分解;当前是否直接分配至企业尚不明确,具体配额数量需进一步核实。 Q: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综合成本是否有变动或降低? A:二季度与一季度综合成本的具体变动暂无确切数据,因各企业成本节奏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