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RIA]:东盟生产网络的深化和扩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东盟生产网络的深化和扩大

2016-03-03ERIAZ***
东盟生产网络的深化和扩大

ERIA - DP - 2016 - 09ERIA 讨论论文系列东盟生产网络的深化和扩大*Ayako OBASHI *威斯康辛大学和庆应大学Fukunari KIMURA‡庆应义大学和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 ( ERIA )2016 年 3 月Abstract:本文通过采用 2007 - 2013 年期间高度分解的产品级国际贸易数据,评估了东盟和东亚周边机械生产网络的最新扩展和深化。基于传统的贸易价值数据分析和出口产品和目的地市场多样化的新方法,我们确认了以新加坡和泰国为中心的来回贸易联系的稳步发展,特别是与东亚合作伙伴的贸易联系。除了五个东盟先行者之外,越南在这种网络中也越来越活跃。尽管他们的参与程度仍然有限,但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也显示出加入生产网络的迹象。关键字:零贸易 ; 密集和广泛的利润 , 产品 - 目的地对 ; 机械行业 ; 零部件贸易JEL 分类 :F14 、 F23*我们要感谢 Prema - Chandra Athukorala , Fredrik Sj ö holm , Chalongphob Sussangkarn 和 2015 年 9 月在东京举行的亚洲经济小组会议的其他与会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Obashi Ayako 。庆应义大学经济学院副访问学者。 2 - 15 - 45 Mita , Minato - ku , 东京 108 - 8345 , 日本。电话 : 81 - 3 - 5427 - 1574 。电子邮件 : obashi @ wisc. edu 。‡Kimura Fukunari 。庆应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 ( ERIA ) 首席经济学家。 2 - 15 - 45 Mita , Minato - ku , 东京 108 - 8345 , 日本。电话 : 81 - 3 - 3453 - 4511 ( 分机 23215 ) 。电子邮件 : fkimura @ econ. keio. ac. jp. 11. Introduction将生产过程跨境分割为地理上分开的阶段,或全球生产共享,已演变成东亚和世界其他地区来回贸易联系的网络。这种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体现在国际贸易的扩大,特别是中间产品贸易的扩大。为了评估这些生产网络的范围和深度,先前的研究试图量化规模,并揭示网络内发生贸易的模式和决定因素 ( 有关用于捕获网络内贸易的现有方法的概述,请参阅 Athorala,2011 )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欠发达国家在多大程度上也开始参与国际生产网络。我们还研究了生产网络中已经活跃的参与者如何通过充分利用产品级贸易数据,重点是国家中间产品出口中的产品和目的地多样化,加深了他们的参与。参与生产网络对于东盟国家实施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东盟和东亚国家在 1980 年代中期进入了国际生产 / 分销网络的时代 ( Ado 和 Kimra,2005 ) 或 “第二次分拆 ” ( Baldwi,2011 ) 。与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的日本,大韩民国 ( 此后的韩国 ) 和台湾不同,当时以贸易保护为中心的渐进式工业化是其发展战略的核心,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可以利用生产的机制来启动和升级工业化,特别是在机械行业。尽管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世界其他地区,包括拉丁美洲和东欧的生产网络的发展,但东盟和东亚国家在地理延伸和生产网络的复杂性方面是最先进的。但是,由于东盟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对生产网络的参与程度差异很大。东盟的后来者,如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仍处于参与生产网络的初始阶段。越南。 2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正在努力深入参与生产网络,而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正在寻求更先进的生产网络利用手段。事实上,如《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 (东盟,2007 年) 和《东盟连通性总体规划》 (东盟,2010 年) 所述,如何充分利用生产网络机制是每个国家和东盟经济一体化工业发展计划的中心主题。从这个角度来看,Kimra 和 Obashi ( 2010 ) 使用国际贸易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彻底的调查。本文重点评估了东盟国家在机械行业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参与程度。为了探索对生产网络的参与,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利用 HS 六位数产品级别的机械零件和组件的高度分类的国际贸易数据来量化网络内发生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增加生产网络参与的一个关键方面 : 机械零部件的来回贸易联系网络,特别是在东亚地区。除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外,越南在此类生产网络中日益活跃。另一方面,文莱、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在融入生产网络方面相对有限,尽管这些国家正在与更广泛的贸易伙伴扩大形成更广泛产品的贸易联系。具体来说,我们从简单地看出口的价值出发,以几种信息方式计算出口的产品数量,跨产品的目的地市场国家数量以及产品 - 目的地对的数量,并试图揭示出口产品和目的地市场的多样化模式。从出口产品和目的地多样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记录了以新加坡和泰国为中心的东盟国家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出口产品及其目的地市场的地理范围。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泰国和其他已经活跃的参与者通过将已经出口的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以前没有提供这些产品的新目的地国家,加深了对生产网络的参与。 3产品。通过使更多的产品出口商参与进来 , 生产网络正在扩大 , 并且通过增加产品级双边贸易矩阵中非零的数量也在加深。本文的其余部分如下 : 下一节,第 2 节,首先比较东盟国家和其他国家使用机械零部件在制成品出口和进口总额中的比例。第 3 节从出口产品和目的地多样化的角度研究了东盟国家在机械行业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参与程度。为了帮助我们了解所观察到的出口产品和目的地多样化的模式,第 4 节对产品从特定原产国出口到特定目的地国的概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将重力逻辑应用于全球生产共享方面的零发生率。最后,第五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2.使用贸易价值数据的第一眼鉴于东盟国家和其他东亚国家已经并且一直高度依赖机械贸易,我们专注于机械行业,以探索东盟国家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为了评估参与机械生产网络的程度,我们旨在量化这些网络中发生的国际贸易的规模。这些网络内的贸易包括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出口,还包括使用进口中间投入组装或制造的成品的出口。为了量化欠发达国家和先行者的生产网络内的贸易规模,我们充分利用了 UN Comtrade 数据库中的国际贸易数据,该数据库已向许多国家 / 地区公开。从可靠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整篇论文中都使用进口统计数据 (即使我们分析一个国家的出口) 。进口统计数据被认为更可靠,因为原产地因关税而得到更密切的核实。 41 为了以一致的方式 ( 在第 3 节和第 4 节 ) 计算交易产品的数量和贸易伙伴国家的数量,我们尽量避免由于分类更新而导致产品代码合并或分支的任何问题。因此,我们在 1996 年版本的协调制度 ( HS ) 产品分类的六位数水平上构建了 2007 年和 2013 年的双边贸易流量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 139 个国家,包括所有感兴趣的东亚国家。 2 使用该数据集,我们分析了产品层面上 19, 182 (= 139 x 138) 个出口商 - 进口商对之间的所有潜在双边贸易流量,包括零流量。根据 HS 分类 , 制成品的范围从 HS 28 到 HS 92 。其中 , 机械包括分类为通用机械 ( HS 84 ) , 电机 ( HS 85 ) , 运输设备 ( HS 86 - 89 ) 和精密机械 ( HS 90 - 92 ) 的所有商品。我们将各自的 HS 产品代码按最分类的级别分为机械零部件和最终产品。 4让我们首先比较使用机械,特别是机械零部件在制成品出口和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国家。机械零部件在出口或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越高,一个国家被认为与其他制造业部门的贸易相比,被纳入机械生产网络的深度就越高。在图 1 中,红色和蓝色堆叠条显示了 a 中机械的百分比。1通过使用进口统计数据 , 我们避免了需要解决数据问题 , 例如香港在将货物从中国再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 ( 以及相反的方向 ) 的重要角色中出现的问题。2东亚在这里被定义为所谓的东盟 + 6,即东盟成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以下简称中国 ),日本,大韩民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由于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的统计区域与不包括香港和澳门单独关税区域的关税区域一致,因此 UN Comtrade 数据库 ( 我们的数据来源 ) 实际上将中国大陆和这些特别行政区 ( SAR ) 分开处理。我们只包括中国大陆作为 “中国 ”,并从我们的数据集中排除 SAR 。3有关我们数据集构建的详细信息 , 请参见 Obashi 和 Kimura ( 2015 ) 。我们的数据集涵盖的双边贸易总值占联合国 Comtrade 数据库中所有报告国的年度进口总额的 90 % 以上 , 这些国家来自分配了 ISO 3166 - 1 alpha - 3 国家代码的所有伙伴国家 , 2007 年和 2013 年。4参见 Kimra 和 Obashi ( 2010 ),了解不同版本的 HS 分类的 HS 四位和六位数级别的机械零件和组件列表。因为从 HS 84 到 HS 92 的机械行业中使用的某些零件和组件被归类为机械行业以外的 HS 代码 ( 例如Procedre化学和基本金属产品 ),我们会低估机械零部件的规模和多样性。 5国家的制造业分别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和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深色部分表示零件和组分 (标记为 “P & C ”) 所占的百分比, 而浅色部分表示最终产品 (“ FP ”) 。就机械零部件和零部件在出口中的份额而言,这些条从左到右按降序排列。除东盟国家外,我们还包括其他东亚国家,选定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以及南美国家联盟 ( UNASUR ) 成员国的平均数字,作为参考。在 2007 年和 2013 年的关注中,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机械零部件和零部件比例都非常高,不仅在制造业出口总额中,而且在进口中都达到了近 40 % 甚至更高。出口和进口双方的机械零部件比例如此之高,似乎反映了这些国家积极参与机械生产网络内中间品跨境来回交易。相比之下,对于哥斯达黎加,出口方面的机械零部件百分比达到 70 - 85 %,而进口方面的相应百分比则低于 30 % 。泰国也高度依赖机械贸易,但显示出不同的趋势 : 例如,在 2013 年,出口侧的机械零部件和零部件的百分比低于 25 %,而进口侧的相应百分比达到近 30 % 。同时,与零部件相比,机械最终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超过了 35 % 。中国,墨西哥和斯洛伐克也观察到了这种对机械贸易的依赖模式,可以认为这表明了这些国家在机械生产网络中作为世界工厂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进口了大量用于组装或制造产品的中间产品,然后出口到原产国或世界其他地区。2007 - 2013 年期间 , 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机械贸易的相对重要性显著增加。5UNASUR 包括阿根廷 , 玻利维亚 , 巴西 , 智利 , 哥伦比亚 , 厄瓜多尔 , 圭亚那 , 巴拉圭 , 秘鲁 , 苏里南 , 乌拉圭和委内瑞拉。 6机械最终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增加了两倍多,从 10% 增加到 35%,而机械零部件在进口中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 ,6 截至 2013 年,越南堆叠棒的形状类似于中国,墨西哥,斯洛伐克和泰国,这表明越南现在作为世界工厂与这四个国家发挥着类似的作用。尽管柬埔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以及缅甸在机械零部件出口和进口中所占份额方面似乎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但它们越来越依赖机械贸易。在 2007 年至 2013 年期间,由于机械零部件出口激增,柬埔寨的机械出口份额翻了两番,尽管仍低于 10 % 。对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机械零部件在进口中的比例翻了一番,从 13% 上升到 27%,尽管在此期间出口方面的整体机械份额仍然微不足道。这些国家反映了泰国母厂与柬埔寨或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卫星工厂之间的所谓 “泰国加一 ” 操作。6机