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安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2月储能招标高景气,人形机器人量产稳步推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2月储能招标高景气,人形机器人量产稳步推进

电气设备2024-03-10张志邦华安证券M***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2月储能招标高景气,人形机器人量产稳步推进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证券研究报告2月储能招标高景气,人形机器人量产稳步推进[Table_IndRank]行业评级:增持报告日期:2024-3-10[Table_Chart]行业指数与沪深300走势比较[Table_Author]分析师:张志邦执业证书号:S0010523120004邮箱:zhangzhibang@hazq.com联系人:牛义杰执业证书号:S0010121120038邮箱:niuyj@hazq.com[Table_Report]相关报告1.《硅基负极,锂电材料升级的必经之路-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九》2022-5-275.《隔膜壁垒高,涂覆一体化加速,龙头强二梯队降本增利弹性大-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一》2022-7-175.《磷酸锰铁锂性能优成本低,工艺改进产业加速-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二》2022-11-105.《增效进本安全高,全方位对比测算复合铜箔与传统铜箔-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三》2023-4-135.《锂电回收经济性凸显,渠道+工艺助力企业突围-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四》2023-4-16主要观点:[Table_Summary]电动车:本周碳酸锂期货下跌,短期看需求好转或支撑锂价,建议关注锂电产业链盈利预期收敛及边际改善环节。2月车企销量环比下降,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目前锂电产业链持仓低位,产业链盈利预期收敛+景气度边际好转或可带动估值修复,建议优先关注高壁垒的电池和高弹性的锂矿环节。新技术:三星SDI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关注固态电池产业链主题催化机会。3月5日,三星SDI宣布,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ASB)的量产,并计划开发并准备能量密度为900Wh/L的量产全固态电池。我们认为,固态电池尚处产业化初期,建议关注前瞻技术落地带来的主题催化,关注超高镍正极/硅基负极/水冷板/电池箱体产业链。人形机器人:两会特别报道人形机器人为新质生产力热门领域,优必选入港股通带动产业链上涨。人形产业链催化不断,3.18日英伟达会发布机器人突破性成果、GTC大会召开,特斯拉团队会访问供应链,产业化进程稳步,建议关注tier1厂商,逢调整布局轮动价值量高且有技术壁垒的关键零部件,如丝杠、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及传感器环节。储能:2月储能招投标市场高景气,关注PCS、变压器及温控环节。国内2月储能采招10GWh项目落地,同环比高增223%/96%,尽管2月份跨越了春节假期,储能招投标市场依然保持高景气度,环比近翻倍增长,同时“新型储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储能预期持续好转。展望2024年,保障性并网项目竞争性配置+市场化并网占比提升+部分存量项目开始要求配储,支撑国内储能规模高增。美国有望进入降息通道,叠加并网政策缓解,延后项目逐步落地,关注PCS、变压器及温控环节。风电光伏:风光大基地支撑装机预期提升,海风项目有望进入交付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有望带动国内风光装机预期提升。海风项目招投标热度不减,交付加速期有望到来。关注光伏逆变器、辅材及海风电缆、桩基环节。氢能:本周氢能产业政策催化明显,氢能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正文,战略地位凸显。各地规划中氢能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宣布放开非化工园区制氢限制,为氢能产业的区域发展和示范推广提供有利条件。年内风光项目启动将加快招标节奏,氢能板块投资有望迎来窗口期,建议重点关注制氢、储运等环节。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赵老师e_IndNameRptType]电力设备行业研究/行业周报 [Table_CompanyRptType]行业研究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2/22证券研究报告1本周观点:新能源车:碳酸锂期货下跌,短期需求好转或支撑锂价2月各车企公布交付数据,受产销时间有限影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车企价格战仍是24年主旋律,智能化是关键各车企公布2月份交付数据,比亚迪新能源车交付12.2万辆,同比+36%,环比-39%。新势力方面,蔚来交付0.81万辆,同比-33%,环比-19%;小鹏交付0.45万辆,同比-24%,环比-45%;理想交付2万辆,同比+22%,环比-35%;哪吒交付0.61万辆,同比+40%,环比-39%;问界交付2.1万辆,同比+503%,环比-36%。传统车企孵化品牌广汽埃安交付1.7万辆,同比-45%,环比-33%;零跑交付0.66万辆,同比+105%,环比-47%;极氪交付0.75万辆,同比+38%,环比-40%;岚图交付0.3万辆,同比+187%,环比-55%。今年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较大,2月乘用车有效产销时间显著低于23年同期,仅有18个有效产销日,因此销量低于去年水平,春节过后,随着各车企陆续推出新车型叠加消费回暖,我们预计新能源车销量将稳步增长。根据乘联会估算,预计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预计38.0万辆,环比-43.0%,渗透率约33.0%。我们认为车企价格战仍是今年新能源车市场主旋律,未来智能化或将成为各车企突出重围的关键。碳酸锂期货下跌,交投活跃度下降,长期看供需未发生反转,短期需求好转及挺价情绪支撑锂价本周由于期货价格下跌,碳酸锂交投活跃度较上周有所回落,部分贸易商也跟随期货调低报价,但多数锂盐企业出货意愿低,存在挺价捂货的情况。本周期现出现冲高回落的局面主要系:1)盐湖低价货源对上周形成的上涨趋势造成一定冲击;2)预计3月国内进口锂盐有所增加,供给端收紧状况有所缓解;3)材料厂采购需求或接近尾声,材料厂经过近几周的补库,基本满足自身的生产需求,对囤货意愿不强烈,由于碳酸锂的价格波动较大,目前材料厂对碳酸锂的采购和补库较为谨慎。长期角度来看,碳酸锂供给过剩预期恐难以扭转,但短期内,下游排产环比增加较为明显,市场有挺价情绪,碳酸锂价格下跌空间也有限,价格或以震荡为主。估值底先于现实底,边际变化值得关注,盈利预期收敛+3月排产提升或可带来边际改善。市场对锂电产业链的担忧,主要体现在需求和盈利能力两方面,下游需求淡季不淡,产业链排产验证含锂材料补库判断,降价情况仍需跟踪,部分稀缺环节降幅有望低于市场预期。估值底先于现实底,考虑到目前估值已经反映了基本面的演进节奏,锂电产业链持仓低位,或可反映盈利预期收敛/产业链边际变化,建议优先关注高壁垒的电池、加工费降幅或优于市场预期的高镍正极、高弹性的锂矿环节。新技术:三星SDI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关注固态电池产业链主题催化机会。3月5日,三星SDI宣布,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ASB)的量 fV9ZoXtUaZfVvUfV9PaO9PpNnNnPqMlOnNoNiNmNpO6MoOuNxNsPpQxNoMqM[Table_CompanyRptType]行业研究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3/22证券研究报告产,并计划开发并准备能量密度为900Wh/L的量产全固态电池。全球范围内,车企、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中国参与的企业最多: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国外企业以全固态电池为主,而国内企业是固液混合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两种路线并行。半固态电池国内已有商用化案例,搭载半固态的蔚来ET7能量密度较同价位车型提升45%,续航提升近50%。我们认为,固态电池尚处产业化初期,建议关注前瞻技术落地带来的主题催化,重点关注超高镍正极/硅基负极/水冷板/电池箱体产业链储能:2月招投标市场高景气,关注PCS、变压器及温控环节国内2月储能采招10GWh项目落地,同环比高增223%/96%。2月共计完成47项储能采招工作,总规模3.77GW/10GWh,环比分别+48.4%/+95.7%,尽管2月份跨越了春节假期,储能招投标市场依然保持高景气度,环比近翻倍增长。分项目类型看,独立式储能项目招标容量占比48.16%,其中江苏有6个独立式储能项目在2月落地;集采框采占比30.97%,大唐和国家电投有GWh级别储能系统集采框采落地;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比20.18%,青海落地规模超1GWh。用户侧占比0.62%,以浙江、广东等地项目为主。分招标类型看,储能系统/EPC/直流侧招投标占比分别为66.39%/27.62%/5.99%。价格方面,2月2小时储能系统加权平均价0.814元/Wh,环比下降0.61%,同比下降近43.4%,随需求复苏及碳酸锂价格企稳,环比降幅已有收窄迹象。图表1储能项目月度招标规模(GW/GWh)图表22小时储能系统及EPC平均报价(元/Wh)资料来源:储能与电力市场,华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储能与电力市场,华安证券研究所“新型储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任务,国内储能预期持续好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发展新型储能”。报告中新能源相关表述如下,在23年回顾部分: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2)能源资源供应稳定;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4)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在24年工作任务部分:1)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2)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Table_CompanyRptType]行业研究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4/22证券研究报告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及“发展新型储能”,此前相关表述为“调节性电源”,彰显储能战略地位,此前“五大六小集团停止储能项目”传言等压制性因素进一步被证伪,叠加近期国家层面储能装机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或缓解市场对于24年装机增速担忧。GGII发布中国储能企业年度榜单,2023年电池及系统集成出货数据公布。据GGII统计,电池方面,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167GWh,同比+81.5%,CR10达95%以上,TOP5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普兰钧,远景动力、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排名上升。2023年中国户储电池出货20GWh,同比-20%,主要系渠道积压过度库存导致出货放缓,GGII预计欧美等地于2024Q1去库结束,CR10达94%以上,TOP5包括新能安、瑞浦兰钧、比亚迪、鹏辉能源、亿纬锂能。储能系统集成方面,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交流测)全球出货量达73GW,同比+92%,格局较电池环节更为分散,CR15仅86%,TOP5包括阳光电源、比亚迪、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远景能源,其中阳光电源蝉联TOP1,远景能源、中天储能、融合元储等排名提升。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交流测)国内出货量64GWh,同比高增200%,国内竞争格局变动较大,TOP5包括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比亚迪、远景能源、中天储能,瑞源电气、海得新能源、运达股份首次上榜。大储处于快速发展期,关注PCS、变压器及温控环节。2023年中国和美国储能均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碳酸锂价格下降过程中,国内大储建设节奏及系统集成商利润均受到影响,美国利率波动及并网排队亦干扰了美国大储建设节奏。展望2024年,保障性并网项目竞争性配置+市场化并网占比提升+部分存量项目开始要求配储,均将带动国内储能配置比例提升,支撑国内储能规模高增。PCS环节价格基本维持稳定,量增有望带动规模效应提升,集中式大项目有望带动液冷占比进一步提升。美国有望进入降息通道,叠加并网政策缓解,ITC政策带动,延后项目已经落地,关注PCS、变压器及温控环节。人形机器人:优必选进入港股通大涨,机器人量产稳步推进优必选入港股通大涨,人形机器人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热门领域,板块情绪提升。本周优必选大幅上涨77%。主要原因是:1)3月4日被纳入港生指数和港股通。根据恒指公司日前公布的季度检讨结果,优必选于3月4日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并将于3月5日起正式进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2)两会特别节目《中国向新而行》走进优必选科技公司,直播明确报道“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