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龙柏信息]:期货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期货研究

2015-03-27龙柏信息球***
期货研究

【特别关注】 “油价7年不变”中石化到底冤不冤 【开利综合报道】中国油价到底高不高的争论,不应该空对空。近日有一篇关于油价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指7年前的2008年,当国际原油价格达到每桶147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为每升6.3元;而在2015年当国际油价跌至每桶43美元时,成品油价仍然是6.3元。 对此,中石化以中欧油价进行对比,两度为“中国油价高”喊冤。先是在上周六发布官微,称“今天国际原油每桶43美元,欧盟每升约9.1元,中国每升6.3元。7年前,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压缩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你懂的。” 贵不贵要看怎么比,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2008年时的6.3元跟现在的6.3元购买力不同。所以说,跟当时比,现在的油价实际上略有下降;也可以说,当时的油价定价过高了。2000年国际油价围绕25美元波动,1998年甚至最低到过每桶9美元,国内90号无铅汽油2000年大约是每升2.48元,根据当时职工的平均工资,这个价格并不算太低。 还有相对购买力的差距。有业内人士撰文指出,挪威一加仑汽油的价格只占挪威人一天工资的3%,而中国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人均每日收入的30%。该观点认为,如果按照人均购买力,中国油价确实是贵。这句话不算错。如果普遍月薪只有两三千元而油价高达6.3元,说明汽油、汽车都应属于奢侈品,还没有发展到轮子上的社会那一阶段。挪威的油田、主权基金全球闻名,这个国家不差油,更不差钱不差福利。我国是能源匮乏的国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体面,跟挪威很难比较。 发达国家油品定价随行就市,中国定价机制则相对滞后。引用2013年2月林伯强先生《各国成品油价格缘何大相径庭》一文中的数据,从成品油价格的国际比较看,2002~2008年,中国普通汽油价格远低于韩国和日本,略低于美国。2008年,中国普通汽油的价格为每升5.73元,约为日本普通汽油价格的54%,韩国的53%,低于美国0.27元。但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油价格开始超过美国。这是一项定价策略,在市场培育起来之后,为了弥补此前的低油价,我国的油价在逐渐拉高的过程中比较迅猛,而在油价大幅下滑后,却没有跟随国际油价下挫。 作为一家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更具有公共色彩,因此维持经济稳定与油价品质的稳定是其重要的任务。从这个角度上看,中石化谈不上委屈不委屈。如果 不想委屈也可以,打破垄断,先放开销售系统,再放开炼油,就会形成市场竞争下的定价体系,由市场说了算。中石化真正的委屈在于税收。中石化虽然获得补贴,但每年要上交千亿税收。2010年上市十周年之际,这家亚洲最大的石化公司发布统计数据,公司在过去十年中累计向国家上缴税费达7402.45亿元。 成品油中含有税费,转引《中国经济周刊》数据,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税率3%、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2%、企业所得税税率7%,以上占到总价的46.18%。并且这部分税收是价内税,也就是加1块钱油将近5毛钱是税。如果公众对此不知情,只知道找两桶油理论,那么挨骂的中石化可能确实有点委屈。 公众质疑油价,有时质疑的是税费是否合理,有时质疑的则是垄断的地位。德国也征收重税,但透明廉洁而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保证了税收的合法性,我国当前税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这同样触发了市场的质疑。油价高低很难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大排量SUV热销,可见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激励机制,还不足以让节能环保车、小排量车大行其道。 油价7年未变谁最冤? 消费税7年涨近7倍 【开利综合报道】油价关乎每个人的出行成本。近日,一则关于油价的段子引来无数吐槽和争议。“2008年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我国油价每升6.3元人民币;2015年国际原油每桶43美元,我国油价每升还是6.3元人民币。”短短几句话几乎点燃了公众对高油价的“仇恨”之情,为啥咱们的油价比人家高那么多?都是两桶油垄断惹的祸?而中石化也自称为“冤大头”。 7年过去了,油价没有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业内看来,这种对比并不合理。这几年成品油调价机制并不一样,市场化程度不同,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发改委来进行行政调节,2008年国际油价暴涨,为了国内经济平稳运行,两桶油确实曾为高油价“买单”。此外,尽管国际油价暴跌,但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1月份,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上调三次。与7年前相比,消费税涨幅更是高达660%。分析师表示,不管是国外油价还是国内油价,均是在政策管制、税收调整、行业垄断等因素作用下共同形成的。而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也将会逐步推进。 而中石化更是在其官方微博上回复称:今天,国际原油每桶43美元,欧盟每升约9.1元,中国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压缩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你懂得。 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陷入了油价高低之争,到底谁是“冤大头”?需要一提的是,尽管国内大部分资源被两桶油垄断,但其在价格调整上并无自主性,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国家发改委来进行行政调节。而定价机制的不合理性,在不同的时期也造成了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差距较大。据了解,200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是参考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成品油现货的加权平均价来调整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企业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确定具体零售价格。而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是10个工作日,原油均价的变化率对应汽柴油调 整幅度超过50元就相应调整。不难发现,从定价方式上来看,成品油价的调整已经越来越接近市场的变化。 成品油价格到底应该怎么比? 【开利综合报道】要弄清油价比问题,本身比较繁杂,牵涉到科技、原油产地、石油期货等多种因素,且这种价格比也处在不停变动之中。但是,油价也绝非毫无可比之处,目前至少可从四方面进行对比和权衡。 在国际原油价格由每桶140美元暴跌到40美元时,中国成品油价始终居高不下,保持每升6元多人民币,日前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的段子正表达了公众对于国内油价的疑虑。而近期中石化发布的年报出现了2009年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时,中石化官微“喊冤”更让人奇怪。中石化官微言下之意,是中国成品油销售价并不算高,且还暗示中石化现在成品油销售价格中,有不少被国家税收拿走,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那么,民众与中石化对成品油价格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到底谁符合实际?到底该以什么方式来衡量中国成品油价格高低?要弄清油价比问题,本身比较繁杂,牵涉到科技、原油产地、石油期货等多种因素,且这种价格比也处在不停变动之中。但是,油价也绝非毫无可比之处,目前至少可从四方面进行对比和权衡。 如果以国民人均收入水平进行对比,看成品油消费占生活总支出比率,可判断一个国家成品油价格的合理程度。虽然,中石化拿欧美国家的成品油价与中国相比,每升油单位销售价,或许可能欧美比中国会高。但欧美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比中国高多了,就这一点来看,即便欧美国家油价比中国略高,但占人均收入比却要低得多,从而说明欧美国家民众石油消费负担比中国民众轻。 而以单位炼油成品进行对比,看每升成品油单位消耗比率,可判断一个国家成品油品质及价格基本状况。不同国家在生产成品油上,由于受技术、劳动力成本以及是否产原油等综合因素影响,不仅油品有差距,且每升油在成本上也会相差悬殊。我国石油生产巨头在炼油技术与欧美国家相比可能有差距,尤其靠进口原油炼出的成品油比重可能较高,于是成品油生产价格会比欧美发达国家要高。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客观讨论油价高低,这一成本因素也不能忽视。 以成品油耗占国民生产总值对比,看单位产品油耗比,可判断一个国家成品油价格总体合理水平。尽管各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水平有所区别,但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油耗比可大致核算出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成品油消耗比剔除科技含量等因素之外,如果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单位产品油耗比重仍较高,说明成品油价格就有所偏高。 最后,以成品油税收构成对比,看每升成品油销售价中的实际税负水平,可判断一个国家成品油价格的民生满意度。考察成品油销售价格是否偏高,要把每升成品油消费税率当做重要参照物。 据相关资料,中国每升成品油在累加了消费税金额后,总额再乘以17%为增值税,实际存在重复计税问题。而美国油价模式比较简单,税费也较低,税费大 约占到10%至12%。而欧洲国家由于注重环保,成品油价格被加征重税。最典型如挪威,它是年产石油1亿吨的产油大国,但油价却高达每升14块多,几乎比中国高一倍,原因就是油价中税费比例高达60%至70%。相比之下中国油价中税费比例处于两者之间,大约占到30%左右。 因此,从单一的数字变化来判断油价高低有片面之嫌,油价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商品价格,应当被置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行业水平的维度来考虑。而对于决策层来说,在制定成品油销售价格时,应当多重考虑油价变化给经济主体带来的影响,避免油价过高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的企稳回升。 【热点聚焦】 铜价阶段性顶部形成 【开利综合报道】跟踪铜市基本面的各项指标来看,需求回暖迟滞,而供应充裕。铜价目前还只能定义为政策驱动下的反弹。沪铜价格在逼近4.5万之后回落,这或许意味着阶段性顶部已经形成。 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结构改革。因此稳增长的压力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财政政策也在加码。将M2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分别与铜价走势做对比,流动性宽松或者央行放水都会引导铜价出现一波反弹,尽管反弹持续时间和高度有差异,但不会缺席。当前财政部推出的万亿债务置换计划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尾部风险大幅下降。 有关部门在3月20日明确作出“进一步降低门槛,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表态,加码稳楼市。接着,福建出台《关于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见》,以及上海市政府正在酝酿提高公积金个贷限额的传闻,都显示地产救市措施或迎来高峰期。地产行业对铜消费的影响显著,而且地产回暖还对汽车、家电等相关行业有拉动作用,因此汽车和家电铜管和铜导线都有可能有正面作用。 但清淡的实际供求凸显落差,供应加速增长的势头明显。从原材料来看,全球铜矿干扰因素只是短期冲击,Grasberg铜矿工人举行的连续五日封锁通往该矿场的道路的罢工活动在3月21日结束,矿场的正常运营正逐渐恢复。而铜矿项目投产推迟、品位下降和盈利收敛不足以阻碍2015年铜矿产出的加速增长。继1-2月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5.81%之后,3月份国内精铜产量有望进一步攀升,因原先2月份检修的产能复产,如大冶有色、宁波金田、杭州富春江和河北大无缝建昌铜业等。 另外,全球铜显性库存显著攀升。下游加工企业订单匮乏,尽管开工率在3月份回升,但是库存较大。如山东东部铜业3月份计划生产1.5万吨铜杆,该公司持有2500吨的铜杆库存。鑫科新材料计划3月份计划生产铜杆9500吨,持有1000吨铜杆库存。 螺纹钢升势短期有望延续 【开利综合报道】尽管螺纹钢期货主力1510合约出现较明显调整,但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消息面及基本面对钢材市场的支撑力度较强,短期螺纹期价很有可能震荡上行。 3月上旬,宏观数据方面,2015年中国GDP增长目标为7%,该数据大幅低于前几年的目标7.5%和实际增速7.4%,令市场信心大受打击;汇丰制造业PMI、投资、房地产等数据也表现不佳。螺纹和铁矿石、焦炭等黑色金属品种一路下挫。然而,从中旬开始,基本面的改善燃起了黑色金属的曙光。届时,建筑工地施工基本恢复,对螺纹等钢材的采购量开始增加,现货钢材市场全线回暖。 国信期货矿钢研究员施雨辰表示,由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厂的利润水平也显著下降,从原先吨钢利润100元以上降至0-20元,目前超过半数钢厂出现亏损,钢厂的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 库存方面,施雨辰表示,钢材库存包括社会库存和钢厂的产品库存,从3月份来看,在连续增加八周后,钢材的社会库存于3月20日出现下降,且库存比去年同期减少20%,但钢厂的产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