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证券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组合拳施策保驾护航 高质量发展拨云见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证券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组合拳施策保驾护航 高质量发展拨云见日

金融2025-01-10大公信用H***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证券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组合拳施策保驾护航 高质量发展拨云见日

信用风险展望|证券行业 证券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 组合拳施策保驾护航高质量发展拨云见日 目录 监管政策2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3 盈利能力5 资本充足性及流动性8 债券融资10 信用质量11 附件14 2024年,行业监管政策继续维护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但受市场行情波动及政策调整影响,证券行业业绩短期增长承压,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债券融资规模亦有所减少。预计2025年,随着政策“组合拳”的逐步落地,市场信心将得到提振,证券公司整体收入盈利水平或将提升,头部证券公司将继续保持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行业内并购重组或将加速推进,同时资本对信用风险的抵御能力较高,行业整体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 监管政策:2024年,围绕新“国九条”的监管政策 持续出台,维护资本市场稳健高质量发展;预计 信用风险展望 证券行业 分析师 张瑶010-67413324 金融部行业组长zhangyao@dagongcredit.com 李欣蕊010-67413542 金融部分析师lixinrui@dagongcredit.com 客户服务 电话:010-67413300客服:4008-84-4008 Email:research@dagongcredit.com 2025年1月8日 2025年,监管机构将继续围绕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引导行业回归本源,监管环境趋严态势依旧。 行业规模和竞争格局:2024年,证券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小幅回落;预计2025年,头部证券公司将继续保持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且在内生动力及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内并购重组或将加速推进。 盈利能力:2024年,证券行业业绩短期增长承压,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预计2025年,随着权益市场行情回暖,证券公司收入水平或将提升,但投行业务业绩表现或将继续承压。 资本充足性及流动性:2024年,证券公司财务杠杆倍数保持较低水平,行业净资产增速放缓;预计2025年,证券公司或将逐步降低对资本规模的依赖度,转而在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发力,流动性风险整体仍可控。 债券融资:2024年,证券公司发行债券规模有所下降;预计2025年,证券公司流动性补充需求保持稳定,债券发行规模稳中有升。 信用质量:2024年,证券公司发债主体整体信用水平较高;预计2025年,证券公司整体信用水平保持稳定。 监管政策 2024年,围绕新“国九条”的监管政策持续出台,聚焦完善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和突 出主责主业,维护资本市场稳健高质量发展。预计2025年,监管机构将围绕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继续引导证券行业回归本源,监管环境趋严态势依旧。 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新‘国九条’”),从上市准入、持续监督、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加强交易管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等方面为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搭建了总体框架,为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资本市场指明了方向。 围绕新“国九条”的指导意见,监管部门继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制定完善了多项制度文件。2024年5月,为通过加强监管发挥上市证券公司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将从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等主责主业,发挥现代企业治理的有效性,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和全员合规要求,合理审慎开展融资并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等方面监管上市证券公司经营行为。2024年9月,证监会优化完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突出全面覆盖、审慎从严、强化风险管理、促进功能发挥的政策导向,督促证券公司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要求,促进行业机构高质量发展,并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监管机构着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为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开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证监会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2024年1月29日起,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2024年3月18日起,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上述措施旨在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为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证监会决定自2024年7月11日起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另一方面,2024年9月下旬以来,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激发市场活力。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中国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通过资产质押方式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提升相关金融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 监管处罚方面,2024年,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证券公司的处罚力度依然延续,处罚措施集中在出具警示函。投行业务、经纪业务处罚仍然高企;多家证券公司因IPO项目中的履职不力、尽职调查疏漏等问题遭到处罚;经纪业务因员工违规执业、投资顾问、产品销售等问题频 遭处罚。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强化了对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合规水平的关注,因内控管理不善、子公司管理失控、人员资质管理不到位等合规内控问题导致的罚单明显增多。 预计2025年,政策“组合拳”陆续落地将为经济提供更大的逆周期调节空间,市场信心将得到提振,证券公司各项业务拓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向好。监管政策方面,监管机构将围绕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继续从制度完善、规范执业等方面推动证券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同时,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监管导向将继续聚焦中介机构主体责任,证券公司将继续面临趋严的监管环境。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2024年,证券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小幅回落。预计2025年,头部证券公司将继续保持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且在内生动力及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内并购重组或将加速推进。 2024年以来,我国证券行业资产规模较2023年末小幅下降,截至2024年6月末,境内 147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1.75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83万亿 元,较2023年末增长3.98%;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9.2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98%。 14 12 10 8 6 4 2 0 20202021202220232024-6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总资产增速(右轴)证券公司总资产CR10集中率(右轴) 图12020~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证券公司总资产及集中度情况(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大公国际整理 我国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的同质化程度较高,行业内竞争激烈,头部证券公司凭借其自身客户基础、品牌价值、服务能力等资源在各项业务特别是投行业务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2024年1~6月,前十大证券公司股票承销额占比和债券承销额占比分别为75.32%和63.88%1,证券公司承销额集中度仍维持很高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前十大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占全行业的68.14%,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行业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 1截至2024年6月末,股票承销额排名前十位的证券公司分别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民生证券、招商证券和国金证券;债券承销额排名前十位的证券公司分别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和平安证券。 表1截至2024年6月末前十大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排名 证券公司 总资产 证券公司 净资产 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950.1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44.83 2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980.60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34.28 3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345.82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48.12 4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663.09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11.92 5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214.15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56.50 6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893.28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39.61 7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391.30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1,280.73 8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5,991.04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45.29 9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5,683.65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26.20 10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51.1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1,059.27 数据来源:Wind,大公国际整理 2024年,证券公司数量总体保持稳定。但另一方面,证监会在2024年3月就已指出力争 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到2035年, 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随后,新“国九条”针对“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明确指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下半年以来行业内并购重组明显提速,2024年9月,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分别发布公告称,筹划通过国泰君安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本次合并重组落地后,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将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与此同时,中小型证券公司的股权受让、并购重组亦在提速,有利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资源整合,补齐业务短板,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如,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证券”)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都证券”)合计34.25%的股份并成为其主要股东,浙商证券实际控制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都证券实际控制人;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证券”)通过发行A股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收购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证券”)99.26%股份;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证券”)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融证券”)64.60%的股份。另一方面,地方国资入股证券公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一,地方国资通过股权协议转让等方式从自身出现财务或经营问题的民营企业处收购证券公司股权;如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以下简称“国联集团”)民生证券股权、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这一举措有利于规范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展业行为,防范民营股东经营风险进一步向证券公司传递,同时也为地方优化整合金融资源提供助力。其二,在中央及地方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聚焦主业的政策引导下, 部分产业类国有企业将其参控股的证券公司股权转让至其他国资平台;如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至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表22024年1~6月部分(拟)发生股权转让及并购重组的证券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单位:亿元) 收购方 被收购方 证券公司 期末 总资产 期末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证券公司 期末 总资产 期末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国泰君安 8,980.60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