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未来展望:储能崛起,“风光”无限“氢”装上阵,未来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未来展望:储能崛起,“风光”无限“氢”装上阵,未来可期

电气设备2024-03-14-普华永道土***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未来展望:储能崛起,“风光”无限“氢”装上阵,未来可期

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未来展望储能崛起,“风光”无限“氢”装上阵,未来可期 1数据来源本报告中的数据除特殊注明外,均基于《汤森路透》、《Mergermarket》、《投中数据》、《清科》数据、公共新闻及普华永道分析提供的信息。交易数量与金额•本报告中提及的交易数量指对外公布的交易数量,无论其交易金额是否披露•报告中提及的交易金额包含已公开披露金额的交易以及披露金额数量级约数取整的交易;由于部分交易未披露信息或者未披露交易金额,一定程度影响我们分析的全面性和趋势。如披露的交易金额为下述表中提及的约数,我们用相应的取整进行计算分析•除特别注明外,报告中所列示金额的计量单位均为人民币亿元。其中,对于用外币披露的交易,我们使用披露日当日中国银行公布的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披露融资或者募资金额转换金额(人民币元)数十万500,000近百万/百万(级)1,000,000数百万5,000,000近千万/千万(级)10,000,000数千万50,000,000近亿/亿(级)100,000,000数亿500,000,000数据说明投资方向•按照投资方向我们将交易分为国内交易、出境并购交易及入境并购交易,其中:−“国内交易”指投资方及被投资标的均位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外并购”指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企业在境外进行并购−“入境并购”指境外企业收购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企业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的说明•包括锂电池、储能、风电及光伏产业链(含制造供应链及下游应用和服务)、基础设施(含清洁能源发电厂站、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等)、氢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地热能、潮汐能等)。请注意,以上分类标准主要基于普华永道对于行业在政策法规、交易特征,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上的理解而确定,不代表行业标准分类。 目录22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趋势总览03细分赛道投资并购趋势回顾07•锂电池产业链08•储能13•风电、光伏产业链18•基础设施22•氢能24行业趋势与展望30 3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趋势总览 4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交易数据概览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趋势总览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交易数据概览大型并购交易2023年共有2笔超过人民币百亿的大型交易,总计近326亿元主要投资板块细分赛道中,基础设施、锂电池、储能行业交易最为活跃,交易数量占总数比分别为:36%、19%及17%活跃投资方国企以出售方身份参与收并购交易,并较多参与绿地投资和项目开发;PE/VC等财务投资者更为积极参与投资各产业链中上游的前沿技术企业主要投资方向并购交易仍以境内交易为主,交易数量占比97%跨境交易跨境交易数量基本与上年持平,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向好,跨境投资热度亟待进一步提升2023年总交易金额2,204亿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34%2023年总交易数量784笔较2022年上升17%2023年,剔除超百亿元的大型交易后,平均已披露交易金额3.98 亿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25%*随着头部锂电池企业在22年经历高速增长、陆续完成定增融资扩产,23年大额投融资交易数量下降;储能、光伏供应链投资热点受技术迭代创新驱动,平均投资金额有所下降 52020-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交易金额及数量(按细分赛道)交易数量(笔)2020-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交易数量(按投资方向)202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披露交易数量进一步增长至784笔,再创历史新高,披露交易金额达2,204亿元人民币。•锂电池产业链在经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与发展后,交易趋势有所放缓,锂电池产业链交易金额较最高峰有所回落,但仍维持750亿以上的交易规模,依然为新能源热度最高的赛道之一;•受益于电力市场改革、政策支持、项目经济性提升等多重利好因素,储能赛道交易金额及数量双双大幅增长,以钠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因其与锂离子电池有一定的互补性,成为最受资本关注的赛道,集成赛道中侧重于工商业的储能集成商仍是资本重点看好的细分领域;•尽管产能扩张放缓,风电光伏产业链受益于先进技术的逐步产业化,仍然受到投资人的关注。风光电站等基础设施投资以绿地开发建设为主,但股权并购交易仍维持了一定的热度。主要推动因素包括:1)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2)在产融结合加速背景下,国央企逐步由表内举债转变为以基金为载体参与电站资产收购,杠杆效应显现;3)非能源央企聚焦主业而加速风光资产出售。报告数据口径:新能源行业主要包括锂电池、储能、风电及光伏产业链(含制造供应链及下游应用和服务)、基础设施(含清洁能源发电厂站、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等)、氢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地热能、潮汐能等)。来源:投中数据、汤森路透、清科数据、Mergermarket及普华永道分析497104238393414896373821,362791481,8931223408569344751281405691344205001,0001,5002,000锂电池产业链储能风电、光伏产业链基础设施氢能其他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交易金额(人民币亿元)4313526815218376213144777111215727921128349514457122116492020年94%4%2%0%2021年95%3%1%95%0%2%2022年97%2%1%2%0%0%2023年323600672784国内出境入境未披露*数据口径较过去年度进行调整 6细分赛道并购交易特征Main body text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 goes here0102030504储能•在锂电储能技术为主的当前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在2023年加速落地,吸引资本布局;而其中钠离子电池的投资已从2022年电芯层面逐步延伸至上游材料端,储能技术在下游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正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储能峰谷套利盈利性已完全显现,需求持续爆发式增长;加之用能企业与工业园区对于能源稳定性、安全性及ESG目标的需求,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商受到资本的持续追捧•源网侧储能市场将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独立储能成为表前源网侧市场的主角风电、光伏产业链•光伏产能迭代逐步落地,激烈竞争促使厂商注重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为行业带来新机遇•海外光伏市场广阔,本土化政策迫使中国厂商加速制造全球化布局•海上风电催生新机遇,国产设备全球市场崭露头角•风光电站服务需求攀升,能源数字化管理迎来硬需求时代基础设施•产融结合再升温,基金为其重要载体•非能源央企聚焦主业,风光资产出售加速•为推动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地方国资依托区域资源积极布局分布式平台投资•在上网电量入市峰谷置换双重考验下,光储结合或成为应对的最优解氢能•融资关注度逐渐由下游燃料电池向氢能产业链中上游转移,投资赛道更加多元及细分•氢能赛道仍然以早期融资占据主导,整体融资金额偏小,反映资本市场对氢能赛道的信心仍待增强•氢能企业加速出海进程锂电池•电池制造行业格局已日趋成熟,融资多为成熟企业IPO、定增及并购,进一步扩张产能、保持领先地位•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相关企业的融资仍占总体交易的八成以上。市场将持续探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高密度与性价比之路及三元高镍无钴化路线;另外,具有各项性能优势的富锂锰基材料等路线获得早期资本关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通过不断一体化、扩产,逐步稳固其作为现阶段成熟的负极材料的地位;作为未来主要发展路线的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电领域商业化提速,专注于硅基负极的早期投资标的受到财务及战略投资人关注;硅基材料化工企业通过收购跨界进入负极产业链,未来将共同探索相关技术持续优化及产业化•新型电池技术中,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预期进一步加强,产业化加速的同时,固态电池投资日趋细化,以固态电解质为代表的固态电池上游材料也获得了资本的大量关注0102030405 7细分赛道投资并购趋势回顾 82020年-2023年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交易金额及数量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交易概览136272442023年锂电池产业链在经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与发展后,交易趋势有所放缓,锂电池产业链交易金额较最高峰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750亿以上交易规模,依然为新能源热度最高的赛道之一;交易数量较2022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近四年较高水平。并购交易总体来看,2023年全年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交易金额为751亿元,同比下降约60%,并购交易数量则为152笔,同比下降43%。细分投资领域方面:锂电池企业仍然在交易金额上占据主体地位,比如下半年鹏辉能源定增15.21亿元、远景能源获得B轮10亿美元融资,另外随着瑞浦兰均2023年12月完成港股IPO,行业前十企业基本完成上市,锂电池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已由一级市场转移至二级市场;融资企业的下游应用更加多元,除了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企业向储能、船舶、工程机械等应用场景扩展。锂电池材料企业在交易笔数上仍占据领先,但交易数量相比2022年有一定下滑。整体来看,正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主要构成部分,相关企业仍在不断探索材料体系的持续优化,该领域仍为资人关注的重点,相关交易数量约占锂电池材料企业交易的七成,正极占整体交易数量的四成;受相关企业营利性降低影响,锂电池材料下半年交易约占全年数量的35%,显示投资活跃度在下半年有所降低,但新材料相关标的仍受到关注。2020年-2023年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交易数量(按投资人类型)来源:投中数据、汤森路透、清科数据、Mergermarket及普华永道分析从投资人类型来看,PE/VC基金交易占比超过50%,过去四年内在占比上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私企/外企占比相较2022年基本保持稳定,国企的直接投资占比则有显著下滑:•PE/VC基金投资人在新型技术投资上更为活跃,正负极前沿技术材料及各类纳米导电辅材吸引着大量基金投资人的关注;而以固态电池为首的新型电池技术中则有约77%的交易由基金投资人领投。•私企外企中占多数的战略投资人仍保持对锂电赛道的关注,其中73%的战略投资人为跨业投资,以制造业企业、传统能源企业及化工企业为主。汽车、电子等行业制造企业通过投资加强上下游协同(如吉利控股投资洪桥集团进一步布局动力电池制造业务)或跨业协同(如新亚制程投资杉杉新材料,未来电子胶及电解液业务有望实现下游协同);传统能源企业及化工企业则通过投资锂电上游材料、锂矿等资源企业布局新能源业务。•国企:投资数量于2023年大幅减少,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众多PE/VC背后的母基金出现了国资的身影,国企和政府性基金也正逐步改变其投资方式。锂电池产业链496.8895.91,892.743268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5001,0001,5002,0002020年1352021年2022年1522023年750.5交易金额(人民币亿元)交易数量(笔)28%47%26%2020年13%50%37%2021年15%34%51%2022年4%31%65%2023年43135268152国企私企/外企PE/VC基金*数据口径较过去年度进行调整 9锂电池产业链及热点观察随着锂电出货量逐年快速增长,资本的关注也更多的从锂电池厂商拓展至上游材料商,各类基金纷纷在锂电材料领域进行布局,布局的赛道也从正极材料拓展至负极材料和其他辅材,从主流技术路线相关材料拓展至新技术路线相关的材料。此外,国内锂电池厂商在稳固国内产能布局的同时也纷纷开始加大力度布局海外产能。海外投资建厂的资金压力和各国政策要求促使国内锂电池企业加速拓宽海外融资渠道并引入更多海外合作伙伴。同时,锂电池产业仍处于技术创新密集期,围绕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进行材料创新和结构创新的进程不断加深,固态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等领域投资热度同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装机锂电池平均使用年限逐渐增加,电池回收端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