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打造创新模式 助推移动金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打造创新模式 助推移动金融

2016-04-29德勤从***
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打造创新模式 助推移动金融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卓越中心•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打造创新模式 助推移动金融概要 2前言移动支付在全球倍受关注 什么是移动支付世界各国移动支付发展概况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展望中国移动支付生态系统 结束语研究方法12346101519目录 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概要)- 打造创新模式 助推移动金融 1前言王鹏程 博士主管合伙人德勤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周锦昌 先生主管合伙人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移动支付作为一种跨界的业务形式,其业务的开展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但由于其产业环境复杂,产业链较长,业务横跨多个行业,参与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在全球范围的普及推广一直未形成规模。在中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各方利益协同长期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加之客户基础较为薄弱,业务的开展只能在区域范围较小的规模上摸索运营,整体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智能手机与3G网络日渐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极大丰富的背景下,移动支付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交易额、交易笔数、行业覆盖等方面都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在中国,金融机构、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等主要参与方均已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力,规划移动支付战略,研发并推出移动支付的多种应用,积极开拓移动支付市场,整体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业界普遍认为,未来3年将是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参与方将面临着诸多的决策与挑战: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搭建移动支付生态系统,互惠共赢,积极稳健有序推进产业化进程等。这些问题与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息息相关,更关乎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为了帮助相关企业和机构更好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德勤推出了《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报告。本报告通过对移动支付产业链中100多家机构的调研,特别是通过与20余位企业高管及经理的面对面访谈,结合国外的移动支付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现状与挑战做出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对移动支付产业生态系统及产业与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与产业链各方进行充分交流,加深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报告能为各方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规划与执行提供参考。值此报告发布之际,德勤对所有参与本次调查与研究的各界精英所给予的支持与关注致以衷心的感谢! 2移动支付在全球倍受关注近年来,由于受到来自消费者移动支付需求增长的刺激以及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推动,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呈强劲增长态势。据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2.12亿,是2009 年的0.7亿用户数的3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4.73%,预计未来几年,增长态势还将继续,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总数将达到3.84亿。用户数增长的同时,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达到1,715.20亿美元,而2009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仅有255.59亿美元。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达到4,728.05亿美元,这将意味着平均每个用户1年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超过1千美元1 。在中国,移动支付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正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移动支付客户数达到1.45亿户,与2010年0.9亿户相比,增加了0.55亿户,增幅达到了61.11%2。移动支付客户数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的是移动支付业务量的快速增加,2011年全年发生业务2.47亿笔,业务笔数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09%3(见图1)。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以及搭建良性的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德勤通过对中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各参与方展开广泛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并结合全球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德勤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推出本研究报告。我们致力于在本报告中回答以下问题:123Forecast: Mobile Payments, Worldwide, 2009-2016, Gartner, 201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移动支付客户数据来源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报表,与Gartner 全球的移动支付用户数数据采集上不同。移动支付国家标准或年内发,和讯网,2012年4月20日,http://tech.hexun.com/2012-04-20/140602963.html图1 中国移动支付交易业务笔数(单位:亿)数据来源:《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和讯网,2012年0.671.182.472009年2010年2011年什么是移动支付?全球其他国家移动支付发展的情况如何?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挑战?现有的商业模式有哪些特点,发展前景如何?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未来三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如何?123456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 移动支付改善了用户的支付体验, 并为金融机构、 运营商、 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商户带来了新的机会, 逐渐在全球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近年来, 全球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 实现了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 在中国,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产业热点, 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增长空间, 产业链各方竞相逐鹿移动支付市场的局面愈演愈烈。 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概要)- 打造创新模式 助推移动金融 3什么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定义与分类目前,业界还没有统一的、被各方所接受的移动支付定义,不同的参与方和研究机构从各自角度对移动支付进行定义。例如,Gartner认为,“移动支付是在移动终端上使用包括银行账户、银行卡和预付费账号等支付工具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并且认为移动支付不包括基于话费帐户的手机支付、IVR支付(结合其他通讯手段如SMS和USSD强化安全的IVR支付除外)以及通过智能手机外接插件实现POS功能的三种模式4。与之相比,Forrester的定义更为宽泛,认为“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资金划转来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但不包括使用移动终端语音功能完成的交易”5。在本报告中,基于对移动支付的理解,综合主要研究机构和移动支付参与方的观点,德勤认为,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或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信息交互,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受付方转移从而实现支付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与其他各方的定义相比,该定义的外延更广,可以囊括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移动支付形式。就移动支付的分类而言,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给出不同的分类。目前,各方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方式是按通信方式将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Remote Payment)和近场支付(Proximity Payment)。此外,按交易对象,移动支付还可以分为“个人对个人”的支付(Person-to-Person Payment, P2P Payment)以及“个人对企业”的支付(Customer-to-Business Payment, C2B Payment)。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或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信息交互,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受付方转移从而实现支付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按交易对象,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个人对个人”支付(Person-to-Person Payment, P2P Payment)以及“个人对企业”支付(Customer-to-Business Payment, C2B Payment);按通信方式,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远程支付(Remote Payment)和近场支付(Proximity Payment)。远程支付,亦称为线上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结合交易对象是个人对个人还是个人对企业来区分,还可以将远程支付分为远程转账和远程在线支付。一个典型的远程支付的流程是发生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电子商务网站购买产品后,按照商家提供的付款界面,跳转至手机银行或第三方移动支付页面完成支付。此外,通过SMS、IVR等方式进行的移动支付也属于远程支付。近场支付,是通过移动终端,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完成支付的非接触式支付方式。常见的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蓝牙、红外线、RFID等,目前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移动支付领域的主流技术,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都纷纷开始推广NFC技术。此外,通过外接读卡器使智能手机实现POS终端刷卡功能的创新支付模式,这里称之为“类Square模式”,也可以划分到近场支付的范畴内。这种支付方式起源于美国的Square公司,随后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纷纷推出类似产品,在中国,则出现了钱方支付、盒子支付等类似参与企业。45Forecast: Mobile Payments, Worldwide, 2009-2016, Gartner,2012年5月Mobile Payments Enter A Disruptive Phase,Forrest,2011年3月 4世界各国移动支付发展概况日本 – 运营商主导, 银行积极参与移动支付发展日本是移动支付普及率较高的国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已具有较成熟的商业模式。2010年12月,日本市场有大约9800万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6,其主流的移动支付技术是日本索尼公司研发的非接触式感应技术 — FeliCa。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占据了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依托其巨大的客户群,通过混业经营、参股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扩展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控制,获得巨大成功。NTT DoCoMo提供的NFC移动支付业务最大的优点就是极大地简化了使用移动支付业务操作的繁琐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要成功开展移动支付业务,NTT DoCoMo需要银行和商家的支持。为调动银行和商家的积极性,其通过注资的方式掌控移动支付产业链。韩国 – 运营商和银行联合主导, 政府给予积极扶持韩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移动支付业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多方的积极参与:1)移动运营商积极推动。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SK T、KTF、LGT)牢牢控制着移动支付产业链,占据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目前三大移动运营商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 标准预付费智能卡的手机。除了SK T的MONETA移动支付品牌以外,KTF推出了K-merce,LGT 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为了配合3G业务的发展,韩国运营商普遍采取定制手机的策略。2)银行对移动银行业务高度重视。因为手机处理银行业务所需要的花费仅为面对面处理业务费用的1/57,因此银行纷纷投资移动支付业务,期盼手机用户更多地使用移动银行,为银行节省大量成本。目前韩国的主要金融终端均可识别手机信用卡。67Gary Kim, 10% of Japanese Mobile Users Made Mobile Payments in December 2010, 2011年2月14日,http://mobilemarketingandtechnology.com/2011/02/14/10-of-japanese-mobile-users-made-mobile-payments-in-december-2010/中国人民银行庾力:低成本为手机银行的优势,和讯科技,2011年11月30日,http://tech.hexun.com/2011-11-30/135832958.html不同国家和地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水平及普及程度仍然存在差异性,各自根据自身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