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中泰:理解中南部地区的家庭农场模式-养殖饲料系列调研纪要(一)之一20180311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中泰:理解中南部地区的家庭农场模式-养殖饲料系列调研纪要(一)之一20180311

2018-03-11中泰证券更***
中泰:理解中南部地区的家庭农场模式-养殖饲料系列调研纪要(一)之一20180311

本周,我们走访了湖南、广西、河南等地,与大规模养殖场和饲料厂进行了深入交流。从沟通情况看,总结几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更好的理解现代农业中家庭农场模式的运作:1)17年散养户在退出,中小型一般规模户(200-1000头母猪存栏)都有扩张意愿,部分进行了扩张,但迫于环保问题,有少部分缩减了规模又无处寻找新土地,大型养殖集团(温氏、正邦、新希望、牧原等)的步伐较快,与当地政府合作更为容易,在土地资源储备上领先;2)当前的养殖结构来看,基础母猪群在200-3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仍占主体,这里一部分是小规模(100头左右)在去年发展起来的,传统散养户(年出栏500头以下)在养殖发达地区快速退出;3)大型专业育肥场(万头规模以上)正在出现,还有二次育肥群体越来越多,对于短期猪价判断更为困难;4)大型养殖集团在”公司+农户“模式中逐步转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公司+家庭农场“,采用种养结合,参与者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当地小老板或者以合作社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贫困户,年龄35-45岁居多,单体规模基本在年出栏2000-3000头,配有发酵床作为环保处理设备,外配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5)饲料行业伴随养殖结构变化,大公司转型积极,直销比例上升较快。饲料集团不仅产品稳定性高,还可以输出技术服务和资金服务。拥有前端料优势的大公司,在同中小饲料厂的竞争中,话语权更大,越来越多的养殖场愿意跟大饲料公司直接合作。-中泰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