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易观分析]: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分析2009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分析2009

信息技术2009-03-17易观分析变***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分析2009

1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产品序列号: P-B-A-2009Q11418 I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研究背景 易观国际基于自己对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B2B电子商务行业的多年积累,结合对大量业界专业人士的深访与二手资料分析,完成了本报告。 线上B2B电子商务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以相对低廉的交易成本、简化的贸易流程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利润,正成为国民经济领域的另一热点,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国内电子商务政策应该如何制定?支付物流问题何时得到解决?B2B电子商务的市场预期究竟如何?用户需求如何释放和挖掘?商业模式如何创新?在经济危机环境下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企业何去何从?诸多问题困扰着B2B电子商务整个价值链。 基于对B2B商业模式的精深理解和市场现状的全面把握,易观对B2B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商机给出了一些前瞻性的预测和建议。 本文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对B2B行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 l 2005年至2008年B2B市场的特点如何? l 厂商表现:2005至2008年各细分市场主流厂商的表现如何?在经济危机下各主流厂商的排名有无变化? l 发展趋势:2009年的经济大形势下,各细分市场和其代表厂商如何应对?将如何发展? 产品序列号: P-B-A-2009Q11418 II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研究发现和建议 易观发现 l 易观国际通过采用专家打分法总结现阶段线上B2B行业3-5年内关键的成功要素:对于综合类B2B,包括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产品/服务、营销推广、线下服务和模式创新;对于行业垂直类B2B,包括信息质/量、产品服务、营销推广、线下服务、模式创新、行业深入。 l 国内线上B2B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05年到200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6%;其中行业垂直线上B2B的增长略快于综合线上B2B。而2009年受整体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增速将放缓至10%。 l 综合B2B深入行业,行业垂直B2B横向扩张/合作已经逐渐成为趋势。综合线上B2B、行业垂直线上B2B之间将互相借鉴、互相渗透、互相合作。 l 经济危机直接造成了一些第二、第三梯队的B2B平台的处境更加艰难,易观国际认为在2009-2010年, B2B市场可能会出现几次比较大的并购类行为。 综合线上B2B市场 l 综合线上B2B市场将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阿里巴巴作为该领域内的唯一领先者将在相当长时间内领跑;由于产品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第二、三梯队厂商虽然也可能会保持增长,但市场份额将会下降。 l 在综合线上B2B市场,慧聪、环球资源等厂商由于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并无太多亮点,仍旧采取传统模式来稳步发展,已经由领先者回到务实者行列,而中国制造网凭借多年的耕耘也进入到务实者领域;敦煌网、中国网库的创新模式还需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可能将在未来一段实际仍处于理想者行列,但中国网库在富基旋风投资以后在多个市场空白领域发力,有望在未来3-5年内由理想者进入领先者行列;此外由于产品服务高度同质化,大部分综合线上B2B厂商都处于补缺者象限;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有一部分市场执行力欠佳的企业已经受到了影响,例如万国商业网就由理想者掉落到补缺者行列,这部分企业很可能会在2009年面临困境。 行业垂直线上B2B市场 l 行业垂直线上B2B市场由于天然行业差异,并未出现“寡头垄断”或“多寡头垄断”格局;但由于互联网的马太效应,每个行业内部的集中度都在提升,在个别行业(如化工)已经出现了“行业内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l 在行业垂直线上B2B领域,网盛生意宝和金银岛凭借多年的市场积累、各种模式的创新以及对行业的深入把握,占据了领先者行列,其中网盛生意宝的横向扩展战略、丰富的业务线使得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大;我的钢铁网、锦程物 产品序列号: P-B-A-2009Q11418 III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流网、海虹医药网凭借着行业内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成为务实者;由于金银岛在去年凭借深入交易链环节上的多项创新成为理想者后在今年进入了领先者行列,因此理想者出现空缺;而大部分行业垂直B2B由于产品服务的同质化、规模的限制,还处于补缺者行列。 产品序列号: P-B-A-2009Q11418 IV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易观建议 对B2B厂商的建议 l 2009年对于各家B2B厂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强对客户的实际服务(包括线上线下),改变以前放任客户在产品、信息的海洋中“自由竞争”的局面。比如为客户提供实际买家名单、直接参与客户的产品说明制作、多联系展会供客户参加、提高客户回访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危机下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避免客户流失。 l 国家提振内需的政策对于国内的电子商务市场是个刺激,B2B厂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把业务从外贸向内贸倾斜、从沿海向内地市场倾斜,发掘蓝海市场。 l 综合线上B2B厂商应该加强产品/服务/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其它厂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相对来说,产品、服务的创新更易作为突破口。由于企业用户对于营销效果十分敏感,单纯采用跟随战略、价格战略不会取得好效果。 l 综合线上B2B厂商在深入行业的时候宜求精不宜求全,可以先从自己有较多积累的行业进入。尤其应该避免仅仅是将信息简单聚合就推出众多行业子网,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l 行业垂直线上B2B厂商的最关键成功要素就是对行业是否专业,而这首先就体现在行业资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深度分析上。行业垂直线上B2B厂商应该对于行业资讯给予充分的重视,外聘行业专家对于行业走势给出及时的分析/预测,出版线下行业资讯刊物,都是非常必要的。 l 行业垂直线上B2B不宜过于细分。过于细分的市场首先规模太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其次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难以吸引用户进入。 l 对于行业垂直线上B2B来说,可以与自己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垂直B2B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资源,以增加用户规模、并提升自己对用户的价值。 l 对于规模偏小的行业垂直线上B2B来说,在经济危机下可以考虑与综合B2B行业频道合作、加入行业网站联盟等方式规避风险。 对企业用户的建议 l 企业应该对于B2B电子商务营销进行高度重视。如果条件允许应设立专门的网络营销部门、招聘专门网络营销人才。 l 企业可以在多个B2B平台注册免费用户考察实际使用效果,最终选择1-3家进行推广性价比比较好。 产品序列号: P-B-A-2009Q11418 V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l 在垂直、综合B2B的选择上,如果企业的主要贸易活动都发生在行业内,可以考虑优秀的垂直B2B;如果企业的贸易活动涉及到了行业外的产业链上下游,综合B2B是更好的选择。 l 对于大型综合B2B的热门行业,由于竞争对手过多,只购买付费会员可能难以达到较好的营销效果,建议辅以关键字竞价等增值服务。 l 对于所供应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需要线下试用的用户,应看重B2B平台的展会服务;而对于标准化较高产品的供应商,应更看重B2B平台的线上服务。 l 对于价格敏感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挖掘免费用户的价值。 l B2B平台营销不能替代企业网站,中小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网站的建设,打造B2B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多种方式结合的网络营销模式。 l 应加强与电子商务B2B平台服务人员的沟通,除了厂商回访,自己也应主动与对方进行联络,必要时候可以考虑让对方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产品序列号: P-B-A-2009Q11418 VI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报告2009 正 文 目 录 1研究模型...........................................................................................................1 2中国综合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及分析...........................................................4 2.1综合线上B2B厂商市场执行能力分析...............................................................................4 2.2综合线上B2B厂商创新能力分析......................................................................................5 2.3 2006-2008综合线上B2B实力矩阵分析...........................................................................6 2.3.1总体分析.........................................................................................................................6 2.3.2领先者分析......................................................................................................................7 2.3.3务实者分析......................................................................................................................7 2.3.3创新者分析......................................................................................................................8 2.3.4补缺者分析......................................................................................................................8 2.4重要厂商分析.....................................................................................................................9 2.4.1阿里巴巴.........................................................................................................................9 2.4.2慧聪网.............................................................................................................................12 2.4.3环球资源网......................................................................................................................14 2.4.4中国制造网.........................................................................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线上B2B市场实力矩阵专题分析2008

信息技术
易观分析2008-06-12
hot

中国DTV市场实力矩阵专题分析2009

信息技术
易观分析200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