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点评 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驱动估值与业绩修复 药明生物(2269HK,买入,目标价:22.88港元)- 我们预期,生物安全法案大概率立法失败,利好公司在较为稳定的经营环境下持续实现业绩增长。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我们看好公司估值与业绩修复。 25财年NDAA不包含生物安全法案,生物安全法案大概率立法失败。12月7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对外公布了经两院委员会最终协商后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DefenseAuthorizationAct/NDAA)文本。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Act,编号S.3558/H.R.8333)并没有被纳入2025财年NDAA的修正案中,这意味着生物安全法案试图通过加入NDAA的立法路径失败。生物安全法案仍可以推进单独立法,但考虑到美国本届国会会议窗口期已不足两周,我们认为单独立法的成功率极低。 扩展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对冲地缘政治影响。尽管受到生物安全法案的扰动,药明生物仍在获得全球客户的信任,凸显出公司优秀的执行能力和严格的合规体系。例如,公司在7月份与一家跨国药企签订了4个临床3期和商业化生产合同。为了满足海外客户增长的制剂需求,药明生物今年11月宣布将扩大其德国勒沃库森基地的预充针制剂灌装产能,该产能计划在2026年达到GMP生产标准,加强公司满足全球客户多元化需求的能力。此外,公司积极扩张海外产能,新加坡的工厂将于2026年开始投产,首先支持药明合联的运营,公司也已宣布扩建位于美国马塞诸萨州基地的产能至3.6万升。 看好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复苏,推动研发需求的复苏。2024年全球医药融资初步呈现复苏态势。根据动脉橙数据,今年前11月全球医疗健康融资同比增长1.1%,在2023年同比下降21%的基础上有所恢复。同时,MNC药企研发投入具备韧性。深度参与全球医药产业链的中国CXO公司已感受到海外需求的增长,我们预计药明生物的临床前及早期临床阶段研发需求也将受益于融资复苏,公司管理层目标在2024年新增110个项目。我们预计,随着美国降息周期持续,全球生物医药融资有望持续复苏,推动公司CRO业务的增长。 里程碑收入体现公司研发平台价值。药明生物深度参与并赋能国内创新药行业。伴随着国内biotech公司对外授权快速增长,药明生物也获得了丰厚的里程碑收入。例如,默沙东在今年8月份以7亿美元的首付款收购同润生物的双抗CN201,此在研药物应用了药明生物的双抗和连续流生产技术,因此药明生物将获得里程碑收入。管理层预计,合计的里程碑收入在2H24将达到约5亿元,预计将显著增厚公司的净利润。 维持药明生物买入评级,上调基于DCF估值的目标价至22.88港元(前值:13.58港元)。我们预计药明生物2024E/25E/26E收入同比增长7.1%/12.4%/13.9%,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11.1%/13.4%,对应现阶段股价的经调整PE分别为14.9x/13.4x/11.8x。 免重 责要 本档仅供参考,投资者应仅依赖此发售之发行通函所载资料作出投资决定。版权归招银国际及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免责声明见招银国际官方网站:http://www.cmbi.com.hk。 声披 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