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第一上海证券]:运动服饰业务增长良好,鞋类业务计划变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运动服饰业务增长良好,鞋类业务计划变革

百丽国际,018802016-05-30侯捷第一上海证券球***
运动服饰业务增长良好,鞋类业务计划变革

百丽(1880) 公司研究买入 2016年5月30日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www.mystockhk.com 盈利摘要 股价表现 截止2月28日财政年度收入(百万人民币)变动(%)净利润(百万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变动(%)市盈率(倍)@4.37港元每股派息(人民币)息率(%)2015实际 2016实际 2017预测2018预测40,008 40,790 42,048 44,903 8.72.03.16.847642934379238540.580.360.460.4710.4(37.8)29.21.66.410.38.07.80.580.230.280.2815.76.17.57.72019预测49,144 9.442090.519.27.20.318.44567891011来源: 公司资料, 第一上海预测 来源: 彭博 侯捷 85225321597 jay.hou@firstshanghai.com.hk 主要数据 行业 鞋类 股价 4.37 港元 目标价 5.66 港元 (+29.5%) 股票代码 1880 已发行股本 84.3 亿股 市值 369 亿港元 52 周高/低 11.06/4.17 港元 每股净现值 3.63 港元 主要股东 Profit Leader Holdings(31.15%) 运动服饰业务增长良好,鞋类业务计划变革 ¾ 16 财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降 38.4%至 29.3 亿元:公司 2016 财年收入同比增 2%至 407.9 亿元,毛利率同比降 1.2 个百分点至56.3%。因为鞋类的收入利润下降导致产生13.6 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经营利润同比下降 32.2%至 42.0 亿元,如果不考虑无形资产减值,则公司经营溢利同比下降 10.3%至 55.6 亿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降 38.4%至 29.3 亿元,股东应占利润率同比降 4.7个百分点至 7.2%。全年派息率 61.3%,公司净现金 62.6 亿元,净资产 250.8 亿元。与鞋类有关的无形资产还有 11.6 亿元,将依据业务发展情况看是否有进一步减值风险。 ¾ 16 财年净增加 316 家门店,同店鞋类下降,运动服饰上升: 16财年大陆店铺数同比增 316 家至 20873 家,其中鞋类门店净减少366 家至 13762 家,运动服饰门店同比增 682 间至 7111 家。16 财年鞋类业务同店降超过 10%,运动服饰的同店为高单位数增长。 ¾ 鞋类的调整和变革:正装鞋的困境有:1、消费者产品风格转变。2、百货渠道受购物中心和电商分流。3、顾客对产品性价比要求提高。对于正装鞋的困境公司一直以品类多元化、品牌差异化、全渠道等策略予以解决。未来将继续回归产品、零售和需求的本质,需要通过产品、客户、科技的创新和领先,来满足市场真实的需求,计划通过各项变革来逐渐扭转鞋类业务的颓势。 ¾ 业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17-2019 财年收入增长 3.1%、6.8%和9.4%至 420.5 亿元、449.0 亿元和 491.4 亿元。预计公司 17-19 财年的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9.2%、1.6%和 9.2%至 37.9 亿元、38.5 亿元和 42.1 亿元(不考虑可能的无形资产减值)。 ¾ 目标价 5.66 港元,买入评级:我们以 15 倍动态市盈率为运动服饰估值,得出其市场价值为 268.7 亿港币。以 1 倍市净率为公司运动服饰以外的业务进行估值,得出 208.6 亿港元,综合以上得出公司整体目标市值是 477.3 亿港元,较当前市值 368.6 亿港元有 29.5%的上升空间,转换为公司的目标价为 5.66 港元,对应公司 2017 财年的 10.6 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¾ 可能风险:同店低于预期,费用高于预期,改革转型失败。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2016年5月 - 2 - 本报告不可对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发放 16财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降38.4%至29.3亿元 公司2016财年收入同比增2%至407.9亿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2.2%至42.0亿元,如果不考虑无形资产减值,则公司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0.3%至55.6亿元。2016财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降38.4%至29.3亿元,股东应占利润率同比降4.7个百分点至7.2%。末期股息6分,全年派息率61.3%。 公司 2016 财年收入同比增 2%至 407.9 亿元,其中鞋类收入同比降 8.5%至 210.7 亿元,占总收入的51.7%。运动服饰收入同比增16.2%至 197.2 亿元,占总收入的48.3%。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 0.2%至 229.6 亿元,毛利率同比降 1.2 个百分点至 56.3%。其中鞋类毛利同比下降 10.1%至 141.9 亿元,毛利率同比降 1.2 个百分点至 67.3%,原因主要是集团于下半年,特别是冬季产品的毛利率下降比较明显(下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 2.7 个百分点至 66.5%),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端的疲弱超出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是因为 15 年冬季初期偏暖、后期较冷,不仅影响了高单价冬靴产品于季初的销售,同时也造成销售重心偏后、当季整体折扣偏大,对于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运动服饰的毛利同比增长 21.3%至 87.7 亿元,毛利率同比增 1.9个百分点至44.5%,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而存货持续处于偏紧状态,零售折扣率持续改善,新品销售比例提高。 鞋类业务销售及分销开支对收入比率,与截至 2015 年 2 月 28 日止年度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同店销售下滑、整体规模下降,虽然店铺租金开支、商场特许经营费大多为可变费用,但是工资、社保费用仍有一定程度的刚性上涨,店铺装修和其他营运费用多为固定费用,经营负杠杆效应导致费用对收入比率有所上升。鞋类业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对收入比率,和去年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主要原因是一般及行政开支多为固定费用,经营负杠杆效应导致费用对收入比率有所上升。故 2016 财年鞋类的分布业绩同比降 22.5%至 39.4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鞋类分布业绩同比降 12.5%至 19.0 亿元,但是下半年分部业绩降幅扩大至29.9%至 20.4 亿元。 运动、服饰业务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对收入比率与去年相比大致持平,虽然人员工资水平持续有所上升,但是同店销售增长状况较好,基本上消化了有关费用上升带来的压力。运动、服饰业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对收入比率与去年相比也大致持平。故2016 财年运动服饰的分布业绩同比上升 43.7%至 17.4 亿元,因为运动服饰的业绩上涨而鞋类下跌,导致运动服饰的盈利占比同比上升 11.4 个百分点至 30.6%。 2016 财年因为鞋类的收入利润下降而提取 13.6 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综上所述公司经营利润同比下降 32.2%至 42.0 亿元,如果不考虑无形资产减值,则公司经营溢利同比下降 10.3%至 55.6 亿元,经营溢利率同比降 1.9 个百分点至 13.6%。2016财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降 38.4%至 29.3 亿元,股东应占利润率同比降 4.7 个百分点至 7.2%。末期股息 6 分,全年派息率 61.3%。 2016 年财年末,公司拥有净现金 62.6 亿元,净资产 250.8 亿元。 16财年净增加316家门店,同店鞋类下降,运动服饰上升 2016财年公司大陆店铺数同比增加316家至20873家。2016财年鞋类业务的同店下降超过10%,运动服饰的同店为高单位数增长。 2016 财年公司大陆店铺数同比增加 316 家至 20873 家,其中鞋类门店净减少 366家至 13762 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百货商场着手进行业务调整或者结构转型,另一方面集团也以更加谨慎的态度评估渠道环境,对部分前景欠佳的店铺选择进行关店。运动服饰门店同比增加 682 间至 7111 家,运动、服饰业务保持了较快的开店进度,主要由于三个原因,第一,对于运动产品和体育品牌的需求比较强劲,运动类别产品的市场份额总体扩张;第二,运动、服饰业务的渠道模式,相对比较多元化,开店选择比较灵活,而鞋类业务仍然主要倚重百货商场渠道;第三,二线运动品牌、细分市场品牌的拓展力度有所加大,新兴的服装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2016财年鞋类业务的同店下降超过 10%,2016 财年四个季度的同店分别为:-7.8%、-7.7%、-10.4%和-16.5%,与不完全统计的两千多家百货商场的鞋区销售下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2016年5月 - 3 - 本报告不可对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发放 降幅度基本一致,同店销售下滑主要是由于数量下降接近 10%,成交单价略有降低。2016财年运动服饰的同店为高单位数增长,其中数量增长和单价上升的贡献大体各半,其中上半财年同店增长为 7.4%,下半财年为 6.1%。 16财年鞋类业务无形资产减值13.6亿元至11.6亿元 鞋类业务的疲弱表现引致其无形资产减值13.6亿元,与鞋类有关的无形资产还有11.6亿元,将依据业务发展情况看是否有进一步减值风险。 公司 2015 财年末的无形资产为 38.1 亿元,其中大部分为过往收购形成的商誉,净值为 29.3 亿元(其中 19.1 亿元是与鞋类及鞋类产品相关,而 10.2 亿元是与运动、服饰产品相关)。于截至 2016 年 2 月 29 日止年度,鉴于国内、香港和澳门的消费零售市场环境不断恶化,集团鞋类业务的销售持续下滑,特别是下半年,同店销售进一步下跌,利润率比上半年收缩。鞋类业务的疲弱表现引致其无形资产减值13.6 亿元,其中包括商誉减值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分别为人民币 11.3 亿元及2.3 亿元。这些商誉及相关的其他无形资产主要于先前收购 Mirabell、Millie’s、SKAP 及其他业务时产生。 于 2016 年 2 月 29 日,集团扣除减值后的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 25.8 亿元,其中商誉净值为 18.0 亿元(当中 7.8 亿元是与鞋类及鞋类产品相关,而 10.2 亿元是与运动、服饰产品相关),而其他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 7.8 亿元(当中 3.8 亿元是与鞋类及鞋类产品相关,而 4.0 亿元是与运动、服饰产品相关)。从当前市场环境和集团运动、服饰业务的表现来看,运动、服饰业务相关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的减值风险不大。而与鞋类有关的无形资产还有 11.6 亿元,将依据业务发展情况看是否有进一步减值风险。 鞋类的调整和变革 公司认为越是困难的环境,就越是要回归产品、零售和需求的本质,需要通过产品、客户、科技的创新和领先,来满足市场真实的需求,公司也计划通过各项变革来逐渐扭转鞋类业务的颓势。 目前公司面临的困难局面更多来自正装鞋品类,正装鞋表现疲弱的主要原因有:1、消费者的产品风格逐渐转向运动、休闲风格偏好,时尚鞋、正装鞋市场占比降低。2、百货商场渠道受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和电商分流。3、信息沟通的不断透明化,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使得顾客对于产品性价比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于公司所面临的消费者需求和风格转化以及渠道变化,公司一直以品类多元化(正装鞋、运动、服饰)、品牌差异化和全渠道等策略予以解决,而对于性价比的要求,则受到行业渠道模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限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利于准确及时地沟通顾客需求,并迅速进入商品企划和营销流程。在生产环节,借助可编程生产线、物联网以及三维打印等技术,制造商有机会大幅提高生产柔性,有效解决快速反应、批量定制和生产成本、工艺质量之间的传统矛盾,切实提高消费者价值。 公司认为越是困难的环境,越要回归产品、零售和需求的本质,需要通过产品、客户、科技的创新和领先,来满足市场真实的需求,公司也计划通过各项变革来逐渐扭转鞋类业务的颓势。 业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财年收入增长3.1%、6.8%和9.4%至420.5亿元、449.0亿元和49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