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贸期货]:国贸期货宏观金融投研日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国贸期货宏观金融投研日报

2023-12-29郑建鑫国贸期货大***
国贸期货宏观金融投研日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31号 宏观 一、大宗商品行情综述与展望 多头情绪降温,商品呈现分化走势 周四(12月28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涨跌不一,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氧化铝涨逾2%,沪铝涨逾1%;黑色系多数下跌,焦煤跌逾2%,铁矿石跌逾1%;能化品多数上涨,甲醇涨逾1%,燃油则跌逾2%;农产品涨跌不一,红枣、菜粕、玉米淀粉涨逾1%,生猪跌近2%,苹果跌逾1%;贵金属涨跌互现。 热评:周四国内商品出现分化走势,其中,受美元指数走弱的刺激,铜、铝等基本金属多数上涨;红海事件带来的效应有所弱化,叠加交易所频频发声,集运欧线、原油等商品降温;随着淡季效应不断显现,弱现实令黑色系集体承压。 往后看,宏观层面的积极因素未能进一步发酵,大宗商品短期或维持震荡走势,板块间根据基本面不同呈现分化走势。一是,红海事件未来走向仍具有高度复杂性,预计将继续扰动大宗商品市场;二是,海外市场,需要关注“经济回落和通胀下滑引发的衰退交易”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之间的摇摆;三是,国内层面,弱现实(主要是地产与出口)与强预期(财政和货币加码、基建投资回升)之间平衡是决定中期走势的关键。 1、黑色建材:政策预期博弈,黑色系高位震荡。 宏观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政策主基调之后,住建部等多个部委相继召开会议,明确明年工作重心,其中,对房地产供需两端的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三大工程有望带来投资的增量。 基本面:上周钢谷网、钢联公布的数据显示,钢材产量小幅回升,表需小幅走弱,库存继续累积。现阶段钢材供需格局有所转弱,弱现实令现货价格承压。不过,消费淡季里,市场对政策预期和冬储行情的博弈更加激烈,黑色系商品或维持高位震荡。 2、基本金属:宏观积极因素增多,现货则供需两淡。 宏观层面的因素偏积极:一是,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释放鸽派信号,改善了市场情绪;二是,美国下修了三季度的GDP和PCE的数据,降息提前的预期再度升温;三是,国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各部委的会议相继召开,稳增长仍然是主基调。基本面方面:据SMM统计上周国内库存环比减少近万吨,因下游在年末轧帐之前主动做一些备货,虽然有少量进口,下游很快消化,现货仍维持紧张。本周下游基本进入年末模式,供需两淡,尽管下游普遍体感很差,但持续低库存已证明需求仍强韧,当期供需维持紧平衡,市场转向对明年的消费预期。 贵金属方面: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美元指数高位回落,支撑黄金价格震荡走强。后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和降息预期的变化。 国贸期货投研日报 (2023-12-29) 国 贸 期 货 研 发 出 品 期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宏观·投研日报 2 3、能源化工:红海局势搅动能源市场,油价高位波动剧烈。 基本面上,供给端,据欧佩克最新月报显示欧佩克10月份原油产量下调0.5万桶/日,11月产量环比减少5.8万桶/日至2783.7万桶/日,结束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美国原油产量环比增加20万桶/日至创纪录的1330万桶/日。 需求端,EIA数据显示12月15日当周,美国汽油需求环比下降,带动整体周度油品需求环比下降,且四周平均需求由与去年同期的的增速缩小。成品油库存增加幅度超预期。 另外,OPEC月报维持全球原油需求增速,IEA上调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EIA数据显示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且降幅超过成品油库存的增幅。 综合来看,尽管马士基准备恢复红海的航运,但由于红海局势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短时间内恐很难得到完全解决。当前,原油基本面缺乏亮点,未来一段时间原油价格走势总体仰仗红海局势的是否持续或者升级,以及明年一季度OPEC+实际减产力度。 4、农产品方面:基本面暂无亮点,油脂震荡运行。 美豆:当前巴西复杂的天气依然是最重要的边际变量,巴西中部预期降雨改善,压制盘面,但天气风险尚未解除,有当地消息称马托格罗索州有大幅减产的可能,关注其关键生长期的天气炒作节奏。 豆油:截至12月22日当周,豆油产量为30.64万吨,较上周2万吨;豆油表观消费量为31.47万吨,较上周-1.87万吨;豆油库存为98.49万吨,较上周-0.83万吨。 棕榈油:SPPOMA数据显示12月1-20日,马棕产量环比上月下降9.53%;ITS数据显示,12月1-25日,马棕出口量环比上月下降16.1%。 近期依然是供需平衡格局,在产量难以超预期下降下,棕榈油若要反弹还需要明确看到消费增长信号;市场依然在权衡南美天气影响,利多暂时有限,主要交易全球大豆供需宽松以及国内豆油供应压力,施压豆油。 二、宏观消息面——国内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四季度(总第103次)例会于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发达国家利率保持高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提高乘数效应,有效带动激发更多民间投资。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 宏观·投研日报 3 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财政保障”专题报告中表示,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条件;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政策精准性针对性,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3、商务部等10部门发布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技术溢出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升级。 4、商务部数据,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同比增长3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商务部表示,外资规模出现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对外资规模的波动,也要多角度来看待。总的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已出台外资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将会更强。 5、国家外汇管理局:2023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4750亿美元,对外负债12964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786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693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479亿美元。 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举办政策性金融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专题新闻发布会。截至11月末,辖内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余额3014.3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2.89%,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定资金支持,其中,天津市重点项目清单贷款余额338.53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44.67%,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7、财政部: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762285.3亿元,同比增长3.9%;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1215.3亿元,同比增长7.0%;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9%,上升0.3个百分点。 8、国家疾控局: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处于低水平,本土流行株仍然是EG.5变异株,JN.1变异株占比还比较低,但也呈上升趋势。元旦春节临近,春运在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可能增加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者出现相关症状的人员,建议暂缓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三、宏观消息面——国际 1、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8万人,预期21万人,前值自20.5万人修正至20.6万人;四周均值21.2万人,前值自21.2万人修正至21.225万人;至12月16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87.5万人,预期187.5万人,前值自186.5万人修正至186.1万人。 美国11月批发库存环比降0.2%,预期降0.2%,前值降0.4%。 2、日本11月工业产出初值环比降0.9%,预期降1.6%,前值增1.3%;同比降1.4%,预期降2.1%,前值增1.1%。日本11月季调后零售销售环比增1%,预期增0.5%,前值降1.6%修正为降1.7%;同比增5.3%,预期增5%,前值增4.2%修正为降4.1%。 3、韩国央行金融稳定报告称,尽管韩国金融体系保持相对稳定,但货币紧缩政策的转向、内需疲软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期待会增加金融市场的不 宏观·投研日报 4 稳定性,而下调利率的期待会增加家庭负债。此外,民间支出复苏弱于预期,将在高利率环境下增加债务支付负担,从而对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损害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推高市场利率。 4、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称,现在考虑降息还为时过早。即便欧洲央行已经史无前例地连续十次加息,也无法保证2024年会降息。货币政策正常化已经显示出放缓通胀的效果,但现在考虑降息还为时过早。欧元区通胀率可能在两年后达到欧洲央行2%的目标,不过一路将充满挑战。 5、德国航运公司赫伯罗特表示,尽管美国和盟国部署军舰以阻止也门胡塞武装分子的进一步打击,但该公司认为红海地区仍然过于危险,因此将继续避开红海。赫伯罗特发言人表示,计划在周五进行下一次评估。该公司将继续绕道南非的好望角。 6、12月28日消息,据越南工贸部欧美市场司的统计,2023年越南与欧美货物进出口总额预计约2080亿美元,同比下降约9.5%。其中,出口额预计约1660亿美元,同比下降9.6%;进口额预计近410亿美元,同比下降9.1%。越南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额预计达1250亿美元,其中对欧洲国家的顺差约为330亿美元,对美洲国家的顺差约为920亿美元。 7、英国《金融时报》12月28日报道,美国建议七国集团(G7)成员探讨如何没收俄罗斯3000亿美元遭冻结资产。据报道,欧洲多国政府内部正讨论相关事宜,尚无最终决策。G7财政部长及其副手本月同样讨论此事,涉及制定相关政策并评估风险。在英国、日本和加拿大支持下,美国建议推进没收俄罗斯资产的准备工作,以期尽早拿出选项方案,供可能于2024年2月下旬举行的G7峰会讨论。 研究员:郑建鑫 执业证号:F3014717 投资咨询号:Z0013223 宏观·投研日报 5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国贸期货投研日报:金融

国贸期货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