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央行提高MLF利率点评:年内央行仍可能继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央行提高MLF利率点评:年内央行仍可能继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2017-01-25边泉水国金证券花***
央行提高MLF利率点评:年内央行仍可能继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边泉水 分析师 SAC执业编号:S1130516060001 bianquanshui@gjzq.com.cn 魏凤 联系人 (8621)60935877 weifeng@gjzq.com.cn 李治平 分析师 SAC执业编号:S1130512090002 (8621)60230201 lizhip@gjzq.com.cn 王晶 联系人 (8621)60935877 jingwang@gjzq.com.cn 魏凤 联系人 weifeng@gjzq.com.cn 年内央行仍可能继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春节前夕1月24日,央行展开MLF操作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较上期提高10bp,分别为2.95%,3.1%。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1、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提高符合预期,我们从去年12月初在宏观年报中首次提出央行可能提高公开市场利率,至今多次在报告中强调央行将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理由有两个:一是经济弱企稳下,加息是稳汇率的手段;二是通胀上行,要求货币政策适度从紧。此外,金融去杠杆也要求货币政策从紧,特别是如果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一成不变,会助长金融加杠杆,因为其负债预期太过稳定。 2、利率提高的时间点略超预期。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平抑上周五(1月20日)“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带来的预期波动,较为明确地反映央行当前阶段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态度,避免市场对于春节前夕流动性投放的操作过度解读。与此同时,2016年四季度GDP超预期增长6.8%,经济增长下行阶段性下降;且据了解,商业银行1月信贷投放或超去年2.5亿天量,再创新高,在此背景下,央行此举无疑亮明态度,坚决稳步推进防风险、去杠杆进程。 3、MLF或演变为阶段性的政策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大为减弱,央行逐渐构筑新的利率走廊,而利率走廊的有效性则依赖于银行体系对其的敏感度。当前阶段,央行态度明确,防风险去杠杆下,可能不宜使用全面利率、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因而在公开市场上持续缩短放长,MLF在众多操作工具中期限偏长、可安排量较多,且较逆回购等短期操作有助于商业银行合理安排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因而MLF利率或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央行调控市场、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指引。 4、利率走高,债市再遇大幅调整,债市解杠杆进程难言尽头。受MLF利率上调影响,国债期货调整明显,现券市场亦继续调整,冗长资金链多层嵌套与加杠杆,债市解杠杆过程一波三折;除了央行明确的金融去杠杆态度,不管是经济稳定、通胀上行的局面,还是外部的加息环境,都使债市承压。 5、未来看,经济阶段性企稳,下行压力不大,而国内通胀上行、资产价格高企,又面临外部美联储加息压力,整体宏观经济大环境要求稳增长让位于防风险。在此背景下,2017年央行或将再度提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我们预期今年人民币仍然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根据国际 2017年01月25日 央行提高MLF利率点评 宏观经济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报告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经验,如果国内经济有所企稳,则加息有利于稳定汇率预期。 风险提示:利率上行带来债券市场调整。 宏观经济报告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1:2014年实施以来,MLF利率鲜有提高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2016年下半年央行明确去杠杆以来,MLF投放增加成为重要手段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2.22.42.62.83.03.23.43.6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3个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6个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年(6,000)(4,0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MLF每月投放量亿元MLF每月净投放亿元 宏观经济报告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上海 北京 深圳 电话:021-60753903 传真:021-61038200 邮箱:researchsh@gjzq.com.cn 邮编:201204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1088号 紫竹国际大厦7楼 电话:010-66216979 传真:010-66216793 邮箱:researchbj@gjzq.com.cn 邮编:100053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长椿街3号4 层 电话:0755-83831378 传真:0755-83830558 邮箱:researchsz@gjzq.com.cn 邮编:518000 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4001号 时代金融中心7BD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 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机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客户使用;非国金证券客户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