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1%,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1%,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银轮股份,0021262023-05-04唐旭霞国信证券梦***
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1%,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5月04日买入银轮股份(002126.SZ)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1%,降本增效成果显现核心观点公司研究·财报点评汽车·汽车零部件证券分析师:唐旭霞联系人:王少南0755-81981814021-60375446tangxx@guosen.com.cnwangshaonan@guosen.com.cnS0980519080002基础数据投资评级买入(维持)合理估值16.00-18.00元收盘价13.53元总市值/流通市值10718/10080百万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17.05/7.58元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275.56百万元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银轮股份(002126.SZ)-一季报利润预增71%-85%,降本增效成果显现》——2023-04-16《银轮股份(002126.SZ)-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增63%-7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01-16《银轮股份(002126.SZ)-2022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改善,新能源业务占比提升》——2022-11-02银轮股份2023Q1业绩保持高增长。银轮股份2023Q1年实现营业收入25.55亿元,同比增长24.35%,环比增长3.06%,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80.73%,环比下滑16.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198.94%,环比下滑8.66%。公司业绩增长来源于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超预算完成,费用管控取得成效,预计主要得益于:1、国内商用车市场有所恢复;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占比提升,保持高增长,规模效应持续释放;3、民用换热业务开始放量;4、公司推动管理模式及考核模式变革,实施承包经营+利润提成的考核机制,运营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降本控费有所成效,毛利率同环比均实现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023Q1公司销售毛利率20.18%,同比+0.94pct,环比+0.84pct,毛利率同环比均实现增长。销售净利率5.48%,同比+1.25pct,环比-1.47pct。费用端,公司2023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9%/5.23%/4.53%/1.50%,同比变化为-1.40/-0.44/+0.40/+0.05pct,费用率同比继续下降,降本控费成果显现。新能源汽车业务保持高增长,发展工业及民用板块业务,保障公司成长能力。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收入1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20%,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新能源业务形成1+4+N的产品布局,包括一套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前端冷却模块、冷媒冷却液集成模块、空调箱模块、车载电子冷却系统等系统集成,以及热交换器、水冷板等零部件,从单一换热器零部件供应商逐步向系统集成供应商升级,提升配套价值量与综合竞争力。2021年公司开始发展工业及民用板块热管理产品,围绕特高压输变电、地热发电、储能、风力发电、制氢储氢、化工、中央空调、家用热泵空调、数据中心等领域提前布局和发展,预计随着客户的逐步导入保持较高的增速。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7/7.71/10.20亿元,同比增长47.9%/35.9%/32.4%,每股收益分别为0.72/0.97/1.2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上涨的风险,估值的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120222023E2024E2025E营业收入(百万元)7,8168,48010,82213,22015,499(+/-%)23.6%8.5%27.6%22.2%17.2%净利润(百万元)2203835677711020(+/-%)-31.5%73.9%47.9%35.9%32.4%每股收益(元)0.280.480.720.971.29EBITMargin5.6%5.9%7.1%7.8%8.7%净资产收益率(ROE)5.0%8.2%11.4%14.2%17.1%市盈率(PE)48.628.018.913.910.5EV/EBITDA23.221.717.915.213.0市净率(PB)2.442.292.151.981.79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注:摊薄每股收益按最新总股本计算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银轮股份2023Q1年实现营业收入25.55亿元,同比增长24.35%,环比增长3.06%,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80.73%,环比下滑16.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198.94%,环比下滑8.66%。公司业绩增长来源于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超预算完成,费用管控取得成效:1、受益于国内商用车市场有所恢复,2023年3月,商用车产销均完成43.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7.1%和34.2%,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7.4%。2023年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4.8万辆和9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2.9%。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占比提升,保持高增长,规模效应持续释放;3、民用换热业务在家用热泵空调国产替代取得突破,开发了新的增长点;4、公司推动管理模式及考核模式变革,实施承包经营+利润提成的考核机制,运营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降本控费有所成效,费用率同比下降,盈利能力提升:2023Q1公司销售毛利率20.18%,同比+0.94pct,环比+0.84pct,销售净利率5.48%,同比+1.25pct,环比-1.47pct。费用端,公司2023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9%、5.23%、4.53%、1.50%,同比变化为-1.40pct、-0.44pct、+0.40pct、+0.05pct,环比变化为-0.86pct、+0.22pct、+0.48pct、+1.52pct。图1:公司营业收入(亿元,%)图2:公司季度营业收入(亿元,%)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图3:公司归母净利润(亿元,%)图4:公司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图5: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图6:公司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公司董事、高管、核心员工等共计388人,强化对净利润的要求。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归母净利润率的考核权重占55%,具体的,对于2022-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不低于90、108、130、1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0、5.4、7.8、10.5亿元。表1: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期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摊销费用(万元)各绩效指标权重55%45%第一个行权期2022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0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不低于90亿元1580.52第二个行权期2023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4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8亿元1724.67第三个行权期2024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7.8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30亿元1191.09第四个行权期2025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5亿元2025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50亿元641.95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产品谱系拓展,由零部件向集成模块升级,完善产能布局,提高属地化制造能力和综合竞争力。2020年公司新能源产品形成了1+4+N的产品体系,其中1为新能源热管理系统,4为前端冷却模块、冷媒冷却液集成模块、空调箱模块、车载电子冷却系统,N为热交换器、水冷板、PTC、泵、阀、管路等零部件。公司从单一换热器零部件供应商逐步向系统集成供应商升级,提升配套价值量与综合竞争力。将热管理部件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划分能够共用通用性高的零部件,可提高零部件利用率与整车生产效率,可以实现单个组件替代多个零部件的作用,集成后的组件产品更加紧凑。产能布局方面: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山东、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建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并在美国、墨西哥、瑞典、波兰等建有研发分中心和生产基地。其中,墨西哥工厂完成批产前准备,波兰项目工厂已经结项进入内部装修。上海银轮用于投建热泵空调、电池和芯片热管理项目。公司2021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3.85亿元用于建设70万套新能源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项目,根据公司的估算,以上热泵空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对应净利润689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万元。公司2022年1月发布变更资金用途公告,拟将“乘用车EGR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变更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芯片热管理项目”,预计2025年达产,可形成468万套电池热管理产品产能以及140万套芯片热管理产品产能。四川银轮用于投建水冷板项目,满足四川时代、成都沃尔沃等客户属地化供货需求,产线可生产满足CTP/CTC/CTB集成下的大尺寸水冷板,且覆盖CTM冷却下的中小尺寸水冷板产品。项目计划于2023年形成水冷板产量79万件,24年形成水冷板产量121万件,分别对应销售收入预估约为2.3亿元、3.1亿元。图7: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图8:传统乘用车产品系列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占比提升,保障公司的增长动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根据公司发布的年报以及定点披露报告,公司于2017年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2018年开始获得部分液冷板定点,2019年获得宁德时代的水冷板定点,2020年披露与特斯拉合作,供应换热模块产品,2021年公司获得共141个新项目定点,预计达产后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达49%。2020、2021、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销量分别为291万台、499.79万台、1448万台,收入分别为2.89亿、8.38亿元、17.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11%、20%。2022年报告期内公司陆续获得了比亚迪电池冷却板、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电控芯片冷却系统和某新车型空调箱、国内造车新势力水冷板、零跑前端模块、宇通冷却模块、卡特后处理项目、三一重机超大挖冷却模块、约翰迪尔拖拉机冷却模块项目、中联重科冷却模块、上汽红岩智能模块等新项目。上述项目达产后预计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50.6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约69.6%。发展第三曲线(工业及民用板块),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2021年公司开始发展工业及民用板块热管理产品,围绕特高压输变电、地热发电、储能、风力发电、制氢储氢、化工、中央空调、家用热泵空调、数据中心等领域提前布局和发展:1、在水氟板式换热器、采暖热泵产品水路侧换热器等业务获得了美的、格力等客户批量订单;2、储能领域中已量产电池冷却板、电子风扇、电子水阀,储能客户主要有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和宁德时代;3、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型铝片换、风力发电变压系统外循环冷却机组等产品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2022年工业及民用业务实现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58.3%,预计工业及民用产品随着客户的逐步导入保持较高的增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选取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中鼎股份等作为可比公司。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规模效应持续释放,降本增效进展显著。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7/7.71/10.20亿元,同比增长47.9%/35.9%/32.4%,每股收益分别为0.72/0.97/1.29元,对应当前市值,公司23-25年分别为19/14/11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