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行业策略研究报告 光伏行业2025年行业策略—— 新市场、新技术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 梁必果S1190524010001证券分析师:分析师登记编号: 刘强S1190522080001首席分析师:分析师登记编号: 钟欣材S1190524110004证券分析师:分析师登记编号: 刘淞S1190523030002证券分析师:分析师登记编号: 报告摘要 1、供需重塑开启新周期,反转在即 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海外产能壁垒持续提升,单月供需逆转,产业链报价在2024年H2筑底。展望2025年,随着供需重塑,光储平价带来的全球需求高增,行业报价与盈利反转在即。 2、颗粒硅、BC等新技术有望迎来渗透率提升,降本增效进入新纪元 技术迭代是历次新周期的核心主线,颗粒硅、BC等新技术在周期底部迎来了许多积极变化,例如降本增效加速、产业化进程加速等。随着颗粒硅与BC等技术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有望迎来新纪元,供应链有望迎来更多新的变化。 3、辅材拐点逐步到来,技术变革加速盈利修复 随着光伏组件报价筑底以及后续回升,辅材承压有望大幅减轻,同时随着过去向下周期对辅材二三线产能的出清,竞争格局持续优化。我们认为随着产业链报价回暖与终端需求持续增长,辅材龙头企业有望步入反转节奏,出货量与盈利有望迎来持续提升。 4、受益标的分析 随着新市场、新技术持续突破,光储平价新周期正加速开启,光伏行业反转在即,三个方向有望拾级而上。1)供需新周期有望在2025年开启,行业报价与盈利有望修复,龙头优势将逐步凸显,2025年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有望充分受益;2)降本空间大、技术持续迭代的新技术领域,如协鑫科技、XBC、钙钛矿等有望充分受益;3)配套设施,龙头优势凸显,新兴市场有望带动出货与盈利快速提升,龙头量利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增强,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福斯特、福莱特等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5、风险提示 技术升级不及预期,光伏新增装机增速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目录 1、供给侧改革加速行业修复,产业链报价有望筑底回暖 2、颗粒硅、BC等新技术渗透率提升,降本增效进入新纪元3、辅材拐点逐步到来,技术变革加速盈利修复4、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5、风险提示 1.1全球需求:光储平价加速展开,需求有望保持高增 光伏+储能平价周期正加速展开,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供需新周期正逐步开启。随着光伏与光储平价加速展开,新兴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欧美、中国等核心市场需求有望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全球新增装机分别为500/600/768GW,同比增速约为19%/20%/28%。我们判断,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推进、降息周期开启、龙头企业出海加速,2025年供需将重新匹配,光伏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向上周期。 1.1全球供给:产能出海多点开花,关税壁垒或将加速供应链本土化 本土供应链诉求持续提升,产能出海多点开花。随着光伏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各国家地区对本土产能诉求持续提升。当前全球都在积极推动本土光伏制造产能落地,随着贸易壁垒持续垒高,各环节头部企业纷纷加速出海进程,组件投资轻、落地快、技术难度小,因此海外(东南亚、印度、美国等国家以及地区)兴建了大量光伏组件产能。而电池技术要求高、投资重,未来海外对于光伏电池的需求增大。随着特朗普上台,全球光伏产品贸易壁垒呈增强趋势,例如,11月15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透露,将光伏组件的进口税率从9.6%提高至25%。针对持续垒高的贸易壁垒,我国通过降低出口退税加速供给端重塑、推动全球市场光伏产品报价回到合理区间。 1.2中国:需求同比持续高增,配套完善加速光储平价展开 国内需求同比持续高增,随着配套与机制进一步完善,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预计2024-2026年国内新增装机分别为252/265/300GW,年度同比增速为16.35%/5.16%/13.21%。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装机为160.88GW,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75.66GW,同+22.44%,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85.22GW,同+26.93%。我们认为随着配套设施与机制完善,地面电站与分布式装机有望维持同比高增;长期看,随着光伏单瓦成本的见底、电改推进、绿证扩容等,光储平价有望加速展开,地面电站与分布式有望维持高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太平洋证券 1.2美国:特朗普上任或影响短期供需,中长期增长趋势不变 政治风险加大美国本土供给与需求波动,中长期,随着光储平价与配套完善,需求有望加速释放。随着降息周期开启,美国2024-2025H1年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随着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美国市场政治风险加剧。此前在《通胀削减法案》影响下,美国本土产能也在加速建设当中,特朗普当选或将带来供给侧政策和本土产能建设的动荡。特朗普上任将加大化石能源开发,削减新能源相关支持,本土供给承压+高关税壁垒,或在上台后抑制短期美国光伏需求释放。但随着光储平价进一步深化、本土配套设施建设、利益集团立场变化等因素推进,需求有望在抑制后迎来快速反弹。 1.2欧洲:降息有望推动需求持续高增 随着降息周期开启+配套完善加速+碳排放机制完善,欧洲装机有望持续高增。2024-2026年装机有望达80/90/110GW,同比增速约12.36%/12.50%/22.22%。2024年下半年随着暑假结束以及去库推进,出口有望稳步恢复。随着降息周期开启+配套完善加速+碳排放机制完善,欧洲市场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从供给端看,欧洲本土产能框架正在落地细节,《净零工业法案》核心目的是到2030年,战略净零技术的制造能力接近或达到欧盟年度部署需求的至少40%。目前本土产能建设偏缓慢,短期供给侧依旧以进口为主。 资料来源:SolarPowerEurope、IEA、statista、太平洋证券 资料来源:SolarPowerEurope、太平洋证券 1.2中东:需求保持高增,抱团出海的桥头堡 中东核心市场增速快,需求将维持高速增长。中东阳光充足,土地面积宽广,随着中东核心市场转型诉求持续增强,在战争影响需求情况下,装机需求仍旧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随着沙特、阿联酋等主力国家的大型项目推进,中东需求仍将保持乐观。与定下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及发电目标相比,中东核心市场仍处于从1到10初期。 产能建设有望在2026年加速落地,成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桥头堡。受到地缘政治以及本土供应链安全意识影响,中东核心市场注重本土供应链培养,土耳其组件产能领先,沙特、阿联酋、阿曼等正积极培育一体化产能。2024年,随着多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与中东本土优质企业签署合资、股东、合作等协议,中东本土产能即将进入加速建投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太平洋证券 资料来源:Infolink、太平洋证券 1.3主链:开工率持续走低,去库与出清加速 各环节开工率持续走低,去库周期在开启。2024年四季度随着各环节亏损持续,叠加行业自律协议,各环节开工率有望迎来进一步走低,同时随着需求阶段性释放+开工率进一步走低,新一轮去库周期开启。 资料来源:SMM,太平洋证券 1.3硅料:供给持续收缩,新一轮去库周期开启 供给进一步收缩,新一轮去库周期开启。2024年上半年,随着行业库存持续走高,报价加速下行,随着报价压低至行业现金成本线下,二季度硅料月度产出开始走低。我们判断随着2024年四季度月度供需反转,硅料新一轮去库周期将开始,2025年报价有望逐步回升。 资料来源:SMM,太平洋证券 1.3组件:TOPCon领先企业迎来出货高增,BC或将带来格局变化 TOPCon领先企业出货迎来进一步提升,头部出货持续增长。2024年年中出货看,TOPCon产研领先的企业市占率出货迎来快速增长,市占率迎来进一步提升,TOPCon龙头晶科能源出货保持高速增长。其中通威股份、一道新能作为新晋一体化企业,出货实现快速增长,老牌头部企业协鑫集成、横店东磁重回前十。 海外市场壁垒提升+BC技术迭代有望带来格局变化。随着海外市场关税壁垒提升,海外出货对企业品牌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考验,海外核心市场、新兴市场有优势的企业,行业市占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BC技术降本增效提升,隆基绿能出货有望在2025年开始回到增长的轨道上,BC技术降本增效超预期情况下,有望带来格局的演变。 目录 1、供给侧改革加速行业修复,产业链报价有望筑底回暖2、颗粒硅、BC等新技术渗透率提升,降本增效进入新纪元3、辅材拐点逐步到来,技术变革加速盈利修复4、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5、风险提示 2.1颗粒硅:工艺流程简洁,能耗降低 颗粒硅流程简洁,单次转换率高,有效降低能耗。相较于改良的西门子法,硅烷流化床工艺去除了精馏、尾气处理、破碎整理环节。使得硅烷流化床法单次转化率高达99%,降低生产电耗超75%。 2.1颗粒硅:单位投资与运营成本优势明显 新技术带来变革,转换效率高与自动化程度高带来成本优势。1)单位投资成本优势明显,相较于改良西门子法还原炉温高于1080℃产生大量电力消耗,硅烷流化床实际炉内温度只需加温至600~700℃,有效降低硅料端电耗近80%;2)运营成本优势明显,相较于改良西门子法需要大型厂房&大量人力支撑,硅烷流化床工艺流程简洁高效,数字化工厂降低人工依赖,有效降低单位投资费用及人工成本。 2.2 BC:龙头加速产能扩张 龙头引领技术变革,加速BC产能规模扩张。隆基绿能2025年底有望实现70GWHPBC产能。隆基绿能推出HPBC2.0技术,量产效率达到26.6%,组件端产品功率高达660W。掣肘降本的银浆、设备、良率等环节,有望在2024下半年-2025持续优化提升,成本有望在2025年打平TOPCon。 龙头推出地面电站产品,加速降本进程。隆基绿能HPBC2.0技术先推出地面电站产品,效率优势下,成本有望打平TOPCon;爱旭股份采用极致效率的ABC技术,打造了黑洞、白洞等领先产品。 2.2 BC:龙头扩产设备订单落地,集采首次设立BC组件独立标段 BC激光设备价值量显著提升,大型订单已落地。激光开槽是BC技术必选设备,其单位价值量显著高于TOPCon等技术路线。2024年10月7日,帝尔激光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光伏龙头企业及其同一控制下主体签署《采购合同》,合同金额合计为12.3亿元(人民币,不含税),该订单对应设备为N型BC激光设备,该订单预计于2024年Q4开始交付。 华能集团首次设立BC组件独立标段,BC行业拐点已现。2024年8月15日,华能集团发布2024年光伏组件(第二批)框架协议采购招标公告,首次设立了BC组件的独立标段,规模为1GW,预计未来BC组件专项集采有望常态化,BC行业拐点已现。建议关注:帝尔激光、海目星等。 2.2 BC:封装方案变革加速降本增效,有望带动供应链变化 HPBC2.0组件封装工艺在焊接材料与背面封装上有较大变革,公司将在2025年通过一体化的背板进行更高密度的封装,在抗载荷、安全性、外观、抗水汽、柔性制造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基于全新的金属箔电路设计,每片电池片通过柔性的导电胶和金属箔电路互联从而自动形成完整的回路。 S2封装方案,电池片排布更加均匀,外观更优秀,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体现。同版型组件功率高10W以上,72白组件功率可达670W+,组件效率可达到24.8%,封装方案变革有望加速BC降本增效。 2.3 HJT:降本增效加速,渗透率有望迎来提升 异质结降本增效主要聚焦在硅片、靶材、金属化、设备、规模等方面。硅片方面,2025年量产薄片化有望从110微米切换至90微米。各家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无铟、低铟靶材,相关产品有望在中试线上持续优化。金属化方面,随着0BB技术、钢板印刷、30%银包铜等导入,HJT电池片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随着铜电镀中试线优化持续,设备稳定性、配套辅材(油墨)、良率等量产难点陆续被攻克,2025年中试线数据有望进一步提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