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贸期货]:国贸期货宏观金融投研日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国贸期货宏观金融投研日报

2023-12-21郑建鑫国贸期货α
国贸期货宏观金融投研日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31号 宏观 一、大宗商品行情综述与展望 红海事件持续发酵,大宗商品多数上涨 周三(12月20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上涨,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涨停;能化品多数上涨,乙二醇涨逾3%,苯乙烯涨近3%,甲醇涨逾2%;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锌涨近2%,氧化铝、工业硅涨逾1%;黑色系多数上涨,铁矿石、不锈钢、焦煤涨逾1%;农产品涨跌不一,玉米淀粉、棉纱、菜籽上涨,豆粕跌逾1%;贵金属均上涨。 热评:周三国内商品多数上涨,主因是受红海地区局势持续发酵的影响,航运受到较大的影响,集运、能源价格继续走高,带动大宗商品市场情绪走高。往后看,尽管美国组建了护航的队伍,但未能打消各大航司的担忧,航运费用上涨势必对大宗商品运输价格带来影响,预计该事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展望后市:国内外一系列重磅会议相继落地,基本面因素将驱动商品的走势。1)尽管现实需求仍然偏弱,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认了稳增长的主基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具体的政策落地,扩内需仍是重要的方向:基建保持高增、地产尽快企稳、消费进一步扩大,这些有利于内需驱动类商品长期的表现。2)美联储释放了鸽派的信号,本轮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不过,降息的开启仍需等待经济数据更加明显的走弱,这可能导致外需驱动类商品的阶段性下跌,然而降息预期的升温可能支撑金融属性强的品种的表现。整体而言,宏观因素暂难形成有效共振,基本面的分化将驱动不同板块商品的走势。 1、黑色建材:乐观预期有所降温,黑色系商品高位调整。 宏观层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信号,预计稳增长仍是明年重点工作。房地产领域在着力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要求加快推进新的三大工程,这可能带来钢材需求新的增长点。不过,随着重磅会议的落地,市场的乐观情绪有所降温,黑色系商品高位回落。 基本面来看,本周钢谷网公布的数据显示,钢材产量继续减少,表需小幅走弱,库存继续累积。现阶段钢材供需格局有所转弱,弱现实令现货价格承压。同时,随着重要会议的落地,乐观情绪有所降温,黑色系短期或高位震荡。 2、基本金属:多空矛盾不大,金属价格高位震荡。 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释放鸽派信号,美联储开始讨论降息的可能性,会后点阵图预计明年降息3次,这改善了市场情绪。国内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相继召开,稳增长仍然是主基调。不过,部分美联储官员仍保持鹰派基调,降息时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美国经济存在走弱的风险将施压商品市场。基本面方面:SMM统计11月精铜产量96万吨,较10月产量低3.4万吨,主因新投产能进展缓慢,部分炼厂检修和粗铜供应偏紧等原因,预期12月精铜产量恢复到99万吨以上。消费方面,进入淡季铜材开国贸期货投研日报 (2023-12-21) 国 贸 期 货 研 发 出 品 期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宏观·投研日报 2 工季节性回落,且接近年底企业面临资金控制等问题,未来难有起色。短期来看,铜价未有重大矛盾,单边驱动力不足,年末仍以宽幅震荡为主。 贵金属方面:随着美国经济走弱、通胀回落,美联储开始讨论降息的议题,预计黄金将继续偏强运行。 3、能源化工:市场情绪改善,油价低位反弹。 宏观层面来看,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抵消了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需求担忧,市场情绪改善。同时红海事件持续发酵,能源运输遭遇挑战,能源价格走势偏强。 基本面上,据欧佩克最新月报显示欧佩克10月份原油产量下调0.5万桶/日,11月产量环比减少5.8万桶/日至2783.7万桶/日,结束8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美国原油产量环比持平于1310万桶/日,但仍处在历史高位。 需求端,EIA数据显示12月8日当周,美国汽柴油需求环比增加,带动整体周度油品需求环比增加,且四周平均需求由与去年同期较少转为与去年同期较多。成品油库存小幅增加,需求有所好转。 综合来看,油价持续下跌后,美国汽柴油需求环比增加,带动整体周度油品需求环比增加。OPEC+决定减产,红海事件发酵,供给仍存在收缩的风险,叠加美联储鸽派言论改善市场情绪,预计油价短线或有反弹的空间。 4、农产品方面:供需偏宽松,油脂震荡运行。 美豆:巴西大豆产区天气形势改善,同时巴西大豆出口同比增长,对美豆期价构成压力,美豆期价承压下行,对国内豆类期价支撑减弱。 豆油:截至12月15日当周,豆油产量为32.63万吨,较上周+0.66万吨;豆油表观消费量为33.54 万吨,较上周+2.99万吨;豆油库存为99.32万吨,较上周-0.91万吨。 棕榈油:SPPOMA数据显示12月1-10日,马棕产量环比上月下降18.01%;ITS数据显示,12月1-20日,马棕出口量环比上月下降8.02%。马来供需边际有所收紧,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东马主产区降雨持续偏少,不会出现超预期的减产,马来供应或继续维持同期偏高水平。 当前全球的油料作物供应充足,美豆出口销售进度偏慢、马来棕榈油高库存、国际菜籽价格疲软,所以从原料的角度来说,油脂短期不具备大幅上涨的驱动。综合来看,油脂或震荡运行。 二、宏观消息面——国内 1、据新华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要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 宏观·投研日报 3 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 2、12月LPR报价出炉:1年和5年期以上品种均维持不变,分别为3.45%、4.2%,连续四个月“按兵不动”。 3、财政部、水利部紧急下达水利救灾资金5500万元,支持甘肃、青海做好当前水利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做好抗震救灾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优先保障应急信贷资金需求。二是开通国库资金汇划“绿色通道”,及时拨付救灾款项。三是保障支付、清算、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畅通,尽快恢复受灾地区金融服务。四是合理调配发行基金,确保群众生活和救灾所需现金供应。 4、据新华社,住建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是因为此前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轮驱动”存在一长一短的情况,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在住房供给中占比偏低,不能满足需求,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一二线大城市,由于房价高,部分工薪收入群体买不起商品住房;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家庭为单位,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保障性住房,其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这“两类群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覆盖其他群体。 5、河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石家庄举行。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加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6、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1-11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713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太阳能发电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核电774亿元,同比增长45.3%;风电2020亿元,同比增长33.7%。 7、中汽协: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8万辆和3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9%和44.6%,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67.1万辆和36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1.8%。 三、宏观消息面——国际 1、美联储古尔斯比:如果通胀持续下降,美联储可以重新考虑政策的限制性的力度;市场(对降息)的乐观情绪过于超前,美联储不应被市场需求所左右,决定美联储是否能够放政策的因素是通胀。 2、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美联储放宽政策的可能性增加,但市场可能对鲍威尔的鸽派言论反应过度;如果排除技术出口因素,韩国明年GDP将增长1.7%。 3、日本11月出口同比降0.2%,预期增1.5%,前值增1.6%;进口同比降11.9%,预期降8.6%,前值降12.5%;未季调商品贸易帐逆差7769亿日元,预期逆差9624亿日元,前值逆差6625亿日元修正为逆差6610亿日元;季调后商品贸易帐逆差4088.85亿日元,预期逆差7689亿日元,前值逆差4620亿日元。 4、英国11月CPI同比升3.9%,创2021年9月来低位,预期升4.4%,前值升4.6%;环比降0.2%,预期升0.1%,前值持平。英国11月零售物价指数同比升5.3%,预期升5.7%,前值升6.1%;环比降0.2%,预期升0.2%,前值降0.2%。 宏观·投研日报 4 5、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称,全球企业部门遭受了数十年来未见的两位数破产浪潮的冲击。截至9月的12个月内,美国企业破产数量同比激增30%,而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1月至9月报告的破产数量同比增长25%。专家表示,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即使央行加息预计已见顶,许多企业在未来几个月将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为债务再融资。 6、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易物流处负责人霍夫曼警告,苏伊士运河至红海航线的中断将增加航运成本,并最终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霍夫曼提到,当前集装箱运费已经显著提高。苏伊士运河至红海这一国际航运要道连通红海与地中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研究员:郑建鑫 执业证号:F3014717 投资咨询号:Z0013223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国贸期货投研日报:金融

国贸期货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