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龙柏信息]:证券内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证券内参

2017-07-06龙柏信息望***
证券内参

【特别关注】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中旬召开 有望新设金融协调委 【开利综合观察】据财新,会议重点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财新确认的消息是,“一行三会”的现有格局不变,在“一行三会”之上设立金融协调委员会,该协调委办公室设在央行,以有效发挥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财新称,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只是确定一些基本框架,金融体制改革的真正举措,可能需待“十九大”召开以后。比较可能的安排是:金融协调委一把手由国务院领导兼任,央行行长兼任协调委办公室负责人。 此前据腾讯财经,中国领导层将于7月14日举行一次拖延了很久的政策会议,讨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工作,为如何解决监管体系分散化这一问题奠定基调。知情人士称,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像一些官员和政府顾问主张的那样创设一个“超级监管部门”,将权力集中于央行,因为这将需要一些权力集团放弃手中的权力;相反,领导层可能采取力度没有那么激进的措施,比如在与其他监管机构协调方面,赋予中国央行更大的话语权。 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5月援引消息人士称,央行近期正在召集“一行三会”加强监管政策的沟通协调、统筹推进。这么做既可防范局部流动性风险诱发系统性风险,又使得金融监管不断向前推进。 继3月央行强调金融监管之后,当月银监会、证监会高层同时表态,将加强一行三会的沟通协调,配合央行做好金融监管工作。 据中国证券网消息,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3月24日在“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作为银行监管者,首先要加强和补齐金融监管制度和规则的短板,填补金融规则、制度、标准的空白,使所有的金融活动、金融风险都在金融规则和制度的监管范围内。其次,银监会要加强和保监会、证监会以及人民银行的沟通和协调,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信息有效共享,消除监管真空和监管空白。 据中国证券网消息,在当日同一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表示,中国证监会不仅会一如既往的重视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而且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珍惜、尊重中央银行履行法定职能,配合央行做好金融监管协调、金融稳定工作。 张新陆磊履新外汇局副局长:都曾获孙冶方奖、执掌金融稳定局 【开利综合观察】现年49岁的张新和46岁的陆磊,在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多个司局的历练后,正式履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国务院任命张新、陆磊为国家外管局副局长,免去方上浦的外管局副局长职务,免去张喜武的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职务。 同为央行少壮派官员的张新和陆磊,共同点颇多,都曾担任过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学术造诣颇高,分别凭借2003年发表的论文《中国经济的增长——GDP数据的可信度以及增长的微观基础》和《中国金融腐败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张新和陆磊同时拿到了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目前,国家外汇局的领导班子为“一正四副”,局长为潘功胜,副局长为方杨国中、郑薇、张新和陆磊。 张新:主政央行上海总部8年 有着海归背景的张新,2009年4月从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一职调任上海,出任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央行上海分行行长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常驻上海主持央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分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张新的上述调任,被视作利用其更国际化的视野,护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并成为中国的“金融改革试验田”,2013年12月,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金改30条”),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启动,伴随着多项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的发布,张新更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目前,在金融方面,上海建立了事中事后监管的信息管理系统、一套分类别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管理制度,同时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得到了大幅度推广,多个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被央行复制推广到全国范围。 其中,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是上海自贸区金改的的最核心内容,被视作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而张新是重要的设计者和参与者。 “对包括跨境人民币、外汇政策和业务非常熟谙。”多位沪上银行业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而参与上海自贸区金改政策的企业财务负责人亦表示,在每项自贸区金改政策出台前后,张新会到企业听取意见,了解企业在真实需求。 出生于1968年的张新,1989年从位于北京五道口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1996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拿到金融学博士学位,而后就职于纽约美林证券,任高级投资分析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张新加入世界银行“亚洲金融危机处理特别行动小组”,担任高级金融学家,负责韩国、泰国等国的金融危机处理。 2000年底,张新回国后任职中国证监会,是时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聘用的“海归”之一。2002年初,张新担任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分管重要而敏感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其间,他与时任证监会首席律师陈大刚共同主持制定了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2003年11月,央行成立金融稳定局,牵头展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证券公司关闭重组,以及当时形势比较急迫的防范和化解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工作。2004年5月张新出任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与时任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一道,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久,张新接替出任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担任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直到五年后调任上海。 “70后”陆磊 与张新一同从央行调任国家外汇局的陆磊,出生于1970年,一度是广东高校里面最年轻的校长、央行研究局最年轻的局长。 陆磊,江苏常州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在担任金融稳定局局长的同时,担任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11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先后就学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1995年,陆磊加入央行,至2003年8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研究局工作。在此期间,他与时任研究局局长谢平合作,完成《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与机制分析》研究项目,获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3年陆磊离开央行,选择了南下,任招商银行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高级研究员。 两年后,更喜欢研究工作的陆磊,在2005年8月回归学校,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至2005年12月。2005年12月陆磊调入广东金融学院工作,2006年5月任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1月兼任华南金融研究所所长,2009年4月任院长助理,2009年12月任党委委员、副院长,2011年7月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代院长、研究员,2012年7月任院长。 2014年,陆磊接替调任金融市场司司长的纪志宏,出任央行研究局局长,这距离他离开央行,过去了11年。 在担任央行研究局局长的两年期间,央行多次调整货币政策,连续降准降息,陆磊多次及时出面为公众解释货币政策变动的原因。 2016年8月,央行中层干部调整,陆磊从研究局调任中国金融稳定局,出任局长。 针对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陆磊此前曾表示,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完善中间价报价体制;二是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浮动区间;三是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四是发展外汇市场,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面的需求。 谈及如何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陆磊开出了一个七位药方,一是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双向有序开放,二是继续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类型,三是进一步扩大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待条件取消时取消资格和额度审批,四是推动境内外个人投资更加便利化,五是稳妥研究推进境内外基础设施的链接与合作,六是继续大力推进黄金市场的对外开放,七是推进修订外汇管理将资本项目可兑换纳入法治框架。 【证券内参】 新华社:A股频现“夺权式”要约收购 规则完善如何跟上市场步伐? 【开利综合观察】广州基金瞩目拥有稀缺金融牌照的爱建集团,杭州浙民投盯上刚刚解决诸多历史问题的ST生化。以控制权争夺为目标的要约收购,俨然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热点。 A股缘何频现“夺权式”要约?攻防双方针锋相对的背后,“游戏规则”的完善能否跟上市场步伐? 爱建控制权之争波澜频现 几大焦点问题浮出水面 从华豚企业联手广州基金国际“举牌”,到广州基金发起30%股权要约收购方案,再到爱建集团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为由停牌至今,拥有稀缺金融牌照的老牌上市公司爱建集团陷入控制权争夺战。 伴随爱建集团先后发布数十份公告,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多次问询,爱建集团控制权之争几大焦点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爱建集团定增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此时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是否合规? 广州基金称《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5月15日已公证送达,但爱建集团6月3日才予以公告。爱建集团6月12日公告“因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从当日起预计停牌不超过一个月”,此后又根据交易所的要求,在6月25日公告中将重大资产重组起算时间变更为5月25日。重大资产重组与要约收购,究竟孰先孰后? 爱建集团停牌期间,广州基金发起要约收购是否合规?如何保证收购价的公允合理? 爱建集团若控制权易主,意味着旗下爱建信托间接控股股东变更。而按照相关规定,信托公司涉及变更股权或调整股权结构,需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审批。广州基金发起要约收购,是否应当先完成前置审批? 围绕上述问题,爱建集团和广州基金唇枪舌剑、各执一词。广州基金方面表示,停牌期间发起要约收购在A股市场并不鲜见。而针对前置审批关键问题,广州基金回应称,由于目前收购结果尚不确定,无法提起行政许可申请,并表示会与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在办理要约收购的股份过户前获得必要的审批。 A股频现要约收购 标的“低估”成重要原因 对于A股而言,要约收购并不是新鲜事物。自2016年以来,万通地产、ST景谷、玉龙股份、四川双马、云南旅游等多家上市公司都曾成为要约收购标的。从其要约类型来看,大部分为协议转让或协议收购触发全面要约,或者以巩固控制权为目的发起部分要约。 近期,以争夺控制权为目的的要约收购开始增多。继爱建集团之后,6月28日ST生化公告称,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资合伙企业拟以36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公司27.49%股权。届时,将与一致行动人浙民投、浙民投实业合计持股29.99%,从而取得ST生化的控制权。 A股缘何频现“夺权式”要约?观合(浙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忠波 分析认为,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实业资本投资新项目动力不足。与此同时,专业投资机构力量不断增强。“在这一背景下,部分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效率长期低下导致股价被‘低估’的上市公司,开始成为要约收购的目标。”王忠波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系教授王丛表示,要约收购和二级市场举牌都是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此前较热的举牌潮遭遇监管收紧,加上今年4月《证券法》修订二审稿中强化了对股东持股变动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举牌行为形成压制,从而使一些潜在买家转向要约收购。 多位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与通过二级市场爬行增持相比,要约收购成本可控,且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相对较小,溢价要约的方式也较易获得中小股东的支持。王忠波则表示,对于一些拥有优质资产但管理不力的上市公司而言,要约收购有望为其带来经营效益的显著提升。 监管仍有完善空间 “游戏规则”亟待跟上市场步伐 作为一种市场化、规范化的收购方式,要约收购最大的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作出选择,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因而被各国证券市场所普遍采用。 在我国,《证券法》对要约收购报告书的内容、约定期限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监管层面,对要约收购的最新相关规定为深圳证券交易所2016年2月修订的《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业务指引》。 王丛等多位学界和业界人士表示,相对于今年以来要约收购出现的新情况,相关规则的确存在滞后的情况。例如,标的公司停牌期间,收购方是否可发起要约收购,以及如何避免收购方故意利用停牌期间没有交易而压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开利财经证券内参

开利财经2016-12-09
hot

证券内参

龙柏信息2016-07-14
hot

证券动态内参

南京证券2010-12-09
hot

证券内参

龙柏信息2016-12-06
hot

证券内参

龙柏信息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