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发现报告]:蓝思科技机构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蓝思科技机构调研纪要

2025-04-19发现报告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蓝思科技机构调研纪要

调研日期: 2025-04-20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视窗及外观防护、结构件与电子功能件行业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玻璃、蓝宝石、陶瓷、金属、塑胶、触控模组、生物识别、声学等外观结构及功能组件的生产、配套及组装。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式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家电、智慧医疗等领域中高端产品,与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及汽车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是全球首家将玻璃应用于手机上的生产厂商,集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是具备从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组装、原材料、辅助材料、工装夹具、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自动化装备、物联网研发生产能力的垂直整合平台型公司。公司总占地面积近10000亩,生产厂房、研发中心、FA实验室、办公楼等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在湖南浏阳、长沙县、湘潭,广东东莞,江苏泰州及越南等地拥有研发生产基地,在中国香港、韩国、美国等地均设有就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办公驻点。公司研发人员超万人,上市以来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个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员工工余生活丰富、职业培训体系健全,充分挖掘员工潜力。2022年,集团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第78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43位,三湘民营企业100强第2位。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电子信息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一、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说明 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持续发挥成效,通过整机组装业务,导入更多高利润的自有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同时随着收入规模持续增长,稼动率逐步提升,带动公司利润水平上升。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63亿元,在2024年一季度高基数的成绩上,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9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6.30亿元,同比增长29.59%,现金流管理能力持续强化,资产负债率继续降至37.69%,保持在稳健水平。 整体看,蓝思科技2025年一季度主要有以下亮点: 第一、整机组装带动结构件业务增长效果良好。 近几年公司坚持以组装为抓手,带动结构件和功能模组业务同步发展的战略,取得良好效果。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12.80%,相比2024年一季度增长0.2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通过整机组装业务带动高毛利的玻璃和金属中框等结构件业务,利润水平回升。 第二、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持续加强管控。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三费比率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第三、加大研发投入,为新项目新产品的量产奠定基础。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93个百分点,主要是今明两年新品较多,公司配合客户进行前期研发,新品打样较多。在前期配合客户研发有助于公司在后续产品生产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将充分受益新品带来的价值量提升。 今年公司会持续深化玻璃、金属材料研发合作,并重点拓展AI终端、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依托材料创新与智能智造优势抢占产业升级机遇,谢谢。 二、问答 问:最近的外国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和持续深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先进的生产流程和技术以及丰富的产品类型,已构筑起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材料、辅料、耗材、模具、设备等均可自制或多元化采购,已实现供应链自 主可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58%,主要为零部件和功能模组产品,大部分交付至国内保税区,可天然规避关税风险,之后由组装厂商完成组装后出口至海外。针对海外组装厂的零部件供应,公司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交货到指定目的地,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 同时,随着与国内头部客户的合作持续加深,公司内销营收占比已达42%,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慧零售等新赛道不断突破,进一步增强公司后续发展的空间和韧性,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环境影响能力。 从目前来看,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随时根据形势快速调整策略,与客户一起积极应 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问:针对关税可能造成的影响,公司有什么应对措施? 答:(1)公司已通过全球化布局降低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全球化布局增强了公司对贸易政策变动风险的抵抗能力。公司在东南亚等地形成的制造集群,形成覆盖海外客户的研发-生产-交付闭环体系,在服务客户和消费者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2)公司在业务多元化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三年,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客户及业务多元化效果显著。对第一大客户的收入从71%下降至2024年的49.5%,国产各品牌 客户比例从18%提升至41%,外销收入从81.94%下降到58.63%。 除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业务外,公司也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等新领域展开布局,是首批进行相关关键核心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的企业之一。 (3)公司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近几年,公司在供应链垂直整合方面持续加强。公司提供涵盖产品前端设计开发到大规模组装量产的一站式精密制造服务,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与服务能力。 (4)公司的技术壁垒牢固,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 公司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领域的创新研发,推动了产品持续迭代与进步,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将通过以上举措,继续稳健经营,巩固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积极推进布局全球化,妥善应对关税政策调整。 问:可否按照板块介绍一季度情况和展望? 答: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长10.10%,各板块都实现了全面增长。智能手机和电脑类是一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北美客户在一季度发布的新机型,带动公司整体稼动率提升;安卓客户整机组装业务持续增长,带动公司高毛利的上游结构件、功能模组增长。随着公司规模 效应的逐渐体现以及稼动率、结构件业务占比提升,公司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随着下半年的消费电子旺季到来以及PC整机组装业务开始放量,该板块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智能汽车和座舱类业务平稳增长,导入国内新能源和欧洲豪华品牌新客户,通过多功能超薄夹胶玻璃、无线充电模组等新产品持续提高单车价值量。 头显和智能穿戴类收入亦有增长,主要是导入大客户新的手表中框业务,随着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组装业务迎来量产,预计该板块也有较好的增长。 其他智能终端类收入增速较高,主要是一季度的智慧零售类产品相比去年一季度形成较大的增量。随着智慧零售终端新客户、新产品都在 持续开发,人形机器人业务开始放量,该板块后续也有较好的增长预期。 问:今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73%,达到7.91亿元,主要是客户新品较多,在配合客户前期研发,新品打样阶段过程中产生研发费用。公司在年度报告中也对部分研发项目进行披露,如灌胶工艺开发、衍射光波导、UTG玻璃、TGV通孔玻璃基板和人形机器人关键模组等项目,在新材料、新领域和新赛道都有布局。 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往往始于产品研发阶段,提前数年就会和大客户开始预研,提前1-2年为量产进行准备。与客户同研共创,引领产品创新,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中也变得更加重要,这有利于公司获得新产品更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公司竞争优势。虽然短期看,研发费用有所 增加,但长期看都有希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问:在目前形势下,客户订单情况有无变化?展望二季度会是什么趋势? 答:目前,公司国内外客户的生产规划和订单指引仍然在按计划快速推进,没有重要变化,而且在全年指引内短期还有上调。从二季度开始,公司业务将逐渐聚焦今年新机型的量产,目前也在按计划推进,整体看对全年业绩保持乐观。 问:请介绍公司目前海外产能布局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国内外拥有9个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位于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以及多个国际办公驻点。公司通过从战略上拓 宽全球业务版图,旨在使自身的制造能力与全球市场动态相契合,满足国际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需求,有效抵御地缘风险,以及通过贴近客户提供精密制造生产与服务,为客户优化供应链、物流、人力成本。 公司在越南已建成一园、二园,服务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客户。越南一园自2017年投产以来,经营稳定持续向好,每年为公司贡献较好的收入和利润。越南二园已有大客户订单在手,也在抓紧准备量产,满足下半年新机需求。 墨西哥工厂2022年投入使用,定位为北美客户的供应平台,后续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满足新增需求。 此外,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的泰国园区也会成为面向北美和全球的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车载业务的研发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整体看,公司依托成熟的海外产能和丰富的全球化经验,可以根据形式变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强全球交付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 问:港股上市进度如何? 答:公司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在香港发行H股的重要战略决策,主要是为了扩大全球业务布局(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增强全球交付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全球领先地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折叠屏、智能汽车外观结构件的开发、智能机器人的产能配套及研究开发、AI眼镜/XR头显等智能穿戴设备的产能建设,以及提升垂直整合智造能力及其他一般营运资金。相关工作在年报披露后按照计划推进,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公司后续将按照市场规则展开境内外路演和投资者交流,届时如果有兴趣参与路演的投资者,欢迎联系公司进行安排。 问:公司目前在AI眼镜的布局和最新进展? 答: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配合大客户多年研发,是第一代智能眼镜的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并为北美AI眼镜客户提供导光模组、Mic模组等功能模组和精密结构件。此外,公司作为国内头部品牌Rokid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线全链条生产。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全球领先的智能智造体系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垂直整合度最高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其AI眼镜产品的开发,保障客户快速出货的目标,并持续将自有的核心元器件、光学部件、功能模组及超轻量材料整合至AI眼镜。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外观件、结构件、光学镜片等部件已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产品上实现应用,并在光波导材料、微纳结构加工等关键技术路线上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可提升镜片抗摔性与透光率,为AI眼镜提供轻量化、高画质显示方案 整体看,智能眼镜作为新兴消费电子产品的代表,在AI技术的助力下,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随着AI眼镜的渗透率提升,公司在智能眼镜的提前布局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