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涛涛车业 – 2025中期策略会 - 发现报告

涛涛车业 – 2025中期策略会

2025-06-25未知机构@***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涛涛车业 – 2025中期策略会

全文摘要 1、海外机器人合作进展 ·与Skillsoft合作推进情况:合作推进中,双方互访美国厂房了解制造能力后快速达成意向。合作从投资逐步推进至战略合作协议,后续将签订单协议。目前公司在组装机器人样机,前天已完成一台简单样机研发,视频显示能初步移动,美国工程师正进行调试。订单将逐步推进,从10台起步增至100台及以上,整体进展较顺利。 ·组装地点与供应链优势:关于组装地点,因美国政府对机器人产品出口政策谨慎,中国整机出口美国可能性低,组装将在东南亚或美国完成。需先在中国做成熟,中国供应链成熟,配件精加工速度快,20多天完成样机研发,远超美国和东南亚地区。 ·合作范围与研发规划:与KSKL的合作是全方位战略合作,涵盖投资、组装、销售及共同开发产品。合作中会借助对方技术优势,也会观察其他美国高科技公司并开展合作。同时,公司将在美国组建自有研发团队,除组装外,还会开发自有储能解决方案。 ·美国工厂条件优势:美国现有仓库厂房面积充足,能满足合作需求,是对方选择合作的重要考量因素。 2、国内研发中心规划 ·研发中心设立情况:公司计划在上海张江成立国内研发中心(研究院),目前正在招聘人员和租赁场地。 ·研发方向与目标:上海研发团队聚焦智能化,主要方向为人形机器人和电动低速车智能化升级,未来可能考虑无人车规划。 ·国内机器人合作策略:公司不与国内机器人企业竞争,而是嫁接中美资源。中国机器人公司在美国制造或销售渠道不完善,美国企业缺乏制造能力,公司将为双方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推动自身产业转型升级。 3、电动低速车业务发展 ·应用场景与销售分布:电动低速车主要应用于球场内、社区、机场运输车、商场及酒店物流车等场景。总销量约为每年60多万台,年自然增长率约8%-10%,球场内与球场外销量大致各占一半。中美市场应用环境有差异,美国主要集中在封闭或半封闭区域,如高尔夫球场内球洞间运输;中国政策更支持且宽松,部分城市已允许上路。此外,美国存在中国没有的场景,如高尔夫球场内解球运输,未来可向无人驾驶改造。 ·销售季节性特征:电动低速车出货季节性明显,二、三季度(4-9月)出货量高,一、四季度少。原因是二、三季度天气好,且4-6月有暑假;一、四季度寒冷,而车辆多为敞篷,使用体验差,需求降低。 ·新车型推出与价格带:2024年研发投入多,开发了四座、五座露营款、六座款、第二品牌Takeway车型及球场简易款,后续将陆续运往美国销售。价格上,当前高端系列零售价约1万美元,五座、六座车型达1.2万-1.5万美元;第二品牌零售价或出厂价低1000-2000美元,简易款与第二品牌相近或略高。简易款功能定位为运输,配置简单,但质量和材质要求高,目标是在场外测试后进入高尔夫球场。 ·产能与库存情况:产能方面,越南工厂前期月产能低,7月起计划提至3000台/月,后续目标3500-4500台/月,以满足美国需求。因2025年销量要增长,仅靠越南产能可能不足, 泰国工厂同步扩产。库存方面,美国当前库存约1万多台(国内剩1万多台,叠加越南补充部分),可支撑数月销售;7月越南产能提升后,产能与销售基本匹配。若越南产能未及时提升,美国库存预计两三个月后消耗完。 4、毛利率与费用端表现 ·毛利率提升预期:从2025年3月份开始,公司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4年毛利率约为35% (取整估算),预计2025年将增长几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有两方面贡献因素:一是 高尔夫球车业务贡献较大,其毛利率高于平均水平;二是美国产品因品牌影响力增加产生品牌效益,公司不过多投入广告、促销,不盲目追求销量,优先保障产品利润。 ·费用端投入节奏: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期间费用同比仅略增。主业费用增长率低于收入或净利润的增长率。公司计划进入智能化产业及机器人领域,成立智能化研究中心,会逐步增加研发人员投入,但不会盲目扩张。预计2025年期间费用率可能会有所降低,因为收入在增长,而费用不会同步增加。 5、其他产品与核心零部件 ·全地形车与电动自行车进展:全地形车正从小排量向大排量推进,300350cc发动机的整车渐趋成熟,未来计划推进550700cc车型,长远目标是1000cc车型,虽大排量产品完成难度高,但每年都有进步。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市场需求降温,公司计划维持其平稳发展。电动自行车市场表现稍好,美国客户如沃尔玛因原有海外供应商无产能,与公司沟通合作,随着越南产能提升,部分客户可能转向公司,目前已有几款车型进入客户供应链,若中国供应商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电动自行车有望获得良好发展。 ·核心零部件自制情况:高尔夫球车三电系统中,电机、电池基本自制,控制器外购。机器人电机单个成本约900元,公司考虑自制降本。公司自制部件可降低成本、减少对供应商依赖、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如机器人开发速度较快得益于自制部件能力)。电机行业竞争变化方面,2018年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较少,电机厂商对整车厂议价能力强;随着技术发展,部分整车厂自主生产电机,其他供应商规模扩大,导致电机部件毛利率持续下降,当前人形机器人部件也呈类似趋势。 ·机器人零部件策略:公司对机器人零部件采取自制与外购结合策略,对与现有业务相关、技术可复用的部件(如电机)选择自制;高难度部件如丝杆、关节及软件等,则以外购为主。 Q&A Q:与Skillsoft的海外合作推进速度如何?是否能在今年实现组装及供货,还是需要更长时间周期? A:双方团队已互访考察对方研发与制造情况并快速达成合作,目前已完成前期投资与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续将推进订单协议。公司已启动机器人样机组装,前日出简单样机,美方工程师正参与调试,若调试通过将逐步下单,整体推进速度较快。 Q:当前业务是否主要在美国开展?若合作,制造环节是否要求在美国完成,还是可在越南、泰国等工厂进行? A:需先在国内将业务做成熟,后续根据情况调整。由于美国政府对机器人产品态度较谨慎,中国整机出口美国可能性较低,因此组装环节可能在东南亚或美国完成。 Q:公司在美国的厂房准备是否充分?是否需要另外拿地新建工厂? A:公司在美国现有的仓库及厂房面积已足够,暂时无需另外拿地新建工厂,其工厂条件与优势亦获得客户认可。 Q:目前公司在美国仅涉及组装环节,是否存在利润率较低的问题?后续是否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A:公司与KSKL的合作是全方位战略合作,涵盖投资、组装、销售及共同开发产品,同时借助其技术优势。此外,公司在美国不限于与Bilcare合作,还将探索与其他具备技术优势的高科技公司合作,并组建自有研发团队。未来除为Kisscare提供组装服务外,还将开发自有储能解决方案。 Q:国内设立的研发中心是否计划对接国内机器人本体企业?其主要服务方向是面向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国内研发中心的具体规划是什么? A:国内与国外同步考察机器人企业,后续将陆续达成合作协议并发布相关消息。国内研发 中心计划设立于上海张江,目前正推进人员招聘与场地租赁工作。国内研发团队主要聚焦智能化领域,重点方向包括人形机器人研发及公司原有电动低速车的智能化升级。 Q:国内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且降本速度快,公司目前是否仍计划参与国内制造端? A:公司当前并非与国内企业竞争,而是聚焦于打通中美资源:一方面帮助国内机器人企业完善其在美国的制造及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利用美国企业在软件开发领域的优势,通过中美间的沟通与嫁接为双方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借助进入机器人行业的契机推动自身产业转型升级。 Q:当前电动低速车在球场内与社区场景的市场分布情况如何? A:电动低速车在球场内外市场占比约各半,整体市场规模约60余万台,年自然增长率约8%-10%。 Q:除现有两个场景外,电动低速车是否存在需求量较大的新增应用场景? A:当前观察到电动低速车在海外存在新增应用场景,例如美国机场运输车、商场及酒店物流车等。美国政策支持度低于中国,其应用目前主要集中于封闭或半封闭区域;此外,美国存在中国未有的高尔夫球场场景,未来部分场景可向无人驾驶方向改造。 Q:机场、酒店、园区接驳车等场景的无人驾驶应用目前是否已形成较大体量,还是处于初步渗透阶段? A:美国在机场、酒店、园区接驳车等场景的无人驾驶应用已在推进,当前主要集中于封闭或半封闭区域,并探索高尔夫球场等特有场景的应用,尚未形成较大体量,处于初步渗透阶段。 Q:机场、酒店、园区接驳车领域当前市场体量如何,年销量是否已达到几万或十几万辆的量级? A:该领域年销售额可达几亿美金。 Q:电动低速车的年度出货量是否呈现固定的季节性分布? A:电动低速车年度出货量季节性分布基本固定,二、三季度因天气较好出货量较多,一、四季度因天气寒冷出货量较少。 Q:公司已推出6座车型,后续新品将有哪些主要变化?例如是否向更大尺寸发展或其他升级方向? A:自去年起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已开发多款新车型,包括原有四座车型、五座电动露营车、六座车型,以及第二品牌Takeway车型和拟进入球场的简易款高尔夫球车。后续这些新车型将陆续出货至美国销售,车型价格带及目标销售对象将更加丰富。 Q:第二品牌产品原计划年中或下半年上市,目前进展是否顺利? A:第二品牌产品原计划第三季度上市,当前受越南产能限制导致进度不及预期,但整体进展正常,后续越南产能将逐步提升。 Q:当前终端售价为1万美金的情况下,后续五座/六座车型、第二品牌及简易款的价格分布区间如何? A:五座/六座车型零售价预计在1.2-1.5万美金区间;济南款作为高端款终端售价为1万美 金;泰途第二品牌零售价或出厂价将较济南款低1-2千;简易款价格与第二品牌相近或略高,其目标用途为进入高尔夫球场,目前正通过场外测试优化产品问题。 Q:为何选择简易款系列而非高端系列进入高尔夫球场场内车市场? A:高尔夫球场场内车对质量与材质要求较高,但功能需求较简单,主要用于运输;而个人消费场景对智能化及配置要求更高。因此,简易款因配置较少、功能简化更适配球场需求,并非低端产品。 Q:今年新推出的五座露营款与六座高尔夫球车目前销量占比大致如何? A:目前两款车型销量占比仍不高,主要受限于产能。去年发运的库存已基本售罄,当前销 量取决于越南工厂的生产规模。 Q:越南工厂当前及7月起至三季度的月产能规划情况如何? A:当前越南工厂产能较低,自7月起月产能目标为3,000台,后续将逐步提升至3,500台、 4,000台,最终达到约4,500台,可满足美国市场需求。若越南产能未及时提升,美国库存将在未来两三个月耗尽;随着越南产能提升,对销售及年末库存备货的影响基本消除。 Q:越南工厂是否继续扩产?还是待泰国工厂投产后再扩产? A:不能等待泰国工厂投产后再扩产。越南现有产能仅能满足今年需求,考虑到明年业务需持续增长,单靠越南产能可能不足,因此需启动泰国工厂产能,以保障年度销售计划稳定并为明年发展做准备。 Q:越南与泰国同时扩产的目的是否为保证产能充足? A:根据自身目标及竞争对手情况,公司目标向此规模发展;若达到10万台年销量,仅靠越南基地产能不足,因此需越南与泰国基地共同扩产以保障产能充足。 Q:当前库存即将售罄,是否与国内另一竞争对手沟通?国内库存售罄后,后续越南供应的产品是否会涨价? A:当前国内库存情况为去年库存2万余台,已售出1万余台,剩余约1万台;叠加越南前 期供应的库存,美国市场至少还有1万余台库存,可支撑数月销售。自7月起越南产能释放后,产能与销售将基本匹配。此外,去年中国出口的库存预计经大半年消耗后将接近耗尽。关于涨价问题,曾与相关方沟通,但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 Q:今年全年毛利率预计将有多少个百分点的提升? A:自3月起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去年毛利率约为35%,预计今年将实现几个百分点的增长。Q:高尔夫球车毛利率是否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A:高尔夫球车对公司毛利率有较大贡献,此外美国产品因品牌影响力提升产生品牌效益,公司减少广告、打折、促销等过度追求销量的行为,更注重产品利润。 Q: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