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开源证券梳理机器人产业研究框架与产业链图景,北交所多元标的前景广阔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开源证券梳理机器人产业研究框架与产业链图景,北交所多元标的前景广阔

机械设备2023-12-14诸海滨、赵昊开源证券H***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开源证券梳理机器人产业研究框架与产业链图景,北交所多元标的前景广阔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26 2023年12月14日 《西磁科技(836961.BJ):磁力过滤“小巨人”自动永磁产品提升盈利—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2023.12.11 《牧、乳、农、糖循环经济模式,长期供应蒙牛生鲜乳—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2023.12.11 《北交所周观察:34家公司通过直联机制挂牌新三板,8家公司利润超8000万元—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2023.12.10 梳理机器人产业研究框架与产业链图景,北交所多元标的前景广阔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诸海滨(分析师) 赵昊(分析师) zhuhaib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7 zhaohao@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2  供给+需求跟踪行业发展,产业链分布于主板、北交所和新三板多元市场 纵览整个机器人产业版图,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驱动产业进化,需要明确机器人的研究框架:供给侧方面,技术、产业链发展推动机器人能力提升,资本投入、一二级市场变化、厂商自身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等是关注要点。需求侧方面,老龄化、人力成本上升是长期趋势,高端制造产业对效率要求日益苛刻,需要跟踪各个制造行业、社会服务最新变化。随着工业产线及移动机器人产业持续演进、新品类不断渗透,人形机器人赛道多元厂商入局,我们聚焦在工业、物流、服务等多元类型机器人以及未来人形机器人潜在应用关联的产业链“最大公约数”,从“驱动+执行”、“控制+感知”以及下游端各类型机器人本体制造与智能集成厂商进行产业链梳理,从主板到北交所、新三板均有优质公司涌现。  机器人走向多元应用和品类升级,人形机器人普及远景带动国产供应链 “机器人”概念从最早“仿生机械体”的设想已走向现实中的工业制造端的功能性自动模块,不断发展为各具体类型的“智能化机器”,最终有望通过“具身智能”回归其“仿人实体”的设想、实现人形机器人产品向全社会普及。 工业机器人预计全球安装量将在2023-2026年维持5-10%增长,2026年将达71.8万台;同时结构呈现变化,一方面超越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在各类制造领域持续渗透,另一方面受益AI、通信等技术升级,且协作机器人等品类升级趋势延续,2017-2022年协作机器人渗透率已达10%,价值量与功能性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持续活跃,节卡机器人等公司冲击上市,亿元级融资2023Q3频频涌现。 移动机器人作为细分赛道也将成为机器人进化的必经之路,运输物流端、工业制造端的移动机器人品类不断升级,AMR、无人叉车在制造领域成为趋势;2022年我国移动机器人市场约97亿元,新能源、汽车等下游景气度高,预计2027年市场将超460亿元;行业龙头海康机器人、极智嘉等公司均在筹备A股上市。 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Optimus不断进化、已可以完成较复杂任务和动作执行,国内在2023年8-10月也涌现新一轮投融资热潮,3个月内9家人形/仿生机器人公司获得融资;人形机器人大量技术脱胎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积累也具备较大独特性,算法和运算芯片、驱动及执行器等围绕仿生运动和交互的部分将占重要地位;驱动、执行模块对精度、性能等要求并不属于最高端类别,需要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性能和降本,国产厂商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低成本是较大优势、机遇较大。  北交所公司涵盖零部件到集成领域,具有高成长兼具专精属性的相关公司 市场对机器人二级市场的关注多集中在沪深市场,而北交所在关注度相对更低的同时具备较高成长和较高专精属性的特点,其中优质公司同样受益于机器人产业进化,具备持续增长潜力,三种类型的公司表现较为优异。1)运动模块相关的机械零部件以及结构件相关企业,代表公司为鼎智科技、苏轴股份等。2)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连接等相关领域,代表公司为奥迪威、乐创技术等。3)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制造、集成领域,代表公司为机科股份等。 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行、行业政策变化、新技术不及预期等风险。 相关研究报告 北交所研究团队 北交所研究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26 目 录 1、 研究框架:跟随技术演进与投资扩张,制造+服务引领需求............................................................................................... 4 2、 产业图景:从产线走向多元场景,最终实现人形机器人普及远景 ..................................................................................... 6 2.1、 工业机器人:聚焦底层零部件及数智化驱动,从电子、汽车向全行业普及 .......................................................... 8 2.2、 移动机器人:汽车、新能源需求引领,AMR及磁导航走向普及 .......................................................................... 11 2.3、 人形机器人:投融资升温,关注运动及感知模块国产化核心机遇 ........................................................................ 15 3、 北交所公司:涵盖零部件到集成领域,高成长兼具专精属性 ........................................................................................... 18 3.1、 鼎智科技:构建高端电机及传动产品矩阵,实现精密驱动领域国产替代 ............................................................ 19 3.2、 苏轴股份:深耕高精密滚动轴承,汽车、机器人开启业绩持续释放 .................................................................... 21 3.3、 奥迪威:深耕超声波传感器23年,2023开启业绩修复向上 ................................................................................. 21 3.4、 机科股份:智能制造及移动机器人“小巨人”,工业+医疗双轮驱动 ...................................................................... 23 4、 风险提示 .................................................................................................................................................................................. 24 图表目录 图1: 供给侧看技术迭代、产业链演进与资本热度,需求端看下游行业渗透进展、制造与服务端需求 ............................ 4 图2: 全市场机器人产业链标的梳理:零部件各领域均有相关公司,北交所、新三板 ........................................................ 5 图3: 机器人产业将工业制造形态从自动化到智能化逐步推进,最终普及更具“社会属性”的人形机器人 ......................... 6 图4: 2023年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数量稳中有升 ........................................................................................................................... 7 图5: 2023Q3亿元级融资达20起,基本与H1持平/起 ............................................................................................................ 7 图6: 工业机器人通过上位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实现高效工作并及时反馈 ................................ 8 图7: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为工业机器人最核心的部分 ................................................................................................ 8 图8: 产业端提效需要工业机器人体系进化并与新技术融合 .................................................................................................... 9 图9: 中国工业机器人2022年新增安装量增长5%/千台 ........................................................................................................ 10 图10: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电子、汽车产业 ....................................................................................................... 10 图11: 近三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领域渗透较快,其他行业也逐步渗透/千台 ............................................................... 10 图12: 2022全球协作机器人渗透已达10%,正加快普及 ...................................................................................................... 11 图13: 过去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向多元发展 ............................................................................................................ 11 图14: 预计2023-2026年全球安装量维持5-10%增长 ............................................................................................................. 11 图15: 预计亚太市场占比2026提升至75%/千台 .................................................................................................................... 11 图16: 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下游领域覆盖汽车制造、金属冶炼、新能源等诸多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