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自然资源分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自然资源分册

2022-12-15-中国移动向***
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自然资源分册

「本书编写组」 指导单位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 编写单位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元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 主 编 邵鑫、杨勇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参 编 陈琛、徐亚波、邹婷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刘磊、张劲骁、陈欣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任晓茹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刘小芬、范铀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琪、董帅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祁明亮 (北京元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洪宇 (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 「前 言」 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加速,5G 应用加速普及,信息技术已向各领域广泛渗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离不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给自然资源信息化带来了“不进则退”的压力和挑战。中国移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无人机、监控设备、高分遥感卫星等新设备,为自然资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监测评价等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中国移动5G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 版)自然资源分册》阐述了中国移动在自然资源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整体架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典型案例和生态合作。中国移动将遵循“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在自然资源行业中,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为基础,积极推动5G与行业融合,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加速跃升。 「目录」 01 行业趋势 02 愿景内涵 03 整体架构 04 应用场景 05 经典实践 06 生态合作 1 01 行业趋势 2 1.1 政策导向 1.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在2022年初通过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录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文稿79篇,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始终处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突出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 1.1.2 自然资源信息化新形势和要求 2018年,自然资源部正式挂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自然资源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形势下开展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一是需要形成全覆盖的三维自然资源数据底板。要以全覆盖、全要素、立体调查监测为基础,整合已有国土资源、海洋、测绘地理数据,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并相互关联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形成统一协调的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数据基础。二是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自然资源数据底板为基础,整合集成社会经济数据、相关部门数据,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通过数据综合分析挖掘增强监管和决策能力,严格保护和节约资源,管控“三条红线”。三是建立“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自然资源政务服 4 务,为全社会监督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创造条件。四是加强自然资源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促进与其他部门的业务协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在实施计划中,部委也提出推进实施划分为 2019-2020 年、2021-2025 年两个阶段,首先集中精力优先解决系统内部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问题,其次全面推进与地方的互联互通与业务协同工作,然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进与有关部委的数据共享与服务,同时,全程贯穿更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1.2 行业发展 1.2.1 新技术助力自然资源信息化新发展 日新月异的新型信息技术创新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创造了新的条件。 一是对地观测与定位技术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先进感知手段。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基于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先进传感器、物联网等现代遥感和监测技术,可提供精度达亚米级的全覆盖自然资源监测和重点地区全天候实时观测服务,在轨国产遥感卫星系列使得获取覆盖全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周期大大缩短,对同一地区可实现全方位立体观测。 二是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的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和访问能力。存储器和服务器运算能力的提高,为自然资源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以其泛在、连接、智能、普 5 惠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共享的新渠道,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的网络化特征将更加突出。 三是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自然资源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领域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跃升,为实现自动的分析研判和管理决策、提高自然资源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四是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筑起牢固防护墙。密码技术、云安全、可信计算、安全态势感知、主动防御等前沿技术将更好地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将对自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1.2.2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仍存在显著的提升空间 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实际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个信息化进程仍需继续加强。 一是信息化建设还不能适应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建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在建设机制、技术标准和应用模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统一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还没有形成。 二是数据资源的准确性、时效性、系统性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在土地、地质、矿产、测绘、海洋等方面建立了一批基础数据库与 6 业务数据库,但是受业务机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有些受人为因素干扰,数据的准确性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数据的时效性也还不足。一些数据由于管理应用分割,标准不一致,造成数据之间矛盾、冲突,数据的系统性、完整性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是数据共享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现有的数据库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还存在较大差距。业务应用系统关联度低,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共享协同不够,一些系统尚未形成贯穿国家—省—市—县的业务联动机制。数据深度挖掘应用不够,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服务还不够充分,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化服务能力需要大幅提升。 四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还需要全面加强。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和存储等建设维护分散化,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隐患。自然资源行业受攻击事件时有发生,面临的安全风险不断加大,全社会对自然资源信息的迫切需求与信息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网络安全防护和监管能力需要全面加强。 五是信息化建设的统筹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等建设方面仍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叠,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多头布置、分散建设问题。自然资源数据汇集、共享服务、业务协同和网络安全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 7 02 愿景内涵 8 2.1 中国移动自然资源信息化愿景 在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中国移动致力于面向信息服务开辟发展空间,聚焦科技创新打造竞争优势,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自然资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加速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中国移动将支撑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依托已经建成的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进一步拓展充实数据来源、并提供实时数据服务、丰富数据资源的精准融合关联度、进行“一张图”与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快速集成,为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建立全息时空监测体系。 在应用层面,中国移动打造了自然资源方案体系和时空数据监测平台产品,可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互联网+不动产、智慧矿山以及耕地、海洋、森林、草原保护等行业应用提供业务支撑和技术保障。 2.2 中国移动自然资源信息化内涵 中国移动以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为引领,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开展业务、数据、技术、应用、基础设施、管理运维、标准、安全等方向的专题分析与设计。在业务上,清晰梳理业务关系;在数据上,开展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在技术上,构建中台支撑,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在应用上,科学分类、拆旧建新,整合现有应用;在基础设施上,实现多网融合、多云部署;在保障体系上,设计完整的配套机制,提出标准建设框架,提出安全重点改进措施。通过上述成果,聚焦组织能力提升,确保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形成自然资源信息化的 9 “一张蓝图”。 以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深入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变革融合,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5G、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无人机、监控设备、高分遥感卫星等新设备创新,为自然资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评价等提供了新的数智化方案。 以平台助力自然资源监管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自然资源监管工作向精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运用5G+AICDE等新兴技术,充分挖掘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航拍摄影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潜在价值,构建数据采集平台。面向不同应用场景,聚焦基于应用的专题智能化服务、数据管理、模型管理、GIS管理等核心业务;提供自然资源方向的数据分析、数据服务、数据可视化能力,实现自然资源监测、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环保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场景智能化应用。 以生态协同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体系。在自然资源行业解决方案体系方面,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