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2025年6月价格数据点评:核心通胀继续回暖 - 发现报告

2025年6月价格数据点评:核心通胀继续回暖

2025-07-08光大证券�***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5年6月价格数据点评:核心通胀继续回暖

核心通胀继续回暖 ——2025年6月价格数据点评 要点 作者 事件: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6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1)CPI同比+0.1%,前值-0.1%,市场预期0%;CPI环比-0.1%,前值-0.2%;2)核心CPI同比+0.7%,前值+0.6%;3)PPI同比-3.6%,前值-3.3%,市场预期-3.2%;PPI环比-0.4%,前值-0.4%。 分析师:高瑞东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刘星辰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030001021-52523880liuxc@ebscn.com 核心观点: 6月CPI同比回正,各分项表现均有所好转,食品及能源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主要受金价上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PPI同比则迎来超预期回落,国内能源、原材料以及部分出口行业价格走弱,亟待“反内卷”政策提振相关行业价格。 相关研报 如何看待分化的物价?——2025年5月价格数据点评(2025-06-09) 近期光伏、水泥、钢铁等行业“反内卷”的实质性动作已陆续开启。在政策预期催化下,部分行业价格迎来反弹;从方向上来看,PPI大概率已经处在底部区间,后续修复斜率取决于各行业“反内卷”的实际进展。对于CPI而言,当前核心通胀已经处在修复通道内,表现为,一是房屋租赁价格企稳,二是服务需求释放带动相关价格回暖,三是“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品价格修复。未来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加强对相关行业的价格战治理和供给优化,亦有助于消费品价格继续回升。 国内物价运行好于预期——2025年4月价格数据点评(2025-05-10) 关税冲突下,国内通胀如何演绎?——2025年3月价格数据点评(2025-04-10) 国内物价为何超预期回落?——2025年2月价格数据点评(2025-03-09) 春节效应助力CPI回升——2025年1月价格 数 据 点 评 兼 光 大 宏 观 周 报 (2025-02-09) 一、CPI同比转正,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 6月CPI同比升至+0.1%,略好于市场预期的0%,此前曾连续四个月下跌。CPI各分项表现均有所好转,食品及能源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核心CPI同比则继续回暖,升至+0.7%。其中,核心通胀的持续改善值得关注。6月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除受金价上涨带动之外,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价格也迎来修复,指向“以旧换新”和“反内卷”政策效果正陆续显现。 核心CPI缘何回升?——2024年12月价格数据点评(2025-01-09) 稳物价政策效果初现——2024年11月价格数据点评(2024-12-09) 具体分项来看: 如何走出低物价循环?——2024年10月价格 数 据 点 评 兼 光 大 宏 观 周 报 (2024-11-09) 1)食品价格环比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6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速为-0.4%,高于过去五年同期(指2020-2024年同期,下同)的均值-0.9%。其中,受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影响,鲜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均上涨0.7%,增速均高于季节性水平-2.7%、-0.6%;猪肉价格环比增速为-1.2%,连续五个月下跌,增速低于季节性水平+0.6%。但6月中下旬以来,随着生猪出栏节奏放缓,叠加“反内卷”预期升温,猪价迎来反弹。 国内物价为何超预期回落?——2024年9月价格数据点评兼光大宏观 周 报(2024-10-13) 为何CPI和PPI走势分化?——2024年8月价格数据点评(2024-09-09) 2)能源价格环比迎来上涨。6月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1%,上月为-1.7%,主要与中美贸易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中东地缘冲突加大有关,国际油价走出前期低位。 核心CPI降至低位——2024年7月价格数据点评(2024-08-09) 3)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6月,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受金价处于高位、替代需求增加影响,铂金饰品价格环比上涨12.6%,为近10年月环比最大涨幅。在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增速自上月的-0.2%升至+1.0%,交通工具价格同比增速自上月的-3.4%升至-2.8%。 通胀回升弹性偏弱——2024年6月价格数据点评(2024-07-10) 4)服务价格涨幅保持稳定。6月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持平于上月的+0.5%,环比增速为0%,持平于上月及季节性水平。其中,随着五一、端午节日效应消退,居民出行需求回落,6月旅游价格环比增速降至-0.8%,与去年同期一致;此外,随着毕业季到来,房屋租赁需求有所增加,6月房租价格环比上涨0.1%,持平于季节性水平。 二、PPI同比超预期回落,亟待“反内卷”政策提振相关行业价格 6月PPI同比增速降至-3.6%,低于市场预期的-3.2%及前值-3.3%,环比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在-0.4%。与上月不同的是,6月国际油价止跌回升,但PPI环比增速并未改善,反映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的恶化。 具体分析来看: 一是,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业施工进度,叠加市场供给充足,导致建筑业相关行业价格环比跌幅加大。6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1.8%(上月为下降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4%(上月为下降1.0%),二者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二是,新能源发电量增加导致国内能源价格环比下降。6月,煤炭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5%、3.4%、0.9%,三者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夏季太阳能、风力及水力发电增多,导致发电成本下降,并降低电煤需求。 三是,部分出口行业价格环比走弱。6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下降0.4%(上月为上涨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纺织业价格环比均下降0.2%,与上月降幅一致。目前来看,随着后续抢出口动能走弱、叠加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相关行业价格或仍然面临一定压力。 上述情况均指向当前“反内卷”政策出台的必要性。PPI持续低位,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地产周期下行,也与前期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张导致行业供给过剩有关。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从方向上看,通过供给侧优化和整治行业低价竞争乱象,有助于推动价格修复和企业利润回升。从6月PPI数据来看,汽车、光伏、锂电行业价格出现一定好转。6月,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1.2个和0.2个百分点。 三、“反内卷”如何提通胀? 近期各行业“反内卷”的实质性动作已逐步开启。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中国水泥协会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部分钢厂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在“反内卷”政策影响下,部分行业价格迎来反弹,后续关注行业供给端的实质性变化。 与2015-2016年供给侧改革不同的是,本轮“反内卷”行业更多聚焦在中下游新兴行业,不仅需要权衡稳定地方税收、稳定就业等因素,也面临终端需求不足的掣肘。与以往大刀阔斧改革不同,从政策指引上来看,本轮“反内卷”大 宏观经济 概率是渐进式的,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多方面配合,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整治低价竞争,同时借助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逐步引导落后产能退出、置换优质产能,其对价格的实质性影响程度仍需进一步观察。但方向上来看,PPI大概率已经处在底部区间,后续修复斜率取决于各行业“反内卷”的实际进展。 对于CPI而言,我们看到当前核心通胀已经处在修复通道内,拆分结构来看,一是房屋租赁价格企稳,二是服务需求释放带动价格小幅回暖,三是“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品价格修复。未来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加强对相关行业的价格战治理,有助于推动消费品价格继续回升。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历史环比均值为2020-2024年各年6月环比均值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历史环比均值为2020-2024年各年6月环比均值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上述指标为PPI分行业环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四、风险提示 地缘冲突超预期演变;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法律主体声明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负责本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港澳台)的分销。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机构。 特别声明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的核心金融服务平台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