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大公信用]:水务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行业信用将继续保持稳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水务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行业信用将继续保持稳定

公用事业2021-12-23大公信用严***
水务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行业信用将继续保持稳定

信用风险展望 |水务行业 1 水务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 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行业信用将继续保持稳定 目录 行业政策 ......................... 2 行业发展 ......................... 4 盈利能力 ......................... 6 债务负担 ......................... 8 信用质量 ........................ 10 2021年以来,国家继续围绕节水行动、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民生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债券发行规模同比继续增长,盈利能力同比有所上升,但其公益性特征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仍较弱。预计2022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仍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同时,随着优质企业不断加大水务资产投资,行业信用质量将继续保持稳定。  行业政策:2021年以来,国家继续围绕节水行动、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民生及行业可持续发展,预计2022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仍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 行业发展:供水行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在我国资源现状和环保要求下,污水处理等水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水务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行业资产规模将继续增长。  盈利能力:2021年水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继续增长;由于主业盈利空间有限,政府补助仍为水务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预计2022年,随着水务企业在建项目的逐步投产,未来产能将有所扩张,水务行业营收将继续保持增长。  债务负担:2021年,水务企业AA+及以上高信用等级发债主体占比较高,整体债务负担较去年同期有所加重,债券期限结构整体较为合理,随着水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长,债务负担将进一步增加。  信用质量:2021年,水务行业信用质量整体保持稳定,伴随着优质企业不断加大水务资产投资,行业整合力度继续加大,2022年行业信用质量将继续保持稳定。 分析师 尹冰 010-67413493 公用部 分析师 yinbing@dagongcredit.com 王运成 010-67413403 公用部 分析师 wangyuncheng@dagongcredit.com 客户服务 电话:010-67413300 客服:4008-84-4008 Email:research@dagongcredit.com 2021年12月22日 信用风险展望 水务行业 信用风险展望 |水务行业 2 行业政策 2021年,国家继续围绕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民生及行业可持续发展;预计2022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仍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水务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具有政府特许经营、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资金沉淀性强等特点,是典型的政策导向性和法律法规驱动型行业。2021年以来,国家继续围绕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业标准和融资方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民生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具体实施细则。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拓展投资空间和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农业农村、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水务行业的发展要求。 节约用水方面,发展改革委、水利部2019年4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便提出了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2021年12月,为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编制了《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涉及共性通用技术及钢铁、石化化工和纺织印染等14个行业共计152项工艺、技术或装备,其中共性通用技术包括循环水处理技术、循环水冷却及回收利用技术、高盐废水处理技术、智能用水管理技术和非常规水利用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 污水资源化利用方面,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重点工程和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的意见。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到203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城镇污水得到安全高效处理,全民共享绿色、生态、安全的城镇水生态环境。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水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信用风险展望 |水务行业 3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2021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乡镇级集中表1 2021年以来水务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1月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等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工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程、农业农村污水以用促治工程、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等污水资源化利用重点工程,综合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实施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精细化管理,建设节水灌溉骨干工程,同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沿黄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鼓励再生水利用,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水务行业相关内容) 2021年6月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在补齐城镇污水管网短板、强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弱项、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破解污泥处置难点等方面推进设施建设;在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行专业化运行维护和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强化运行维护;明确了强化责任落实、拓宽投融资渠道和完善费价税机制和强化监督管理的保障措施。 2021年11月 《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 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进一步厘清,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生态环境部门的行政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日益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 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太湖、巢湖不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导致水体黑臭现象,确保供水水源安全。洞庭湖、鄱阳湖、洱海、滇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水质稳中向好。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调蓄能力持续提升,全面构建健康、稳定、完整的湖泊及周边生态系统。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治理成效与人民群众对优美湖泊生态环境的需要相适应,基本达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湖泊保护治理水平,有效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修订公示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文件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适用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也适用于水源水和经过处理、储存和输送的饮用水的水质检验。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检验方法的选择,检测结果的报告,试剂及浓度表示,实验用水,玻璃器皿与洗涤,检测仪器、设备的运行要求,实验室安全。 2021年12月 《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 共性通用技术、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纺织印染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皮革行业、制药行业、电子行业、建材行业、蓄电池行业、机械行业、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共计152项节水工艺、技术或装备。 资料来源:大公国际根据相关网站资料整理 信用风险展望 |水务行业 4 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入河(海)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重点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同月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强化水源地环境保护,提升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中央资金引导和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补偿资金渠道。 行业标准方面,2021年11月23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始《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T 5750)全部13部分修订公示,公示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7日。饮用水安全是公众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关系到国计民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是由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距今已有十余年时间,而近年来,国内外水质检验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卫生、建设、水务等相关部门的各级检测机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配置亦得到一定提升。此次修订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指标的检验需求,高效、准确地开展饮用水水质检验工作。 融资方式上,《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鼓励地方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依法合规拓宽融资渠道,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探索开展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担保,落实现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综上,水务行业是典型的政策导向性行业。202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预计2022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仍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