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2016年10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之二:季节性因素是新增信贷回落的主因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6年10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之二:季节性因素是新增信贷回落的主因

2016-11-14李佩珈中国银行别***
2016年10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之二:季节性因素是新增信贷回落的主因

1 季节性因素是新增信贷回落的主因 ——2016年10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之二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513亿元,相比上月回落5687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963亿,相比上月回落8246亿元。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6%,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新增贷款回落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实际信贷并不算低。从历史经验看,由于国庆长假等因素 ,10月份实际工作天数减少,往往是贷款增长的“小月”。对比过去五年间(2011至2015年),10月份新增信贷的历史均值为5728亿元,今年10月份的新增信贷并不算低(图1)。考虑到近期经济企稳信号的增加,预计未来两个月,月度新增信贷仍将保持在6000亿左右,2016年全年,新增信贷规模约在12万亿元左右。 第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仍然偏高,非金融企业信贷需求依旧疲软。从贷款结构看,10月新增信贷仍主要来自于居民部门,新增居民部门贷款(主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当月新增信贷的比重为66.5%,相比上月回升14.3个百分点(图2),这表明尽管10月出台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其对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影响存在迟滞效应,进而导致居民中长贷款继续高增(这也体现在10月百城住宅价格环比虽相较9月有所下降,但涨幅依然较大)。10月,非金融企业贷款占当月新增贷款比重为25.9%,相比9月大幅回落25.1个百分点,在新增地方债规模与9月相当的情况下,企业贷款需求仍相对疲软。 第三,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回落,监管强化是重要原因。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963亿元,较上月下降近一半。除与新增人民币贷款降幅较大有关之外,还与新增委托和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降幅较大有关。10月新增委托贷款725亿元,较9月下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2016年11月14日 2016年第165期(总第165期) 国际金融研究所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 2016年第165期(总第165期) 2 降50%;新增信托贷款530亿元,较9月的1057亿元也下降近一半。表外融资规模增长放缓,主要与表外理财未来将纳入MPA考核“广义信贷”,以及监管当局加大对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等有关。 第四, M1与M2负剪刀差继续收窄。10月M1同比23.9%,较9月下降0.8个百分点。而M2同比11.6%,较9月提高0.1个百分点,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较上月继续收窄。随着未来两个月地方债发行的下降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逐步降温,其对M1高增长的影响将逐步下降,推动M1与M2负剪刀差继续收窄。 第五,近期货币政策宽松可能性较小,短期流动性承压。考虑到实际信贷增速不低、通胀压力抬头,尤其是美国年末加息窗口渐近,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也将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空间,预计货币政策宽松可能性较小,短期流动性可能承压。事实上,自8月份以来,央行通过“缩短放长”等操作,不断调整拆借市场的资金期限结构,这也表明了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操作更加注重以“利率调汇率”的管理新思路。 图1:信贷增长的季节性规律 图2: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点评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李佩珈) 审稿:周景彤 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联系方式:010 – 6659 2779 联系人:盖新哲 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联系方式:010 – 6659 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