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邦咨询]:每日经济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每日经济

2015-05-20安邦咨询上***
每日经济

总第4923期 2015年05月20日 标题索引 〖分析专栏〗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小微企业“双创”促进政策将聚焦城市创新】 【形势要点:中企“走出去”要少谈国家战略,多谈市场逻辑】 【形势要点:中拉产能合作“3乘3”模式强调市场经济原则】 【形势要点:中国的跨境电商税负可能会上升】 【形势要点:制造业2025下物联网产业前景广阔】 【形势要点:发改委限制弃风限电地区新上项目】 【形势要点:中国和巴西敲定35项经贸合作大单】 【形势要点:警惕中国未来几年可能出现核电建设大跃进】 【学界观点:直接税改革要跟上财税体制改革的节奏】 【形势要点:港交所探索陆港商品市场互联互通】 【形势要点:“一带一路”下推动清真产业需要发展认证服务】 【形势要点: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形势要点:油价反弹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形势要点:中日相互竞争增加了印尼获取优惠投资的筹码】 【形势要点:中国加大进口原油的需求在沙特碰到了软钉子】 【形势要点:全球经济依然面临多重下行风险】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www.anbound.com .cn 是安邦公司提供给客户浏览信息、订阅研究产品、购买信息服务的虚拟场所,能让您随时随地看到安邦信息。 声 明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是从事策略分析和风险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简报产品是在研究员研究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产品,不能将其视之为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论。有鉴于信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媒体的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议,请使用 “电话咨询”: (TELEPHONE CONSULTING) 及“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 服务,直接向研究员咨询 在线咨询:research@anbound.com.cn 客户就有关问题如果需要更为规范、详细的研究报告,请与研究部联络,电话010-56763019,研究部主管贺军(高级研究员) 联 系 方 式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中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简称《2025》)报告的删减本。《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以及战略支撑与保障。受篇幅所限,这里不谈具体的战略发展重点,只对该行动纲领的思路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首先,在我们看来,《2025》的出台得益于三个大的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处于空前的转型和调整压力之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受到约束。二是受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中国强化工业能力的决心。三是全球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报告称,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因此,强化制造业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其次,《2025》受德国工业4.0的影响很大,核心思路与工业4.0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一个核心是“智能制造”,这也是工业4.0战略的核心思想;此外,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信息物理系统(CPS),也是德国工业4.0中所强调的核心概念。实际上,工业4.0也是德国提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的重要内容。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借鉴德国的思想也无可厚非,虽然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比德国要差很多,但中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规模上已居全球第一,经济结构也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撑。中国制造业的致命问题是大而不强,因此向制造业强国德国学习,方向上毫无问题。 第三,中国感受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双向挤压竞争”。《2025》分析,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报告提出,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我们看来,中国政府对中国制造业处境的基本判断是客观的。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1.0”向“世界工厂2.0”转变(部分也在向3.0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要素成本上升也削弱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1.0水平的竞争力。如果中国制造业能稳步升级,每升一级都将对该级别的他国制造业造成打击;反之,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将会被其他国家“蚕食”。要指出的是,东南亚诸国是中国制造业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竞争者之一。这也是我们多次提出,中国不要轻易将东盟国家整合到“海上丝绸之路”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5》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2015至2025年,中国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其中,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 研究热线 086-10-56763019 订购热线 086-10-56763018 服务热线 086-10-56763028 公关热线 086-10-56763003 电子邮件 research@anbound .com.cn 研究热线 086-10-56763019 订购热线 086-10-56763018 服务热线 086-10-56763028 公关热线 086-10-56763003 电子邮件 research@anbound .com.cn 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也是前十年的行动纲领。如果中国能够以《2025》来“倒逼”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倒逼”体制机制以及市场化改革,能够切实地做好配套的政策保障和环境创造工作,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还是很有希望的。(AHJ) www.91258.net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小微企业“双创”促进政策将聚焦城市创新】 财政部19日联合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宣布,将合力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从过去补助项目转向补助城市,聚集五部门政策和资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油助力。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小微企业支持措施存在着资金使用较为分散、仍以项目管理为主、支持政策传递距离长、“最后一公里”问题仍较为突出等。在调整补助方式后,财政资金一方面将重点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空间,包括提升众创空间、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商贸集聚区等创业创新基地服务能力;充分利用闲置库房、工业厂房以及新增场地为小微企业提供生产、经营、试验场所;以及在租金、税费等方面采取减免措施为小微企业降低创业创新成本等。另一方面,支持改进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采取“互联网++公共服务”的模式,鼓励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鼓励地方对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科技创新等政策措施,将各项既定支持政策落到实处。这位负责人表示,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也是“两创示范”的重要着力点。“两创示范”项目旨在进一步推动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措施,将城市实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投资项目联审联批作为基本要求,大力鼓励“一照一号”、企业信息公示,使城市示范成为促进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的“加速器”。针对小微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两创示范”将鼓励城市探索采取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补偿、创业投资等多种方式,动员银行信贷资金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由于各个区域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不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也不一样,“两创示范”还将鼓励城市结合区域特点不断探索新常态下培育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特色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类似的地方提供借鉴。(RLH) www.91258.net 【形势要点:中企“走出去”要少谈国家战略,多谈市场逻辑】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蔚为大观,“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推升这波大潮。不过,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的并不顺利,由于不了解别国的商业、政治、甚至是宗教环境,导致在海外的投资并购经常碰壁。这里面固然 有外部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中国企业本身对他国国情缺乏了解所致,一厢情愿的推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其他国家却并不买账。对于中国国企投资的所在国而言,他们最担心的是投资背后的非商业因素,如中国国企投资是否是在体现中国的国家意志,在投资涉及到所在国战略性领域时尤其如此。最近国家电网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电网的收购再起风波。反对党和工会团体在选战中根据《中国日报》的一则报道,指责政府与国网公司举行秘密会谈,称一旦中国国企对该电网收购成功,如果需要,澳大利亚首都的电力供应都随时可能被切断。尽管事后当事人澄清,并不存在所谓秘密会谈,但这一报道还是在媒体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一场风波。从这些反应可以看到,国企海外的投资并购,特别是当涉及战略资产时,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为改变这种局面,国企需要提供令人信服的、基于市场逻辑的理由。一般来说,企业的国际化扩张出于两个商业动因:要么是利用企业在国内市场已有的竞争优势,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复制和规模化经营获得利润;要么是通过进入海外市场获取新的资源、技术和知识,培育企业新的竞争优势。这些是私营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考虑,也理应成为国企决定是否海外投资的原则。中国化工集团在2008年收购澳洲QENOS公司的案例,便被视为是基于市场考虑的典型。其并购的QENOS公司是一家在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SHE),特别生产过程中危险物管理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技术和经验的聚乙烯生产商。通过对这家公司的收购和运营,中化集团得以学习这些经验。通过对管理系统的移植和人员的互通,中化实现了将QENOS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集团内部中国其他工厂的扩散和转移。这样的海外投资是真正基于市场逻辑的行为,不仅能够经受市场的考验,还能避免非商业因素可能会带来的阻碍。(NCX) www.91258.net 【形势要点:中拉产能合作“3乘3”模式强调市场经济原则】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9日中午在巴西利亚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共同出席中巴工商界峰会并致辞。李克强强调,中方愿与拉方探讨中拉产能合作“3乘3”新模式:一是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南美大陆互联互通。中方企业愿与拉美企业一道,合作建设以铁路交通为骨干、贯通南美大陆和加勒比各国的物流通道,以高效电力输送和智能电网连接拉美各国的电力通道,以互联网技术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信息通道。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方式。中拉都实行市场经济,产能合作应该走市场化路径,按照“企业主导、商业运作、社会参与、政府推动”的原则,通过合资、PPP、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进行项目合作,让有关项目尽快落实。三是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中方将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提供300亿美元融资,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中国愿同拉美国家扩大货币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每日经济总第5952期

安邦咨询2019-07-04
hot

每日经济总第6001期

安邦咨询2019-09-11
hot

每日经济

安邦咨询2015-05-05
hot

每日经济

安邦集团2018-09-05
hot

每日经济

安邦咨询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