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3日证券研究报告|公募基金月报 拥抱泛科技,探寻边际改善 基金配置策略报告(2025年3月期) 分析师:孙书娜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3070001电话:021-20321306 邮箱:sunshuna@cnhbstock.com 分析师:王骅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2090001电话:021-20321067 邮箱:wanghua@cnhbstock.com 分析师:宋逸菲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4080003电话:021-20321087 邮箱:songyifei@cnhbstock.com 分析师:冯思诗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4070001电话:021-20321079 邮箱:fengsishi@cnhbstock.com 分析师:顾昕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4040001电话:021-20321096 邮箱:guxin@cnhbstock.com 分析师:黄浩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4110001电话:021-20321391 邮箱:huanghao@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021-20515355 1、《借DeepSeek东风,科技成长基金能否把握良机—基金配置策略报告 (2025年2月期)》2025-02-10 2、《政策真空期更为谨慎,债牛未尽更防波动—基金配置策略报告(2025年1月期)》2025-01-10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2025年2月,权益市场回暖上行,债券市场小幅回落,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权益市场方面,在DeepSeek技术突破及AI+、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的驱动下,A股市场情绪回暖,春季行情开启;债券市场方面,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和政府债的大量发行导致资金面紧张,进而推动了短端利率的持续上行,并传导至长端,债市小幅回落,利率震荡上行。 主动权益基金优选指数——重点关注三类机会:第一,泛科技的内部轮动,对于前期涨幅过多的,纯炒逻辑的标的需要进行再评估。往后看,智元机器人发布会、GTC大会、互联网龙头财报发布、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等事件均是市场情绪的重要观测窗口;第二,景气改善的环节,两会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在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旧换新补贴、文旅消费券在内的多维度促消费政策加码,景气改善也从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大宗消费品逐步扩散至观影、文旅等服务消费,另外,扩大内需是当前工作部署重点,新兴消费如新零售、电商、IP产业、首发经济等,通过创新供给驱动更多增量消费需求;第三,边际改善的线索主要集中于中游制造、大众消费品,例如工程机械销量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且二手器械出海或打开海外增长的二次曲线;动力电池中游材料价格回暖、上游锂钴价格继续修复;光伏涨价逻辑有所兑现,但后续需进一步观察供需状态。 固收类基金优选指数: 短期纯债基金优选指数——考虑到债市震荡调整尚未完全结束,短端经过此前宽幅调整后进一步回调空间有限,相对确定性更高。我们保持谨慎与相对高流动性久期持仓,适当降低久期,回避过多拉长久期的标的。具体到基金产品层面,我们重视产品的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情况,分析基金经理的票息能力和波段操作能力,主要配置长期回报稳定、绝对收益能力显著的标的。 中长期债基优选指数——站在当前时点,考虑到两会已过,且当前利率曲线较为平坦,短端的胜率明显高于长端,因此考虑减仓组合中久期偏长的标的,同时加仓久期偏短的标的,同时考虑到短端的负carry,也不宜将久期放得太低。在券种的配置上,保持利率债基和信用债基的均衡配置。后续需要关注央行后续态度以及汇率的变动。因此,将相对长久期的信用债基广发聚源替换为久期中性的均衡债基天弘弘利。 固收+基金优选系列指数——债券端,规避信用下沉的标的,偏好策略为高等级信用债票息搭配部分利率债波段交易的产品,整体偏好债券端策略较为积极的固收+,考虑到当前转债估值处于较高水平,降低了转债策略在整个组合中的占比;权益端,贯彻多策略思路的理念,继续看好红利板块在整个组合中作为底仓配置的价值,增加科技成长和消费板块的布局。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基金经理管理其他产品的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及定期报告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 内容目录 1.近期公募基金业绩表现回顾3 2.基金指数构建4 2.1.主动权益基金优选指数4 2.2.固收类基金优选指数6 3.风险提示11 图表目录 图1:主动股基优选指数历史表现6 图2:短债基金优选指数累计净值8 图3:中长期债基优选指数累计净值9 图4:低波固收+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0 图5:中波固收+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1 图6:高波固收+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1 表1:主要基金指数收益表现3 表2:基金风格指数收益表现主要基金指数收益表现4 表3:代表性行业主题基金合成指数收益表现4 表4:主动权益精选指数入选标的5 表5:短债基金优选指数入选标的7 表6:中长期债基优选指数成分8 表7:固收+基金优选指数重点标的推荐9 1.近期公募基金业绩表现回顾 2025年2月,权益市场回暖上行,债券市场小幅回落,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权益市场方面,在DeepSeek技术突破及AI+、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的驱动下,A股市场情绪回暖,春季行情开启。具体来看,2月上旬,受DeepSeek爆火提升风险偏好、前期市场下跌充分计价贸易摩擦和弱现实状态等因素影响,A股有所回暖;2月中旬,在DeepSeek概念延续、1月CPI数据表现良好、民营经济座谈会提振投资者情绪、部分互联网企业超预期财报的推动下,A股表现强势;2月下旬,走势先扬后抑,回调集中在月末两天,主要受全球对风险资产的避险态度影响,前期涨幅较好的TMT板块遭遇较大调整。在主要权益基金指数方面,全数收涨,万得股票指数型基金指数、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涨幅居前,分别录得5.01%、4.67%。 债券市场方面,在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和政府债的大量发行下,资金面整体偏紧张,进而推动了短端利率的持续上行,并传导至长端,债市小幅回落,利率震荡上行。具体来看,2月上旬,节后受春节假期取现资金回笼等积极因素支撑,资金面边际改善,中短端利率小幅修复,长端利率下行至前低附近;2月中旬,在资金面承压、基本面数据表现良好、A股走强的三重压力下,长端利率上行;2月下旬,降准预期逐渐升温,叠加静待两会政策落地,长端利率略下行。在主要债券基金指数方面,转债市场跟随权益上行,万得可转债基金指数领涨居前,涨幅达2.90%。整体而言,权益市场回暖的驱动下,含权债基整体表现优于纯债债基,万得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录得0.33%的正收益。 表1:主要基金指数收益表现 基金指数名称 区间涨跌幅 基金指数名称 区间涨跌幅 万得全基 2.16% 主动股基 4.93% 万得混合型基金总指数 3.11% 万得平衡混合型基金指数 1.50% 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 0.47%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4.29% 万得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 2.42% 万得股票型基金总指数 4.92% 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 4.67% 万得股票指数型基金指数 5.01% 万得债券型基金指数 -0.18% 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 -0.44% 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 -0.11% 万得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 0.33% 万得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指数 -0.05% 可转债基金指数 2.90% 万得债券指数型基金指数 -0.47% 万得FOF基金指数 1.56% 万得货币市场基金指数 0.13% 万得另类投资基金指数 1.93% 万得QDII基金指数 3.96% 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注:时间区间为2025-01-27至2025-02-28 基金风格指数方面,受益于事件驱动和政策面利好频传,2025年2月权益市场显著回暖, 小盘风格、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分别录得6.38%和5.34%的正收益,而大盘风格、价值风格涨幅相对较浅,收涨2.53%和0.50%。 表2:基金风格指数收益表现主要基金指数收益表现 成长价值风格 区间涨跌幅 大小盘风格 区间涨跌幅 价值基金指数 0.50% 大盘基金指数 2.53% 成长基金指数 5.34% 小盘基金指数 6.38% 均衡基金指数 2.42% 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注:时间区间为2025-01-27至2025-02-28 行业主题基金方面,我们用各行业代表性行业主题基金合成基金指数,用以跟踪主题型基金表现。2025年2月,行业大多收涨,受益于新技术突破、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的计算机、机械、电子、汽车、传媒等板块领涨,煤炭、石油石化、交通运输、银行、有色等偏向防守的高股息板块有所下行。具体而言,在比亚迪“全民智驾”、港股新势力车企强势上扬等因素助推下,新能源车主题基金领涨,录得8.32%的正收益;在DeepSeek开源大模型发布、宇树科技机器人惊艳亮相、哪吒爆火出圈等热点事件的刺激下,文体、科技主题基金涨幅靠前,分别录得7.68%、7.64%的正收益。 表3:代表性行业主题基金合成指数收益表现 行业主题基金指数 区间涨跌幅 行业主题基金指数 区间涨跌幅 新能源车 8.32% 高端制造 4.64% 文体 7.68% 军工 3.26% 科技 7.64% 可选消费 3.03% 医药 6.58% 主要消费 2.56% 新能源 6.02% 金融地产 0.86% 环保 5.02% 农业 0.73% 资料来源:W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注:时间区间为2025-01-27至2025-02-28 2.基金指数构建 2.1.主动权益基金优选指数 (1)市场回顾 2月以来国内科技产业变革推动大盘趋势上行。涨幅居前的板块分别为计算机、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以上行业无一例外都反映着同一个叙事,即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仅代表着中国在AI产业上的快速追赶,还标志着AI产业生态从训练算力向推理应用的全面繁荣。 在2月以来的中美科技公司的产品发布和财报会议中感受到了这一点,不论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增加的巨额资本开支、AI应用的迅速升级、对具身智能的期待推升机器人的热度,还是美国软件龙头企业们持续增加的AI项目进展,或均指示了AI应用正处于爆发的临界点。 除了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2月以来的市场结构也值得注意:一是泛科技活跃则市场交投热烈,调整则市场萎靡不振,即使科技炒高后大跌,也并无看到更多资金流向低估、低位的蓝筹资产,活跃资金宁愿在高位科技股博弈,也不愿去配置稳增长相关的顺周期产业,反应市场 看短交易周期的心理;二是随着南下资金持续增配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涨跌成为A股情绪的风向标,对于逐渐呈现主题化倾向的A股市场,港股互联网龙头公司显然成为不愿博弈、过度交易搏杀的大型机构投资人在相对环境下最佳选择。 (2)主动权益基金优选指数调整思路 2025年两会基本延续了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基调“以稳为主、内需导向、着眼长期”。对市场所关心的内需、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均有涉及:(1)抓内需:大力提振消费位于重点部署首位,促消费或为今年宏观政策层面对抗外需不确定性的重要抓手; (2)提科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提具身智能、6G等,充分认可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已成为后续重点工作方向之一;(2)促改革:将“稳住楼市股市”放于两会报告高置位,呵护了市场主体信心,同时推动长线资金入市、常态化IPO、发展创投等促进资本市场循环的相关政策也有提及。 除了聚焦内需政策落地和科技赋能,在两会之后的3月和4月,投资者通常对基本面的重视程度将有所提升,重点关注三类机会: 泛科技的内部轮动: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板块走强助推科技主线逐渐清晰,但当前科技行情显著受事件影响,在部分环节中表现出一定超涨特征。DeepSeek驱动的泛科技行情从计算机、传媒逐渐扩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