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RIA]:国际生产网络: 中国与东盟的比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国际生产网络: 中国与东盟的比较

2009-01-01ERIA阿***
国际生产网络: 中国与东盟的比较

ERIA - DP - 2009 - 01ERIA 讨论论文系列国际生产网络: 中国与东盟的比较Kimura Fukunari *日本庆应义大学经济学院。印度尼西亚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所Obashi Ayako庆应义大学经济学院2009 年 1 月Abstract:尽管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东亚经历了辉煌的经济增长,但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本文从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程度比较了中国内部和东盟国家的地区,并在扩展碎片化理论的概念框架中讨论了中国与东盟的异同。按地区 / 国家检查东亚内部机械产品出口,我们发现中国和东盟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然而,中国在区域贸易模式上表现出一种趋同的迹象,而东盟对后来者的 tric 滴效应似乎停滞不前。关键字:中国出口; 东盟出口; 出口品种; 碎片化; 集聚JEL 分类 :F14; F23* 函件作者 : 木村福明。庆应义大学经济学院 , 日本东京 108 - 8345 , 港区三田 2 - 15 - 45 号。电话 : 81 - 3 - 3453 - 4511 分机。 23215 。传真 :+ 81 - 3 - 5427 - 1578 。电子邮件 : fkimura @ econ. keio. ac. jp. 11.Introduction自 1990 年代以来,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东亚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发展模式,其中国际生产网络的机制得到了积极利用。通过利用公司活动的全球化力量,一些东亚国家成功地抓住了该地区的经济活力,并加速了工业化。然而,国际生产网络尚未覆盖整个东亚。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中国沿海地区以及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在内的东盟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的一部分已成为主要参与者,而中国内陆以及东盟其他地区尚未与国际生产网络完全连接。缩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是东亚深化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和东盟在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程度上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相似之处和对比。尽管中国和东盟都在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 NIE ) 的工业化之后落后,但它们成为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中国和东盟的地理延伸规模大致相同,内部在收入水平和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另一方面,它们在人口规模和近期经济增长率方面差异很大,尤其是在亚洲货币危机之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而东盟是一个拥有不同语言,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很大程度上不协调的国家政策的独立国家的聚会。这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似乎产生了类似但独特的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模式。具有新经济地理学味道的碎片化理论被证明是分析生产网络力学的强大概念工具 ( Kimura 和 Ando , 2005 ) 。它令人信服地认为 , 国际生产网络在有效利用收入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差距作为一种 2源具有不同的位置优势,同时降低了连接远程位置的生产区块的服务链接成本。它还解释了形成具有主动臂长度 ( 公司间 ) 垂直分工的产业集聚的机制。新经济地理学的本质提出了当贸易成本降低时,从核心到外围可能的 tric 滴效应的机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比较无疑为检查概念框架的功能提供了机会。尽管在化学,纺织和服装以及软件等各个行业都观察到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但东亚的主要参与者无疑是机械行业 ( Ado 和 Kimra,2005 ; Kimra,Hayaawa 和 Ji,2008 ) 。机械行业的国际生产网络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很重要。机器通常由大量的零件和组件组成,这些零件和组件需要广泛的技术,具体取决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生产商。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工,而不是传统的行业分工,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产生了来回的机械零件和零部件的行业内交易。因此,国际贸易数据,特别是东亚内部机械出口在区域内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很好地表明了每个国家或区域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程度。本文通过海关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数据和各国对东盟的国际贸易数据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机械工业国际生产网络向中国和东盟国家区域渗透的异同。论文计划如下 : 下一节概述了碎片化理论的本质,并带有新经济地理学的味道,作为国际生产网络力学的概念框架。第三部分讨论了中国和东盟的异同,并概述了参与东亚生产网络的程度。第 4 节通过计算贸易模式的各种指标,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地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网模式。最后一部分总结并讨论了我们的发现。 32. 扩展的碎片理论Joes 和 Kierzowsi ( 1990 ) 提出的碎片理论及其扩展是理解碎片力学的重要概念工具。图 1 说明了碎片化的基础知识。假设这是一家电子公司,从下游到上游的整个生产最初都位于一个国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工厂,它包括技术,所需的要素投入以及与其他生产过程的连接方面的各种生产过程。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将生产过程分离成生产块,并将其重新安置到具有不同位置优势的偏远地区,则可以降低总生产成本。如果 (i) 在分割的生产区块中实质上节省了生产成本本身, 以及 (ii) 连接远程定位的生产区块的额外成本, i.Procedres., 服务环节成本,并不是高得令人望而却步。服务环节成本包括运输成本、电信成本、各种协调成本等。图1. 碎片化的最初想法 : 一个插图 4条件 ( i ) 意味着两个国家 / 地区之间的区位优势差异越大,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毫无疑问,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是位置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位置优势的多维方面。公司在如何切断生产板块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以便他们可以利用当地投资环境中的各种利基市场。当后来者试图吸引经济活动时,条件 ( ii ) 也至关重要。地理定位是影响服务环节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环节成本部分可由政府政策控制 ; 贸易便利化和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发展是降低服务环节成本的典型政策。服务链接通常在静态和动态意义上都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这将对后来者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适应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复杂性,Kimra 和 Ado ( 2005 ) 将分裂的概念扩展到两个方面 : 地理距离方面的分裂和公司活动的瓦解。后者在东亚的背景下尤为重要,这解释了手臂长度的扩散,即Procedres., 公司间,包括各种外包的交易,如分包,OEM ( 原始设备制造或原始设备制造商 ) / ODM ( 原始设计制造或原始设计制造商 ) 合同,EMS ( 电子制造服务 ) 公司,代工厂和互联网拍卖。除了公司内部交易之外,生产网络中的独立交易的发展与最近的创新商业模式兼容,在这种模式中,资源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和业务架构的选择,即Procedres.模块化与完全集成是至关重要的。解体型碎片化的引入对于解释企业层面的碎片化和产业层面或宏观层面的集聚同步推进也很重要,我们在东亚确实比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更早地经历了这一点。Arm 的长度交易,特别是在严格的即时 ( JIT ) 系统中,对地理距离高度敏感,这产生了垂直臂长度交易的地理集中,以节省交易成本。这是加速形成的经济力量之一。 5产业集聚。在机械行业的案例中,垂直分工中的高频准时交易实际上大部分是以 2.5 小时或更短的门到门提前期进行的,这大致对应于 100 公里直径的地理边界 ; 如此短的提前期交易被 Kimra ( 2008 ) 称为 “第一层 ” 交易。一旦工业集聚开始发挥作用,它本身就成为区位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平衡工资上涨方面。产业集聚还为本地公司和企业家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可以渗透到跨国公司开发的生产网络中。负集聚效应或拥堵效应产生分散力量,工业集聚中的一些经济活动,通常是劳动密集型活动,开始在周边地区寻找新的生产场所。从落后国家 / 地区的角度来看,如果准备适当改善位置优势和降低服务链接成本,则这些力量提供了邀请生产块的机会。对落后国家 / 地区的投资可能是跨国公司的新投资,也可能是来自邻近集群的卫星工厂。这是后来者利用全球化力量启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集聚和分散的动力学是非线性和复杂的。新经济地理学描述了集中和分散力的机制核心和外围之间 (见图 2) 。 1当货物的流动性和例如,由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经济活动被吸引到核心或更多的经济活动从核心转移到外围的均衡,这取决于微妙的参数条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我们可能要进一步升级产业集聚,这是迈向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重要一步。同时,如果我们关心缩小发展差距,周边地区可能需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利用分散力量。1例如 , 见鲍德温、福斯莱、马丁、奥塔维亚诺和罗伯特 - 尼库德 (2003 年) 。 6图2. 集聚力和分散力 : 一个插图3. 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国与东盟考虑到我们的碎片化和集聚机制,让我们从国际生产网络的背景下对中国和东盟的概述开始。我们从三个方面比较中国和东盟。Procedres.经济一体化的规模、收入水平和前景,以评估利用国际生产网络机制的潜力,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数据评估国际生产网络的渗透率。第一个检查点是大小。中国和东盟的地理范围大致相同 ( 图 3 ) 。如果我们画一个直径 1500 公里的圆,中国和东盟的核心部分几乎包括在内。这实际上是覆盖马德里和莫斯科的整个欧洲的规模,或者是从马萨诸塞州到科罗拉多州的美国的规模。这比一个通常在 100 公里直径内的工业集聚区的地理大小大得多。中国和东盟的每个地区或国家都与日本,亚洲 NIE 和外部的其他产业集聚相连。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联系。 7最近也在增长。 2此外 , 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东盟国家之间形成卫星连接。图 3. 中国和东盟地理覆盖范围注意 : 每个圆的直径约为 1, 500km 。资料来源 : 从 NASA Images 的工资页面 ( http: / / www. nasaimages. org / ) 获得的图像由作者修改。通过将中国分为附录中所示的七个地区 , 图 4 和图 5 显示了中国境内每个地区和东亚每个国家的地区 / 国内生产总值 ( GRP , GDP ) 和人口的规模。中国境内的每个地区是2 尽管中国的崛起引发了对竞争加剧的担忧 , 但中国也增加了对进口的需求 , 并为包括东盟在内的亚洲邻国提供了商业机会 ( Eichengreen 等人 , 2007 ; Greenaway 等人 , 2008 ) 。 8与其他东亚国家相当甚至更大。华东,华中和华南已经拥有大型 GRP,可以很好地容纳多个产业群。中国每个地区的人口规模都很大,经济规模也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将中国划分为区域并分析生产网络和产业集聚的性质是有意义的。图 4. 2006 年中国地区 GRP 和东亚国家 GDP( 十亿美元 )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5, 000老挝柬埔寨文莱越南中国 ( 西南 )菲律宾新加坡中国 (西北)马来西亚香港泰国中国 ( 东北 )印尼中国 ( 南 ) 中国 ( 中 ) 韩国代表中国 ( 东 )Japan资料来源 : 作者根据《世界发展指标在线》和《 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计算。中国东盟其他东亚国家 9图5.2006 年中国和东亚国家地区人口总数( 十万 )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000 3, 500 4, 000文莱新加坡老挝香港柬埔寨马来西亚韩国众议员泰国越南中国 ( 西南 )菲律宾中国 ( 西北 )日本中国 (北)中国 ( 东北 ) 中国 ( 南部 )印度尼西亚中国 ( 中部 ) 中国 ( 东部 )资料来源 : 作者根据《世界发展指标在线》和《 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计算。第二个关卡是收入水平。图 6 列出了中国各地区的人均 GDP 和东亚国家的人均 GDP 。东亚存在巨大的收入水平差距,这表明利用不同的区位优势,生产分散存在充足的空间。即使在东盟国家之间,也观察到巨大的收入水平差距。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似乎很小。但是,如果我们从省级的 GRP 数据来看,收入差距也很大 ( 图 7 ) 。这些表明,东盟国家之间和中国内部地区之间的生产分散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中国东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