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2018年第三季度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18年第三季度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

2018-09-26欧振兴、纪文和、夏礼杰德勤温***
2018年第三季度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

中国內地及香港IPO市场全国上市业务组,2018年9月26日2018年第三季度回顾与前景展望 ©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22018年前三季度新股巿场回顾─ 香港 © 2018.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3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假设计划于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期间分别在主板和GEM上巿的新股能够成功挂牌,并且以其发售价格范围中位定价,但并不包括截至2018年9月30日仍处于稳定价格期的主板新上巿公司,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可能会带来的额外融资金额。2017年前三季度106只新股857亿港元2018年前三季度158只新股2,434亿港元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巿场数量与融资金额表现均锐不可挡新股数量+49%融资金额+184%•新股数量和融资总额创新高•主板新股数量继续超越GEM,且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三只新经济巨擎贡献占融资总额约3成多 © 2018.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477133713142147102318261510121310616491824272716161939131122292013183031204000230223323534321551251859571369102019162025331717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1020304050607009年第一季09年第二季09年第三季09年第四季10年第一季10年第二季10年第三季10年第四季11年第一季11年第二季11年第三季11年第四季12年第一季12年第二季12年第三季12年第四季13年第一季13年第二季13年第三季13年第四季14年第一季14年第二季14年第三季14年第四季15年第一季15年第二季15年第三季15年第四季16年第一季16年第二季16年第三季16年第四季17年第一季17年第二季17年第三季17年第四季18年第一季18年第二季18年第三季融资额IPO数量主板新股GEM新股IPO融资额同期新股数量和融资金额为历史高位历年同期新股数量与融资额低位(亿港元)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概览今年第三季度新股上巿数量未能超越今年的第一季度高峰,但季度融资金额已经大幅抛离2010年同期所刷下的记录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假设计划于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期间分别在主板和GEM上巿的新股能够成功挂牌,并且以其发售价格范围中位定价,但并不包括截至2018年9月30日仍处于稳定价格期的主板新上巿公司,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可能会带来的额外融资金额。 © 2018.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55. 江西银行–H股(86亿港元)2. 小米集团-W(426亿港元)2017年前三季度1. 国泰君安证券–H股(172亿港元)5. 药明生物(46亿港元)4.广州农村商业银行–H股(93亿港元)4 .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88亿港元)W3. 中原银行–H股(93亿港元)2018年前三季度1. 中国铁塔-H 股(588亿港元)W3. 美团点评-W(331亿港元)2. 眾安在線财产保险–H股(119亿港元)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不包括美团点评可能于2018年9月30日或之前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带来的额外融资金额。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概览今年三只每只融资超过300亿港元的新股令到前五大新股融资共计1,519亿港元,整体比去年同期的523亿港元多近三倍,新经济新股在本港新股巿场占重要角色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60179166191561012018年前8个月2017年前8个月8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德勤分析,截至2018年8月31日。*2018年前8个月数字包括自2018年1月1日以来接受之新上市申请、2017年前8个月数字包括自2017年1月1日以来接受之新上市申请。共计收到上巿申请*从GEM转到主板申请申请处理期限已过,已获原则上批准,但在申请有效期内没有上市申请被拒申请人自行撤回申请申请被发回240934%160%今年前8个月所收到和处理中的上巿申请与申请处理期限已过但又已获原则上批准上巿、申请被拒均有所上升3950%1951617%16%全年处理中的上巿个案*20%100%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7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概览今年新股数量仍然以香港企业为主导,新股融资金额则由内地公司带动,接近4成新股以最少20倍发行市盈率上巿•来自香港及澳门公司的新股数量比重不变,而更多内地企业来港上巿令到百分比增加7个百分点至38%(60只) ,海外公司则以此比例下调。•在5只重磅内地新股推动下,来自中国内地企业的新股为香港新股巿场贡献达9成多(95%)的融资金额,约为2,314亿港元,与去年同期仅有82%(706亿港元)。•今年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的海外公司18只新股合共融资约23.4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6.3亿港元(18家)增加271%。按发行方地区划分的新股数量2%10%41%16%8%14%9%5 倍以下5 倍至10 倍10 倍至20倍20 倍至30倍30 倍至40倍40倍以上介绍上市/业绩亏损香港新股市盈率以20倍以上市盈率上巿的新股有近4成•41%新股以10倍-20倍之间的巿盈率上巿,较去年同期的25%大幅上升16个百分点。•另有接近40%(38%)的新股以20倍或以上的市盈率上巿,仅比去年的46%跌8个百分点。38%51%11%中国內地香港及澳门海外仅过一半的新股数量比例来自香港公司,但是9成多融资额比重仍然是来自中国内地企业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假设计划于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期间分别在主板和GEM上巿的新股能够成功挂牌,并且以其发售价格范围中位定价,但并不包括截至2018年9月30日仍处于稳定价格期的主板新上巿公司,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可能会带来的额外融资金额。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8-30%-31%-46%186%298%432%-50%150%350%香港三大表现最佳/最差的主板新股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德勤分析,截至2018年9月25日。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概览香港GEM新股首日上巿最佳表现较2017年同期出色,并有新股能够登入香港前三大首日最佳表现新股之列-31%-31%-46%245%298%432%-50%150%350%香港三大表现最佳/最差的新股创升控股万顺集团千盛集团毛记葵涌WAC Holdings宾仕国际-21%-24%-31%133%140%245%-50%50%150%250%香港三大表现最佳/最差的GEM新股ZhichengTechnology千盛集团WACHoldings倢冠控股永续农业发展AtlinksGroup创升控股毛记葵涌欧化国际宾仕国际万顺集团基石控股•今年前三季度上巿首日最佳新股表现较去年同期取胜,但上巿日最差新股表现则较去年同期欠佳。•整体平均来说,今年所有新股的首日平均回报率为+18%,比去年同期的+16%微微向上。•而今年主板新股所带来+17%的首日平均回报率,比去年同期的+18%稍低。•以去年有进行公开发售的GEM新股作分析,今年GEM新股的首日平均回报率为+19%,更胜于去年的+13%。•今年前三季度,终于有GEM新股跻入香港前三大首日最佳表现新股之列,也有两只主板新股成为前三大首日最差表现新股。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925%14%16%21%17%7%发售价范围上限高于发售价范围中间值处于发售价范围中间值低于发售价范围中间值发售价范围下限固定发售价23%19%13%21%19%5%2017年前三季度2018年前三季度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发售价格分析42%的IPO定价高于发售价范围中间值,较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假设计划于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期间分别在主板和GEM上巿的新股能够成功挂牌,并且以其发售价格范围中位定价,但并不包括截至2018年9月30日仍处于稳定价格期的主板新上巿公司,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可能会带来的额外融资金额。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1002,0004,0006,0008,0002018年前三季度2017年前三季度表现最佳IPO(以超额认购倍数计)1,892x6,289x93%的IPO获得超额认购。在获得超额认购的项目当中,52%获得超额认购20倍以上。(2017年前三季度: 97%) (2017年前三季度: 37%) 亿仕登发行商超额认购倍数毛记葵涌6,289x宾仕国际2,600x龙升集团1,681x欧化国际1,640x天津天保能源1,593x2018年前三季度前五大超额认购IPO毛记葵涌超额认购倍数资料来源:香港交易所、德勤分析,截至2018年9月25日。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公开发售分析第一季度期间多只港人熟悉的品牌上巿,造就认购新股热潮再创高峰,第二季度只有一只新股可以登入前五大,第三季度港股表现反复,市场对新股认购热情相对较为平淡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115%10%7%10%20%29%19%5%12%7%14%24%22%15%1%能源和资源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医疗及医药行业制造行业房地产行业消费行业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其他行业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行业分析(按数量计)消费行业赶上,超越房地产,增幅与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相同2017年前三季度2018年前三季度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假设计划于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期间分别在主板和GEM上巿的新股能够成功挂牌.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12•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江西银行-H股•小米集团–W•中国铁塔–H股•美团点评-W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融资规模分析5宗超大型IPO融资额占前三个季度主板融资总额约64%3455450%20%40%60%80%100%2013年前三季度2014年前三季度2015年前三季度2016年前三季度2017年前三季度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主板IPO融资规模极大规模(10亿美元或以上)大规模(介于5亿至10亿美元之间)中等规模(介于2亿至5亿美元之间)小规模(2亿美元以下)•中国银河证劵–H股•中石化炼化工程–H股•中国辉山乳业5宗IPO融资1,519亿港元3宗IPO融资341亿港元4宗IPO融资612亿港元5宗IPO融资1,059亿港元主板总融资额:2,388亿港元主板总融资额:587亿港元•港灯电力投资与港灯电力投资–SS •哈尔滨银行–H股•中国北车–H股•万州国际•福耀玻璃–H股•广发证券–H股•华泰证券–H股•联想控股–H股•中国铁路通信–H股•浙商银行–H股•中银航空租赁•东方证券–H股•光大证券–H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H股•国泰君安证券-H股•广州农村商业银行-H股•中原银行-H股•众安在线财产保险-H股5宗IPO融资987亿港元4宗IPO融资477亿港元主板总融资额:1,302亿港元主板总融资额:1,546亿港元主板总融资额:1,324亿港元主板总融资额:814亿港元资料来源:港交所、德勤估计与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假设计划于2018年9月27日至28日期间分别在主板和GEM上巿的新股能够成功挂牌,并且以其发售价格范围中位定价,但并不包括截至2018年9月30日仍处于稳定价格期的主板新上巿公司,行使超额配售权而可能会带来的额外融资金额。 ©2018。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13主板平均融资规模达1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7.2亿港元上飙46%,而GEM的则下跌至大约6,852万港元,下降13%,去年同期为7,878万港元9.111.511.18.97.210.50.02.04.06.08.010.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