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报总结 港股创新药持续向好,新产品陆续放量 西南证券研究院 2025年5月 分析师:杜向阳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电话:021-68416017 邮箱:duxy@swsc.com.cn 分析师:汤泰萌 执业证书:S1250522120001 邮箱:ttm@swsc.com.cn 核心观点 我们选取了149家港股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收入总额17845亿元(+1.81%),归母净利润792亿元( +49.3%),扣非归母净利润584亿元(+34%)。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82家,占比55% ,58%(86/149)的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2024年研发费用达704.7亿元,研发费用率减少0.8pp。2024年销售费用达1568.2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约0.2pp。2024年管理费用达713.4亿元,管理费用率降低约0.3pp。 关注港股18A医药上市公司创新品种落地,业绩弹性逐步释放。我们选取了49家港股18A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收入总额70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93亿元。2024年收入增速33.2%,归母净利润增速27.6%。2024年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41家,占比84%,41%公司实现利润正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352.7亿元 ,同比-8.1%。2024年港股18A公司现金及等价物624亿元,同比-15.4%。 2025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创新+出海主线——创新药:政策端,2024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助推创新药快速发展。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未来支付端商保发展空间值得关注。出海方面,2024年国产新药授权出海百花齐放,二代IO、减肥药、自免TCE、ADC、新机制、新适应症等热点频出。医疗器械:随着第五批国采(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类)和重点省际联盟集采开始,关注常态化医疗刚需下的国产替代,包括自主可控创新器械等。器械出海方向仍看好,但需关注后续地缘政治对企业出海进度的影响。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对医疗设备行业业绩尚需观察。 主题投资主线——药品关注国产减肥药等临床数据进展;器械关注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关注AI医疗影像和AI信息化、银发经济、呼吸道检测等主题;消费医疗方向关注相关政策刺激;中药关注基药目录相关进展;CXO关注生物安全法案相关进展。此外,关注并购重组预期。 红利主线——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2%以下,具备长期稳定增长、有较好且可持续现金流、较高且持续分红比例的红利资产,仍是不错的防御选择,和进攻性配置具备一定跷跷板效应。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1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报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分行业来看: 创新药(36家):2024年收入786亿元(+26.7%),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创新药企业步入收获期,商业化能力逐步验证,收入增长,利润亏损缩小。坚定看好创新药投资前景,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企业大有可为。同时创新药出海也有望成为企业寻求估值溢价的关键破局路径。 化学制剂(16家):2024年收入1739亿元(+1.1%),归母净利润260亿元(+5%),随着带量采购步入深水区,政策冲击不断趋弱,行业有望迎来拐点。同时,随着创新品种放量,创新药企业有望逆势生长、脱颖而出。 医疗器械(26家):2024年收入425亿元(+4.5%),归母净利润8亿元。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较大 ,各个细分赛道的产业趋势和投资逻辑各有不同,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1)“常态化“(反腐+控费)医疗刚需下的国产替代;2)出海;3)主题投资(AI+银发经济+呼吸道+并购重组)。 CXO板块(10家):2024年收入938亿元(-3.5%),归母净利润374亿元(+91%)。地缘博弈落地,板块悲观预期修复在即。头部CXO新冠商业化订单已消化完全,地缘博弈落地。板块估值回落至历史底部,个股估值仍呈现分化。 原料药(7家):2024年收入2837亿元(+3.3%),归母净利润58亿元(-14%)。优质公司产业能力升级,打开特色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巩固制造优势,制剂出口加速+集采放量打开成长空间。 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2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报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分行业来看: 医疗服务(30家):2024年收入424亿元(-0.6%),归母净利润16亿元(-20%)。医疗服务板块中偏消费属性赛道有眼科、口腔、体检等,24业绩表现平淡,原因有眼科赛道中部分偏消费项目如屈光手术等具备一定需求刚性,而口腔赛道受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等,由于消费乏力等因素影响 ,2025年应关注具备1)并购催化、2)业绩反转、3)业务结构转型等逻辑的个股标的等。 中药(11家):2024年收入1113亿元(-1.7%),归母净利润58亿元(-31%)。看好中药三大方向:1)品牌中药。品牌OTC具有强品牌,提价具有较强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基础,能够持续不断释放业绩。2)国企混改释放红利,高股息具备防御属性。3)基药目录调整带来中药发展新机会。 药店(4家):2024年收入906亿元(+5.8%),归母净利润54亿元(+110%),门诊统筹政策相关方案陆续出台,各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进程明显加速,有望为药店带来显著客流增长。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流通(7家):2024年收入8670亿元(+0.3%),归母净利润121亿元(-10%),带量采购后,药品、耗材大幅降价,配送费用降低,对于配送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大中型配送商由于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优势突出,集中度将会提升。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申,从上游来看,通过医药工业板块发力,实现“研-产-销”全产业布局。从下游产业链来看,通过自建与收购实现药店零售的快速扩张。 疫苗(2家):2024年收入9亿元(115.7%),归母净利润-13亿元,重磅品种批签发延续高增长 ,关注在研管线上市节奏催化。 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3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速览 全行业业绩总览 收入增速 全行业 超过50% 超过30% 为正数 下滑 家数 1.81% 15 27 86 63 占比 10% 18% 58% 42% 归母净利润增速 全行业 超过50% 超过30% 为正数 下滑 家数 49.26% 38 55 82 67 占比 26% 37% 55% 45% 我们选取了149家港股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收入总额 17845亿元(+1.81%),归母净利润792亿元( +49.3%),扣非归母净利润584亿元(+34%)。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82家,占比 55%,58%(86/149)的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 2010-2024年医药行业港股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 2010-2024年医药行业港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4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结构分化更加明显,创新药、药店、CXO等板块业绩快速增长 2024年主要增量贡献: •收入:创新药、药店、医疗器械 •净利润:CXO、药店、化学制剂 •毛利:创新药、化学制剂、疫苗 收入增速 归母净利润增速 毛利率水平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疫苗 -61.3% 115.7% -52% -21% -208.81% 69.74% 创新药 55.7% 26.7% -48% -29% 74.32% 76.36% 药店 15.8% 5.8% -791% 110% 22.84% 23.26% 医疗器械 7.5% 4.5% 30% -132% 56.52% 56.41% CXO 4.0% -3.5% 3% 91% 41.02% 39.31% 原料药 7.5% 3.3% 66% -14% 19.33% 18.29% 化学制剂 -0.6% 1.2% -5% 5% 65.33% 65.48% 流通 9.3% 0.3% -7% -10% 9.47% 8.89% 医疗服务 19.6% -0.6% 122% -20% 33.68% 32.14% 中药 9.9% -1.7% 11% -31% 31.04% 28.67% 全行业 9.2% 1.8% 94% 49% 24.27% 24.18% (按2024年收入增速排序) 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5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全行业盈利分析: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处于下降趋势 2024年研发费用达704.7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5.4%,研发费用率减少0.8pp。 2024年销售费用达1568.2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减少0.6%,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约0.2pp。 2010-2024年医药上市公司费用率 2024年管理费用达713.4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减少5.3%,管理费用率降低约0.3pp。 2010-2024年医药行业毛利率及三费率 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6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化学制剂、流通和原料药板块销售费用最高,分别为478、308和238亿元; 流通、化学制剂和CXO板块管理费用最高,分别为145、132和98亿元; 创新药、化学制剂和医疗器械板块研发费用最高,分别为351、163和55亿元。 销售费用(亿元) 管理费用(亿元) 研发费用(亿元)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创新药 127 153 77 53 365 351 化学制剂 481 478 128 132 207 163 CXO 35 34 101 98 71 48 流通 323 308 148 145 22 24 中药 180 167 53 53 20 16 药店 53 56 40 29 20 20 原料药 239 238 88 94 38 19 医疗器械 107 103 62 61 75 55 医疗服务 28 26 50 47 2 2 疫苗 4 4 5 3 13 6 全行业 1,578 1,568 753 713 833 705 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7 1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2024年全行业销售费用率为8.8%(-0.2pp),管理费用率为4%(-0.3pp),研发费用率为3.9%(-0.8pp) 化学制剂、医疗器械、创新药板块销售费用率最高,分别为27.6%、24.3%和19.4%;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CXO板块管理费用率最高,分别为14.4%、11.1%和10.4%; 创新药、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板块研发费用率最高,分别为44.5%、13%和9.4%。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药店 6.2% 6.2% 4.7% 3.2% 2.3% 2.2% CXO 3.6% 3.6% 10.4% 10.4% 7.3% 5.1% 化学制剂 28.1% 27.6% 7.5% 7.6% 12.1% 9.4% 中药 15.9% 15.0% 4.7% 4.7% 1.7% 1.5% 原料药 8.7% 8.4% 3.2% 3.3% 1.4% 0.7% 创新药 20.3% 19.4% 12.4% 6.7% 58.5% 44.5% 医疗器械 26.2% 24.3% 15.2% 1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