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亿欧智库]:2022-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供给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供给研究

交运设备2023-01-17亿欧智库机构上传
2022-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供给研究

“ CHINASMARTELECTRICVEHICLE ” SERIESREPORT系列报告亿欧智库https://www.iyiou.com/researchCopyright reserved to EO Intelligence, Janurary2023亿欧智库最懂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第三方研究机构2022-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供给研究以车载芯片与动力电池为例 2u智能电动汽车系列研究报告前言•汽车是规模最大的工业产业,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形成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产业链以及消费者等多方面的牵引和带动,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随着政策、环境、产业等高速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智能电动汽车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自2019年以来,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呈爆发式增长,部分城市纷纷推出支持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政策,并予以极高的补贴。2022年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在这场智能电动汽车的攻守战中,谁又将脱颖而出? •亿欧智库深耕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针对产业发展,亿欧智库目前已输出品牌竞争格局、数据安全、功能模块分布等多份重磅研究报告,未来还将持续输出,敬请关注。u《2022-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供给研究》•为进一步洞察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对主机厂以及消费需求端带来的的影响,特撰写《2022-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与供给研究》,此份报告将主要以车载芯片及动力电池为例,通过对“缺芯少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洞察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链暴露的问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汽车产品被重新定义,汽车供应链也发生了剧烈变革。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同时,新势力造车企业和跨界供应商大量进入,导致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和市场竞争加剧。这就要求整车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同时也需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紧密配合,全面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近两年芯片供应紧张既有疫情突发性、不可抗的因素的影响,也有地缘政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仍持续影响2022年芯片的供应。与芯片供应紧张的原因不同,“少电”背后则更多的是原材料价格原因。过去一两年间,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镍、钴、锂等一直处于价格不断上涨中,主要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影响了这些原材料的正常开采和运输节奏。 目录CONTENTS核心零部件供需关系综述1.1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介绍及研究范围界定1.2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供需关系变革背景1.3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及供需关系梳理01核心零部件产业供需问题研究2.1导致核心零部件供需不平衡都有哪些因素?2.2核心零部件供给不足暴露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链哪些问题?2.3核心零部件供给不足对主机厂带来了哪些影响?2.4核心零部件供需问题对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有哪些影响?02 1.1核心零部件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芯片与电池成主要代表u概念阐释u亿欧智库认为,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指区别于传统燃油车搭载的零部件,且具备智能化、电动化的特征,并对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硬件。u研究范围界定u随着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变革的发展,主机厂对核心零部件的需求明显增加,芯片、电池等多个核心零部件领域同时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且传统供应链既有的体系和方法明显在许多方面都过于僵化,导致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应对严峻危机。本报告主要从芯片和电池为例切入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深度研究核心零部件在需求端与供给端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并提供相应的建议。数据来源:亿欧智库传统燃油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电动化•芯片:MCU芯片、SoC芯片、智驾芯片等•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域控制器•通信设备:车载OBU、T-BOX、车载网关等•其他零部件:HUD投影、流媒体后视镜等电池电机电控4......钠离子电池AI芯片...车载芯片动力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传感芯片通信芯片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MCU芯片SoC芯片智能化电动化研究范围 5u自2020年以来,国内外车企饱受“缺芯”困扰。2022年预计造成全球汽车减产超390万辆,其中中国减产约25万辆。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汽车产业稳定增长的关键,车规级芯片开始供给紧张,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无法满足生产计划需求。u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产业链成本的压力向下游传导,被迫上调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车企和消费端都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制造动力电池所需的镍、钴、锂等核心材料为稀缺资源,依赖进口。u汽车供应链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堵点、卡点、断点制约频出,现有供应模式在韧性、响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不足。核心技术成为“脱钩”的新壁垒。所以把控不确定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安全可控、更具韧性、可持续性、融合协同的新型供应体系,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针。数据来源:AFS、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亿欧智库1.2“缺芯少电”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核心零部件供需得到重视01全球汽车市场因缺芯减产02短期内“缺芯”问题难以解决03“缺芯”主要分布情况05电池原材料价格涨幅过大04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供给不足AFS预测,截至2022年10月3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390.5万辆汽车。2023年汽车行业的芯片短缺仍将继续,10%~20%的缺货率可能会是一个常态。预计芯片短缺问题大幅缓解或将在2024年。就目前缺芯的环境来看,74%的芯片短缺来自于汽车驱动芯片以及汽车主控芯片MCU+功率类的电源芯片,剩余的则为信号链CAN/LIN 等通信芯片受镍、钴、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造成动力电池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时隔多年再次出现供给不足。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8.8万元/吨涨至50.2万元/吨,涨幅高达470%;电池级微粉氢氧化锂价格从9.8万元/吨涨至48.5万元/吨,涨幅也达395%。对应的每块电池的涨价幅度为10-15%。缺芯少电疫情不确定性事件使得供应链韧性越发重要韧性供应链应越发考虑促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传统的线性供应链节点正在瓦解数字化需要新工具提供对整个供应链的实时可见性可见性供应链跨越全球边界且可以本地实施全球化成本削减和快速上市是首要的运营任务高效性需要动态解决方案以应对独特的变化需求和供应链风险灵活性通过量身打造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定义并服务新市场定制化亿欧智库:202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发展方向 6u中国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正迎来新浪潮,2022年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已经达到412.4万辆,渗透率达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9.9%,同比增长166.9%。亿欧智库认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220.3万辆,渗透率达到80.1%。u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全新变革窗口期,全产业链加速创新发展。传统供应关系正在向新型关系转变,汽车产业也向更开放的产业生态方向发展。在新型生态结构中,各企业大幅提升合作效率,提升凝聚力以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亿欧智库1.2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产业供需结构发生巨变亿欧智库:2019-2025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及渗透率亿欧智库:中国汽车产业“传统链式结构”向“新型生态结构”转变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主机厂零部件解决方案软件网联移动网络V2X应用服务人机交互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娱乐设施...6.417.0 36.9 133.3 412.4 613.7 905.1 1220.3 125.6 120.6 136.7 352.1 688.7 998.4 1259.6 1524.1 85.9%42.9%117.1%261.2%166.9%68.5%41.6%29.6%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智能电动汽车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9.5%14.1%27.0%37.9%59.9%61.5%71.9%80.1%SEV渗透率 7u在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发展下,以及供需关系的变革趋势下,中国核心零部件产业进入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亿欧智库认为,中国核心零部件产业价值链定位将发生转变、企业数字化技术得到提升、企业间合作模式实现进化、以及将与主机厂协同拓展海外市场。u亿欧智库认为,由政府和研发机构、企业共同发力才能解决当下核心零部件供应瓶颈,推动产业发展。亿欧智库认为,中国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当下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零部件产业在黄金窗口期的重要发展机遇。从短期看,各行业要协调稳定市场、确保芯片、电池等供应;长期来看要深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发展,推动“补短板、锻长板”的核心战略方向。数据来源:亿欧智库1.3中国零部件产业进入黄金窗口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价值链定位转变面对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主机厂借助于平台性企业满足核心组件的供给,加之自身所在行业的经验与优势,在成本更高效的情况下提供更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随着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提升,核心零部件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研发及制造的效率,同时更高效的提升企业间的合作效率,实现跨域协同开发以满足上下游的核心需求。合作模式进化零部件企业应围绕技术、产品、渠道及用户等方面,与主机厂进行深度绑定,缩短原有合作链条,并充分共享渠道、用户资源及产品数据,共同应对市场快速需求变化和技术变化并拓展汽车新生态。海外协同拓展中国零部件企业可依托其在国内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协同中国主机厂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品和服务本地化共享全球客户资源。亿欧智库: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正常运转;•车企应推进不同车型零部件标准化,提高供应敏捷性;•突破“卡脖子”领域的技术封锁,做到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靠;•企业针对核心技术的科研支出需要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制造业投资,特别是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融资将加快,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有力支撑。补短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通过新基建打通优势产业链的各环节,实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打造以区域为中心、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制造业集群。逐步实现区域间、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间相互促进、共同升级的良性循环,产业间的协作和升级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带来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乘数效应。锻长板供应体系标准化方案技术研发产业投资主要短板主要长板产业集群效应资源配置优化规模化效益 8u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所涉及的半导体仍旧是国外厂商巨头占据绝对的份额,中国只占有一小部分的份额,并且主要聚集在低端领域。中高端车规级MCU芯片领域,目前国产厂商技术实力尚比较薄弱,但部分厂商也逐渐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初步形成了国产替代的能力。中国正在努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解决汽车行业接下来发展中的短板。同时,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芯片产业离不开主机厂的大力支持。数据来源:亿欧智库1.3国外巨头车规级芯片仍具主导地位,中国本土芯片企业正寻求加速发展车载芯片控制类芯片MCUSOC商用车企业新势力企业传统企业主机厂杰发科技琪埔维中颖电子兆易创新中国企业国外企业传感器芯片杰发科技中国企业国外企业功率芯片中国企业国外企业加特兰微电子储存芯片兆易创新中国企业国外企业中国企业国外企业 9u动力电池行业上游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电池管理系统的相关企业群构成,锂电池生产制造企业由宁德时代领头的“一超多强”企业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并伴随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地位上升,行业将逐渐向“1+1+N”式格局演变。中日韩三国动力电池国际化竞争进入白热化。数据来源:亿欧智库1.3动力电池企业向“1+1+N”式格局演变,中日韩动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