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港股财报]:知行集团控股2023/2024 年报 - 发现报告

知行集团控股2023/2024 年报

2024-09-29港股财报大***
知行集团控股2023/2024 年报

Unity Group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1539 目錄 2財務摘要 4主席報告 31企業管治報告 52公司資料 54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詳情 71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財務摘要 財務摘要 附註1:EBITDA指扣除利息開支及其他融資成本、稅項、折舊以及攤銷前的盈利。EBIT指扣除利息開支及其他融資成本以及稅項前的盈利。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EBITDA及EBIT並非釐定表現之方法。附註2:有關金額乃基於除除重大非經常性項目(根據本集團管理層定義)外的年內經調整溢利/(虧損)計算。有關詳情可參閱本報告第8頁。年內經調整溢利/(虧損)(除重大非經常性項目外)並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項下釐定表現之方法。—本集團的收入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6.6百萬港元增加98.7%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92.6百萬港元。—本集團的毛利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27.7百萬港元增加104.7%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56.7百萬港元。—本集團的年內EBITDA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8.6百萬港元改善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溢利約21.0百萬港元。—本集團的年內溢利╱(虧損)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24.0百萬港元改善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溢利約11.6百萬港元。—本集團經調整溢利╱(虧損)(不包括重大非經常性項目)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63.7百萬港元改善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溢利約36.3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約為1.05港仙,而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約為0.28港仙及0.08港仙。—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經調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約為2.71港仙,而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經調整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約為1.09港仙及1.05港仙。 主席報告 此外,集團將進一步拓展阿聯酋和馬來西亞的資本市場,並加快在馬來西亞的業務發展工作。這些合作不僅增強了我們的增長目標,還體現了我們對該地區碳中和的承諾。我想對我們的股東表達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的持續支持,也感謝我們卓越團隊在過去一年中的辛勤工作。讓我們共同繼續合作,為大家建設一個更加光明和可持續的未來。 各位股東: 本人謹代表董事會,欣然提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或「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經審核年度業績。 今年,集團的戰略重點放在阿聯酋、中東和馬來西亞市場。我們致力於推進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及可持續發展的倡議,並與馬來西亞政府合作,利用集團專有的LED照明技術以及我們的水培垂直農業系統,推動綠色倡議。我們參加了與中東主要合作夥伴的重大簽約儀式,強調我們在節能和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合作承諾。 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文輝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財務回顧 收入及毛利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總收入約為92.6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6.6百萬港元增加約98.7%。 收入分析列示如下: (a)此處指於馬來西亞開展的「黑暗中的光」項目(「馬來西亞項目」),幫助當地的公寓解決照明問題,同時實現能源效率。馬來西亞項目受到了來自客戶的諸多贊賞及當地政府的支持。馬來西亞項目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合共擁有約8,000家公寓)啟動並計劃於二零二五年前安裝6百萬支LED燈。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馬來西亞項目已完成約121,000(二零二三年:52,000)支LED燈的安裝,使得收入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14.4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6.2百萬港元。 馬來西亞項目的客戶主要指馬來西亞當地公寓的管理辦公室。馬來西亞項目幫助當地公寓節省能源及照明成本,根據相關會計準則,收入作為融資租賃收入入賬。於本年度,馬來西亞項目為81個(二零二三年:27個)客戶提供服務。馬來西亞項目下五大客戶對應收融資租賃款項的貢獻分析列示如下: (d)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大型太陽能光伏系統安裝項目,因此可再生能源服務收入減少。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其他收入及開支淨額 銷售及分銷開支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約為5.6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的 約6.1百 萬 港 元 有 所 減 少。減 少 乃主 要 由 於(i)廣 告 及 推 廣 開 支 由 截 至 二 零 二 三 年 三 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9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0百萬港元;部分被(ii)薪金開支及其他僱員福利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1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4百萬港元所抵銷。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其他收入淨額約10.9百萬港元,主要由於以下各項的綜合影響:(i)利息收入約0.7百萬港元;(ii)金融資產預期信貸虧損撥回約20.3百萬港元;(iii)與可換股債券有關的計入損益公平值變動約14.4百萬港元及與可換股債券有關的遞延首日虧損攤銷約8.6百萬港元的綜合影響;及(iv)按公平值計入損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權益投資的公平值虧損約15.1百萬港元。 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其他開支淨額約49.6港元,主要由於以下各項的綜合影響:(i)利息收入約0.6百萬港元;(ii)金融資產預期信貸虧損撥備約46.0百萬港元;及(iii)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權益投資的公平值虧損約3.3百萬港元。 行政開支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的行政開支約為46.6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6.4百萬港元有所增加。 增加乃由於以下各項的綜合影響:(i)匯兌虧損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3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6.9百萬港元,乃由於印尼盾及人民幣貶值所致;(ii)旅遊及娛樂開支由約1.9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5.8百萬港元;及(iii)僱員福利開支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3.9百萬港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19.2百萬港元,原因為員工數目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的57名增加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的70名,部分由法律及專業費用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8.8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4.7百萬港元所抵銷。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應佔聯營公司業績 融資成本 本 集 團 截 至 二 零 二 四 年 三 月 三 十 一 日 止 年 度 應 佔 聯營公司業績為約2.7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約1.5百萬港元有所增加。增加乃主要由於聯營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即KSL集團(定義見下文))之分佔業績增加。 本 集 團 的 融 資 成 本 由 截 至 二 零 二 三 年 三 月 三 十 一 日止年度的約23.3百萬港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約3.0百萬港元。 減少乃主要由於由高級法院批准的於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效之安排計劃(「計劃」),相關計劃債權人結欠的債務自首次分派日期起按每年2.5%計息,該利率遠低於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借款及其他應付款項的利率。 EBITDA/EBIT 誠如上文所述,本集團的EBITDA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8.6百萬港元改善為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溢利約21.0百萬港元。本集團的EBIT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約11.4百萬港元改善為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溢利約18.2百萬港元。 終止確認金融負債的收益 於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確認因計劃而豁免所有貸款利息及違約利息而產生的收益約51.6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概無確認該收益。 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年內經調整溢利/(虧損)(不包括非經常性項目) 所得稅開支╱(抵免) 為補充本集團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綜合業績,本報告呈列若干額外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如EBITDA、EBIT及年內經調整溢利╱(虧損)(不包括非經常性項目)。該等未經審核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應被視為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之本集團財務表現計量之補充,而並非替代計量。此外,該等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可能與其他公司所使用的類似詞彙具有不同定義。本公司認為,該等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可通過剔除若干非經營性及非經常性項目,按與管理層相同的方式為投資者及其他人士提供有用信息,以協助彼等理解及評估本公司的綜合經營業績以及比較各會計期間的財務業績及我們與同行公司的財務業績。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確認所得稅開支約3.6百萬港元,主要由於稅項虧損及減值虧損的遞延稅務影響所致。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確認所得稅抵免約10.6百萬港元,其中約8.1百萬港元為遞延稅項抵免而約2.5百萬港元則為過往年度超額撥備導致的當期稅項抵免。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下表載列於所示年度的年內經調整溢利╱(虧損)(除本集團管理層界定的若干重大非經常性項目外)與於所示年度損益的對賬: 該等項目被視為非經營性質。所有與可換股債券有關的公平值變動及遞延首日虧損攤銷、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權益投資的公平值虧損、有關購股權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及外匯虧損淨額均被視為與本集團的主要業務及核心經營無關,因此所有該等變動被視為非經營性質。 (b)該項目被視為非經常性質,因此於評估公司財務表現時已剔除非經常性項目。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流動資金、財務資源及資本架構 本集團主要以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及銀行以及其他借款撥支其業務。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的流動資產達約284.6百萬港元,較於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約201.6百萬港元增加41.2%。流動資產主要包括現金及銀行結餘約31.9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11.1百萬港元)、貿易應收賬款約193.7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155.4百萬港元)、應收融資租賃款項約3.0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2.6百萬港元)、應收一間聯營公司款項約4.5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12.0百萬港元)及按金、預付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約47.3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18.9百萬港元)。 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本集團的流動負債主要包括借款約17.4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9.0百萬港元)、應付計劃債權人款項約29.8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133.8百萬港元)、貿易應付賬款約11.1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8.7百萬港元)、應計費用、其他應付款項及已收按金約37.9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約42.9百萬港元)及可換股債券約12.9百萬港元(二零二三年:零)。本集團的流動比率由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約1.0倍增加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約2.5倍。 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完成計劃以重組其金融負債並啟動與新借款人的融資,本集團的債務結構變動概述如下: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於應付計劃債權人款項總額174.1百萬港元中,104.4百萬港元已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根據計劃條款透過完成發行本公司股份結算,從而導致整體債務減少。剩餘應付計劃債權人款項69.7百萬港元將於兩年半內以現金付款結算,按固定年利率2.5%計息。有關進一步詳情,請參閱本公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