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南京银行]:2017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CPI、PPI双双超预期回升,上下游传导并不明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7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CPI、PPI双双超预期回升,上下游传导并不明显

2017-09-10产品策略部南京银行后***
2017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CPI、PPI双双超预期回升,上下游传导并不明显

金融同业部CPI、PPI双双超预期回升,上下游传导并不明显2017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2017年9月10日点评部门联系方式:025-86775788产品策略部联系邮箱:machenlu1018@sina.com事件:2017年8月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预期1.6%,前值1.4%;PPI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6.3%,预期5.7%,前值5.5%。点评要点:1、CPI涨幅扩大,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2、PPI环比大涨,同比超预期回升3、上游PPI涨价虽然会向CPI中非食品类消费品传导,但目前暂时看不到明显的传导效应 金融同业部2017年9月10日正文:1、CPI涨幅扩大,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8月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高于市场预期的1.6%。环比方面,食品和非食品CPI均有改善,分别拉动CPI回升0.24和0.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CPI由降转升,上涨1.2%,鸡蛋、蔬菜,肉类涨幅均有明显改善。非食品CPI涨幅为0.2%,与7月持平。上涨主要由于医疗保健(0.9%)、居住(0.4%)、交通和通信(0.3%)的带动。医疗保健上涨受到药价与服务价格上涨的推动;交通通信和居住价格上涨受到了8月国内成品油上调的影响;居住价格也受到了暑期房租上涨的推动。同比方面,CPI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受天气因素影响,鲜菜价格明显上涨,蛋类价格同比由负转正;猪肉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持续支撑CPI同比。具体来看,主要受医疗保健类(5.9%),居住(2.7%),教育文化和娱乐(2.5%)的带动。 金融同业部2017年9月10日2、PPI环比大涨,同比超预期回升8月份PPI环比大涨0.9%,同比上涨6.3%,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7%。环比方面,PPI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至0.9%,为年内最高水平。其中钢材、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势突出。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4%,3.7%)。由降转升的有石油加工业(3.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6%),煤炭(1.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0.9%)。同比方面,PPI涨幅在连续3个月保持稳定之后,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PPI仍然保持稳定,仅略升0.1个百分点;而生产资料PPI同比上涨8.3%,仍是PPI同比走高的主要原因。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9.1%,16.3%),石油加工业(16.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4%)。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2.1%)。上述七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5.1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1%。 金融同业部2017年9月10日8月CPI、PPI双双超预期大幅回升。之前CPI不高,很大程度上因为食品项的拖累。8月季节性因素带动鸡蛋及蔬菜等价格上涨使得整体CPI的走高。下半年季节性因素减弱,CPI上升幅度可能较为有限。PPI数据再次明显走高,黑色、有色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加之8月PMI和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内需得到改善,PPI以及PMI均指向工业品通胀有全面铺开之势,是否会向消费端传导值得密切关注。目前看来,上游PPI涨价虽然会向CPI中非食品类消费品传导,但CPI预计仍将处于低位,暂时看不到明显的传导效应。货币政策方面,虽然CPI和PPI都有上升,但目前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通胀因素依旧不是影响货币政策的主因,关键影响因素依旧是金融监管和降杠杆。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削峰填谷”来维持国内资金面的平稳。本周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超额开展MLF,市场也传言央行窗口指导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市场利率应声而下。预计在外汇占款好转和财政投放的利好助推下,季末资金面会平稳度过。但是央行维持资金面紧平衡的意图没有改变,资金利率虽阶段性见顶,但也不具备大幅下行的条件,区间震荡仍是常态。 金融同业部2017年9月10日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南京银行金融同业部产品策略部,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