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成基金]:大成基金每日快讯第1311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大成基金每日快讯第1311期

2010-05-11大成基金佛***
大成基金每日快讯第1311期

免责声明 ——本资讯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出处皆被大成基金认为可靠,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复印、转发或公开传播。 大成每日快讯第1311期 2010年05月11日 央行:推动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显现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逐步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宏观调控要求和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相对均衡地安排全年贷款投放节奏,防止大起大落。 报告指出,价格上涨的潜在压力值得关注。当前外需还在恢复之中,国内工业产能较为充裕,有利于稳定价格。但在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经济总体复苏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呈上升态势,伴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我国价格上行的压力也在增加。当前国内劳动力价格趋升,资源环保成本加大,也可能影响价格水平。总体来看价格上行压力相对更大,价格稳定的潜在威胁有所增加。 报告称,央行将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对于人民币汇率,报告重申,按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报告要求,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风险管理。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 ——本资讯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出处皆被大成基金认为可靠,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复印、转发或公开传播。 一、基金动态 1. 监管层开闸基金快跑 新资金分批次驰援市场 截至昨日,今年13只基金完成建仓,27只尚处建仓期,正发行和刚获批的各有12只 从4月19日大跌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从3100点一路下行到了2600点附近,跌幅19.15%,市场信心遭受打击。此时,监管层加速了新基金的审批速度,基金公司以平均每天发行1只基金的速度“匀速”前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今年以来共有40只新基金结束募集,有36只基金发布了募集成立公告。共募集608.63亿元,平均每只基金募集16.91亿。《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的统计进一步显示,截至5月10日,40只基金中有13只基金已经建仓完毕,还有27只基金处于建仓期。 Wind还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有12只(债券基金分A和B计),其中,股票型基金有10只(包括3只QDII和1只指数型基金 ),2只债券型基金。 上周五,监管层一鼓作气,同时批准了5家基金公司的5只基金发行。据悉,大成基金获批的是投资于A股的股票基金。 摘自:证券日报 2、制度障碍基本扫清 基金投资期指箭在弦上 随着中金所7日发布《套期保值额度申请指南》和《特殊法人机构交易编码管理业务指南》,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制度障碍基本扫清。业内人士认为,可以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只要完成开户,即可入场交易。但部分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一些细节问题尚待明确。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基金公司获得的《特殊法人机构交易编码管理业务指南》显示,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同意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可向交易所申请股指期货交易编码,也就是俗称的开户。基金公司需递交的申请材料包括交易编码申请表、基金设立批文、基金合同、基金公司和托管人营业执照等材料,以及基金指定下单人、资金调拨人、结算单确认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和与期货公司签订的期货经纪合同复印件。 《指南》中的开户流程示意图显示,基金公司完成材料准备后先要交期货公司审核,并与期货公司签署期货经纪合同,然后共同到中金所办理手续。中金所审核申请材料后为基金 免责声明 ——本资讯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出处皆被大成基金认为可靠,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复印、转发或公开传播。 开立交易编码,期货公司通过统一开户系统和会员服务系统查询交易编码后通知基金公司,相关基金即可进行交易。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该《指南》的发布,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制度障碍基本扫清。获得证监会批准同意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只要按上述流程完成开户就可以正式参与股指期货投资了。虽然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制度障碍基本扫清,但不少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还有不少细节问题需要明确,其中的焦点集中在交易通道上。 摘自: 中国证券报 3、减仓达成“共识” 公私募基金加速离场 市场大跌之际,公、私募基金顺势而为,加速离场,面对政策调控所表现出的谨慎态度不言而喻。在多数基金看来,即使市场短期或有反弹需求,但基于政策紧缩预期以及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未来还将继续探底。 房地产严厉调控政策之下,市场大幅下挫,股指期货空头交易增多更是加剧了市场波动。投资者观望心态更趋浓厚,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则加速离场。 根据浙商证券测算,322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在上周继续下调,比前一周下降2.41个百分点,达到78.41%。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也表现为主动减仓,主动减仓的幅度为1.8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主动减仓的基金占比52.52%,虽然占整体数量的比例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持续利空的影响下,基金减仓的力度却逐渐增强。由此可见,基金对后市的看法并不乐观。基于对地产政策及宏观调控后续影响的担心,50%的基金经理不看好短期大盘走势,基金经理对于未来6个月大盘收益率的看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多的人偏向悲观。 私募的谨慎心态则直接反映在持仓策略上。根据好买的调查,4月份52%的私募基金仓位在三成到七成之间,对市场保持中性态度,9%的私募仓位在三成以下,仅有39%的私募仓位在七成以上。整体来看,看多后市的私募不到2成,仅17%,57%的私募基金对市场呈中性,有26%的私募基金看空后市。 摘自:上海证券报 二、重要新闻 免责声明 ——本资讯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出处皆被大成基金认为可靠,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复印、转发或公开传播。 1、美欧日联手“拯救”欧洲 全球市场疯狂反弹 如果有全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话,那么现在挂出来的一定是最高级的红色信号球。 经过上周末的密集高层会谈,七国集团(G7)的主要成员终于达成共识:希腊债务危机不仅仅是欧元区的“内乱”,而是可能危及全体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经济的又一次潜在全球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鼎盛时期曾经使用过的救市“重型武器”。 10日凌晨,欧盟财长共同宣布,史无前例地推出一项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 紧接着,各大央行开始重拳出击。欧洲央行10日宣布,将首开收购政府债券的先例,踏上量化宽松之路。同日,美联储宣布,重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采用的一项货币互换机制,向欧元区、英国、瑞士、日本和加拿大央行提供美元融资。 从市场的即时反应看,投资人似乎也颇为买账。周一的亚太股市普涨,东京、香港股市分别涨1.6%和2.5%。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可谓疯狂,截至北京时间10日21时,英法德三国股市涨幅分别高达5.1%、4.9%和8.2%,西班牙等股市涨幅超12%。 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周一盘前一度“涨停”,飙升近5%。美国股市开盘大涨,道指飙升4.03%,标准普尔500涨幅为4.42%,纳指涨4.58%。纽约油价在电子盘中跳升4%,至78美元上方。 欧元连续第二天大涨,兑美元升至1.30附近,涨幅一度高达2.4%。避险品种美元则失宠,美元指数周一盘中大跌逾1%。 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周一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针对希腊危机采取的最新措施“令人印象深刻”。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了几个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忙碌之后,欧美当局似乎已决意要采取更彻底的措施来消除债务危机的影响。 摘自:上海证券报 2、欧债危机仍存变数 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 受希腊债务危机恶化和蔓延的影响,上周五境外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报价升至2009年9月30日以来新高,显示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降至7个多月的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西方经济体的央行已开始联手解决 免责声明 ——本资讯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出处皆被大成基金认为可靠,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复印、转发或公开传播。 本次欧债危机,但危机能否顺利解决仍存较大变数,在欧元区经济前景莫测的背景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必要性正在降低。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探底回升以及我国出口形势的不断好转,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度抬头。 人们习惯于参照境外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走势来判断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8月14日的一年期美元/人民币NDF报1美元对人民币6.8115元,与当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6.8328相差无几。而此后,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便一路下行,至2010年4月30日,一年期美元/人民币报6.6146,显示投资者预期1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2%。彼时,许多机构和分析人士纷纷预期,人民币对美元重启升值的步伐日益临近。 而在上周,这一预期明显扭转。上周是5月份的第一个交易周,一年期美元/人民币NDF连涨5天,并在5月7日创下2009年9月30日以来的新高,报6.7160,显示投资者预计一年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已降至1.65%。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化,与近期希腊债务危机的恶化与蔓延有关。具体而言,欧元走弱导致人民币随美元大幅升值,进而对美元升值的必要性降低。上周,欧洲投资者对欧元区主权问题的担忧引发避险情绪激升,投资者纷纷抛弃欧元转向美元,美元大涨。上周,欧元对美元下跌约5%,美元指数5月6日报85.27点,创下一年来新高。而由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避免世界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人民币一直保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仅微升0.01%,对欧元汇率中间价则大涨4.9%。另据中金公司统计,人民币最近1个月对欧元升值7.6%,对英镑升值3.1%,对其它新兴市场货币也明显升值。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摘自:中国证券报 3、央行报告:价格上行压力增加 央行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有必要关注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该报告称,当前外需还在恢复之中,国内工业产能较为充裕,有利于稳定价格。但在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经济总体复苏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呈上升态势,伴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我国价格上行的压力也在增加。 免责声明 ——本资讯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出处皆被大成基金认为可靠,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及完整性。资讯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复印、转发或公开传播。 央行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较上季降2.3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5.6%,仍处于较高水平。 央行警告称,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例如劳动力成本、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都在上升,这将可能影响整体物价水平。总体来看价格上行压力相对更大,价格稳定的潜在威胁有所增加。 然而,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相对均衡地安排全年贷款投放节奏,防止大起大落。 报告中并表示,央行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目前央行正是在综合运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