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行业研究系列报告 传感器产业研究 全球传感器细分市场格局与国产 替代突围 2025年3月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关于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是深企投集团旗下的高端智库,聚焦产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致力于为各地提供产业发展落地方案。研究院总部位于深圳,服务区域覆盖全国主要省市。研究院集聚一批经济研究和产业研究专家,以985院校研究生为主体,链接高校专家学者,为全国各地政府及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基于自身的研究和咨询能力,同时借助集团的服务网络,深企投产业研究院为政府机构、国有平台、产业园区、金融机构等客户类型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政府机构客户。研究院重点提供五类服务:一是五年规划,包含发改系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工信、商务、投促、文旅等政府部门的专项五年规划;二是产业规划,包含地区、片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三是招商专题研究,包括产业链招商策略、招商规划、招商专案、招商图谱等;四是项目策划,发掘和策划包装契合区域禀赋、产业趋势和投资方向的项目,助力宣传推介和精准招商对接,或策划申报超长期国债等地方重点投资项目;五是项目评估,涵盖地方重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招商引资项目背景调查、产业基金拟投资项目尽职调查等。 国有平台客户。针对新时期全国各地国有城投、产投公司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转型发展的需要,聚焦国有平台投资布局的新质生产力和重点产业赛道,研究院提供产业情报、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投资标的尽职调查等服务。 产业园区客户。为国有园区、工业地产客户提供园区产业规划定位、产品定价策略、产品设计方案、招商运营服务方案、渠道和品牌推广策略、产业培训等服务。 金融机构客户。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产业细分领域深度研究、投资分析、标的尽职调查等服务,减少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决策准确率。 在产业研究领域,深企投产业研究院在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研究上具有深厚积累,每年发布原创深度报告近百份。有关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脑机接口、全球供应链等报告获得广泛传播。 目录 一、传感器概念及类别1 二、传感器产业链3 三、总体市场规模4 四、总体竞争格局9 五、重点领域市场格局10 (一)MEMS传感器10 (二)压力传感器26 (三)图像传感器30 (四)惯性传感器34 (五)声学传感器43 (六)射频传感器46 (七)磁传感器49 (八)汽车雷达54 (九)气体传感器63 (十)红外传感器67 (十一)温度传感器69 (十二)热敏电阻72 (十三)应变式传感器74 (十四)六维力传感器76 (十五)光纤传感器80 (十六)柔性传感器82 图、表目录 图1传感器工作原理1 图2传感器产业链3 图320232034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4 图420172026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5 图5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行业结构(亿元)6 图6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结构(销售额,亿元)6 图72018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7 图82018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亿元)7 图9汽车传感器主要类别8 图10MEMS传感器工作原理11 图11MEMS传感器分类12 图122022年全球MEMS行业产品结构13 图1320192024年全球MEMS市场规模(亿美元)14 图1420202025年中国MEMS市场规模(亿元)15 图152023年全球MEMS晶圆制造分布18 图162022年中国MEMS产业规模分布23 图1720192023年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27 图1820162025年中国MEMS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亿元)27 图192020年全球MEMS压力传感器市场份额28 图202020年中国MEMS压力传感器市场份额(按出货量)29 图21全球CMOS传感器应用市场规模(亿美元)32 图222023年全球CMOS传感器市场份额33 图2320182027年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 36 图2420182027年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出货量(亿颗)36 图2520182027年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亿元)37 图2620182027年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分产品市场规模(亿元) 37 图272022年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结构38 图282021年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份额39 图292022年中国MEMS加速度计市场份额40 图302022年中国MEMSIMU市场份额41 图31MEMS麦克风结构43 图322020年全球MEMS声学传感器市场份额45 图332020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份额47 图342020年全球滤波器市场份额48 图3520162027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51 图362027年全球磁传感器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亿美元)51 图37中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亿元)52 图382022年中国磁传感器下游市场情况52 图392022年中国磁传感器竞争格局53 图40激光雷达核心组件57 图41车载摄像头产业链58 图42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装机量(万台)59 图432020年全球气体传感器不同技术路线市场份额65 图442020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份额66 图45光电传感器分类68 图46全球及国内光电传感器主要企业69 图47汽车温度传感器类别70 图4820182029年全球应变式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74 图49六维力传感器的应用场景77 图50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中六维力传感器分布78 图5120172026年中国光纤传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亿元)81 图52柔性传感器分类83 表1MEMS产品主要类别11 表2MEMS产品主要应用领域12 表32023年全球MEMS前30强企业19 表4全球及我国MEMS主要企业22 表5全球及中国压力传感器主要企业29 表6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企业34 表7MEMS惯性传感器应用领域35 表8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企业42 表9MEMS声学传感器主要企业45 表10全球及我国射频MEMS主要企业(含滤波器)48 表11全球及我国磁传感器主要企业54 表12车载雷达系统传感器对比54 表13智能驾驶各类传感器预计单车用量及当前价格56 表14全球及我国毫米波雷达主要企业60 表15车载摄像头重点企业62 表16MEMS气体传感器应用场景63 表17全球及我国气体传感器主要企业67 表18全球及我国温度传感器主要企业71 表19我国热敏电阻主要企业73 表20全球六维力传感器主要企业79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一、传感器概念及类别 传感器引领智能时代。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传感器与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等并列,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技术。传感器被誉为“万物互联之眼”,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压力、温度、浓度等各种信息,是数据采集的源头。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1传感器工作原理 资料来源: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负责感知被测量的物理量。它通常采用某种特殊的材料或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敏感元件可以将温度、湿度、压力、光强等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常见的有热敏元件、光敏元件、力敏元件等。 转换元件负责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被测量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常见的转换元件类型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热电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偶、光电式、压电式、磁电式等。转换元件的转换原理和性能将直接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信号处理电路负责对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处理等。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信号处理电路通常包括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等)、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等组件。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传感器还可能包括其他辅助元件,如辅助电源、外壳、连接线等。这些元件有助于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测量物理量分类,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麦克风、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按工作原理分类,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阻式、光电式、电磁式传感器等;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类、汽车电子类、工业电子类、医疗电子类传感器,其中消费类传感器占市场比重最大。 全球传感器技术经历了多年发展,其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代。第一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第二代是上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体型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如利用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光敏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第三代传感器是智能型传感器,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信息交换、信息存储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高、自适应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MEMS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的代表。 二、传感器产业链 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为材料和元器件,材料涵盖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有机材料、金属材料等。上游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属于半导体产业链,占据价值链主要部分,形成设计制造代工封装测试分工格局,国际龙头普遍采用IDM(垂直整合制造)生产模式,国内企业以Fabless(无晶圆厂,仅专注设计)委托代工为主。传感器产业链中游为传感器模组组装,传感器产业链下游即终端设备、物联网系统集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医疗电子等。模组组装及终端设备处于中下游,国内已有基础优势。 图2传感器产业链 资料来源: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三、总体市场规模 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当前传感器的产业范围缺乏统一界定,因此各个机构的市场数据统计口径有所不同。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环保、消费等领域智能化、数字化需求的持续带动下,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根据Precedence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269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约5510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4,如下图所示。 55103 50864 46894 4326 39908 36815 33963 28903 31331 22691 2459726663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23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31E2032E2033E2034E 图320232034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PrecedenceResearch,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赛迪智库数据,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6447亿元,同比增长149,预计2026年将达到5547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150,如下图所示。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25 55472 191 48278 169 149 36447 41908 150 152 149 127 135 31709 29052 149 21888 24843 16908 19423 91 20 15 10 5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00 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2025E2026E 市场规模(亿元)增速 图420172026年中国传感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