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NIFD季报】2019年度国内宏观经济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NIFD季报】2019年度国内宏观经济

【NIFD季报】2019年度国内宏观经济

《NIFD 季报》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中国资金流动、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金融机构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 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 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 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 份发布。 II疫情冲击、经济波动与复苏支持政策摘要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2019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主要宏观指标均处在年初预定的目标范围。如果从更长时间跨度来看,近年来,中国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当然,一些突发事件仍有可能冲击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2020年1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节期间的出行和消费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并对全国物流、人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全国复工复产时间被迫推迟。总体来看,此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但其对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冲击不容小觑。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大概率处于4.0%~4.9%的区间,如果疫情在一季度末得到有效控制,则后续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较快恢复。此次疫情不仅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而且其冲击带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群体差异。从地区分布看,如果将全国省级行政区按疫情严重程度划分为五个层次,则疫情最轻的第五层次地区,部分企业的产值或营收一季度损失率约为11.7%,全年为2.8%;第四和第三层次地区一季度和全年损失率分别为20.0%和4.8%;第二层次地区一季度和全年损失率为28.3%和6.8%,而处于第一层次的湖北省一季度损失率可能超越70%,全年损失率约为17%。受疫情影响,全国经加权的部分企业产值或营收一季度损失率平均本报告负责人:张平本报告执笔人:张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耀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NIFD季报】全球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中国资金流动宏观杠杆率中国财政运行房地产金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 IIII约为24.0%,全年损失约5.8%。从结构和行业看,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服务业增速受疫情影响会出现更快下滑,但疫情过后服务业增速的反弹速度也较快,表现出“大落大起”的特征,而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林、牧、渔等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则相对较小。从疫情冲击的企业类型来看,疫情冲击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清华大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团队最新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58.1%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2020年将下降20%以上;账上现金仅能维持两个月以内的中小企业超六成;员工薪资和五险一金、租金及利息支付成为目前中小企业最主要的支出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央政府针对疫情防控采取了多项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各地也纷纷推出相应的支持性政策,包括在全面复工前,及时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而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断社保、不断煤电气水、不断服务”并做到“减免利息、减免房产税、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房租”等。在地方结构性政策基础上,中央政府针对疫情冲击还需推出相应的结构性支持政策并适时扩大总量政策力度,保持经济被冲击后能较快恢复到原有增长轨道。结构性政策主要用于支持相关受损地区、行业和群体,而总量政策主要用于恢复,这应该成为2020年的政策主线。 目录一、2019年经济运行回顾与2020年展望..............................................1(一)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基本情况..............................................1(二)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3二、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不均衡性.............................................4(一)冲击的区域不均衡性...............................................................5(二)冲击的结构和行业不均衡性...................................................8(三)对中小企业的冲击.................................................................12三、支持性政策和宏观总量激励...........................................................13(一)地方政府针对疫情冲击的支持性政策.................................14(二)中央政府针对疫情防控的支持性政策.................................15(三)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总量政策依然是重要的政策选择........18 1一、2019年经济运行回顾与2020年展望(一)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基本情况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2019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国内生产总值达9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GDP按年均汇率折算突破1万美元,从全年各季看,四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了6.4%、6.2%、6.0%和6.0%,增速保持在6.0%~6.5%的年度目标区间。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提高2.9%,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增幅较上年有所加大,但仍处于年初设定的3.0%左右的预期范围,而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仅比上年提高1.6%,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出厂者价格指数(PPI)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翘尾因素影响比上年回降0.3个百分点,但最近几个月,有向0值收敛的趋势。就业持续扩大,全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处于5.1%~5.3%的区间,低于年初设定的5.5%左右的目标,全年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人,高于年初提出的新增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外汇余额保持增长,年末外汇余额达3107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了352亿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均处于6.9的水平,波动幅度较上年明显收窄。如果将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所取得的成绩,从更长年份的视角加以观察,那么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情况下,近年来中国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一是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虽有所放缓,但波动程度大幅降低。2004~2011年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标准差为2.01,而2012~2019年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的标准差仅为0.56;如果考虑GDP增速高低对标准差的影响,以标准差与均值之比的变异系数来刻画增速波动,则2004~2011年的变异系数为0.18,而2012~2019年的变异系数为0.08。二是居民消费价格增速放缓、波动降低。2004~2011年CPI平均为3.16,最大波动幅度为9.1, 22012~2019年CPI平均为2.13,最大波动幅度降为2.61。从201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来看1,2012~2015年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的标准差为0.38,2016~2019年则降为0.34;2012~2015年CPI平均值和最大波动幅度分别为2.28和2.61,2016~2019年则分别降为1.99和1.48。因此,现在来看中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问题主要是如何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当然,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也会受到一些突发事件的冲击。2019年非洲猪瘟导致中国CPI上涨,第四季度CPI上涨到4.3%,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CPI仍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20年1月中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疫情持续快速蔓延,目前中国大陆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全部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绝大多数省(区、市)宣布延迟企业复工和开学时间,全国物流和人流受到不同程度抑制,部分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赖斯近日表示,疫情恰逢春节假期,疫情对出行、消费等领域造成一定影响,给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一些重要国际投行及大型金融机构近期调降了对中国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期,总体来看,疫情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但疫情对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冲击不容小觑。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将较去年四季度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大概率处于4.0%~4.9%的区间,如果疫情在一季度末得到有效控制,则后续季度经济增速会较快恢复。表1中国2004年以来分阶段的经济波动情况时间跨度2004~20112012~20192012~20152016~2019GDP季度同比增速均值10.987.097.516.67GDP季度同比增速标准差2.010.560.380.34GDP季度同比增速变异系数0.180.080.050.05CPI季度累计同比均值3.162.132.281.99CPI最大波动幅度9.12.612.611.481考虑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2004~2011年间经济波动的影响,这里仅考察2012年以来的情况。 3(二)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受贸易紧张局势和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2018年为3.0%,较2017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WB)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估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4%,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随着贸易紧张局势逐步缓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有望温和复苏,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和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2.5%和2.6%,但在全球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比去年6月的预测值均调降了0.2个百分点;世行预计发达经济体2020年将增长1.4%,较2019年下降0.2个百分点,同时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0年将增长4.1%,增速较2019年有所回升,但较上次预测调降了0.5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3.3%和3.4%,较去年10月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2个百分点;IMF同时预计2020年发达国家将增长1.6%,较2019年下降0.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0年预计将增长4.4%,增速较2019年回升0.7个百分点,较上次预测调降了0.2个百分点。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美国自2018年挑起与中国的经贸冲突以来,外贸出口出现连续下滑,2018年一季度美国出口同比增速为7.1%,2019年三季度下降到-0.07%,四季度出口跌幅大概率会继续扩大;同时美国私人投资增速也出现下滑势头,2018年一季度美国私人投资同比增速为5.46%,2019年四季度降为-1.94%,随着美国出口和私人投资走弱,叠加减税和政府支出作用减弱,世界银行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由2019年增长2.3%下降到2020年的1.8%,2021~2022年则进一步下降到1.7%。欧元区国家外贸进出口额,2018年以来也出现快速下滑,2018年商品进出口同比增速为5.4%,较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2019年1~11月的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到2.0%,其中外贸占比高、先进制造业发达,有欧元区经济引擎之称的德国,主要商品出口 42019年前三季度同期下跌5.2%,制造业产能利用率2019年四季度为82.7%,出现连续5个季度下滑。同时,日本对外出口和制造业也现疲弱之势,2019年前三季度主要商品对外出口累计同比下降5.7%,增速分别较2018年和2017年下降10.1和12.7个百分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2019年11月较去年同期下降10.4%。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和2019年四季度经济有所企稳的情况下,IMF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0%,较去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但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尚未充分显现时做

你可能感兴趣

hot

【NIFD季报】2020年度国内宏观经济

信息技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1-02-03
hot

【NIFD季报】2019年度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0-01-21
hot

【NIFD季报】2019年度宏观杠杆率

金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0-02-15
hot

【NIFD季报】2019年度银行业运行

金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