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研究周刊2017年第32期:朝鲜刺激效果疲弱,黄金四周首遭下挫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2017年第32期:朝鲜刺激效果疲弱,黄金四周首遭下挫

2017-09-18涂涵中国建设银行向***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2017年第32期:朝鲜刺激效果疲弱,黄金四周首遭下挫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1 - 1. 可 本期作者Author: 涂涵 TU Han 021-60637065 tuhan.zh@ccb.com 朝鲜刺激效果疲弱,黄金四周首遭下挫 市场回顾与展望 国际黄金上周收跌2%,为四周来首次下降。欧洲央行官员呼吁缩减银行刺激的计划,各央行的“正常化”行动往往驱动利率上涨、推高债券收益率并对黄金等无息资产施加压力。但美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飓风影响导致美国8月工业产出创逾八年最大降幅,零售销售数据下降亦对美元形成一定压力,限制了黄金跌幅。 本周将迎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尽管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但市场广泛预期将公布缩表计划,对于金融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美元、黄金、股市等资产短线都可能遭到“缩表冲击波”的影响。美联储主席耶伦也将召开新闻记者会,她的讲话同样可能引发市场巨澜。 本周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包括英国、瑞士央行利率决议;数据方面包括建筑许可、房屋开工、现有房屋销售和房价指数等住房报告,经常账户、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和制造业PMI等数据。 投资建议 基本面上看,朝鲜危机、恐怖事件等对金价的刺激越来越弱,市场还将回归利率基本面,因此美联储议息会议极为关键。随着黄金的避险魅力继续丧失吸引力,金价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盘整。预计本周黄金价格波动区间为[1300,1350]美元/盎司,白银波动区间为[17.2,18.0]美元/盎司,铂金波动区间为[950,1000]美元/盎司。 账户商品点评:人民币账户原油Brent1711上周收于364.07元/桶,本周开于363.64元/桶。人民币账户铜1712上周收于19.36元/磅,本周开于19.34元/磅。人民币账户大豆1711上周收于63.43元/蒲式耳,本周开于63.45元/蒲式耳。 金融市场交易中心(上海) 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 2017年第32期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Financial Markets Weekly Focus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2 - 一、 走势回顾 2. 贵金属 上周国际金价开于1337.67美元/盎司,收于1320.18美元/盎司,下跌1.96%;国际银价开于17.97美元/盎司,收于17.59美元/盎司,下跌2.12%;国际铂价开于1006.93美元/盎司,收于969.05美元/盎司,下跌3.83%;国际钯价开于935.82美元/盎司,收于924.93美元/盎司,下跌1.14%。 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收于280.28元/克,下跌0.53%;AG(T+D)收于3914元/千克,下跌1.49%;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活跃合约1712收于282.45元/克,下跌0.44%;白银期货活跃合约1712收于3979元/千克,下跌1.83%1。 上周SPDR黄金ETF持仓增加4.14吨至838.64吨;iShares白银ETF持仓维持3.271亿盎司。CFTC公布的9月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非商业净多头增加9,462手至254,760手,白银期货非商业净多头增加10,816手至74,987手。 3. 能源、基本金属和农产品 上周WTI原油期货活跃合约1710开于47.58美元/桶,收于49.83美元/桶,上涨4.77%;Brent原油期货活跃合约1711开于53.82美元/桶,收于55.48美元/桶,上涨3.22%。 上周伦敦三月期铜开于6687美元/吨,收于6488美元/吨,下跌2.88%;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活跃合约1711开于51700元/吨,收于50380元/吨,下跌2.63%。 上周CBOT大豆期货活跃合约1711开于964美元/蒲式耳,收于968.5美元/蒲式耳,上涨0.73%;大连商品交易所1号黄大豆期货活跃合约1801开于3845元/吨,收于3814元/吨,下跌0.68%。 1国内交易所数据取自周五收盘价,周五夜盘数据计入下周一交易日。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3 - 图表1:国际黄金现货 图表2:上海黄金交易所AU(T+D) 图表3:国际白银现货 图表4:上海黄金交易所AG(T+D) 图表5:国际铂金现货 图表6:国际钯金现货 图表7:WTI原油期货 图表8:Brent原油期货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4 - 图表9:LME三月铜远期 图表10:上期所沪铜期货 图表11:CBOT大豆期货 图表12:大商所1号黄豆期货 数据来源:Bloomberg 二、 市场信息要点 1. 宏观经济  特朗普税改重要日程公布:9月14日,主导特朗普税改的国会大佬Kevin Brady称,将于本月25日公布税改方案的框架,文件将囊括“税改的核心元素。”随后,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Mick Mulvaney确认此日期;称国会在税收问题上进展缓慢让特朗普有挫折感,特朗普坚持要将企业税率降到15%。  朝鲜半岛局势升温:朝鲜誓言加快核武计划,以回应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朝鲜进行第6次威力最强大核试爆后实施的“邪恶”制裁。据新华社援引日本共同社报道,朝鲜于9月15日当地时间07:16再度发射导弹,导弹在北海道以东2000公里处坠入太平洋海域,飞行高度达到770公里,飞行距离3700公里。据人民日报援引韩军联合参谋本部消息,朝鲜发射导弹后,韩军立即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玄武-2”弹道导弹。 图表13:上周经济数据回顾 日期 时间 地区 数据 实际值 预期值 前值 2017/9/12 16:30 英国 8月CPI环比 0.6% 0.5% -0.1%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5 - 22:00 美国 7月JOLTS职位空缺(万人) 617 600 616.3 2017/9/13 20:30 美国 8月PPI环比 0.2% 0.3% -0.1% 2017/9/14 20:30 美国 8月CPI环比 0.4% 0.3% 0.1% 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万) 28.4 30 29.8 2017/9/15 20:30 美国 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24.4 18 25.2 8月零售销售环比 -0.2% 0.1% 0.6% 21:15 8月工业产出环比 -0.9% 0.1% 0.2% 22:00 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95.3 95 96.8 资料来源:Bloomberg 2. 行业动态 贵金属:  8月全球黄金ETF持仓增加31.4吨至2,295吨。区域资金流向方面:8月,北美基金推升了全球ETF的流入:投资者净增持27.8吨(+13亿美元,+2.6%AUM);欧洲市场净流入为6.4吨(+322百万美元,+0.8%AUM);亚洲基金减持2.4吨(-80百万美元,-3.0%AUM)。个别基金资金流向方面:SPDR Gold Shares持仓增加22.4吨(+10亿美元,+3.2%AUM);iShares Gold Trust位居第二,持仓增加4.6吨(+266百万美元,+3.1%AUM);欧洲Source Physical Gold增加6吨(+245百万美元,+5.5%AUM),ETFs Physical Gold增加2.1吨(+109百万美元,+1.9%AUM)。年初至今趋势:全球黄金ETF总计持仓2,295吨,增加143.5吨(合53亿美元),全球AUM上升5.5%;欧洲基金的流入占全球总净流入的79%,至8月末,今年欧洲基金的AUM增加了12%,而亚洲的资产规模降低了16%。  美国铸币局数据显示,8月鹰扬金币的销售量仅为9,500盎司,较7月的17,500盎司与去年同期的58,500盎司分别减少了45.7%与83.8%;1-8月,美国鹰扬金币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的598,000盎司减少63.1%至220,500盎司。8月,鹰扬银币的销售量为102.5万盎司,较7月的232万盎司与去年同期的128万盎司分别减少了55.8%与19.9%;1-8月,美国鹰扬银币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的28,900,500盎司减少46.1%至15,578,500盎司。8月,美国水牛金币的销售量为3,000盎司,相比7月及去年同期的销售量分别为6,000盎司与9,000盎司,1-8月销售量较去年同期的131,500盎司减少43%至75,000盎司。  澳洲伯斯铸币厂数据显示,8月金条金币的销量较7月的23,675盎司减少2.3%至23,130盎司,银币销量较7月大减66.4%至392,091盎司,为去年八月以来的新低。矿业咨询机构瑟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6 - 比顿联合公司报告表示,截至六月底的2016/17财年,澳洲黄金产量年增2.5%至299公吨,或为960万盎司;其中,截至六月的上季黄金产量为75公吨。 原油及基本金属: 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上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3座至756座,为今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过去四周内有三周录得下降,因能源公司开始削减开支,以及飓风气候的影响;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总数增加1座至944座。  OPEC在8月报预测2018年原油需求加大,暗示全球石油市场将会趋紧:8月OPEC原油产量环比减少7.9万桶/日至3276万桶/日;沙特阿拉伯产量环比减少1.03万桶/日至1003.2万桶/日;8月全球石油供给环比减少41万桶/日至平均9675万桶/日;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上调5万桶/日至142万桶/日。 原油及基本金属:  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中将美国大豆单产预估上调至49.9蒲式耳/英亩,高于8月的49.4蒲式耳/英亩,亦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48.8蒲式耳/英亩。 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上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3座至756座,为今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过去四周内有三周录得下降,因能源公司开始削减开支,以及飓风气候的影响;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总数增加1座至944座。  金融市场研究周刊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尾的风险提示 - 7 - 专栏:美联储副主席最后的演讲(下) (根据相关内容整理) 美联储二号人物费希尔9月6日因个人原因递交辞呈,下月正式卸任。他的任期原本截止于明年6月。如下为费希尔在8月的演讲稿件的下半部分(有删节)。 全球关联:为什么利率下降如此广泛? 前文提到的施压均衡利率的因素在全球的其他国家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劳动生产率的放缓。同样的,人口情况的变迁亦然,劳动适龄人口普遍下降。除去这些因素以外,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整体性的全球化大经济体中,一国的经济发展经由贸易、资本流动以及价格(利率、汇率)渠道传导并溢出到其他国家。一般而言,我们通过观察经常项目余额来捕捉这些细节。如图4,一般来说,全球经常项目加总为0,一国的赤字必然匹配于他国之盈余,但这一互相之间的渗透关系可能并不明显。 危机前,人们将美国利率下行归咎于海外的因素。前联储主席伯南克就祭出了“全球储蓄过剩”的论点——新兴市场国家出于锚定汇率、维持盈余、积累外储以及一些财政目的积累美元。最终也成就了“格林斯潘之谜”——即04-06年间美国加息也无法影响到长端利率的现象。2000年代早期美国赤字的恶化是与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以及OPEC国家)的盈余增长匹配的。美国2001-2006年间惊人的赤字亦伴随着利率的下行——这就是海外储蓄相比于投资过剩产生的结果。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常项目的分布如何可以解释国际间的溢出效应呢?全球储蓄过剩时期时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张几乎完全逆转。全球储蓄过剩的现象是否已经淡出了呢?美国赤字收窄时期的利率下行情况告诉我们可能没有。如果全球储蓄去化,即全球储蓄供应缩水是美国赤字收窄的背后因素,那么均衡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