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自润滑轴承业务,公司经营稳健,业绩持续增长 长盛轴承成立于1995年,并于2017年于深交所成功上市。公司聚焦自润滑轴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和精密铸件三大业务板块,产品深入多行业,客户基础深厚。财务表现方面,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2%,2015-2023年营业收入CAGR达11.47%;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37.3%,2015-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10.5%,实现快速增长。此外,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3%,随着与海外客户合作的持续深化,海外收入、利润有望持续提升。受益于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产生的规模效应不断释放以及材料成本控制的持续优化,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88%,同比增长132pct,归母净利率35.81%,同比增长22pct,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新领域的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轴承+滚珠丝杠双轮驱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充分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在即,轴承作为通用型零部件有望需求放量。公司深耕轴承行业多年,在滑动轴承领域技术优势领先,绑定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厂商。根据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公司已经成为宇树科技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通过与宇树科技合作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的滑动轴承产品,公司有望不断积累技术优势,依靠通用的产品技术原理切入更多客户供应链。与此同时,公司前瞻布局微型丝杠领域,有望切入灵巧手赛道。 特斯拉二代灵巧手方案采用微型滚珠丝杠,灵巧手方案持续迭代有望催生微型滚珠丝杠需求。公司持股45%的子公司华纳传动从事滚珠丝杠业务,2024年滚珠丝杠产品年产能20万套,2025年有望增长至30万套。公司依托微型滚珠丝杠产品,正与众多灵巧手厂商接洽,未来有望伴随灵巧手技术路线变革与量产落地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在滑动轴承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微型丝杠加速布局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中充分受益。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1/2.76/3.1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108/93倍。考虑到公司在轴承领域技术优势明显,滚珠丝杠业务构筑第二增长极,未来有望伴随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受益,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轴承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1.长盛轴承:国内滑动轴承龙头,产品深入多个行业 1.1.深耕自润滑轴承业务,与行业龙头客户深度合作 国内滑动轴承领军企业,技术持续发展。长盛轴承成立于1995年6月;1997年,公司成功开发固体镶嵌自润滑轴承,正式开启海外市场;2023年,通过莱茵TS/16949认证,并进入汽车OEM市场;2006年,摩擦焊产品进入卡特彼勒公司全球供应链;2017年于深交所成功上市;2018年,二层复合材料进入OEM市场,成立美国销售公司;2019年,公司积极延伸产业链,进入液压用市场低摩擦副零部件市场;2023年,新征地建设厂房,扩产自润滑轴承项目。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公司掌握多项领先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自润滑轴承行业均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1:长盛轴承发展历程 公司聚焦三大业务板块,产品深入多行业,客户基础深厚。具体来看:1)自润滑轴承业务,包含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非金属自润滑轴承等;2)低摩擦副零部件,主要为液压元件用低摩擦副零部件;3)精密铸件业务,主要为汽车空调压缩机斜盘等产品。由于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供应链准入门槛高、认证时间长、稳定性强,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或整机制造商的合作关系稳固、粘性较强,客户资源不易流失,公司已与众多龙头客户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包括:1)卡特彼勒、利勃海尔、普茨迈斯特、沃尔沃、杰西博、日立建机、小松、神钢、现代等全球主机厂客户;2)美驰、博世、佛吉亚、韩国万都、三菱技术等全球知名零部件生产商;3)三一集团、振华重工、海天精工、一汽东机工、恒立液压、豪迈科技等国内企业。 图2:长盛轴承产品矩阵 图3:公司与国内外龙头客户深度合作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50%。截至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控人为董事长孙志华,直接持股31.88%,其一致行动人为孙薇卿、褚晨剑、嘉善百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直接持股14.91%、4.04%、2.01%,实控人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2.84%股权,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布局方面,公司设立长盛技术、长盛塑料、长盛新材料、CSBAMERICAS INC.子公司,深入发展主营业务,并持续开拓供应链管理市场。 图4:长盛轴承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9月30日) 1.2.公司经营稳健,业绩持续增长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收入利润规模稳步提升。收入方面,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2%,2015-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3.73亿元提升至11.05亿元,CAGR达11.47%,保持稳定增长。利润方面,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37.3%,2015-2023年归母净利润由0.89亿元提升至2.42亿元,CAGR达10.5%,实现快速增长。 图5:2015-2024Q1-3公司收入稳步增长 图6:2015-2024Q1-3公司归母净利润呈上升趋势 海外业务持续开拓,助力公司利润率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前两年略有放缓。毛利率方面,2021-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6%、28.5%、34.7%,同期国内业务毛利率为29.3%、30.1%、36.7%,国内外毛利率均稳步上升,且差距逐渐缩小,助力综合毛利率提升。展望未来,随着公司与海外客户合作的持续深化,海外收入、利润有望持续提升。 图7:2019-2023公司海外收入快速增长 图8:2021-2023年国内外毛利率均稳步上升(%) 规模效应+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内部降本费控能力不断优化。受益于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产生的规模效应不断释放以及材料成本控制的持续优化,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88%,同比增长132pct,归母净利率35.81%,同比增长22pct,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费用端,公司费控能力不断优化,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95%,同比下降0.23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6%/5.69%/-1.10%/4.49%,但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均呈下降趋势,为保持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展望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新领域的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图9:2020-2024Q1-3年公司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 图10:2020-2024Q1-3年公司费控能力不断优化 2.轴承+滚珠丝杠双轮驱动,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充分 受益 2.1.深耕轴承行业多年,绑定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厂商 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有众多技术优势,公司在此领域技术优势领先。轴承是用于确定运动体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撑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按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公司主营的自润滑轴承是滑动轴承的一种,适合在低速、重载以及恶劣工况(极端温度、真空、腐蚀性、难加油)下使用。具体来看,自润滑轴承的优点包括:①结构简单、质量轻、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②无需额外供油装置,节省供油装置的费用;③免加油或少加油,大幅降低润滑油的使用量与设备的维护保养费;④运行平稳、噪音低,无需废油回收处理;⑤有适量的弹塑性,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⑥静动摩擦系数相近,保证机械的工作精度;⑦运转过程中能形成固体转移膜,保护磨轴,无咬轴现象;⑧对磨轴的硬度要求低,降低了配套零件的加工难度。 图11: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性能比较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在即,有望打开轴承需求空间。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都在持续加速。海外方面:2025年特斯拉Optimus进入量产元年,量产规模有望达千台级别,英伟达构建机器人基础模型和仿真框架,引领“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国内方面:华为、小米、小鹏等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产业,另外以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乐聚机器人、众擎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一级公司在产品端也在加速演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在即,轴承作为通用型零部件有望需求放量。假设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有望达116万台,人形机器人每个自由度需要使用1-2个轴承,我们推测单人形机器人使用轴承部件的价值量约为1500元,对应市场空间为17.4亿元。 图12:人形机器人轴承需求空间测算(亿元) 公司是宇树科技的轴承供应商,产品实力背书有望切入更多客户供应链。根据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公司已经为宇树科技供应了自润滑轴承产品,成为宇树科技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通过与宇树科技合作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的滑动轴承产品,公司有望不断积累技术优势,依靠通用的产品技术原理切入更多的人形机器人客户供应链,伴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推进充分受益。 图13: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的自由度都需要搭配轴承部件 2.2.前瞻布局微型丝杠领域,有望切入灵巧手赛道 滚珠丝杠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理想传动装置,主要由丝杠轴、螺母、滚珠以及循环部件组成。丝杠轴、螺母和端盖上都制有圆弧形螺旋槽,将它们套装在一起时,这些槽对合起来就形成了螺旋通道,滚珠能够在通道内循环滚动。当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时,滚珠在滚道内自转,同时又在封闭的滚道内循环运动,使丝杠和螺母相对产生轴向运动。滚珠丝杠主要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大类,外循环中又可再分为端部导流、管循环和端盖式。外循环式滚珠丝杠运动时,部分滚珠与丝杠不接触,其优点为工艺简单且易于制造,而缺点为效率较低;内循环式滚珠丝杠运动时,滚珠始终与丝杠接触,适用于高速高敏高刚度场景,但缺点为加工困难。 图14:滚珠丝杠分类及优缺点 特斯拉二代灵巧手方案采用微型滚珠丝杠,灵巧手方案持续迭代有望催生微型滚珠丝杠需求。特斯拉第二代灵巧手单手具有22个自由度,20个电机,单指三级传动。以行星齿轮箱传动,保持关节第一级运动,手指弯曲;手臂绳驱+丝杠集成进电机,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第二代灵巧手的优点在于自由度高,但负载和传动精度有限。 公司的参股子公司从事滚珠丝杠业务。滁州市华纳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参股子公司,长盛轴承持有华纳传动45%的股权。华纳传动2024年滚珠丝杠产品年产能20万套,2025年有望增长至30万套。公司依托微型滚珠丝杠产品,正与众多灵巧手厂商接洽,未来有望伴随灵巧手技术路线变革与量产落地充分受益。 图15:特斯拉第二代灵巧手采取微型滚珠丝杠方案 3.盈利预测 长盛轴承深耕自润滑轴承板块,随着国内轴承行业进入发展机遇期以及新业务的布局放量,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盈利预测具体如下: (1)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伴随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和新客户的持续开拓,我们预计该业务2024-2026年收入为35.61/38.11/41.92亿元,同比+2%/+7%/+10%,预计毛利率随着规模效应的持续释放而保持增长,分别为30%/30%/30%。 (2)非金属自润滑轴承:我们预计该业务2024-2026年收入76.06/83.66/93.70亿元,同比+5%/+10%/+12%,预计毛利率为50%/40%/40%。 (3)金属基自润滑轴承:我们预计该业务2024-2026年收入185.80/185.80/204.38亿元,同比-15%/0%/+10%,预计毛利率为31%/29%/27%。 (4)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我们预计该业务2024-2026年收入217.11/238.82/267.48亿元,同比+10%/+10%/+12%,预计毛利率为20%/20%/20%。 (5)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 :我们预计该业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