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力源(301287.SZ)发行1667万股 公司核心看点及IPO发行募投:(1)公司专注面向制造领域和金融领域,是国内软件开发和信息化服务领先企业。在烟草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大型烟草企业核心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客户包括上烟集团、湖北中烟、江苏中烟、广东烟草、江苏烟草等。 溯联股份(301397.SZ)发行2501万股 相关报告 在金融业领域,公司提供专业的数据管理信息化服务,客户拓展至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汇添富基金、太平洋保险等。(2)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2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8800万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占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公司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60亿元,募投项目将有助于公司打造功能完善的新一代制造运营管理系统,从而满足制造企业的标准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公司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证券研究报告 新股精要—山东省IPTV独家运营商海看股份2023.06.04 新股精要—国内电气设备检测龙头西高院2023.06.01 新股精要—国内汽车进气系统龙头恒勃股份2023.05.30 主营业务分析:公司是一家重点面向制造领域和金融领域,致力于提升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软件开发和 信息化服务企业。2020-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金融客户,对交通银新股精要—全球风电紧固件主要生产行等客户收入大幅增加,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业绩仍呈现稳步增长。受 厂商之一飞沃科技2023.05.30 系统集成、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毛利率下行拖累,公司毛利率整体下滑。公司2020-2022年期间费用率随业务规模增长有所下降。 次新板块逆市上涨,6月第1周迎云从科技百亿解禁2023.05.28 行业发展及竞争格局:工业软件行业整体市场空间较大,其中以MES等为代表的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2021年MES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为106.6亿元,MES的市场规模增长率超过20%。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市场空间较大,且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至2020年度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2439亿元,同比增长9.3%。国内信息化行业的竞争格局整体而言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公司所在行业“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一个月(截至6月1日)静态市盈率为70.32倍。根据招股意向书披露,选择卫宁健康(300253.SZ)、思特奇(300608.SZ)、泽达易盛(688555.SH)、朗新科技(300682.SZ)、山大地纬(688579.SH)、易联盛(300096.SZ)、安硕信息(300380.SZ)、宇信科技(300674.SZ)作为可比公司。截至6月1日,可比公司对应2022年平均PE(LYR)为119.66倍(剔除负值泽达易盛、易联众、安硕信息),对应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预测平均PE分别为38.60倍和28.29倍。 风险提示:1)客户集中度较高及单一客户重大依赖的风险;2)公司业务规模较小的风险。 1.威士顿:国内软件开发和信息化服务领先企业 公司是国内软件开发和信息化服务领先企业,专注面向制造领域和金融领域,已成为国内大型烟草企业核心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从2010年开始,主要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企业制造运营管理(MOM)、企业资源管理(ERP)、IT企业综合管理平台(ITSM)和数据管理系统(DataM)等产品。公司研发了iWisdom敏捷开发与应用平台,并顺应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工业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iWisdom平台中,从而提升开发效率、降低项目成本,确保技术路线的延续性,保证产品的质量。 此外,公司基于在行业中长期积累的场景案例,通过建模和结构化的方法形成应用类核心技术,可以在智能制造、金融等领域复用。公司应用类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高级排程模型、质量预测模型、设备健康预测模型、物流调度模型等,可以实现生产工艺智能参数优化、产品质量预测以及设备预测性维修等功能,通过业务事件智能感知,结合人工智能关联分析,协同管控生产各条线的智能化保障,包括生产资源保障、动力能源保障、物流保障、设备健康以及工艺保障等生产协同功能,可有效优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客户生产、经营等环节的效率。凭借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公司与产业深度融合。在烟草细分领域,公司已成为国内大型烟草企业核心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客户包括上烟集团、湖北中烟、江苏中烟、广东烟草、江苏烟草等,在烟草行业的信息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金融业领域,公司提供专业的数据管理信息化服务,涉及项目管理、安全审计等专业业务管理及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等方面,客户拓展至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汇添富基金、太平洋保险等,在金融业信息化建设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主营业务分析及前五大客户 2020-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金融客户,对交通银行等客户收入大幅增加,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业绩仍呈现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包含软件开发、运维服务、系统集成、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四个主要业务类型。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59.09万元、27541.29万元和30713.66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9%,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分业务来看:1)软件开发:2020-2022年,公司软件开发收入分别为9257.76万元、10638.81万元和10452.63万元。2022年度,受到当年度客观因素影响,部分软件开发项目的验收有所延后,软件开发业务收入略有下降。2022年末,公司软件开发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1.80亿元,同比持续增长。2)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公司涉及的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主要集中在数据处理和大数据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上,如数据库软件、大数据平台软件、大数据工具软件等。2020-2022年,公司加大对于金融客户的拓展力度,抓住金融客户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新增需求,向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客户销售大数据相关产品及服务所形成的收入增幅较大,整体数据库软件产品、大数据平台软件产品、数据备份软件产品等标准化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的销售收入增长显著。 图1:2020-2022年公司业绩体量稳步增长 图2:公司各项业务营收占比稳定 受系统集成、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毛利率下行拖累,公司毛利率整体下滑。2020-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77%、44.75%和39.92%,其中,1)软件开发、运维服务主要成本为人工成本,涉及的材料成本金额较低,毛利率保持60%左右稳定水平。2)系统集成业务2020-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19.09%、14.05%和11.10%,呈逐年下滑趋势。2022年,公司政务云项目涉及新客户拓展策略,且单个合同金额较大,毛利率水平仅为7%,使得公司系统集成整体毛利率下滑。3)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2020-2022年毛利率分别为26.43%、14.68%和16.02%。由于2020年度公司销售的数据库产品数量较多,在向供应商集中采购时获得了一定的价格优惠,因此2020年度公司软件产品销售及服务的毛利率较高。此后的2021和2022年,公司对应业务毛利率有所下滑。 公司2020-2022年期间费用率随业务规模增长有所下降。2020-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5498.01万元、5875.28万元和5667.2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57%、21.33%和18.45%。公司整体期间费用波动较小,但随着业务规模增长,期间费用率逐年下降。 图3:公司2020-2022年毛利率整体下滑 图4:公司2020-2022年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 表1: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户 数据来源: 、公司招股意向书、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Wind 3.行业发展及竞争格局 3.1.行业信息化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工业软件行业整体市场空间较大,其中以MES等为代表的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工业软件是工业生产、智能制造的核心制支撑,根据赛迪智库、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等机构统计,2013年起至今,全球工业软件市场保持稳步增长。 截至2021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4561亿美元,同比增长4.66%,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8%。在整个亚太区域,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增速较为突出。根据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统计年鉴等数据源,截至2022年度,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到24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预计2021-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13.4%。从工业软件明细分类来看,工业软件可分为嵌入式软件(设备控制类软件)、生产控制类软件、研发设计类软件、经营管理类软件等,其中以MES为主要代表的生产控制类软件的市场普及率较低,不到25%。根据《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19)》统计,2018年度,我国生产控制类软件市场规模约286亿元,占国内整体工业软件市场的17%。根据第十二届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年会和赛迪智库数据源,2018年中国MES市场继续保持较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增长至83亿元,同比增速为16.0%。在市场体量方面,国内MES仍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企业MES个性化需求程度高、项目实施周期长且成功率偏低等特点,2018年MES市场普及率仅为21.6%,市场集中度不高,缺乏市场领导者,与国外成熟市场存在较大差距,将保持较快增速。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2021年MES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为106.6亿元,MES的市场规模增长率超过20%。 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市场空间较大,且呈现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业是我国信息化程度最高、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的行业之一,我国金融企业体系庞大、业务门类繁多、接口广泛、交易量大且并发性高,对于IT系统规划的合理性和运行稳定性有着高于一般行业的要求。目前,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IT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金融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业信息化近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至2020年度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2439亿元,同比增长9.3%。在银行领域,根据IDC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硬件投资为576亿元,占银行IT投资总额的47%。软件、服务投资额分别135亿、506亿元,分别占比11%、42%。在保险领域,根据IDC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保险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2019年度,市场规模达到280.1亿元,同比增长18.5%。 3.2.国内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国内信息化行业的竞争格局整体而言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目前,工业信息化应用软件领域的主要参与方为国内外大型软件产品和系统集成厂商,包括西门子、罗克韦尔、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上述企业由于进入较早,凭借先发优势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先机。由于国内企业大多仍处于两化融合初级阶段,且普遍对信息化解决方案有不同的需求,需要各类信息化服务商为其提供服务,国内信息化行业的竞争格局整体而言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横向看,信息化服务商大多在某个或某几个细分行业深耕和积累,成为某些行业的隐形冠军。纵向看,服务商投入研发的方向不同,主打产品线也各有侧重,产品具备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金融行业软件服务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金融行业,随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和信息科技外包将纳入统一监管,并且对重要外包服务的准入、风险管理、风险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上述政策影响下,小型软件服务商可能因合规整改而暂缓业务,甚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